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霞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果品行业竞争也愈发激列,为了能够在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必须对种植技术进行不断改善。积极推广无公害葡萄优质栽培生产技术,改进和提高葡萄品质与种植效益。
葡萄的口感和色泽因品种和种植区域而异,种植地点不同,种植地土壤、气候各异,其果品质量、口感也会有所差异。葡萄的营养价值较高,是大众喜食的优质果品。可经过酿造、晒干等工艺制成葡萄酒、葡萄干和葡萄汁,味道极为甘甜可口,也因此葡萄还被称之为“水果明珠”。
陕西栽种葡萄的历史长达2200年,分布于陕北,关中和陕南等地,关中地区栽培面积占比较大。得益于氣候及降水的优质条件,陕西成为我国葡萄种植大省之一。截止2021年数据显示,陕西全省葡萄种植面积达73.8万亩,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阳、渭南、铜川、杨凌等28个县区。除了种植面积大之外,陕西种植的葡萄品种也很多,产品品质也很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
1 园地建设与优质苗木选择
1.1 园地规划
依据园地立地条件,对小区形状和走向进行合理规划,适应地形地势,结合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等。道路修筑取决于葡萄园的面积,设计成大、中、小三级路面。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设备的使用,排水系统与筑路及其它高线相结合的设计方案,达到排水通畅,道路平坦。
设置的防护林带应垂直于主风走向,以乔木灌木混生于稀疏林带中为宜。葡萄行方向、棚架宜采用南北走向或垂直于风向,让葡萄枝蔓在顺风方向伸展生长。篱架的方向最好是南北向,也可以是顺风向。山地丘陵的行向应与等高线一致。
葡萄栽培的株行距要根据各地立地条件,架式及管理方式确定,株距0.5~4.0米,行距1.7~8.0米。
清除全园植被,深翻土地,进行整地消毒。种植行挖沟,用表土拌匀,回填沟中。稍低地,灌水下沉,土壤未粘好时栽植苗木。
1.2 苗木品种选择
按建园目的选用鲜食葡萄选择外观美观,果粒较大,风味佳,含糖多,耐贮运及效益高等特点,当前适宜品种是户太8号和红提是陕西主栽,早丰、青提、巨玫瑰、兴化王、阳光玫瑰、京亚等为搭配葡萄品种。
户太八号是著名的葡萄品种,于1984年由西安市葡萄研究所利用奥林匹亚芽变选育而成,1996年陕西省第18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
户太八号优质品种,特点突出。小枝为圆柱形,具有纵棱纹;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幼叶显浅绿,其叶缘带有紫红;成年时叶片近圆形,颜色深绿,多5裂,锯齿中等;圆锥花序多花,密集或疏散;该品种果粒大,为紫黑或紫红;果皮中厚,果肉细脆,无肉囊;未人工干预时成熟期9月上旬。
红提:品质优,因其果肉脆、果粒大、色泽艳丽、口感适中及产量高、耐贮运,味道好等一系列特点,红提葡萄被公认为是鲜食葡萄综合性状最佳品种之一。其产品果穗大,长圆锥形,果粒圆形或卵圆,较好的果粒可达到乒乓球大小;果粒皮为中厚,果实呈深红色,色泽艳丽美观;果肉硬脆,肉色微透明白色。果品味甜可口,风味纯正,其中可溶性固形物>16.5%,食用时刀切无汁,品质极为上乘。果柄长且与果实结合紧密,不易裂口;适于进行远途运输和长期贮藏,商品价值更高,该品种种植经济效益很好。
1.3 苗木定植
在晚秋或初春定植时,苗根应剪15厘米,从根苗根颈与地面平齐,嫁接苗接口距地面10厘米处,定植后要及时进行浇水。在埋土防寒区,要结合立地条件及气候特点,决定斜栽的方向及角度。秋末栽植当年入冬前埋入土堆中,初春去土平后覆盖地膜。
1.4 幼树管理
春季苗木新梢生长到5厘米后,要按照整形要求每株留出一至两个健壮的新梢,在其生长20厘米左右后适时绑在先插好的支柱上以防风吹折幼嫩枝条。
2 田园地下管理措施
2.1 土壤管理
每年秋果收获时,沿葡萄行两侧定植沟向外连年轮换挖深宽不一的沟道,沟道宽度50厘米。适时疏松根系土壤,促进根系发育。每年初春葡萄行内覆地膜或除草布,行间生青草或种植绿肥。
2.2 施肥
根据NY/T496-2010及葡萄需肥规律确定施肥量、施肥时间及次数。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果实采收后施基肥并结合土壤管理按每667平方米种植地施入5立方米完全腐熟羊粪原则,在施肥沟中加入硫酸钾复合肥40千克,钙镁磷肥20千克。地下追肥每年三次。第一次发芽前施用氮肥进行催芽处理,第二次花前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进行稳果处理,第三次果实膨大期施用高氮高钾硫酸钾型复合肥进行壮果处理。
每年施叶面肥3~5次。第一次在叶幕形成期喷施尿素0.3%,壮叶。第二次是在开花前喷0.3%硼肥,以增加坐果率。果实膨大期第三次喷钙,镁,锰,锌肥,以促进果实生长。此后每10天喷施磷酸二氢钾0.3%,到果实着色转变期壮果,改善果实品质。
2.3 水分管理
葡萄防寒出土后上架,施肥,收获三次灌透水。后期根据天气、土壤、新梢长势等因素,于开花前后分别采用节水灌溉设备适当灌溉一次,果实膨大期保持足够水分,接近成熟时适量控水利于果实品质改善。雨季是水多病害盛行的时期,要及时排水防涝以确保葡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园田栽培树体管理技术
葡萄的整形管理架式有篱架、棚架两种。树形有很多种类,有龙干形、扇形和H形。树形与架式构成各种架形,有单臂篱架、V形篱架、龙干形棚架、H形棚架、新形篱架。
棚架多采用龙干形,篱架采用多主蔓扇形。架高1.8~2.5米,每4~5米设一根立柱,立柱高2.2~3.0米,主立柱由钢丝连结,绷紧,连接固定。棚架架面由铁丝拉成网,作为枝蔓及果实承载面。龙干形每株留主蔓1~2条4~6米,龙干相距约30厘米处着生一个结果枝组,每一组着生一个或两个短结果母枝。扇形为多根主蔓及大量结果枝组,在架面上成合理扇形排列。
3.1 生长期树体管理
上架引绑。葡萄枝蔓遇冷出土后要进行上架引绑,调节枝蔓角度及在架面上的合理配置以促其生长发育。
抹芽和定枝。在葡萄枝蔓萌动后约5天抹除无用芽、副芽及主蔓基部萌蘖。再经约10天后抹除多余芽头及部位不适宜芽头等,主蔓缺位芽头留存。新梢长到15厘米左右,留枝量应根据花穗质量及枝条着生位置而定,使架面邻近新梢间距15~20厘米。
新梢摘心。主蔓新梢长至8~10叶时重复采心,花序上留4~6叶进行采心,顶芽萌动时保留1~2叶重复采心,在剩余叶腋处萌发新梢保留1~2片叶片绝,摘心防治日灼病。
花果管理。花序发育至5~8厘米后疏花,生长旺盛的结果留二个花序,中等程度的留一个花序,较弱的不留一个花序。剪去花序基部的小穗,在始花期掐去穗尖3~4厘米。
疏果整穗。当果粒黄豆大小时疏除小僵果、畸形果、病虫果和多余果,每穗保留50~80粒,使果穗松紧适中。
在花序全部开花后3天内,用赤霉素25毫克/千克+氯吡脲2毫克/千克+200毫克/千克链霉素,对有核品种进行无核化处理,间隔12天,再用赤霉素25毫克/千克加氯吡脲2毫克/千克处理果穗,促进果粒膨大,以利产出优质葡萄。
果穗套袋,应在开花后30~40天的晴天早晨8~10时及午后4时后进行。此时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果实成熟早,是提高果品品质最有利的时期。套袋可以降低农药用量和鸟类及病蟲危害,推迟收获,促进葡萄优质高效发展。
3.2 休眠期树体管理
清园。清理葡萄老蔓上的老翘皮深埋,清扫残枝落叶等,除病菌灭虫卵。为防止剪口抽干,应进行冬剪。留芽时应将上芽短截5厘米断掉,采取长、中、短梢剪留结合的修剪方法以及灵活应用单枝、双枝更新法进行枝蔓的芽截。结果枝缺失时,对下部的结果蔓延长进行修剪,以弥补不足。
3.3 防寒
冬季防寒。应根据不同葡萄品种的自身特性、立地条件及年度最低气温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冬季防寒的途径与方法。一般来说,埋土的厚度是多年来最大的冻土层之一。埋土前应先浇好封地水,待土壤未粘好时再进行。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C时第1次埋土,当日均气温低于5°C时第2次埋土,每次埋土厚度各占总埋土厚度一半。每埋土一次,浇一次透地水。次年春季当天平均气温高于10°C(当地露地杏始花期),埋土防寒葡萄可出土上架。
春季防寒。近几年倒春寒频发,发芽前和发芽后的低温偷袭,为了保证葡萄的正常生长。应从每个品种特性及低温预报考虑,在寒流来袭前进行树下灌溉,树下喷洒防冻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及清水以利提高树体的抗逆性,改善农田里的小气候。
4 葡萄园病虫害防治
防治露地无公害葡萄病虫害应按GB4285-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及GB/T8321.10-20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进行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是坚持植物检疫,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尽量减少农药污染。葡萄的主要病害包括霜霉病、灰霉病、穗轴褐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等。主要虫害有透翅蛾、叶蝉、金龟子、吸果夜蛾类等。
4.1 农业防治
选择应用抗病性较强的葡萄品种类型,在休眠期适时清除病虫害侵染源及繁殖场所,扫除田间落叶及杂草,刮去枝干的病虫老翘皮。强调科学施肥,适时灌排水,合理修剪,果穗套袋等。
4.2 生物防治
选育并投放捕食螨瓢虫、天敌蜘蛛及昆虫病源线虫作为害虫天敌控制害虫,科学利用天然植物杀虫剂如除虫菌,大蒜素,鱼藤酮乳油作为生物农药去有效控制葡萄病害。
4.3 物理防治
利用人工方法摘除透翅蛾和小木蠢蛾幼虫,适当采用黄板、黑光灯、糖醋液诱杀及果实套袋方法降低蛾类昆虫危害葡萄。
4.4 化学防治
生产期间要要按无公害农产品安全施用农药标准科学治早、治小,采取交替用药、对症施药,严把农药安全间隔期等方式予以防控管理。在园田早春伤流之前和萌芽之前,对全园喷洒石硫合剂3~5°Be。花期喷施40%嘧霉胺900倍液防治灰霉病。幼果期喷施75%百菌清800倍液防黑痘病。果实硬核到成熟期可混喷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烯酰吗啉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兼治炭疽病、白腐病和霜霉病。全园喷波尔多液1∶0.6∶200,以上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每次喷洒间隔15天。
5 果实采收贮藏与运输
果实采收应视成熟度、市场需求及气候等因素而定。农药安全间隔期过后,晴天晨露已干到落日前进行采收。
收获期间切忌果皮擦伤及抹去果粉。葡萄要存放在温度0~5°C,相对湿度80%~90%,分级堆放,高度适当,确保气流通畅的冷库内。减少运输时间和降低损耗,避免了在运输中挤压,抛掷,碰伤和碰撞等二次损伤。
栽培无公害葡萄时尽可能不使用化肥,多施用有机肥料,并不断提高栽培技术和提高质量,促使葡萄更优质、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吴远峰,张启国.费县无公害优质葡萄露地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21(07):05.
[2] 做强陕西葡萄产业打造新丝路璀璨明珠.农业科技报,2016(02):05. [3] 吕辉.陕西省户县“户太8号”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