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壮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改革背景下,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均注重创新与变革,以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深入掌握课程理论体系。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有助于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成效,优化课程教学的各项内容,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促进我国高中现代化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实践路径。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数学传统文化,并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为我国高中阶段现代化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22
在高中阶段,数学作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其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课本知识掌握程度出现差异化。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遵循教育理念和相关要求,将数学传统文化引入其中,优化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民族之魂,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无数劳动人民、文人志士智慧的结晶,更是高中生所需要关注、掌握、传承、弘扬的重要内容。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学科魅力、建立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现代教师应当充分体会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意义,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从而增强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学生健康、全面、良好的成长。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1.推动高中数学发展
现阶段已经有许多教师认为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需要引入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良好地理解数学的魅力。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逻辑性、抽象化程度相对较高,要求学生需要构建科学的逻辑思维,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场景中解决各类问题。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普遍严肃,导致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不高,降低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对数学教学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通过将传统文化与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整合,从而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有效改变学生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枯燥、乏味的认知,在拓展自身逻辑思维宽度与广度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其构建立体化的思维空间,进而提升學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现高中生高质量成长与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2.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许多外国文化已经渗透至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于外来文化并未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感到新鲜,并出现对国外文化的重视程度高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现象。高中阶段的学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会缺乏传统文化保护与弘扬意识。因此,这就导致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阻。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在教科书中很少会占用篇幅详细描述我国传统文化,这也造成高中阶段的学生难以全方位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有整合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在恰当的时间,以合理的视角,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程度,促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的良好价值,进而建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意识与习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措施
1.挖掘文本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现阶段,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现代化教育中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内容较为丰富、类型多元,同时传统文化对于数学领域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应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渗透相应的内容,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教育的功效。具体来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掌握课程知识内容。在编制高中数学教材时,虽然已经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内容引入数学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但客观来看整合程度仍较低。数学教材注重对数学知识概念、解题思路、步骤方法等内容的讲解。因此,为有效将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应当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在深度挖掘课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将其与传统文化进行关联,进而能够在展现出教学魅力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性格、品质的养成,帮助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科学落实每个教学环节,将传统文化素材融入教学课堂,确保学生能够深刻感悟传统文化,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探索数学课程知识。
2.科学落实数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数学学科源自生活,又将回归生活。我国古代对于数学思想的探究相对丰富,不仅仅有《九章算术》等著作,还在诸子百家中有所体现。因此,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教师需要正确认知学生的学习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从而能够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较为熟悉的情境下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依靠传统的方式开展教学,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环境下,无法深度融入课堂。而是需要凸显出数学文化在生活场景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确保学生可以正确解答各类数学问题,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深化学生对数学传统文化的感悟,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新时期的教师需要整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科学、有效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并能够在探索过程中迸发出由内而外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表面积计算”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中引入圆柱体、圆锥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引导学生探究公式中的逻辑关系,然后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引入数学传统文化。教师可以举例:在校园的花坛中有一个形状为圆锥形的花盆,该花盆的母线长度为40厘米,如果一只蜗牛从花盆的底部出发,绕着花盆爬行一周并回到出发点,最短的爬行路线是多少。在面对此种问题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科学运用所学知识、已知条件,解出答案。教师还可以将古代有关计算此方面内容的数学故事讲给学生,将古人的解题思路与学生分享,提高数学传统文化的运用成效。
3.将数学文化列入课前和课后学习阶段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科学、有效的课前阅读指导极为重要,同样,合理、规律的课后复习也必不可少。前者可以促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后者能够加深学生对高中数学课本知识的掌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应当注重课前、课后两个阶段的学习。首先,教师应当注重在课前设计好有关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方案,由于传统数学课堂主要以传授解题思路为主,在现代化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针对与所讲知识点有关的传统文化故事、案例进行总结,并将这些内容借助多媒体、微课、在线课程资源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将其与数学知识点建立关联。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了解勾股定理诞生的背景,并搜集有关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故事,从而体会数学家探究数学理论概念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专注,主动探索相关理论知识。再如,在讲解“正弦定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我国数学家梅文鼎的故事引入课堂,正是其在实践和研究中对正弦定理的进一步总结,才明晰了正弦定理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讲述梅文鼎的故事,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建立初步的认知和了解,更好地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
在课后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促使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合,教师应当优化并完善课后的作业设计及评价体系。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需要主动在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能够在后续的课堂授课过程中加以改善,优化教学成效;另一方面,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所讲内容,安排与之匹配的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作为课程作业的主题,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是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效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课后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丰富性,并在课后作业中能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进而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数学课堂结束后能够独立、自主地阅读数学家们的故事趣闻,并针对最感性的故事记录自身的感触与理解,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发言分享,以讲故事的方式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接下来数学课堂的教学。此外,高中学校还应当为学生开设一定的数学文化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应分值,作为考核评价的一项内容,从而推动学生对数学文化内容的关注。
4.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载体
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在许多领域均能够呈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还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研究数学文化内容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契合程度,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结构特征”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窗花剪纸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展开探索,通过不同的创作形式制作出个性窗花和剪纸图案。同时,在此过程中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将轴对称、直线对称轴等知识内容进一步呈现。此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主动创新教学内容。例如,借助骰子来学习有关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通过传统文化载体主动探索知识内容,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此外,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进而实现对学生情感意识和精神素质的培育,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其传承传统文化。
5.采取多樣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有效满足新时期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对于数学技能的培养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增强教学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营造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氛围。同时,教师应考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规律以及自身个体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科学、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微课教学、创设特定情境、开展合作式学习、游戏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其中。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美学的概念引入课程中,通过鉴赏画作的形式分析几何问题,探索几何知识点;再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立体化与形象化程度,将有关数学学科发展史、数学家的励志故事等以视频、图片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一方面帮助学生有效认知数学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覆盖面。在数学课堂的互动环节,教师还可以将数学文化与学生建立联系,开展数学故事小品、演讲等活动,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综上所述,数学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分支,其拥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和精神。在高中数学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是数学教师的具体职责,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建设的关键时期,其视野应当被有效拓展,建立良好的探索精神。同时,在高中数学实践教学中许多知识内容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教师应当充分体会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意义,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概念的过程中,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从而增强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此外,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也需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搜集,及时发现并储备一些与课程知识有关的文化内容,进而可以在课堂中可以及时运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学习高中数学课程。
参考文献:
[1] 唐恒钧、王未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科书——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年第2期。
[2] 李保臻、陈国益、张黎娜《我国传统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科书(现实样态与教学启示——以2019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期。
[3] 张志华、孟静静《浅谈数学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考试中的体现——2019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的传统文化研究》,《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2020年第5期。
[4] 梁礼华《突出创新思维 弘扬传统文化——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