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东 马甜
家访是由学校组织的、主要通过班主任实施的、到学生家中进行访问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家校合作的一种形式,也是家校合作的最佳切入点。首先,从家访的认识论角度来看,家访连接着学生“在家”和“在校”的两个生活世界,实现的是教育在时空场域上的接轨,避免“儿童在两个世界的割裂”。其次,从家访的存在论角度来看,由于家长和教师在自身经验积累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个体的教育理解具有差异,故而双方如何在相互理解中达成学生成长的教育共识至关重要。最后,从家访的价值论角度来看,家访包含了“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兩个层面的内容,而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支持是一种共同受益的过程。这表明了家访的核心价值是在形成教师和家长之间积极、互相信赖的关系中实现“共生”取向。
但是在现实中,家访遭受着多方面的困难。就家长而言,很多家长把教师家访看作是义务而非权利;就教师而言,很多教师则把教师家访看作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比较次要的工作。如此一来,家庭和学校之间就始终存在着一道隔膜。事实上,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具有“中介性”,二者始终将“儿童的最大利益”置于中心地位,怀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共同信念。可见,从本质上讲,家访是一种联合行动,而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是以双方能否促进以及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发展为判断标准。因此,家访必须改变传统形式,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而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
一
家访是双方平等的“言论场”
通过解构传统家访中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长久的制度惯性和行为惯性,家长对自身教育参与权的意识十分淡薄,教师和家长很容易走向“支配”和“服从”的从属关系。而在这种单向度关系的引导下,家访也就成了教师对家长进行“训话”和“说教”的形式。家长和教师的交流过程也呈现“注入式”和“满堂灌”的特征,出现了“不自然”“有顾忌”“照单全收”或者“一问一答”的局面。最后家长就成了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甚至沦为交往中的“配角”。
这实际上是混淆了“主导”和“霸权”的概念,将“积极引导、主动服务”演变为“强迫配合、权力压制”。这种没有反馈系统的信息传递交流,忽略了主体交往的本质是互动这一要点,从而导致家校合作关系的变质。
另外,这种关系也表明,潜意识里的学校模式和教师形象在背后影响着家长的态度和方法,家长也会扮演学校在家庭中的“代言人”角色。于是,家庭教育出现了“学校化”倾向的失重状态。
事实上,教师和家长双方都应带着真实而独特的个体认识、理解,都应把情感和期待投入对孩子的教育中。有时家长和教师会在“什么对孩子是正确的”等关于“孩子利益”的问题上存在争执,或有着隐性的对立状态。因此,家访应该帮助教师和家长双方之间进行真挚的情感交流、理性探讨和有理有据的辩论,从而相互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这其中尤其需要警惕教师和家长在协商过程中的不平等关系,它直接影响合作方案的设计。
所以,家访应该在教师和家长双方自愿参与的基础上,以建立交流合作为认知前提;家访应该以自由发表观点、提出异议为议事规范,避免陷入交流、沟通中的“精英陷阱”;家访还应该始终遵循平等、尊重、宽容的交流原则,以双方共同关心的孩子的利益为愿景和导向。上述的一切,也印证了只有在理解和对话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才有可能实现的哲学解释。
二
家访是成就体验的“报喜会”
传统的家访会经常呈现“平日不登门、登门就‘告状”的“告状式”家访模式,也会经常出现教师主要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线,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展开家访内容的“汇报式”家访模式。不管是“告状式”家访还是“汇报式”家访,都会让家校关系带着一种明显的工具性特征,其背后折射出浓厚的实用主义意味和功利主义色彩。这样一来,家长会对教师的后续家访心存戒心,甚至推脱“教”“养”责任;学生也会闻“访”色变,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加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不和谐”。
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行为等方面的评价,是家长判断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的依据。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将为家庭的亲子关系带来正面影响,同理,消极评价往往可能引起家庭中亲子之间的冲突。
所以,教师家访时切忌一味地向家长输出对学生的否定性评价,而应该多向家长传递积极正面的内容和信息,否则可能导致“教师、家长、学生”之间关系的恶性循环,即“学生表现差—教师失望—家长灰心—学生表现更差……”。
变反复“告状”为适时“报喜”,能够加深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当然,“报喜”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全然漠视,更多情况下,教师确实是带着学生的“不足”以及帮扶学生的期望进行家访的。
那么,如何做到既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让学生难堪呢?这正是家访的谈话艺术之所在。这需要教师们能够实事求是地、委婉地、善意地向家长指出“不足”,并且善于把指出学生的“不足”转化为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话语。总的来说,报喜的内容包括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学生进步比较大的方面,以及还有待努力的方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报喜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学生个人特点进行量体裁衣。这样既能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用心,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
三
家访是个性舒展的“展示台”
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镜映过程”,即儿童最初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外界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及对待方式来获得的。教师和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学生会因教师和家长的亲近、关怀、鼓励而高兴、自信、活跃,也会因教师和家长的疏远、拒绝、冷淡而沮丧、自卑。这表明学生能够通过他人的目光、他人的言行来给自己定位,并不断形成、矫正和发展自己的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积极的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专注力都明显优于自我意识消极的学生。
当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迅猛发展的时期,他会迫切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并且对他人的态度非常敏感。所以,教师和家长需要形成合力,给予学生尊重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因此,家访要成为学生个性舒展的“展示台”。这里的“展示”,一方面是指家访的内容是围绕着学生“在校”和“在家”的真实表现而展开;另一方面是指家访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身的平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而这也将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和自信。
完整的“人”的生成,需要有完整的生活作为支撑,也需要有完整的家校合作作为铺垫。由于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社会地位以及家庭氛围不同,家长思想水平、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别也不同,因而他们对子女的重视程度、期望水平、教育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家访正是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时空距离的一种全面合作。对学生而言,一次教师满怀爱心的家访,能让学生对教师的距离感和畏惧感逐渐被亲密感和崇敬感所代替,也能在师生之间搭起心理交流的桥梁;对教师和家长而言,一次诚意满满的家访,为双方深入了解彼此的处境和教育期望提供机会,从而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创造更好的儿童生活世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当然,家访并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而是一种连续反馈的过程,即强调“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总之,家访这一充满艺术性的实践活动,不仅讲究语言的技巧,还蕴含着多主体的情感联系。如何进一步优化家访方式、唤醒家访力量,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附属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神龙小学湖畔校区)
(插图:张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