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琦
上一期(2022年第6期)介绍了承德外八庙中的须弥福寿之庙,与其同时期建的还有普陀宗乘之庙。普陀宗乘之庙位于须弥福寿之庙西面,也是在狮子沟北坡,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其始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开工,原计划3年竣工,因施工后期失火,延至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
在清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将准噶尔叛乱全面平定之后,漠南、漠北、青海、新疆等地的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王公首领要求赴承德,参加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乾隆60大寿和三十六年皇太后钮钴禄氏的80寿辰。乾隆为了两次盛大集会及笼络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特令内务府仿前藏政教领袖达赖驻地拉萨布达拉宫,在承德修建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译。普陀是指普陀山,为观世音的道场,佛教世界有三个普陀,一在印度,一在西藏拉萨,一在浙江东海。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布达拉山上,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始建,清代顺治二年(1645年)达赖五世扩建,为当时西藏政教合一的权力中心。布达拉宫规模宏大,东西长420 m,南北宽300 m,主体建筑高13层有119.17 m。普陀宗乘之庙亦称布达拉,因规模比西藏布达拉小,俗称小布达拉宫。
普陀宗乘之庙总体布局与西藏布达拉宫相似,占地21.6 hm2,气势虽赶不上西藏布达拉宫,但其占地之广、体量之大却为内地寺庙所仅有。普陀宗乘之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中轴线并不明显,全寺平面布局从前至后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组成;第二部分是白台群,由若干大小白台组成;第三部分为大红台。这种建筑布局与外八庙的其他庙宇布局有所不同,也是中国寺庙建筑所独有。
现山门外两侧是扩建的停车场,中间通道保留原有平缓的五孔石拱桥。山门面朝南向,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开有三孔拱门,拱门上列一横排盲窗(即仅有窗台窗框的假窗),城台上砌雉堞,中央的庑殿为单檐黄琉璃瓦顶,施绿琉璃瓦剪边,面阔共七间,通廊环绕,廊内前后置槛窗,东西两侧为实壁墙体。殿内供护法神像,从左至右依次为四面护法神、章古鲁蓬护法神、大黑天玛哈戛拉护法神。山门两侧有围墙相连,门前置有石狮一对。
碑亭在山门之北,平面方形三开间,位于须弥台基上,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砖拱结构实壁墙体,四面开有拱门,亭内立有石碑3座: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建庙背景及经过;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士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西迁与东归过程及清政府抚恤该部的情况。碑文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汉文为乾隆亲书。
碑亭的北面是五塔门,前置石象一对,为大乘派象征。五塔门与前面山门用围墙围合形成碑亭前院空间,也与后部山地隔开。五塔门采用三拱门白台形制,墙面实壁上设三层盲窗,白台墙体四周砌女儿墙,台上所立的五塔从东往西分别为黑、白、黄、绿、红五色,每色代表一个佛教教派。清代是尊黄教为国教,故黄色居中。黄教是藏传佛教派别之一,因该派戴黄色僧帽而得名。15世纪,宗喀巴倡导宗教改革,实行显宗与密宗两者并重,强调显密兼修及先显后密的修行次第,故他所创立的一派被称为“格鲁派”。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格鲁派采用活佛转世制度,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达赖五世赴北京朝觐,次年受清廷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取得藏蒙佛教各派总首领的地位。康熙年间,清廷又立黄教为国教,确立了达赖、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进而使该派成为西藏地区执政的教派。当然,也有一说五塔之色代表五尊佛,加上塔身装饰,分别为不动金刚佛(黑)、大日如来佛(白)、宝源佛(黄)、不空成就佛(绿)和无量光佛(红)。
五塔门后为琉璃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形制,中楼前额“普门应现”,寓意观音显现普渡众生之门;后额“莲界庄严”,意为观音道场。五塔门与琉璃牌坊之间的东西围墙上,筑白台中间辟门,上有庑殿,对称配置,供僧人进出使用。
过琉璃牌坊为白台群,沿路两侧散置30余座大小不等的白台,呈“×”形不规则布置。白台为藏式平顶碉房形制,建筑用汉族砖混结构法式,其形式多样,分殿台、楼台、敞台、实台等,形状不一,体量不等,功能各异,层高一至四层,二三层者居多,大都白灰抹面,琉璃砌顶,盲窗采用红底青砖镶边的做法。有的两座白台组合成一处院落作僧房;有的台上建汉式殿堂,作佛堂、钟楼使用;有的台顶置舍利塔;有的白台砌成实心,只起障景增景及点缀作用。白台建筑群表现了西藏布达拉宫前山脚下梵宇的特征。
白台建筑群中,对着琉璃牌坊的是中罡子殿。古书称北斗星为“罡”,殿的朝向为正北正南,所以称之为罡子殿,罡子殿按西藏典型的民居特色设计,四面砌碉房高墙。中罡子殿墙面設有两层盲窗,西面房顶建有庑殿,面宽三间,单檐黄琉璃瓦顶施绿琉璃瓦剪边,内供吉祥天母、四面护法神等佛像。中罡子殿东是东殿,亦称东罡子殿,南向外墙三层盲窗,正南辟门,其院落殿房平面成“L”形,北面两层采用硬山灰瓦顶,东罡子殿内供各式密宗佛像。中罡子殿的西北处为西殿,亦称西罡子殿,是经堂,其佛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铜铸镏金的吉祥天女像。罡子殿后面东、西两侧各有东五塔白台和西五塔白台。西五塔白台在前,五塔均为白色;东五塔白台在后,台顶五塔颜色与五塔门一样,也是按黑、白、黄、绿、红五色排列。
大红台是普陀宗乘之庙的最后部分,位置最高,面积1.03 hm2,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显得体量庞大,通高有43 m。正面基层是实心白台,高17 m,下部砌花岗岩条石,白墙壁设三层梯形盲窗,东西两面砌石阶磴道可达白台顶部。白台东南处有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平顶的文殊圣境殿;东面为哑叭院,是皇帝进庙上香时僧人回避之所;西面为千佛阁,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平顶,呈退台状,内供蒙古王公向皇太后敬献的千尊佛像,中立《千佛阁碑记》,为乾隆三十五年御制,阁内条幅曰:“妙相合瞻千利资诸福,繁釐同祝万欢洽群藩”。千佛阁的西北面建有圆形的实心白台,起装饰作用,也与拉萨布达拉宫更为相像。
白台中央为大红台,高25 m,上宽58 m,下宽59 m,呈梯形状,外观七层,一至四层实心,均置盲窗,上部三层间隔开真窗与盲窗。盲窗装饰与白台相对,白台的盲窗采用红底青砖镶边,而红台盲窗采用白底青砖镶边的做法。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6个,黄绿相间,既是中央轴线的标记,也是重点装饰的地方,起到吸引视线的效果。红台顶部所砌女儿墙,其东、西、南三面均装饰有黄琉璃佛龛,起着收口的作用。佛龛内均为无量寿佛。
大红台内里共为三层阁楼,即南面外观的五至七层,红台四面合围成群楼,每层楼共有开间44间,其中:群楼南部进深三间,楼阁面额“秘密胜境”;北部偏东进深四间,面额“极乐世界”;东侧进深两间,面额“庋经之阁”;西侧进深两间半,楼阁面额“大乘妙峰”。群楼顶部西北角建慈航普渡殿,意寓佛心慈悲如航船,济渡众生。慈航普渡殿镏金铜瓦,重檐六角形攒尖顶,重檐间挂匾额“普胜之界”。殿内设讲经地坪,坪上供观音,匾额“示大自在”,表明心离烦恼喜乐、通达无碍、功德圆满;条幅“水镜喻西来妙观如是,月轮悟南指合相云何”,其联喻世界变幻无常,如同镜中花、水中月,只有心达清净,方可悟知佛法。
万法归一殿位于大红台的群楼之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殿内平面开间与进深均为五间,四周柱廊环绕,重檐攒尖顶,镏金铜瓦铺成,四脊饰波纹,法铃宝頂。殿内正中三间中空无柱,上部天花为精美的八角藻井,入口迎门是珐琅菩提塔,中央紫檀佛龛内供弥勒像,东西两侧还有多尊铜佛像。殿顶高出群楼,在群楼顶观之金光闪烁,是由于底部被三层群楼合围,影调阴暗,与上部光照对比鲜明,形成宗教森严肃穆之气氛。万法归一殿是全庙举行集会和庆典活动的中心场所,每年七月十一日会在殿内举行佛教学位考试,还有腊月二十七、正月十四在此举办送祟活动,全体喇嘛在此念经,驱除妖魔祈求太平。清代时,漠南、漠北蒙古千里迢迢到此庙上香拜佛者络绎不绝。乾隆三十六年,弘历曾在此殿接见万里回归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有大型讲经祝寿活动。
大红台东面是御座楼,红台东群楼内有隧道通过步级下行可到,御座楼外观白台形式,南面高四层,依红台东侧也有步级上到御座楼。御座楼内四周环廊围绕,高二层,中央天井靠南起戏台,朝北,三间三层,首层全开敞,二层围有槛窗,西北局部开敞,三层槛窗围闭。御座楼顶层北面东北角建权衡三界殿,佛教把世俗世界划分为俗界、色界、无色界,该殿平面八角形,重檐镏金铜瓦。在权衡三界殿之西即平顶东北角是洛伽胜境殿,面阔五间,室内进深一间,外有檐廊,槅扇入口上有横额“妙德圆成”。
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内西面和北面,是一片翠峦迭嶂、林木繁茂、沟壑纵横、流泉淙淙的山地,从“青枫绿屿”景点北行至园界山墙,可观普陀宗乘之庙全景。虽然是仿西藏布达拉宫依山而建,但普陀宗乘之庙也依照实际地形地貌来营造。西藏布达拉宫地形陡峭,总体布局紧凑密集;普陀宗乘之庙山坡平缓,故坡地建筑群采用零散分置的格局。纵观普陀宗乘之庙的布局,其特色也非常突出,特别是采用对比之手法。坡地白台建筑群通过树木丛植,弯曲路径,形成阴幽的山地园林,与前面大门后碑亭规则的矩形院落形成反差。前面体量较小且分散的园林或庭院式格局,与后面集中且体量庞大的大红台建筑群,同样形成对比与反差,同时更加烘托出大红台建筑的核心作用。
在大红台建筑群下的白台基座上,能观看寺庙园林景观,特别是各个白台上的汉式殿堂及整齐划一的喇嘛塔,点缀在林木丛中,仿佛是绿海上众多的建筑小岛。大红台平顶上能从更高的角度鸟瞰寺庙的全景,同时能远眺四周的风景,近处是东西两侧的须弥福寿之庙与殊像寺,远处可眺望磬锤峰。磬锤峰是东面罗汉山顶的高大石柱,擎天而立,每当朝阳初升,红光衬起磬锤峰的剪影;而夕阳西照,磬锤峰则金碧辉煌,霞衣披身。清代康熙皇帝在避暑山庄湖西山上建亭观景,定为避暑山庄第十二景“锤峰落照”。
参考文献:
陈宝森.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