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佳
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依托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对俄金融合作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实践成果。在总结以往成绩与经验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应从完善金融合作协调机制、扩大金融合作主体及合作范围、持续推进“去美元化”进程、加大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等方面深化对俄金融合作。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至今,中俄经贸关系日益巩固和紧密,金融领域合作不断深化。2019年,中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两国今后的合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关于中俄金融领域的本币结算、支付系统、保险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问题,两国都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布局。作为我国对俄经贸合作的桥梁,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金融往来合作逐步提速升级、成效显著。
一、黑龙江省助推中俄金融合作的实践成果
(一)逐步形成中俄金融合作机制
无论是通过政府主导还是民间自发,黑龙江省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中俄金融合作机制。在中俄金融合作分委会每年定期举办的会议上,黑龙江省金融机构都会积极参与讨论,为促进双边本币结算,深化银行、保险和支付系统合作等献计献策。2015年10月,哈尔滨银行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俄罗斯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共同牵头设立中俄金融联盟,这为两国实现信息共享、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探索合作渠道等搭建了一个定期交流的平台。截至2019年9月,中俄金融联盟成员数量已由最初的35家增长为72家,成员由银行、基金、保险、融资租赁等10多类金融机构组成,合作领域涉及风险管理、本币结算、银团贷款等多个领域,中俄金融联盟的影响力及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二)持续推进两国本币结算和金融机构合作
为了促进贸易的平稳快速发展,中俄两国携手推进边境贸易本币结算业务,以便能够提高交易的结算速度、规避汇率波动、保障结算资金安全。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中俄两国已将本币结算比例从2013年的2%提高到2020年的25%,2022年有望达到45%-65%。在此过程中,黑龙江省一直致力于推动中俄双边贸易本币结算进程。哈尔滨长期致力于拓宽对俄金融服务覆盖面,依托哈尔滨银行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持续研发特色金融产品,促进沿边投融资便利化。2013年绥芬河成为我国第一个正式允许使用卢布的试点城市。[1]现在,绥芬河已成为我国卢布现钞交易规模最大的口岸之一。除绥芬河之外,黑河也是跨境货币结算较为活跃的自贸片区。2021年,黑河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达到22.49亿元,在黑龙江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伴随双边本币结算业务的推进,中俄两国金融机构往来合作也日益紧密。两国商业银行积极互设机构进行跨境经营,以帮助企业提高资金结算效率。目前,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在莫斯科设立子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先后在俄罗斯设立了代表处。黑龙江省已有10家商业银行与俄罗斯近30家商业银行设立了代理行账户,为边境贸易提供金融支持。共有9家俄罗斯银行在华设有1家分行和10家代表处,2家俄罗斯保险公司在华设有2家代表处。[2]
(三)疏通两国货币现钞调运通道
2003年,中国银行黑河分行与俄罗斯远东外贸银行率先开展卢布现钞调运业务,[3]这是中俄两国开展现钞跨境调运结算的一次重要尝试。2012年,哈尔滨银行首次打通空运通道,以金融机构的名义向俄罗斯的波罗的海发展银行成功调运500万元卢布现钞,此举意味着中俄两国货币现钞直接跨境调运通道已经打通。2018年,借助“莫斯科——北京——哈尔滨”的调运路径,黑龙江实现首笔1000万元卢布现钞的跨境调入,成功完成卢布现钞的双向流动。2020年9月,绥芬河成功开通首条中俄卢布现钞陆路跨境调运通道,这为中俄金融合作开辟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现钞流通渠道。
(四)支持商业银行积极开发对俄投融资业务
2016年,哈尔滨银行牵头并联合国内其他8家商业银行与俄罗斯外经银行共同签署了一份银团贷款协议,总额为1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一带一路”沿线中俄两国重点合作项目的建设。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United Company RUSAL Plc)于2017年3月成功发行10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券”,其成为在我国发行“熊猫债券”的第一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和哈尔滨银行与俄罗斯商业银行签订5笔总额235亿元人民币同业融资协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中俄间贸易合作等35个项目,涉及冶金、矿业、交通、油气、零售、木材、纸浆和食品等。[4]龙江银行为黑龙江阿穆尔河大桥项目建设提供独家贷款,总额为19.05亿元人民币,这条国际公路大桥实现了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与黑河市的互联互通,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
二、中俄金融合作面临的困境
(一)金融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备
一是没有专门的常设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两国金融合作协议的落地。中俄两国已经建立高层互访与会晤机制,两国先后签署了《中俄金融合作谅解备忘录》等一系列合作协议,但这些协议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究其原因为,很多金融合作协议仅是一份框架协议,相关部门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行动细则和执行方案,金融机构在后续合作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无法真正落实推进。二是金融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缺少常态化交流平台。虽然中俄金融合作分委会和两国财长对话机制能够为两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搭建一个定期交流的平台,但其并未设置常设机构,这就导致两国日常的金融信息交流大多数处于自发状态,存在信息收集不连续、碎片化和信息沟通不及时的情况,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决策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以银行合作为主,其他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低
近年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再加上受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的影响,俄罗斯经济出现下滑、卢布汇率波动频繁,导致我国企业在俄投资风险增大。为鼓励企业坚定信念“走出去”,中俄金融合作多以银行间合作为主,保险和证券业的参与程度较低。两国银行间的合作大多为货币互换形式,金融科技类创新产品较少。从俄方来看,限制性政策占金融政策总量的比例较高,对合作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大。企业申请商业银行贷款的程序较为烦琐,加之一些银行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意識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导致企业较难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在征信领域,两国相关征信立法和监管机构管理水平不统一,也为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合作造成了阻碍。
(三)本币结算方式单一,覆盖面小
中俄两国本币结算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通过两国银行互设代理行进行点对点汇款的方式进行结算,凭借银行信用进行支付的信用证、保函等结算业务开展较少。由此可见,本币结算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双边互设代理金融机构的数量。从俄罗斯方面来看,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对外贸易银行在上海成立了分行,其他俄方商业银行只是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代表处,业务范围存在局限性。从我国方面来看,尽管中、农、工、建四大商业银行均已在莫斯科成立了子行,然而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仅有中国银行设有分支机构。中俄两国互设代理机构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均有待提高。
(四)支付清算系统不统一
人民币和卢布尚未打通直接清算渠道,两国支付系统仍处于探索对接阶段。为避免美国利用SWIFT系统进行金融限制,俄罗斯国内所有的商业银行现都已加入SPFS(俄罗斯金融信息传输系统)。我国的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俄罗斯的普及率也正逐步提高,已有多家俄罗斯商业银行加入了CIPS。在实现数据交换的基础上,两国的跨境支付系统如何实现顺利对接、开展合作,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黑龙江省助推中俄金融合作的未来展望
(一)拓宽双边信息交流平台,完善两国金融合作协调机制
金融合作的良好开端始于中俄两国信息传导机制的建立,搭建长期稳定的双边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地方或企业将现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最高决策层,从而实现顶层设计与执行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黑龙江省要充分发挥中俄金融联盟这一最大的非官方金融信息交流平台在协调双边金融决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哈尔滨银行可以牵头设立中俄金融联盟常设办事处,设置银行、证券、保险等细分领域的办公室,并与中俄金融合作分委会建立日常沟通渠道,积极深挖金融机构同业合作空间、延伸各细分领域服务链。其次,中俄金融联盟常设办事处还要负责中俄金融政策的编制及传递沟通。中俄金融联盟常设办事处应组织专业人员编制、翻译两国金融领域的政策信息并定期公布最新的政策,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两国的金融优惠政策、防范金融风险。再次,中俄金融联盟常设办事处还要搭建一个两国金融重点支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双方企业可以借助该平台共享生产、制造、服务信息,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判断是否要为相关企业提供贷款或融资。
(二)扩大中俄金融合作主体及合作范围
在近年的合作实践中,黑龙江省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始终走在前列,起到了“排头兵”的示范作用。哈尔滨银行和龙江银行积极开展与俄罗斯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等在现钞结算、贷款担保等领域的合作,为黑龙江省金融机构开展对俄合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黑龙江省要进一步发挥地方性商业银行优势,拓宽两国商业银行合作范围。哈尔滨银行和龙江银行要加快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进度,依托布局广泛的营业网点,继续加强与俄罗斯中小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交易、口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等领域的深化合作。在巩固银行间合作的同时,黑龙江省也要逐步推动双边证券业和保险业领域的合作进程。在证券业领域,允许俄罗斯信用评级机构在省内开展债券评级业务,支持省内金融机构在俄罗斯发行债券,推动中俄两国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和深层次合作。在保险业领域,在《中俄保险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指导下,黑龙江省适当放宽俄方保险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推进双边航空航天保险、旅游保险等合作项目,进而扩大中俄金融领域合作范围。
(三)扩大本币结算范围,持续推进“去美元化”进程
近年来,中俄两国携手提速“去美元化”进程。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已于2021年7月完成资产结构调整,彻底剔除了美元份额。经过多年漫长的谈判,我国国有航空燃料运营商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最终于2021年9月份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人民币和卢布可被直接用于支付往返于中俄两国飞机的加油费。这是中俄航空燃油领域首次采用本币结算支付方式,距两国大宗能源产品本币结算机制的建成又前进了一大步。在两国合作现状的基础上,黑龙江省要充分调动省内资源从以下两方面稳步扩大双边本币结算范围:
第一,不断丰富中俄本币结算工具,逐步形成人民币和卢布可自由兑换的金融工具市场。哈尔滨银行自主研发的中俄跨境电商在线支付平台已顺利运行六年,该平台系统能提供近20家支付服务商和20多种结算方式,成功实现卢布在线快速结算。通过中俄跨境电商在线支付平台和实地调研俄方企业需求,黑龙江省内银行在继续推广运用信用证、银联卡、银行保函等结算工具的同时,制定对俄金融服务专项方案、调整产品组合,为俄方企业提供多方式的结算服务。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内银行还要不断优化银联卡用卡环境,提升俄方企业用卡消费体验满意度,积极开拓俄罗斯西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联卡业务。
第二,提高人民币跨境资金运转效率。2021年初,哈尔滨银行完成了“俄速汇”特色结算产品的升级工作,实现人民币最快半小时即可到账,这为其他商业银行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通过在俄罗斯经济发达地区增设代理行网络或分支机构,进一步促进CIPS与SPFS的支付系统对接,黑龙江省内银行要逐步扩大本币结算范围、降低跨境资金运转成本、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效率。
(四)加大重点领域、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
在“一带一路”建设内涵和中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发展目标的指引下,黑龙江省应资金支持哈尔滨、绥芬河、黑河等自贸片区建设,巩固北大荒系列农产品、哈飞、哈药等自有出口品牌知名度,推动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对俄出口产业集群的扩建。黑龙江省内商业银行应向重点领域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在信贷规模、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保障。针对农林业、能源工业等合作潜力大且发展前景广阔的大项目,中俄两国商业银行可以进行紧密合作、给予其适当的跨境融资优惠便利,为中俄经贸合作企业搭建互联互通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梁雪秋.中俄金融合作及未来发展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0(2):125-130.
[2]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携手共进,开创中俄金融合作新局面[J].中国社会组织,2019(18):52-53.
[3]孙磊.推动中俄金融合作的实践与构想[J].黑龙江金融,2020(1):8-11.
[4]赵忠滨.助力中俄金融合作谱新篇[J].中国金融,2018(12):133-134.
基金项目:黑龙江东方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DFKYTD202110)阶段性研究成果;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跨境电商视角下应用技术型大学对俄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JB142248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对俄跨境电商视角下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创新研究》(項目编号:SJGY20210741);黑龙江东方学院重点课题《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研究》(项目编号:HDFHX180201)。
作者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