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基建并账问题探讨

2023-05-30 02:01:21张兰花
经济师 2023年4期

张兰花

摘 要: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出台前,部分高校尚未进行基建并账,不能全面、真实、完整地反映高等院校的资产和负债的情况,文章以A高校为例,2019年后仍有高校由于基建财务人员缺乏,基建财务复杂等原因,基建账仍然未并入财务大账的情况。文章以A高校为例,探讨在实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后基建并账流程和步骤,为新形势下高校基建并账业务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基建财务 并账流程 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4-091-03

一、引言

我国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会计核算体系基本满足了近几十年来现行部门预算管理的需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政府职能的履行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12月,我国正式启动了新的政府会计制度。2019年按照财政部的要求,从当年1月1日起,行政事业单位须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参照《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要求,将基建账并入单位大账统一核算,以便真实全面反映基建项目的财务状况。但在实际执行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制度执行差别很大。

下面以A高校为例,探讨基建财务并账问题。

A高校2019年以前的工程项目均在基建账单独核算,所核算的工程项目较多,大多项目年代久远,基建往来账款长期挂账,部分项目已完工,但因基建财务人员缺乏,管理相对落后,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由于基建账核算内容复杂、往来账目清理困难,2019年转换为新政府会计制度时,原基建财务人员已退休,A高校财务大账中只核算了新发生的基本建设支出,新会计人员接手后原基建账中数据未并入A高校大账。 2019年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A高校原基建账停止核算,新立项的工程与原基建账中未完工项目的后续支出均记入大账中,这样就造成原基建账中未完工项目两个账套中均有发生,大账中支付原欠付工程款在大账中暂记入付款当期业务活动费,未冲销原基建账中的应付工程款,为后续的并账工作增加了困难。

二、新旧制度转换下基建并账工作内容

1.查清已交付使用但尚未转入学院大账固定资产的基建项目。首先,需对A高校的基建账目进行全面认真核查、清点,然后对已完工但尚未转入学院大账固定资产的基建项目进行清查,一是已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项目,应按竣工财务决算报告确定的交付使用资产转入学院大账;二是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手续的项目按实际发生的成本暂估转入固定资产,要尽早补办理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手续后调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同时统计已完工程项目交付使用时间、数量、预计使用年限,为后续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依据。

2.清查已完工但未形成资产的修理修缮类项目。基建账中是否有未形成资产的修理修缮工程项目,如:教学主楼后下水管抢修等工程,需核实后转入大账后冲减累计盈余。

3.清查基建相关往来款项。基建往来款项重点是要梳理仍然长期挂账未收回或未支付款项,根据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合同、结算书核实哪些款项是已完工因尚未开具发票尚未挂账应付工程款,根据款项实际性质进行调整,并设置往来账款备查薄登记。2019年以来财务大账中支付原基建账中未完工项目的工程款也应逐一清理统计,对未冲减应付工程款的部分在并账时统一进行调整。

4.做好基建项目转入固定资产后折旧补提和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工作。并账后A高校应根据清查的情况对转入该高校大账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并及时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做好登记工作。

5.优化会计科目的设置。在大账中设置财务会计科目时,要与基建会计科目做好衔接,同时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要全面完整。所设的财务会计科目,要根据需要增设或删除原基建会计明细科目。其次,是优化科目设置。实际操作中需整合基建会计与财务会计核算内容相同的科目,根据核算内容设置不同的明细科目。最后,考虑基建投资项目的特殊性,在账务处理、科目设置上仍要遵循《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相关基建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方式。

三、A高校基建并账整体操作流程

该资金余额表中,分资金来源类和资金占用类,资金来源期末余额=资金占用期末余额

1.基建账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和“待摊投资”科目余额中的未完工项目,按项目并入财务大账中“在建工程”科目下的明细科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和“待摊投资”。对上述科目余额中已完工项目,可先在基建账套中按项目转入交付使用资产,冲销基建拨款,补办资产移交手续再转入财务大账的“固定资产”账户,并按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补提折旧,上述科目并账后对应科目贷记累计盈余。

(1)未完工项目并账。先在基建账中冲销基建拨款等资金来源科目余额:

借:基建拨款 4881200

应付工程款 200000

贷: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3123600

设备投资 4000

待摊投资 553600

预付工程款 1400000

将未完工程按项目记入大账:

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3123600

預付账款—预付工程款 1400000

 在建工程—基建工程—设备投资 4000

 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待摊投资 553600

贷:累积盈余 4881200

应付工程款 200000

(2)已完工项目并账。首先,在基建账中转入交付使用资产:

借: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项目 14724800

贷: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12494400

设备投资 16000

待摊投资 2214400

其次,在基建账中冲销基建拨款:

借:基建拨款 14724800

贷: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项目 14724800

资产管理部门履行资产移交手续后记入大账:

借:固定资产 14724400

贷:累计盈余 14724400

补提折旧(按直线法提折旧,假设以前年度应提930000元,当年应提700000元):

借:累计盈余(以前年度少提折旧额) 930000

业务活动费或管理费用(并账当年折旧额)     700000

贷:累计折旧 1630000

2.基建账中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18314000元,是A高校融资建设的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实验楼、综合实验楼、西区食堂、24#公寓、2#教学楼六个基建项目,均已完工交付使用。所对应的资金来源是长期应付款,自2019年以来,A学院大账中已将上述融资款项偿还完毕,并记入当期事业支出,最终转入累计盈余,并账时应按项目将未确认融资费用转入交付使用资产,然后冲销长期应付款,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后大账中确认固定资产并补提折旧。

先在基建账中转入交付使用资产:

借: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项目 183140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8314000

基建账中冲销长期应付款:

借:长期应付款 18314000

贷: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项目 18314000

资产管理部门履行资产移交手续后记入大账:

借:固定资产 18314000

贷:累计盈余 18314000

补提折旧。假设以前年度少提折旧额850000元,当年应提折旧670000元:

借:累计盈余(以前年度少提折旧额) 850000

 业务活动费或管理费用(并账当年折旧额) 670000

贷:累计折旧 1520000

3.基建账中“预付账款”科目余额中部分属于已完工但是未收到发票的挂账项目,可根据竣工决算报告、合同、结算书金额先在基建账中按项目转入交付使用资产,履行资产移交手续后转入学院大账固定资产并补提折旧。未取得发票项目应设备查簿登记,然后积极索取发票。假设该高校预付账款中有7000000元属于完工工程,但是未收到施工方发票,那么先在基建账中转入交付使用资产:

借:交付使用资产 7000000

贷:预付账款 7000000

基建账中冲销基建拨款:

借:基建拨款 7359000

贷:交付使用资产 7359000

以上分录金额包括预付账款中已经完工工程7000000元和基建账中“交付使用资产”科目期末余额359000元。

资产管理部门履行资产移交手续后记入大账:

借:固定资产 7359000

贷:累计盈余  7359000

大账中补提折旧:

借:累计盈余(以前年度少提折旧额) 430000

业务活动费或管理费用(并账当年折旧额) 120000

贷:累计折旧 550000

4.经上述并账工作后,基建账中“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基建账中的“预付工程款”中确实属于预付性质的资金占用类余额应与剩余的资金来源类科目余额核对相符后转入大账,并按明细科目核算。

基建账套中剩余的资金占用类科目余额与资金来源类科目余额冲销:

借:基建拨款 2035000

 基建借款 2000000

 应付工程款 800000

 其他应付款 3000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0

 其他应收款 6665000

大账中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170000

 其他应收款 6665000

贷:应付工程款 800000

其他应付款 3000000

其他应付款—基建借款 2000000

累计盈余 2035000

假定基建账套中剩余基建撥款全是学院自筹资金,则预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金结存 2035000

贷:非财政拨款结转 2035000

5.基建投资借款并账后的抵消。A高校基建借款的明细科目皆为与财务处往来,并账后应抵销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基建借款 2000000

贷:其他应收款—财务处 2000000

四、A高校基建并账的改进建议

1.加强高校内部的基建会计核算管理。(1)健全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基建项目的核算方法等在政府会计制度中有相应的规定,高校应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和衔接规定,在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前提下及时建立并完善本单位基本建设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项目管理相关制度、修订基建财务管理办法,对于已完工程项目及时办理财务竣工决算,之后对资产进行入账处理[1]。(2)完善高校内控机制。高校在基建并账后基建项目的信息能够完整反映在高校的财务报告中,仅仅如此还不够,高校需要保障基建投资资金的安全,为此高校应规范基建工程款审批流程和手续,制定明细的操作规程,加强基建资金支付过程的控制,促进基建内控财务管理有序运行。建立健全内部的会计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资金监控体系,严格监管基建资金的流向。(3)加强基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基建会计具有较强专业性,不仅需要掌握财务会计知识,也要掌握基建项目管理相关知识,专业跨度大、涉及层面广。高校要努力发挥和调动会计人员在本岗位的能动性,要提高其业务胜任能力。为了使新政府会计制度更顺利执行,要对高校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进一步培养,对会计人员组织结构进行整合和优化。不但要求会计人员要对《政府会计制度》及系列衔接规定进行全面学习,还要掌握基本建设财务规则[2]。会计人员还要拓宽知识面,对基建项目管理知识也要加强学习[3]。如高校要对基建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对工程项目概算、可研报告、项目招投标、项目施工管理及竣工验收等基建项目管理内容进行强化培训,让基建财务人员参与到基建项目管理监督的全过程。

2.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会计核算系统。由于财务会计相关信息系统有缺陷,使得政府会计改革进展较慢,要从系统设计的源头开始,开展信息一体化建设。(1)要在统一会计制度和预算制度下设计核心业务一体化的管理系统,规范和统一各级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要素和控制规则,并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统一实施。(2)为了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高校要对现有的会计核算系统按期进行升级,按照要求设置相应的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通过财务软件的升级更新,确保旧账套能够顺利转入新账套,同时将基建账作为备查保存。为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新系统要根据财务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二者的关联做好基础信息录入,确保基建账务录入财务会计科目就能自动生成预算会计分录,减少基建账务的手工重复记录。(3)要对基建项目管理数据模块进行完善。基建报表的数据对基建项目管理和竣工财务决算都非常重要,因而在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高校要全面考虑到基建项目核算与会计核算的结合,在系统中要挖掘和完善基建项目管理、统计分析、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等功能,这样可以弥补高校财务报表对基建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相对不足的缺陷,有助于为基建财务人员以及学院领导提供全面的基建项目信息[4]。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8〕3号,2018-02-01.

[2] 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财会〔2018〕21号.

[3] 陈青.权责发生制视角下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纳入“大财务”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8(09):29-33.

[4] 陈露瑶.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高校基建并账问题研究——以A高校为例[D].南宁市:广西大学,2020.

(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8)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