好好吃碗面

2023-05-30 10:48郭淑红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满嘴辣子碗面

郭淑红

老梁和大秀一前一后从小区出来,一番东张西望,快速跑过马路,一闪身,进了对面的牛肉面馆。两人选了个隐蔽的位子,背对着明晃晃的大玻璃窗坐下,不等服务员过来,大秀就高晃着手叫:“牛肉面—两大碗,要快!”

昨晚,大秀在被窝里捣了老梁一脚,问:“想吃面条不?”老梁嘿哧就笑,大秀得意地说:“就知道你馋这口了,一天不吃面人就直打蔫儿呢!”

一说起面,大秀倒来了精神,胳膊骑着枕头,两只粗短的手比画道:“哎,真想和一块硬面,醒得正好的,擀成一铜钱厚,切成韭叶宽的条儿,过完水,把大片的牛肉藏在碗底,辣子、胡椒、葱丝、蒜粒儿、芝麻、咸盐,往面条上一撒,烧一勺热油,嗞啦一声淋下去,再浇上两勺山西老陈醋,一翻,一搅,那味儿……”老梁吞咽着喉结,爬起来说:“别浇别浇,鼻子还没到呢!”逗得大秀扎进被窝笑抽了筋儿!

每次吃油浇干饭,老梁都要守在碗边,等着热油与佐料相遇窜起的那一股子香味儿,那是世间极美的味道。老梁舍不得让香味儿白白冒了烟,总要提前预备好鼻子,深吸一大口,让香味在嗅觉器官里转几个来回,才舍得吐出来。

早年老梁在乡下时,就爱吃面。庄户人干活儿下力,馍馍不抵饥,一晌活儿干不下来,肚子先要“闹官司”,面瓷实,能把时间抻长,出活儿。那时粮食金贵,大秀做好饭,总要先捞一海碗稠的端给老梁,汤汤水水的给自己,还说她就爱吃汤的,胃舒服。多少年,粗心的老梁都信以为真了。

此时,大秀闻见后厨飘出的面香,又见老梁把醋壶晃荡晃荡,凑在鼻子底下深深一嗅,咂着嘴直呼酸得醇厚,酸得过瘾,这才叫正宗的山西老陈醋!大秀舌头底下忽然“生”出个“泉眼”来,满嘴津液横流。大秀暗咽口水,瞥着邻桌几个年轻人,悄声对老梁说:“你瞧瞧,那一桌菜加几大盘烤串,还能有肚子吃面?”老梁坐正了说:“这你就不懂了吧,每个时代,都会给它的人民的身体留下一些特殊记忆,就像老天盖进身体里的大印戳儿,是忘不掉,抹不掉的。咱这一代小时候缺糧,打小就稀罕面食,到现在一天不吃面都像丢了魂儿,有碗面,精神头儿才硬气。如今,面食作为场面上最后上桌的压轴戏,多半成了传统饮食文化的象征和点缀。汉堡、炸鸡、啤酒、烤串更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这也是老天盖进他们这一代身体里的印戳儿……唉,时代不同了,如今好好吃碗面,都成难的事儿喽!”

大秀手里正剥着一瓣儿蒜,笑着砸了老梁一蒜皮儿说:“瞧你这大道理,一叨叨一出溜儿!今儿回去我就向儿媳挑明,就说咱们身体里烙的是中式印戳儿,真不爱吃西餐,也省得人家孩子见天儿起早贪黑,比萨、蛋挞,变着花样儿伺候咱。”

老梁说:“妍儿带毕业班本身就累,假期该好好歇着,可这孩子真是孝心可嘉,从放寒假就再不让咱俩进厨房,一心想让咱享受洋气生活,如果你讲起这事儿,千万要注意分寸,可别伤了孩子的好心。”

正说着话,面早端上来了。筋乎乎的扯面上趴着十来片嫩嫩的牛肉,香菜、葱花绿生生地漂在油汤上,大秀和老梁立刻停了闲聊,在香气氤氲中,左半圈辣子油,右半圈老陈醋,淋好了,筷子在桌子上一墩,将面翻几翻,压几压,使肉、面吸足酸辣的汤汁儿,拧起一筷子,就满口入腮地吸溜起来。

一碗面下肚,毛孔大开,通体舒泰,精神和肉体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大秀擦着满嘴的油辣子瞄窗外,老梁也擦着满嘴的油辣子瞄窗外。两人腆着肚子打着饱嗝儿,刚出门,怕啥来啥,迎头正好撞上脸儿冻得红扑扑的妍儿!妍儿瞅见公婆,欢喜地叫唤:“爸妈干啥去啦?我买了正宗的宁夏羊肉,就等妈教我做臊子面呢!”

大秀和老梁对视一眼,满面油光潮红,像做了坏事儿的熊孩子,掩着嘴嘿嘿就笑!妍儿也跟着笑,说:“这几天委屈爸妈了,其实面食才是咱们身体的根本,水果比萨、蔬菜沙拉就像漂亮的蕾丝花边儿,抵御不了咱中国人肚子的饥寒,对吧爸妈?”

老梁脑门儿发亮,大嘴咧得灿烂,听着大秀夸妍儿懂事,就又抖出个印戳儿:“要说这数九天身子暖得舒坦,还是咱的老棉袄给劲儿呢!”

猜你喜欢
满嘴辣子碗面
辣无邪
少年时代的那碗面
“周辣子”
治愈系良药,先生煮的那碗面
玉米爷爷
我们班的“虞辣子”
下饭神器虎皮辣子罐
当你回味童年时光,请抱抱我
10碗面怎么分
10碗面怎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