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男
《河的第三条岸》是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一篇短篇小说。该小说用几千字叙述了一位父亲一日找人做了条小船,终日在家门口的一条大河上漂荡,再也不下船的故事。小说虽看似讲述一个荒诞的行为,却以其精妙的布局、凝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跨越了时代的局限,流传至今,成为经典。其中,文本的开放性成了小说最大的魅力所在。
通读整篇小说可以发现,文本的主要吸引点在以下两处:第一,“河的第三条岸”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何选取“河”这个意象。第二,父亲为何做了如此行为,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有趣的是,即使阅读完文本的最后一个字,作者也没有直接对这些问题作一个解释。作者的这种处理方式,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在留下悬念的同时,给予文本充分的阐释空间,让读者对其主题进行追问。这恰恰是该小说存在的逻辑,也是它的开放性所在的意义。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又何尝不是罗萨的高明之处?
一、父亲形象与父子关系
父亲,是小说里的核心人物,读懂了父亲的形象,便可理解他的行为动机,从而可知父亲所追寻的“河的第三条岸”到底是什么。文本中,父亲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轨迹,同时也伴随着父子关系的改变。
小说开篇用“尽职”“本分”“坦白”三个词形容父亲,在父亲的生活圈子里,他们是这样看待父亲的,而且父亲并非长大后变成如此,而是“他从小就这样”。在“我”看来,“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社交圈还是在家庭中,父亲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但是,“我”发现了父亲唯一称得上有些不同的地方—“也许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沉默寡言”这一点唯一异于常人的地方,或许就是父亲最终作出“漂在河上远离陆地”这个选择的原因;而“我”发现了这一点,也为后文“我”与父亲之间的心灵牵绊打下了基础。同时,父亲的沉默寡言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他喜欢思考且内心孤独。此外,小说开头用一句话勾勒出母亲的形象—“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结合对父亲的评价“尽职”来看,这似乎有些矛盾。在家庭生活中,父亲显然没有与母亲共同管理这个家,这与父亲的沉默寡言有关吗?父亲是否对现有生活不满?这些经由文本细读后会自然地引发读者的疑问与联想,同时为后文父亲的出走进行了铺垫。另外,开头还交代了这一家人的构成—父亲、母亲、姐姐、哥哥和“我”。由此可见,小说开头第一段用寥寥几句勾勒出父亲最初的形象,同时埋下了诸多伏笔—父亲只是一个“沉默寡言的有着家庭的普通人”。
随着情节发展,父亲委托他人造船。父亲对船严格的要求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他突然选择抛下家庭而在河上漂荡的行为,对一个传统家庭而言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他既不向母亲解释自己为何托人造船,又不会为船的到来而感到兴奋,他只是在普通的一天神色如常地跟大家道别后就彻底离开了。父亲从在大河上漂荡开始就拒绝与他人交流,“他从不搭理任何人”,行为也表现得不再关心家人,集中表现在姐姐生下孩子后,全家人在河边等待父亲出现,而父亲最终没有露面。父亲的这种行为,成了當时的奇谈,“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这种不被大家理解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背弃了家庭。由于父亲的离开,家里的活计全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叫来她的兄弟,帮助做农活和买卖”,除此之外,母亲还独自承担了照顾儿女的责任,“请来学校的教师给我们上课”。父亲的离开没有如他人想象般只是暂时的,他长久地在河上漂荡不仅使全家饱受非议,还让所有关心他的家人日日思念他,与父亲的拒绝交流、看起来不再关心家人相比,“我们从不能不想他”,这些都是父亲的离开留下的影响。那么,对于父亲自己而言呢?父亲自始至终,也在为了这个选择甘愿忍受困苦,无论是自然条件的恶劣还是物质生活的稀缺,这些都是常人或者说“文明人”所不能忍受的,但父亲就任凭自己的“生命在废弃和空寂中流逝”。父亲,成了一个常人眼中的“疯子”形象。“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虽然没有人说出来过)我父亲疯了”,父亲的这种举动,在世俗看来是不被理解的,母亲的形象,与父亲对比,恰恰说明了父亲的疯癫。母亲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名再正常不过的妇女,她会因父亲离开而放狠话,会为父亲的行为感到羞辱,但也会暗自纵容“我”去给父亲送吃的,会为了让父亲回来请牧师,“说他有责任停止这种不敬神的顽固行为”(此处也暗示父亲已不再信神,即当时依托着众人信仰的神在父亲这里已然崩塌失效了),也会寄希望于让士兵吓唬父亲(此举的失败暗示着父亲已不惧世俗中的权威)。小说中的母亲因父亲的离开而承担了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但她的举止证实了她对父亲并非全然是恨,“她怀有许多不曾流露的情感”,这种对比构成的张力,除了让父亲看起来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不负责任的人,更加让读者渴望深究父亲的“疯”是为何。从表面来看,父亲离经叛道,但他同时忍受着这样做的代价,这种代价非常人可忍受,“我完全不能理解的是他怎么能够忍受那种困苦”,唯有一种解释,即父亲所追求的不是世俗意义和物质世界的东西,他追求的是某种形而上的精神上的某物—自由。而在当时,这种“精神上的某物”实际上早已有一个呈现—神学、宗教,体现在文中母亲请牧师,但父亲显然不属于这一类人。他拒绝交流,拒绝社交,实则拒绝了这个文明世界;他不关心家人,实则压制了身为人类的天性—情感;他在以一种极端的乃至自我折磨的方式追求那个“形而上”的东西。他对现实世界失望了,现实世界也随着他的漂荡将他抛弃了(他像一条弃船)。
小说最后,父亲以一个“异世界的人”的形象结束,“因为他像是另外一个世界来的人”,这是从“我”的角度看父亲的,其实也是现实世界看父亲的视角。父亲的种种“疯子”行为,最终给他带来了什么?只有隔绝,只剩距离,满满悲哀。父亲还活着,但对于此世界而言,他已离开,这是父亲自己的选择,也是该选择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那么,父亲算是成功了吗?
显然,没有。
这一点,从文中父子关系的变化即可摸出踪迹。“他温柔地看着我,示意我跟他一起出去”,“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我觉得我是唯一多少懂得父亲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的人”,“只剩我一个人留了下来”(时代变迁,亲人离开),“我不该这样,我本该沉默”。“子承父业”向来是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文本也利用了这一点。文中的小儿子是一堆人中、世俗世界里唯一好像懂得些父亲的人(哥哥仅出现两次,说明哥哥早已是世俗中人),但父子关系随着文本的深入逐渐疏远。最终,小儿子在徘徊中进行了选择,投向了世俗世界,同时代表着父亲对小儿子期待的落空,表明了父亲的彻底失败。父亲从小说的开头到结尾,身上都充斥着浓浓的孤独气息。他最初的沉默寡言,他决定漂荡后的拒绝交流,他在小儿子冲他呼喊要代替他上船时终于举起的手臂,以及他最后的消失,父亲身在此世俗世界中却倍感孤寂,没有人真正地理解他,他只能孤独地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寻求解脱与自由。从整体看来,父亲实际上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他以极端的行为追求自由,最终被现实世界抛弃、饱受摧残、求索不得,充满浓浓的荒诞气息与悲剧色彩。
二、“河的第三条岸”
“河的第三条岸”表面上指父亲在河上漂荡的这种求索行为,实际上代表着父亲想要追求的精神世界—自由。父亲以寻找河的第三条岸这样的方式寻求自由,最终失败。实际上,这一份失败,一切都有迹可循。
作者选取“河”这个意象,肯定不是因为“我”家附近有条河,而是因为选取了“河”,所以家附近才有河。那么,作者选取“河”这个意象的良苦用心在哪儿呢?对父亲自我折磨式地寻求自由的方式,作者需要寻找一个载体进行呈现。在家门口设置一条“河”,让父亲终日在上面漂荡,父亲“不下地”的行为即可代表他与现实世界的隔绝;同时,他在家门口来回漂荡更能给文中的其他人,乃至读者带来强烈的画面冲击感。一个人在河上自我漂荡、自我放逐,对面却是一群仍在过着传统生活的人,“河”变成了一道“楚河汉界”,也是父亲在现实世界挣扎后能作出的唯一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河”成了他的“自留地”。
然而,恰如我们所知,“河的第三条岸”是不存在的,无论是现实意义上的河,还是虚拟意义上的,都只有两岸。父亲对它追求的失败,都明晃晃地告诉了我们事实—此路行不通。这也是作者对此种追求自由的方式的态度。
因而,文中很多地方都在暗示,暗示父亲会失败。除了最明显的父子关系的变化,还有一些细微之处可嗅到失败的味道。比如,父亲摆明了是想与现实世界划清界限,他不交流、不沟通,不在姐姐生孩子全家看望时出现。那么,他为何非要选在家附近的这条河上漂来漂去?世上的河有千万条,选这条恰恰说明了不管父亲下了多大的决心想与此世界隔断,也在潜意识中存有情感。这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人有情感,又何必非要与之相抗,互损互伤?父亲注定失败,注定充满悲剧色彩。
那么,父亲为何失败?不是指文中细细体察可看出的失败痕迹,而是指追求“河的第三条岸”的这种寻求自由的方式为何失败;同时也是作者为什么对这种寻求自由的方式持悲壮书写、悲观态度。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这种方式本身即错了。根儿错了,又何谈开出自由之果?“大河,总是不间断地更新自己。大河总是这样。”在这繁世中,似乎只有大河、只有自然,可得无干无扰的自由。父亲去了河上,随之漂荡,“白天黑夜,风中雨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要与人类世界隔绝,彻底融入自然。所以,他拒绝了神,拒绝了宗教—父亲已看清宗教只是创造出来的一种信念寄托。“上帝已死”啊,所以他转向自然,即第三条岸,可他没看清。自然的自由,本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由,父亲既为人,拥有意识与情感,追求的永远只能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用压抑天性的方式追求不属于自己的自由,何其荒谬。这一点,也是作者透过父亲这个形象想要传达的态度。
作者虽然认为这种寻求自由的方式是错的,但他采取了一种悲壮书写的态度,而非批判的态度。“没有人说别人疯了,因为没有人疯,或者每个人都可能疯了。”在常人眼中,父亲疯了;在父亲眼中,这个世界疯了。那在我们眼中呢?“当我死的时候,我要别人把我装在一只小船里,顺流而下,在河上迷失,沉入河底……河……”小说里,“我”最终背弃了父亲奔向世俗,但结尾处,这句话的出现,不仅是对父亲的致敬,还是一次补救。“我”的形象,实际上代表着生活在世俗世界却有些觉醒又苦苦挣扎的不知如何存在的一群人。作者认为,这些人如“我”般最后选择退缩是无可厚非的,但作者同时在结尾这一句话里寄予了希望。如今看来,作者的这份希望是值得的。这篇小说流传了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开放的作品》一书中,安伯托·艾柯向我们讲述了作品具有开放性的几个条件,即信息多义、信息模糊、信息不确定等。在笔者看来,这些都是一个作品彰显开放性的手段或形式,如《河的第三條岸》里明显的象征。一个作品,倘若使其具有“开放性”的本质,笔者认为是其思想,思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河的第三条岸》正是具备了足够深且看起来不易理解的思想内涵,才真正具备了“开放性”,这份思想内涵抓住了人类生存的共有困境,才拥有了“超越性”。
最后,关于如何实现有意识的自由,小说作者没有提及,但受其影响,笔者有一些浅薄思考。既生而为人,便不再妄求如自然般的无意识自由;既生而为人,便坦然接受人类有限性与世界无限性的矛盾;既生而为人,便好好做个人。我们有情感、有思想、有主体性,诚然,世界上有我们“打不破”的东西,但不必因为“打不破”的东西有99.9%就彻底失望,陷入消解中心论,即使只有0.1%的可控在我们手中,也要畅快地做一次“逍遥游”。或许,这种既真正接受自己,又真正接受世界,却仍在发挥人类乐观精神与主体性意识,按自己的方式在这世界游一遭的行为,便是所谓的人类的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