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晴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财务共享服务;互联网+
一、概述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实施方案》提出了当前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改革的具体方式,“1+X”证书制度正式启动。同时也鼓励积极探索创新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托政府的引导与协调,加强产教融合,打造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的局面,能更充分地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出更加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为中高职贯通衔接人才培养的研究提供支持。
二、“1+X”证书制度内涵
2019年4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该制度最大限度地释放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制度保障,也充分满足新时代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创新。
在“1+X”证书制度的设计中,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对应学生所处的学历等级;“X”代表某种职业技能的资格,是学生技能的认证,有初级、中级、高级三种,是以往“双证书制度”的延伸,能够更加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职业水平和综合素养。通过职业证书培训目标,增强职业院校教育目标对工作行业的适用性,依托当地政策扶持和产教学院等校企合作方式,给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实践机会和实习就业条件,多方共同搭建良好的平台以提升职业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从根本上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应当时代发展的变化和需求,培养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财务共享服务的内涵
财务共享服务依托信息技术,以处理财务业务流程为基础,结合大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理念,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规范各部门的操作流程等方式,实现提高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创造企业价值的目的,主要针对业财管理、流程管理和智能工具设计业务流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一种“分布式”管理模式。
中兴通讯是中国第一家成立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之后财政部针对我国的大型集团企业陆续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方便对分公司较多、地区跨度大的企业进行集中业务管理,降低企业生产运作成本,实现规模化发展。
为应对行业新形态,一系列涉及会计专业的职业等级证书在职业教育领域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包括智能财税、财务数字化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数字化管理会计、金税财务应用等八个等级证书。同时教育主管也要求各院校积极参与证书试点,以“三教”改革为引领,依托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定制—定向培养”为突破,积极推进职业院校“1+X”证书培养。
四、“1+X”证书制度对会计专业建设的意义
(一)会计专业岗位需求多元化
随着以“财务共享”为基础的集中核算,智能化、数字化等新技术应用于会计行业,这一趋势必然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能力。关于会计专业职业等级证书在职业教育领域掀起的浪潮,企业对会计岗位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要求职业院校充分认识到市场对于会计人员的新要求。推行“1+X”证书制度是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重要支撑。职业院校分析企业的岗位要求,精准育人、高端育人,重构授课内容,实现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无缝对接,为企业选拔合适人选;同时,证书制度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也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激发企业参與职业教育的热情。“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产教学院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机制的改革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的密切合作,完善本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其他中高等各类教育积极沟通搭建合作共赢机制,紧跟时代特色做好提质培优工作,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培养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二)会计专业技能证书多样化
目前,我国推进的“1+X”证书中,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有:智能财税、财务数字化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等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处理好学历证书和职业能力等级证书之间的关系。同时,会计专业的发展与经济时代的进步紧密相关,管理会计、财税应用、会计信息化管理等专业也日趋火热,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标准也日渐提升。因此,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行业需要,重视各专业直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各专业直接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复合型“增值性”的会计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会计专业教育对象“多元化”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各级各类院校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更加多元化。“1+X”证书制度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时,结合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尽可能地获取多个技能证书,“1+X”证书的受众范围更加广阔,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也由传统环境下的“单一化”走向适应行业发展的“多元化”。会计专业作为传统热门专业,更需要培养出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1+X”证书制度的要求,把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融入教学过程中,课程实施逐渐注重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学”进行转变,以增强职业教育对象的求职技能,实现各层次教育人才培养互通立交的多赢。
五、会计专业实施以“财务共享服务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措施
(一)构建“岗课赛证”一体化课程体系
首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入校开始,通过“开学第一课”“专业引领”等活动多方面引导学生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正确理解职业技能证书的意义。其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优、劣势分析,将“智能财税1+X”“财务共享服务(初级)”等课程的技能点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中,与当前学期的专业课程配套学习,使学生在完成本学期的课程任务时也达到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水平。最后,基于新时代对会计核算岗位人员的创新和转型能力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内会计专业课程为基础,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点相结合,进行课程改革,将“课证融通”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考核体系,推行“内外结合、三段递进”的混合式教学,实现专业技能与岗位职业标准无缝对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当地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二)对接专业课程,加强“课证”融合
基于“1+X”财务共享服务推广职业技能证书,高职院校应认真研究职业技能标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做好专业课程与技能证书的对接。
财务共享服务推广职业技能涵盖业财管理、流程管理和智能工具设计等业务流程处理,更加注重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综合性职业能力。包括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采购与应付、销售与应收、商旅与费用、薪酬与社保、资金结算等模块的业务操作,学生熟悉企业流程管理平台、企业岗位管理、员工管理流程等执行操作,强化学生的业务整体感。贯通数字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实现真实业务和平台教学实训系统的高度结合,使毕业生明确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
根据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考核标准,学生至少需要学习108个学时。学校依据考核要求设置以下课程:“初级会计电算化”“大数据基础”“财务云智能工具设计”“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供应链管理”等。通过“理论教学+实践场景(平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了解数字化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总目标和架构,掌握企业典型业务流程的表单设计、流程设计并完成流程实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学校可以采用免修、补修等方式,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上对学生进行强化和处理。结合课程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由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单向教学向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转变,由教师指导向教学全过程监控转变,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的动态转变。
(三)优化教学内容,推广融媒体教材
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专业也逐渐融入新技术,所以会计专业的教学不要仅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内容,而要结合互联网、智能云等新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教学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搭建师生沟通的渠道以及学生之间讨论答疑的多区域,提高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和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材形式应更加多元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尝试采用活页式、融媒体式教材。结合市场需求和新技术的融合,重构教学内容,依据财政部新出台的会计政策,结合企业发生的典型会计案例,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打造并积极推广融媒体等立体化教材,突破时空的限制,增强教学过程的先进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要增加课程思政内容,推动学生在良好的专业课程环境中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推动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校企社资源共享,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学团队通常指能够适应模块化教学创新型教师和培养德智体美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学结构,教学团队开放性强,校企协同性高,能够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进行人才培养。“1+X”证书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职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本校职业发展综合能力。为培养“1+X”高素质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也要对教师综合业务素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传统的“填鸭式”知识传授,而是要依托“互联网+”发展趋势。教师充当多样化的角色,充分利用企业社会和学校共建资源,在第一线教学位置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校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及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社会实践培训以及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等方式,考取会计专业“1+X”相关证书,主动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积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师德师风和职业素养。会计行业直观反映经济发展变化和社会现状,教师要时刻关注市场发展变化和对口岗位需求,及时革新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根据会计专业的职业领域和岗位特点,会计专业教师应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对行业动态的敏锐度和国家政策的敏感度。“财务共享服务”依托于互联网,而互联网又是当下最简单快捷的学习资源库,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理实结合,也能够提升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技能大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提高师生“1+X”职业技能证书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校教师应主动了解国家、省级和地方各级部门举办的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智能财税技能大赛等赛项的知识点和实训技能考核标准。同时,学校建立制度化的外出培训方案,每年派出训练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兄弟院校先进的教学经验。专业教师组成技能教师训练团队,对技能大赛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提炼、整合并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中,丰富课程内容并建立健全比赛激励制度,使学生在日常专业课的学习中掌握相关技能点。
教师带队参加技能大赛也能及时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比赛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通过比赛促使教师定期对授课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让学生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结语
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以“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基础,积极推广融媒体教材,学校、企业、社会有限联动资源共享,深化“课证”融通,对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杨雅睛(1995— ),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税收方面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