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莲
书院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形态和建筑特点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湖州传统书院建筑历史悠久,史料中记载唐宋以来湖州传统书院共有26座,然而历经千年的流变后,湖州书院建筑文化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其中涉及众多错综复杂的社会与政治因素,使得流传至今的建筑和相关文献记载寥寥无几,无论从文化学、历史学还是建筑学的角度来看都是比较遗憾的。现通过对湖州书院史料的爬梳,深入探讨湖州书院建筑文化,深挖其内在价值和文化精髓,为研究中国传统书院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素材。
湖州文脉悠久深厚、意蕴丰富,其文教发展状况在宋朝一时称盛,成为全国官学楷模,胡瑗创立“湖学”以来,更是开辟了江南儒学的新境界,对推动浙江地区的文化和学术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程中,有必要揭示宋代湖州书院建筑空间文化传承的价值。现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力图对湖州传统书院建筑文化有一个宏观认识,以作为今后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书院文化的前期学术积累。
宋代书院的兴起与发展概述
宋代书院的兴起
宋代是书院的兴盛时期,这一教育形式的出现得益于社会和学术环境的双重作用。虽然三次兴学运动推动了官学的发展,但其仍未完全满足教育和学术的需要,因此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同时,官府的支持、学术的繁荣以及印刷术的进步也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种背景下,士大夫阶层积极推动书院的发展,书院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蓬勃的态势。
宋代书院建筑发展概述
宋代书院建筑的发展和完善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推动,宋代书院形成了讲学、藏书、祭祀和学田四大基本规制,并在南宋时期逐渐趋于规范化。各书院开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宣示自身的教育宗旨与学术主张。这些规章制度促进了书院建筑功能和空间形态的完备。南宋书院的突出特点在于其拥有规范化的特色建筑群,主要包括讲堂斋舍、书楼书库、祠堂庙宇、仓廪厨房四大建筑模块。
宋代书院建筑特征
宋代书院建筑是一种融合了民俗建筑和庙宇建筑元素的文化建筑,以民俗建筑为主,强调庙宇建筑,同时具备园林景观环境。随着书院制度的完善,书院的功能和建筑类型趋于稳定,空间形态也越来越规整和系统化,形成了院落式空间模式,这种格局也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宋代书院建筑有四个主要特点:首先,建筑大多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主要由讲堂、祭堂、藏书楼等主体建筑构成;其次,在主轴的两侧延伸出多条轴线,有祭祀等功能;再次,书院布局灵活自由,形成居住与学习融为一体的空间环境,斋舍一般布置于主体建筑两侧或次要轴线上;最后,庭院空间布置巧妙,形成园林式书院环境,通过大小不同的庭院,形成丰富多变的空间序列。这种布局和空间设计旨在营造秩序井然、居学一体、庭院园林式的书院氛围,为古代教育提供适宜的场所和环境。另外,书院建筑不追求过于华丽的装饰,而是力求简约朴素,注重通过嵌碑立石、命名题额、匾联语录等方式,创造出雅致文化的氛围。这些元素不仅是书院建筑的装饰,更是表达书院文化内涵的媒介。
宋代湖州书院建筑发展概况
目前关于宋代湖州书院的记载并不多,在《湖州市志》中曾有这样记载:南宋偏安江东,湖州成为近畿。时圩田普及,旱涝保收,庶民温饱。南迁仕宣常居留于苕、霅之间,官学日趋发达。州县学置学田,葺殿堂,定员额,给破供,附设小学、武学,还出现一些半官办的书院。最盛的是湖州安定书院,房舍400余楹,常延宿儒执教。私人书院有乌程沈清臣的晦岩书院、朱弁的竹墩长春书院。
湖州古代书院建置概况
本文以《湖州市教育志》《浙江历史文化研究》《浙江古书院》等文献记录存名为准。其中湖州地区明清时期所存书院有的成立于宋元时期,故搜集整理的相关史料以明清时期整体情况为主。
宋代湖州书院建筑环境分析
中国传统书院在选址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环境,还重视文化传承。其中,“择胜”是书院选址的首要条件。因此,书院的选址可能会位于风景秀丽的山林之中,或是城郊结合的地带,或者历史文化遗址周边。另外,也有一些书院会综合多种选址模式,形成复合型书院选址。
湖州位于长江以南的杭嘉湖平原,西倚天目山,北枕太湖,东临大海,南濒杭州湾,东西苕溪和京杭大运河水系贯流全境,是治学、生活的理想之地。湖州传统书院自创建之日起就远离城市,将山水胜地作为院址的首选。以安定书院、长春书院、石峡书院为例,二者都是在幽静的城郊建址,以供学子专心研修。
1.书院选址相关记载
从历代地方志保存的图样中可以看到前人在建造书院时总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书院无论坐落在山巅、山麓,还是山谷,都能与周围环境相和,融为一体。湖州山区地形复杂,书院在建设时能充分利用地势地形,灵活多变。以长春书院为例,目前关于湖州长春书院选址的记载,最详细的是清光绪丁丑年(1877)增修的《竹溪朱氏族谱》(思成堂藏板)中所引的明朝唐枢的《重修长春书院记》:“归安竹溪,去城三十里,溪水清远。宋绍兴间,通问副使直秘阁朱公流寓居此,公为考亭朱子从祖。朱子自浙东来访士大夫,从游讲学,因建书院,以世居婺源黄墩之长春乡,颜日长春,亦犹庐山之有濂溪,不忘所自也。”可见书院当时选址在归安竹溪,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是“亦犹庐山之有濂溪”的清远之地。
2.書院的建筑布局
书院的建筑空间常因地形地势的不同而采用局部轴线或多轴线布局。在宋代湖州书院的建筑中,常使用中轴对称、一字轴或十字轴布局,这种布局具有均衡对称、秩序井然的特点,以多进院落沿着纵深轴线串联布置,是书院庭院组群的基本布局方式。书院一般以书堂为核心,房间向前后延伸,形成线性的建筑组合,构成一字轴的架构。据查阅,安定书院、爱山书院和长春书院的空间布局均是主轴线串联的一字轴布局方式。
3.安定书院相关记载
关于安定书院的记载多以方志、史料、文献为主,其中邓洪波教授撰写的《中国书院文献研究》一书中关于浙江书院的提要中记载有《湖州爱山、安定两书院征信录》,简要内容如下:
“安定书院亦在浙江湖州。宋熙宁五年(1072),知州孙觉为胡安定建祠于州学右。淳祐五年(1245),知州蔡节于报恩坊官地扩大规模,礼请饶鲁、蔡沈讲学其中。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祠院为广化寺僧占据,书院废。明宣德初,都御史熊巡抚浙江,即故址重建。天顺元年(1457),参政黄誉改建,二年佥事陈兰修。弘治至隆庆间屡有修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府吴昌祚增修,乾隆二年,知府胡承谋捐俸重修,延师讲学,命七邑生童肄业其中,给以膏火。咸丰、同治年间,知府王有龄、胡泽沛、邑人高廉道、陆心源相继重修。”其记录了安定书院的发展过程。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湖州府志》有记载安定书院的建置情况,详细描述了安定书院的旧制规模。
4.安定书院建筑空间环境概述
从1758年《湖州府志·卷三·图》中可以了解当时安定书院的地理位置,虽然是清版本的湖州府志,但是结合《湖州爱山、安定两书院征信录》看,地理位置基本相同,后期可进一步查找更早时期湖州方志加以对比论证。
在《征信录》和《湖州府志·卷三·学校》的文字描述中都能发现安定书院周边环境以寺庙建筑居多,可以推测书院的建置环境与当时佛教、道教的繁荣盛行有很大关系,体现了当时“书院作为儒家阵地,理学发展据点,也可以说是其既与佛道相抗争,又与其相融合的结果”。
在《湖州广化寺遗址:元明儒释消长的一个例证——湖州广化寺与胡瑗墓(安定书院)争端考》一文中亦谈及安定书院与寺院建筑之间的关系。目前安定书院相关史料文献中对安定书院建筑组群及单体建筑的记载甚少,但胡瑗与安定书院的历史渊源却深深影响着湖州传统文化,还有待继续查找更多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入挖掘。
研究宋代湖州书院建筑空间文化的当代价值
通过此次研究了解到,湖州先后有26座书院,在历经千年变化后,早期建筑遗构早已绝迹,现存书院相关文献多为方志、教育志等史料。但书院建筑前规后随,演变有序,历代传承,为研究者重构书院建筑空间、深挖湖州传统书院建筑空间文化仍然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北宋时期为纪念湖学大儒胡瑗先生建置的安定书院影响最为深远,传统书院园林、书院建筑独有的空间文化,承载了当时大规模的教育、兴学活动。书院研究的当代价值是多方面的,既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古代书院建筑文化的发展变迁,也可以重塑书院建筑的场所精神,同时还能为当代建筑空间的设计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重构书院建筑的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是指某个特定地方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和情感,它是该场所典型氛围和核心精神的体现,也是场所的象征和灵魂。“场所精神”是基于场地的自然特征、场地上居住的人以及历史事件及其变迁而形成的,因此是一个时间、空间、自然和历史交杂在一起的“时空地图”,富含了人的思想和情感印記,是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符号。
书院有其特定的场所精神,体现了其独特的使命和品格。史料记载宋代湖州安定书院、长春书院、晦岩书院以及梅溪书院都在发展中遭遇禁毁或废止,但书院精神、场所精神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传统书院建置情况、书院制度、知识体系、人物思想、教学活动都为研究者提供了重构湖州书院场所精神的关键要素,并在书院发展实践中继续进行传承和创新,不断增添新的内涵。
传承书院建筑文化
湖州拥有丰富的传统书院建筑文化,且书院兼具学术与教育并重的文化传统,例如安定书院、长春书院、爱山书院等古代书院,其建筑结构、院落布局以及装饰手法等方面都体现了其教育功能。通过研究书院的选址和建筑布局,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变迁。
另外,书院可以从多方面、深层次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书院建筑都出自民间匠人之手,充分吸收了地方建筑特色,经由文士主持修建,经营构思,创造出丰富的空间组合群体,形成宝贵的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传统书院的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园林景观等都是当时建筑技术和文化艺术水平的体现,通过对湖州传统书院建筑空间的研究,研究者可以汲取传统建筑的艺术精华,并将其运用到当代建筑设计中,促进建筑空间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邓洪波,兰军.中华文化元素书院[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6.
[3]邓洪波.中国书院文献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20.
[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5]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6]雷沐羲.传统书院空间形态类型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6.
[7]王炳照.中国书院史话[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1.
[8]杨慎初.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9]殷永达.书院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10]鞠叶辛,刘万里.礼乐相成——中国传统书院建筑空间文化内涵初探[J].城市建筑,2017(2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