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焦裕禄那样开展调查研究

2023-05-30 13:04:37王志勇
资源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兰考焦裕禄调研

王志勇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穿始终,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畅谈认识和感受,凝心铸魂、实干担当,以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成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今年,焦裕禄同志已经离开我们59年了,重温穆青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仍然深感触动,这篇经典通讯穿越时空,至今仍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情况,获取真知灼见,分析成因脉络,找到破解路径?焦裕禄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学习践行“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1963年秋天,兰考县连续下了13天雨,全县22万亩农田受灾。入冬以后,群众如何渡过难关成为焦裕禄心中的头等大事。在组织生产救灾时,焦裕禄安排的6项工作项项心系群众。一是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安排好群众生活;二是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保证不冻坏一头牲口;三是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四是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由哪个大队热情接待,保证吃得饱,住得暖;五是教育全体党员,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六是把检查执行的情况迅速报告县委。随后,焦裕禄冒着风雪,为群众送救济粮款。在社员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这一句“我是您的儿子”,生动诠释了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近年来,自然资源领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日益增多,给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带来新挑战。这些现象反映了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客观规律。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把这些问题全部归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是应该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以及反思自身在工作中是否存在机制办法不健全、程序操作不规范、政策宣讲不到位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像焦裕禄那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深入到信访积案群众中,到土地征收现场,到行政执法监察一线去……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和心理去看待问题,以党员干部的立场和角度去研判问题,不断赢得群众和服务对象的信赖。

学习践行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

兰考县是黄河故道上有名的老灾区,群众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之苦。焦裕禄担任县委书记后,在全县开展追洪水、查风口和探流沙的调研工作,许多同志担心他奔波会加剧肝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调研,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

直白朴实,体现了焦裕禄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焦裕禄在兰考的470天中,对当时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通过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规律,探索总结出了“贴膏药”“扎针”等解决办法,即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以及大规模栽种泡桐,在较短时间内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和决策。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是自然资源人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随着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视频监控网络、智慧信息平台等综合手段运用的普及,耕地保护工作模式变成了在办公楼里看信息数据、填问题台账、听工作汇报,很难深入地掌握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背后的成因和症结,究竟哪些问题是技术上的纰漏,哪些问题是政策上的制约,哪些问题是管理上的疏忽,需要我们学习焦裕禄“蹲下去看蚂蚁”式的调查研究,一个图斑一个图斑地实地瞧,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现场看,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实情、“解剖麻雀”,真正把调研做实、把情况摸透,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思考、研判形势,使各项耕地保护政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在调研中宣讲普及政策,在调研中寻求破解路径,在调研中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学习践行“敢教日月换新天”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

穆青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写道: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面对兰考自然灾害肆虐和贫困落后的状况,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焦裕禄却斗志昂扬,他给上级领导的信中写道:“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到任第二天,他就下乡调研了,漫天荒芜的沙丘在他眼里,栽上树可以成一片好绿林;满目疮痍的涝洼窝在他眼里,栽苇、种蒲、养鱼可以变成一方致富地;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在他眼里,治住了就是一片青!正是這种“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让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正是这种十分强烈的问题意识,让他能够在深入调研中发现问题、在独立思考中分析问题、在真抓实干中解决问题,凭借“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带领干部群众彻底改变兰考面貌。

当前,新乡市自然资源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违法违规占地问题仍有发生;土地利用总体粗放,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前清后增”;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统筹不够,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欠账较多等。如何立足“两统一”核心职责,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强弱项、补短板、破难题,统筹推进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必须做好的现实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向焦裕禄学调查研究,坚持把握问题导向,带着规划和用地审批服务中暴露的问题,在深入调研中观察问题症结、思考分析原因,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拿出向问题开刀、向顽疾亮剑的斗争精神,在薄弱环节、关键问题上较真,在解决问题中推动进步、实现发展。

学习践行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农家里,他从小逃过荒,放过牛,扛过活,自从参加革命一直到当县委书记以后,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他常常开襟解怀,卷着裤管,朴朴实实地在群众中间工作、劳动,他常年拖着病痛的身体,忍着肝病的折磨,奔波在农舍、田地,置身于群众之中。贫农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焦裕禄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新时代的调查研究不需要骑自行车下乡,但需要脚上沾着泥土贴近群众,自然资源人守土一方,应该与土地最亲近,决不能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打卡留影”那一套调研,不仅掌握不了真实情况,反而给基层增加负担。像焦裕禄那样调查研究,需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轻车简从,厉行节约,真正按照“四不两直”方式,多些“不打招呼”,少走“规定路线”,到情况复杂、矛盾尖锐、问题集聚的地方去,与群众和服务对象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问冷暖,做到耳闻目睹、眼见为实、心中有数,用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亲近群众、赢得民心。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60年前,在回答“兰考之问”上,焦裕禄同志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作为新时代自然资源人,只有像焦裕禄那样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体察实情、“解剖麻雀”,破解问题、完善举措,才能更好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自然资源事业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兰考焦裕禄调研
这些数字,读懂焦裕禄精神
人民周刊(2022年15期)2022-09-13 02:32:56
又访兰考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0:58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人大建设(2018年11期)2019-01-31 02:41:08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4:02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兰考交卷
时代报告(2017年2期)2017-02-27 23:03:27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