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

2023-05-30 02:23:38丑永莉
关键词:古诗传统幼儿

摘 要:幼儿教育是关系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这一学习阶段,幼师发挥着引领塑造的作用,能帮助儿童学习知识、塑造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贯穿于各方面,把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这对于提升我国少年儿童的素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幼儿教育日益注重融合传统文化,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创新课堂模式、筛选教学内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才能真正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 幼儿教育 路径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53

幼儿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弱,接受不了过于理论化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把握幼儿的心理,贴近生活,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和有趣的教学设计让幼儿理解知识。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提升幼儿素质也成为幼儿教育中的教学目标,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是提升幼儿素质、提高幼儿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1.陶冶文化情操,丰富知识储备

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历经岁月洗礼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沉迷于电子产品,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幼儿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从小抓起,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储备,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对于幼儿教育有重要意义。中国古诗词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的灿烂宝石。古诗词形式短小精悍,意义隽永,幼儿理解能力弱,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短小通俗的作品进行教学。古诗词蕴含着古人的伟大智慧,其中有对母爱的歌颂,有对生活的看法,也有对社会的认知。因此,教师如果能充分抓住古诗词的特点,借助古诗词教学讲解人生道理,就能帮助幼儿陶冶情操,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例如,《悯农》就是一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古诗,符合幼儿的理解认知能力。在正式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引导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白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教师在讲解这首古诗时,可以先播放这首古诗的朗读音频,让幼儿感知古诗的韵律美,然后展示农民锄草的图片,提问幼儿,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他的装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逐字逐句进行解释。同时还可以让幼儿了解农民伯伯从播种到收获的场景,让幼儿既获得古诗词的陶冶,又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种植粮食的不易和艰辛,从而教育幼儿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补充生活知识和文化知识,陶冶人文情操。

2.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爱国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运用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爱国教育,有利于幼儿从小养成爱国情操,树立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人的共同精神家园。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為了将传统文化贯穿到幼儿教育当中,除了按照教材讲解之外,幼儿园还应开设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比如开设剪纸课程,让教师在课堂上教幼儿剪纸,既能培养幼儿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还能在剪纸过程中讲解剪纸的有关背景知识,让幼儿了解剪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剪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技术,在我国已经拥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集装饰性、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深受中华民族的喜爱。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拿一个窗花给幼儿展示,告诉幼儿窗花是中国的剪纸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品,然后让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看到过的窗花样式,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剪纸教学,幼儿能够了解中国剪纸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体会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同时还能培养幼儿创造想象的能力,让幼儿在剪纸实践中激发由内而外的爱国情感,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

3.提升认知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要充分顾及幼儿的年龄特征,以适应幼儿活泼、自控能力较弱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充分尊重其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幼儿正处在对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阶段,太过教条死板的教学模式会扼杀幼儿的天性、限制幼儿的思考能力。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幼儿教育,能够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通过扩充文化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素质。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幼儿活泼好奇的特性,设计一些有趣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思考方式。为了给学生减负,目前很多幼儿园是不教幼儿识字的,而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通过朗读诗歌或者阅读经典让幼儿从小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幼儿丰富词汇量,培养幼儿的读书兴趣,通过朗读时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韵律感染幼儿。古典诗词对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有很大帮助,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善于引导,让幼儿在提问中培养思考认知能力,比如在进行《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教学时,教师要首先让幼儿从朗读和背诵入手,认识生字,在进行古诗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设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问题,通过提问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让幼儿了解如何在题目中挖掘时间要素,通过提问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幼儿深入思考,然后带着感情朗读古诗,与讲解之前的朗读形成对比。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古人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提升其认知能力,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播撒文化火种,激活文化基因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就必须从小注重对孩子文化素养的培养,家长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们在学校里认识多少个汉字、背多少首古代诗词,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是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而要想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还需要全面提升幼儿的文化教育,让幼儿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对幼儿实施全方面共同发展的教育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是幼儿教育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幼儿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在幼儿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亲情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家庭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通过家园配合来实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幼儿园可以借助传统节日搭建教育平台、组织亲子活动。例如,在端午节时,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参加活动,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通过播放录像向孩子们解释端午节的起源以及屈原的事迹,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此外,还可以设计现场制作粽子的活动,让父母与孩子们一同参与,体验浓郁的传统节日气氛,并且能激发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利用传统节日,让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有效路径

1.筛选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的选择对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对一些有趣的东西很感兴趣,但常常难以持久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如果教师选择了枯燥的教学内容,幼儿就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有层次性和拔高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室里,同时也会对幼儿产生一些挑战,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思考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还要培养幼儿的情操和修养,让幼儿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德、智、美全面发展。绘本阅读既有丰富生动的画面,还有少量的文字说明,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还能锻炼幼儿的识字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大有益处。为了对接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绘本让幼儿阅读,比如通过经典绘本《十二生肖的故事》的阅读,幼儿能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感知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与12年轮回一次的规律。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入生肖时钟,将十二种动物都画在钟面上,提问为什么是这12种动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讲解十二生肖的故事,让儿童更好地了解十二生肖与人类年龄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并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将绘本阅读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课堂内容不枯燥,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通过提问问题给幼儿带来一定的思考挑战,有利于将传统文化渗透幼儿教育,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贴近日常生活,帮助幼儿理解认知

幼儿教育应以保持儿童本性为目的,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健康发展,而不是灌输式教学和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时,教师要尽量让课堂教学贴近日常生活,顺应儿童的认知和理解,与其心理年龄特点相一致,从实践中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勇敢尝试,培养儿童对传统文化的亲近与归属感,消除对传统文化的畏惧,要积极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中,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自觉做好传承人和保护人。从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幼儿尽快融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帮助幼儿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春天这个季节,教师就能够以春天为主题组织活动,搜集有关春天的诗句挂在教室,在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结合日常生活营造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比如将贺知章的《咏柳》这首古诗写在黑板上,可以先让幼儿看看窗外的柳树,然后引导幼儿看柳树的图片,让幼儿完整描述图画内容,提问幼儿关于春天的诗句,再引入《咏柳》,通过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让孩子们乐于品味古诗词,体味古诗词的韵味,了解贺知章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诗人。《咏柳》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事物,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3.创新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交流

新型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情感态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性创新教学模式,不断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注意互动式课堂的构建,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幼儿的年龄尚小、阅历有限,这也就决定了其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当在尊重幼儿天性的基础上,以精巧的课堂设计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教师多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满足好奇心,主动探索更多想知道的东西,还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游戏教学是幼儿教育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乐,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的童真天性,而且让幼儿以不抵触不排斥的态度快乐学习。教师可以將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成游戏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玩耍中体会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开展传统文化的游戏教学,比如在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中秋节有关的动画片,朗读与中秋节有关的儿歌,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节日由来和风俗习惯,还可以组织幼儿排演嫦娥奔月的儿童剧,让幼儿口头表述嫦娥奔月的故事,讲一讲自己家在过中秋节时的风俗习惯,组织大家一起吃月饼,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让幼儿切实体会到中秋节代表的团圆的意义,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热爱传统文化。

4.进行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对抗,因此,家园共育工作是家长和教师都必须重视的工作。家园共育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幼儿在家里和学校都得到有效的规范和监督,帮助幼儿改掉不良习惯。因为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引导教育,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关怀。传统文化教育也需要家园双方共同协作,仅仅依靠课堂教育远远不够,家长不仅要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等各类活动,还要给幼儿做出榜样,在家中创建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见闻习染中感受到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例如,家长在节假日和周末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三字经》《千字文》等,给孩子讲解传统文化故事,让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周围的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陶冶幼儿的文化情操,培养爱国情怀,提升认知能力,还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让幼儿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为了促进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师要严格筛选教学内容,在讲解时要贴近日常生活,帮助幼儿理解认知,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创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沛沛《浅谈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年第3期。

[2] 牛蕾玉《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新课程》2022年第14期。

[3] 刘亚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下家园互动模式研究》,《试题与研究》2022年第10期。

(丑永莉,1986年生,女,汉族,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与研究)

猜你喜欢
古诗传统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拟古诗”之我见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 09:30:4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6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