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学的当代教育价值及教学路径

2023-05-30 10:48李功连陆素婷
语文建设·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革命文学

李功连 陆素婷

【关键词】革命文学;革命精神;语文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课程内容,并通过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其中反映中国革命的文学作品占有一定分量,有利于学生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教师需要充分挖掘革命文学的当代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宜的教学路径。

一、革命与革命文学

1. 革命的两重意蕴

从词源学意义上讲,东西方对革命的理解存在差异。西方语言中,革命一词源于拉丁语“revolve”,体现“旋转、回归和循环”的本义和“深思熟虑”的引申义。革命表述为“revolution”,具有“旋转”的意蕴,并引申出“某种转换条件下的彻底改变”之义,阐述了技术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思想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所以马克思形象地指称“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革命意味着事物转换的结构性改变后生成新事物或建构新观念,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和向善的伦理追求,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说文解字》释“革”为“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引申出“变更、改动”之义。“命”则有“天命、使命”之义。作为词组的“革命”意为“改变天命”,揭示了阶级之间的暴力行动,所以《易传》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统治者“领受天命”以实现暴力统治的合法性。“只有发生了新开端意义上的变迁,并且暴力被用来构建一种全然不同的政府形式,缔造一个全新的政治体,从压迫中解放以构建自由为起码目标,那才称得上革命。”[1]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王朝更迭不具备革命价值,因为既没有发生政治变革,更没有产生思想创新。

革命既是行为改变,更是思想变革。短期立竿见影的革命是行为革命,直接改变现实;而长期潜移默化的革命是思想革命,通過现实改变未来。高尔基发出“摧毁了君主制度的外部形式,但是它的灵魂你们却不能消灭”[2]的呐喊,揭示了革命的两重性:只有将短期与长期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人一开始就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革命具有启蒙意义,通过革命实现思想启蒙,为主体精神成熟和完善创造条件。

2. 革命文学及其文本表达

革命文学的意义在于通过艺术化手法赋予革命所独有的审美精神,以温和雅致、温柔敦厚的艺术表达,抒发和阐释革命所体现出的人性、人情、人道,揭示人最本质的心理属性、交往属性和伦理属性。

文学是人学,是人类崇高精神的反映和圣洁情感的产物,更是个体精神世界的灵魂独白和心灵支柱。革命与文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发展。革命在文学话语中充当影响深远的关键角色,引发叙述内容、艺术手法、叙述形式、文学风格的深刻变革和实践创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洪流中产生的革命文学助推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担负起振兴中华、改造社会的历史重担。瞿秋白在《大众文艺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文艺复兴运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的观点,通过“启蒙大众化”和“革命大众化”体现知识分子的人民立场,以革命家的身份表达革命话语、展现革命精神、推进思想变革。

教科书精选的革命文学作品都是以审美化的语言描述滚滚革命洪流,把个人命运与革命历史紧密结合,通过个体性的爱恨情仇表征和映照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例如,作为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整本书阅读的重点内容,《红星照耀中国》多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认为该书不仅是“一份历史记录,而且阐明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阅读时就应该立足革命历史,挖掘人物思想情感所折射的价值观念。

二、革命文学的教育价值

革命文学反映中国和世界的社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学生阅读革命文学经典作品,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传承革命精神,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必须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通过综合性的言语经验体现出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革命文学通过审美化的艺术手段实现文学的革命性,“力的文艺”的审美原则要求革命文学体现无产阶级的革命力、战斗力和反抗力,在春风化雨的艺术表达中体现“狂风暴雨的革命精神”[3],通过鼓舞反抗激情和斗争欲望而实现文学为革命服务的初衷。进入教科书的革命文学作品都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典范。例如,《白杨礼赞》通过凝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描绘黄土高原上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的白杨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革命精神;《黄河颂》以奔放的语言讴歌黄河的宏伟气势,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必胜信念,谱写了一曲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时代赞歌。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核心素养,必须彰显革命文学的资讯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为信息而阅读、为理解而阅读、为感悟而阅读。通过阅读具有审美性的革命文学作品,可以让生长于和平年代的学生有效理解革命文化,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掌握革命文化知识,理解革命的历史逻辑,认同和传承革命精神,践行培育有人文情怀、有全面素养、有鲜明特长、有竞争优势的“四有”好学生的教育使命。

2. 传承革命精神

文化是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革命文化,是革命生活、革命实践、革命理论和革命价值的文本表达,是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其灵魂是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体现了革命理论、革命道路和革命实践高度自信的文化品格。不同历史时空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交相辉映、持续生长,共同构建起革命事业永续发展的精神谱系,为党和人民的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理解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抗战精神等革命精神,是实现革命文化传承的根本要义。革命精神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形式就是阅读大量文质兼美的革命文学作品,让当代学生在审美化的语言文字中体悟革命年代的开天辟地和热血沸腾,铭记先辈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传承民族奋斗精神。例如,《七律·长征》在“长征之难”和“红军不怕”的对比中揭示长征精神的革命意蕴,《老山界》以片段纪实形式展现长征中勇往直前、气吞山河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二者作为理解长征精神的互文性阅读文本,有利于感悟革命必胜信念,可以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精神底色。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传承革命精神,推进革命传统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加强能力培养,更要强化情感熏陶,使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知、情、意、行中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 落实立德树人

立德才能树人,树人必先立德。教育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即以有人性、自我反思、负责任的方式为人处世的人[4]。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需要不断加强以革命文化为代表的语文课程文化建设。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教材的知识标准,应成为语文教材建设的重中之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进一步加大革命文学进教材的实践力度,在文质兼美的选文系统和德能兼修的训练系统两个层面实现教科书的立德树人价值。当前语文教科书中的革命文学作品比例较小,选择面较为单一,革命文学的知识系统、作业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可以长篇节选、短篇嫁接等形式形成连续性或非连续性的文本组合,既有领导者的丰功伟绩,也有普通人的爱恨情仇,在多样化形式中探索革命文学进教材的实践表征,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字中培植革命斗争的理性认知,增加革命知识,感悟革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形成自发自为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观念的情感认同,培养国家认同的意识、观念和习惯。

立德树人需要实现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的道德实践和自觉的道德养成有机统一、协同发展,以道德认知引领道德实践,形塑道德品质。革命文学通过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展现革命人物的动态性、复杂性、立体性。阅读革命文学作品就是与革命家、英雄人物对话,直面无私奉献、顽强奋斗、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有利于建构审美化的道德认知,开展生活化的道德实践,并生成经验性的道德品质。

三、革命文学的教学路径

以学习任务群统领语文课程改革,贯彻落实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和教学内容活动化的实践路径。革命文学作品教学需要遵循统整性的课程实践模式,在单元、任务、情境、问题整合中实现语文知识的活动化改造,通过开放性、主动性、过程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增加革命知识、理解革命事迹、敬仰革命英雄、增强革命信念、培植革命信仰。

1. 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语言运用中培养创造能力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信条在信息时代受到了现实挑战,知识爆炸和学习方式变革的矛盾愈加显著,严重制约了知识传播效率。核心素养时代的学校教育应该聚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学科知识的情境化改造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收集信息,进行信息的分析、判断、解释、推理、反思、评价,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过程,聚焦问题解决,基于教材选文确定专题,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研究报告或读书报告。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方法、行为和能力,更是一种意识、态度和观念,强调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利用、改造、提炼和拓展,通过对个体经验的唤醒、激活及批判性反思,实现最大限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例如,对《纪念白求恩》展开研究性學习,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白求恩写给玛丽安的诗歌《致驹儿》,带领学生感悟革命理想主义者为苦难殊死奋斗的心灵,牺牲小爱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大爱。在阅读课文后补充白求恩写给聂荣臻的遗嘱,进行研究性学习,深度理解白求恩身上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和人性光辉。革命文学作品的研究性学习意在通过“1+X”多文本阅读模式,从不同角度理解历史事实,感知英雄人物,澄清模糊思想,播撒革命种子,培植革命信仰。学习过程具有“像学者一样研究”的特质,意在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像英雄一样奋斗”的情怀,凸显情感升华和品质涵养的价值观塑造。在读写一体、言意互转中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独抒己见的能力和品质,在“言语和精神共生”中实现能力培养和观念塑造的统一,将立德树人贯穿革命文学作品阅读的整个过程。

研究是“做”出来的,研究性学习的要旨就在于学习“做”研究。学生通过“长征精神”“白求恩的人性光辉”等课题设计、文献阅读等实践活动,可以获得对历史、对现实的直接观感和真切体验,打通教科书与历史事实、现实生活的实践通道,在研究过程中解决研究问题,整理研究理据,呈现论证过程,获得研究结论。尽管学生对长征精神、白求恩的人性光辉理解并不到位,撰写的读书报告也很稚嫩,很多内容只是文献摘抄汇编,但研究过程比研究结果更有价值,学生的历史感悟、社会体验、知识理解就孕育在阅读文献和撰写读书报告的实践过程中。

2. 推进项目式学习,在活动情境中体验革命意蕴

知识在情境中生产,知识运用离不开特定情境,知识学习更需要还原历史语境、联结生活语境、浸润文化语境。核心素养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以项目式学习的形式重构传统语文知识的教学模型。

项目是活动化、流程化的实施方案和学习任务。项目式学习践行“做中学”的实践理念,强调在项目中学习,设计开放的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现实问题。项目式学习强调问题驱动的学习活动,以流程化、操作性的活动方案实现学习项目的时间化表征和实践性表达。问题指向关键知识、理解能力和操作技能。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实践问题引导学生持续阅读和探究,以最终实现文本语境与生活情境交融,使学生在文本阅读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审视活动流程,校正活动方案,感知问题情境,深化情感体验。例如,《红星照耀中国》以“名著导读”的形式入选教材,对理解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为让学生深度体验《红星照耀中国》所体现的革命意蕴,可以开展“青年学子跟党走,延安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在设计项目活动方案中引导学生探索革命家、英雄人物和普通战士灵魂深处的延安精神,理解延安精神的历史逻辑,在延安精神与长征精神对比中理解革命精神的一脉相承和历史发展。学生以入情入境的学习项目体验革命文学蕴含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浪漫主义等革命意蕴,在感染和熏陶中理解叙事结构,感知人物形象,体验思想情感,坚定革命信念,培植革命信仰。

3. 实行跨学科学习,在学科整合中理解革命精神

语文能力培养的关键并不在于语文知识本身,而在于借助语文知识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理解。语文知识只是认识和感知社会生活的背景知识。跨学科学习需要在基于语文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超越语文知识的学科视域,借助其他学科知识体系、概念原理、方式方法和认知模型,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真实世界,贯彻“语文学科外延与生活相等”的实践理念。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要求“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5]。

跨学科学习强调内容整合,在革命文学阅读中可以结合音乐、美术、影视、戏剧、科学等学科手段,用多种方式表达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和对革命信仰的坚守。表达和呈现革命精神的理解过程重在考评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学习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表达形式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可以通过剧本创作排练话剧表演、歌曲词创作、美术作品创作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表达内心深处的革命情怀和革命信仰。例如,对于《梅岭三章》这类思想性超越艺术性的革命文学作品,不应局限于朗读、背诵等语文学科学习方式,而是借助跨学科理念,从其他学科视野中感知文本表达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基于此,需要引导学生借助《陈毅传》等相关资料,在深度理解主人公理想信念和伟大人格的基础上创作、表演话剧。跨学科学习需要立足“语言文字运用”的前提实现学科整合,创作、表演等其他学科的抒情表意形式是实现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学科整合中理解革命者和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的革命精神。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还是跨学科学习,革命文学教学的根本在于通过语言文字体悟文本的革命精神,语言文字只是教学入口,革命精神才是教学根本,实现语言文字和革命精神统一就成为革命文学教学的根本追求。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革命文学
“京派”看不到的世界:澎岛和北方革命文学
“黄埔生”的革命文学实践与革命文学运动
革命文学的完整历史建构
革命文学的完整历史建构
旷野中的救赎
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革命精神培育中的应用
浅谈韩国革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