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群体面临着“新闻民工”身份认同危机与多元角色认知杂糅的双重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优秀新闻记者群体在个人认知角度下的群体形象,以此试图挖掘出新闻记者群体形象在双重认知困境外的另一面向。通过以近十年长江系列获奖者为研究对象,得出优秀新闻记者在个人认知角度下的群体形象具体特质,即党性原则的坚守、深入现场的记录、新闻技法的守创以及社会变迁的瞭望。在解答其“何以获奖”的同时,提供记者群体双重认知困境外的另一认知维度,从而为认知与剖析记者群体形象提供另一种可能,进一步夯实新闻从业者于主流新闻观的认同。
【关键词】优秀记者群体 个人认知 群体形象 长江系列奖
前言
历史维度来看,从梁启超、黄远生、邵飘萍到邹韬奋、范长江再到胡乔木、恽逸群、邓拓与穆青等等,优秀新闻记者的新闻实践经验与新闻理念思想一直作为新闻业可传承的宝贵资源,赋予新闻业发展与迭代的动力。从当下维度而言,我国新闻记者群体数量庞大。根据中国记协网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已达百万,全国报纸出版业从业总人数达17.1万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为101.1万人。截至2021年12月,全国持有效记者证的人数为194263人。其中,中央新闻单位22402人,占比11.53%;地方新闻单位171861人,占比88.47%。总体而言,我国百万新闻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持续优化,人员结构渐趋年轻化、高学历化。
无论从历史维度还是当下维度,新闻记者群体理应具有正向的个人认知与职业认同。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黄金时代”早已消逝,新闻记者群体随传统媒体的式微而面临着认知困境。有研究指出新闻记者的个人认知从“无冕之王”滑向了“新闻民工”。从业者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认同危机,新闻记者们也自我贬斥为“新闻民工”,即记者们感受到作为知识分子的光环正在逝去,逐渐变成了为养家糊口而劳碌奔波的低级体力劳动者,或多或少地陷进工作和生活的窘境,从业者普遍感到工作满意度不高,价值感不强。 与此同时,我国新闻记者群体还面临多元角色杂糅的认知困境,即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与“党的宣传喉舌”“知识分子”的个人认知,以及市场化发展后出现的“新闻民工”等身份与角色认知糅杂在一起,构成了当下中国新闻职业发展的多元角色认知。 在此身份认同危机与多元角色认知杂糅的双重认知困境背景之下,新闻奖项的授予成为提供新闻记者身份认同的方式之一,成为优秀新闻记者的“标识”之一。新闻奖项是新闻行业内部奖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种“仪式构建”的方式,向新闻行业及新闻业外部呈现与塑造着新闻记者群体的“典范”形象。
基于此,本文以长江系列获奖者的个人认知为出发点,重新审视与思索获奖记者群体的形象,进一步探寻新闻记者群体形象在双重认知困境外更为复杂的形象面向。通过初步研究,厘清我国优秀新闻记者群体在个人认知下的群体形象,既有助于增进“认同危机”背景下新闻记者的个人认知与职业认知的认识,同时也为认识我国优秀新闻记者群体形象提供一个认识维度,从而有利于增进记者群体对于职业共同体的认同感,夯实新闻从业者于主流新闻观的认同。
一、优秀新闻记者个人认知下的群像素描
本文从获奖记者的个人认知角度出发,通过对长江系列(2010—2020年度)获奖记者的社会指标数据进行整理以及对自叙性文本进行分析,提炼出优秀记者个人认知下的群体形象。分析的主要文本来源于中国记者协会官网的获奖者先进事迹以及《青年记者》、《军事记者》与《中国记者》等期刊的59份采访样本。受限时间因素与中国记者协会官网更新因素,少数数据与文本已缺失,但由于本文并不旨在于对相关获奖者进行全样本分析,而旨在通过文本分析勾勒出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特质,因此少数文本的缺失并不影响本研究的整体研究结论。
具体的研究路径与研究结论大致如下,一方面通过对第十一届至第十六届共59名获奖者进行性别、年龄以及工龄等社会性指标数据整理,得出男性为47名,占比为79.66%;女性为12名,占比为20.34%。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49岁,平均工龄为24年。(其中5名获奖者年龄数据缺失、1名获奖者工龄数据缺失)由此得出关于获奖者的相关社会性特质,一个普遍的社会性形象为“一名工龄为24年左右,年龄为49岁左右的男性”。(见表格1)
另一方面对59份自叙性的采访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其中高频率出现类似的表述,根据文本中高频率的表述梳理以出以下关键词,并记录核心体现关键词的采访样本数量。根据以上高频关键词,将优秀记者群体形象特质划分为四个方面,即党性原则的坚守、深入现场的记录、新闻技法的守创以及社会变迁的瞭望。
二、立场维度:党性原则的坚守
党性原则的坚守可视为长江系列获奖的优秀记者群体从我国现实语境与传播环境的角度出发,所做出的自然与自觉选择。马克思曾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護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以此为基础,我国新闻媒介定位为“党与人民的耳目喉舌”,这同样也是我国新闻业所应遵循的原则与准则,新闻业的耳目喉舌属性规范于新闻记者的具体表现之一则是党性原则的坚守。党性原则落实在具体工作层面上,就是要求党的新闻业必须与全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为党的全局和大局工作服务,与党的战略部署、战略决策一致,与党的政策策略一致,与党的宣传方针、宣传口径一致。
于长江系列的获奖记者而言,党性原则的坚守体现为新闻记者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看待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在新闻实践中,长江系列的获奖记者能够自觉具有高度的政治素养,积极进行重大主题宣传,及时传递与科学解读党的方针与政策,做党与人民值得信赖的新闻记者。获奖者齐东向多次阐述与解读最新经济政策与思想,使得经济日报评论成为经济领域的舆论“主阵地”,在引领经济舆论走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获奖者王天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入乡村多角度报道河南脱贫攻坚工程的效果,主动讲述与讲好脱贫故事,真正履行作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获奖者朱国顺认真学习有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讲话精神,并依照此精神指示推出新民晚报社新民眼、金海岸、深海区、海上客等四个全媒体工作室。
总体而言,长江系列获奖记者的党性原则坚守不意味着在新闻文本中堆砌政治宣传话语、不代表着以空话与套话去报道新闻作品、更不象征着一昧迎合。长江系列的获奖记者不仅在为党和人民说话,更在思考如何为党和人民说话。具体表现为在社会主义的现实场域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业态空间内,以新闻宣传角度,更好阐释与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从而让党的声音辐射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提升其传播力与影响力,最终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职责。
三、报道维度:深入现场的记录
新闻现场的记录可视为是长江系列获奖的优秀记者群体从新闻的现实报道语境出发,在“有闻必录”传统与获得第一手材料与经验双重规约下的做出的必然选择。“有闻必录”是我国新闻记者的传统,“有闻必录”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报人为了争取新闻职业的社会话语权,开始有意识地建构属于自己职业的知识和理论体系,迈出了初步探索中国新闻职业化的重要一步。 此外,从新闻现实报道语境而言,获得第一手材料与直接经验尤为可贵。在日益碎片化的信息环境下,深入新闻现场,倾听新闻当事人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声音,拿到真实、全面的“第一手”材料,是记者存在的价值所在。
深入新闻现场的记录正是长江系列获奖记者群体对有闻必录传统的集体性延续以及获得第一手材料与经验的必然选择。于长江系列的获奖记者而言,深入现场的记录体现在长期扎根于新闻报道一线,在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坚持下,获得报道新闻的第一手材料与经验。在“有闻必录”传统沿承及获得第一手经验现实需求下的新闻实践中,陈国望多次前往可可西里无人区采访、普布多吉多次前往一线参加抗雪救灾报道军旅记者冯凯旋深入基层与边防部队、王小节前往疫情发生地进行采访。获奖者郭建跃每年下基层采访都在200天以上, 走遍北疆八千里边防一线所有连队哨所, 从漠河到西沙群岛,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前哨, 从随舰队首次出访欧洲到跟部队远赴东亚演习, 采访的足迹遍及陆海空不同类型的部队。 被称为“农民的兄弟”、“铁脚板记者”的第十六届长江系列获奖者邓秀松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扎根生活的深度,成就作品的温度,决定表达的高度”。
总而言之,长江系列的获奖记者在“有闻必录”传统下以及获得第一手经验的现实驱动下,将新闻报道写在大地上,谱写出属于新闻视角下真实的新闻现场一线叙事与故事。
四、职业维度:新闻技法的守创
守创新闻技法可视为长江系列获奖的优秀记者群体从新闻业发展的历史时间维度出发,推动新闻职业化发展的具体体现。职业化指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就是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职业化包含职业化修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部分内容。于新闻职业化发展的角度而言,新闻记者的职业化修养程度指的是新闻记者职业忠诚度、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心达到的境界。 具体而言,新闻职业化指建立专业性的新闻的知识体系、形成规范化职业道德以及树立自觉性职业意识等,以此构建具有“排他性”的专业性。
于长江系列的获奖记者而言,推动新闻职业化表现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守创新闻技法,即继承与创新新闻新闻知识与报道形态。守创新闻技法一方面指在新闻实践中,根据新闻报道经验,总结与归纳出关于新闻理念维度的思考,如获奖者刘万永提出要做有硬度的新闻、获奖者王遐提出新闻应具有色彩以及获奖者毕锋认为媒体业应根植于服务业等理念等。另一方面则指随技术迭代,进一步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以此革新新闻平台组织架构、新闻内容生产机制及新闻报道呈现样态等。举例而言,获奖者段功伟不断追求新闻表达与题材选择的创新,以新闻手段的优化去更好服务主题宣传,进一步探索时政报道的创新。获奖者范维坚则不断在探索媒体融合方式,试图提升传统媒体在全媒体语境下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从以上可看出,长江系列获奖者对新闻技法的守创不仅能够继承传统新闻业的知识积累与明晰新闻规律,体现出新闻记者的艺术性与想象力,而且能够随技术更迭的现实语境,应用新技术与使用新手段,从而报道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五、使命维度:社会变迁的瞭望
瞭望社会变迁可视为是长江系列获奖的优秀记者群体从当下时代发展的时间维度出发,实现新闻记者职责使命的内在要求。新闻记者的核心职责使命便是承担瞭望职能,新闻记者除完成一般性的新闻采访报道、担当人民的“耳目”之外, 还应勇于承担起时代和社会的瞭望者职责, 瞭望者应成为记者这一职业的核心特质。
于长江系列的获奖记者而言,他们以敏锐的新闻意识,承担起属于新闻记者的核心使命,成为了社会变迁的瞭望者。具体而言,他们以个人故事反映时代风云,报道时代模范,反映时代风貌,从而与人物同频、与时代共振,書写有品质、有思想的新闻作品。他们通过新闻镜头以更为建设性的姿态去介入社会对话。举例而言,获奖者冯凯旋用镜头真实记录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强军成就,艺术地描绘了人民军队新装备、新技术、新成果、新业绩的崭新气象,生动展现了广大官兵忠诚奉献的时代风采。 获奖者佟慧娟将基层作为新闻工作的第一现场,将普通百姓作为新闻报道的首要对象,将笔触伸向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将话筒对准身边最熟悉的平凡人和普通面孔,创作出了大量带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时代质感的优秀新闻作品。
长江系列获奖者通过看见新闻中的人与社会,以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去连接新闻人物与当下社会,接轨时代与历史,紧密贴合时代、顺应时代浪潮以及回答时代课题,将新闻写在时代中,以此实现社会变迁的瞭望职能。
六、结语
综上所述,正是基于现实语境的自觉选择、对有闻必录传统的沿承、新闻职业化的推动以及记者职责使命的要求,推动着59名新闻记者成为长江系列的获奖记者。
总体而言,在“文人论政”的传统影响下,我国新闻记者素来具有儒家式的社会责任感,强调以“言论承担社会责任”。而随着新闻技术更迭与媒介生态变迁,受商业逻辑的影响,新闻记者在市场浪潮下陷入个人认知危机及复杂的角色认同。
在此当下新闻记者群体的认知前提背景下,通过研究可看出获得长江系列优秀新闻记者群体个人认知下的群体形象,很大程度上符合主流话语对优秀新闻记者群体的角色定位:
党性原则坚守是现实语境与传播环境对新闻记者群体的要求,优秀新闻记者群体以党性原则的坚守,从而更好阐释与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最终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闻现场记录是新闻报道语境对新闻记者群体的要求,优秀新闻记者群体以新闻现场的记录,从而深入一线与采写核心事实,最终履行“采写真正新闻”的职责;新闻技法守创是新闻业发展对新闻记者群体的要求,优秀新闻记者以新闻技法的守创,从而探索新闻规律与书写新闻作品,最终实现“新闻业与时俱进”的目标;社会变迁瞭望是当下时代语境对记者群体的要求,优秀新闻记者群体以社会变迁的瞭望,从而紧跟社会与贴合时代,最终实现“看见人与社会”的使命。
总体而言,“坚守、记录、守创、瞭望”的个人认知,折射出优秀新闻记者群体在行业内部的个人认知与角色理想想象,体现出在行业认同危机与复杂的身份定位之外的一种记者认同话语与群体形象认知。
参考文献:
[1]中国记协网.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EB/OL].(2022-05-16).http://www.zgjx.cn/2022-05/16/c_1310592108.htm.
[2] 趙云泽,滕沐颖,杨启鹏,解雯迦.记者职业地位的殒落:“自我认同”的贬斥与“社会认同”的错位[J].国际新闻界,2014(12):84—97.
[3] 陈科.中国新闻记者职业化研究的路径及其理论渊源[J].新闻界,2019(02):18-28.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75.
[5]杨保军.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念及其基本关系[J].新闻大学,2017(04):18-25+40+146.
[6]夏冰.“有闻必录”:近代报人争取的职业权利[J].新闻界,2021(11):76-86.
[7]刘健.“第一手”更加珍贵[J].青年记者,2012(15):18.
[8]武元晋,范慧卿.郭建跃:“迷彩色”的守望者[J].青年记者,2012(31):39-41.
[9]汤广花.邓秀松:到生活中去[J].青年记者,2020(34):21-23.
[10]何勇平.论描述新闻记者职业化修养的三重维度[J].新闻界,2010(06):63-64.
[11]刘占芹.瞭望者:记者的核心特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1):57-59.
[12]郭晓航,王传宝.冯凯旋:光影塑军魂[J].青年记者,2020(22):24-26.
[13]武斌,晓童.佟慧娟:让新闻理想灿烂地绽放[J].青年记者,2019(07):32-34.
作者简介:郑博文,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文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