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美学“尚意”思想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30 15:28:05孙德波史君莲
艺术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视觉设计方法审美

孙德波 史君莲

摘要:宋代既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也是文学艺术的黄金时代。宋词与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并列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奇葩,书法和绘画艺术在宋朝发展到巅峰,古文也在北宋迎来全面复兴。随着时代的发展,宋代美学相较于之前的美学思想更加成熟。另外,宋代政治、思想、道德、艺术都更为包容,其美学风尚和意趣相较于汉唐时期也增添了更多的休闲和随性。因此,可以将“意”“韵”二字归结为宋代美学的主要标志,“尚意”的美学思想也由此而生。作为中国的美学标杆,宋代美学对当代美学和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文章旨在分析宋代美学“尚意”思想所蕴含的哲理,汲取宋人审美和生活智慧,探讨宋代美学“尚意”思想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宋代美学;“尚意”;视觉;审美;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0-0-03

0 引言

宋代美学在继承前代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突破了局限,形成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影响了后世美学思想的发展[1]。宋代喜至纯至简、质朴素雅之风,无论是书画、瓷器,还是日常生活,都追求高质、简约。现代设计讲究极简,而宋朝就是最早将极简的美学智慧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朝代,这里的“简”也并非单纯的简单,而是更深层次的“韵味之简”。

1 “尚意”思想在宋代生活中的体现

经历了大唐盛世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至宋朝,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在一代代人积累的丰厚的物质财富和文化底蕴之上,其美学成就可谓空前绝后[2]。宋人生活之雅致,审美品位之高,时至今日,对当下的视觉设计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

1.1 “尚意”与宋代书法

可以说,在书法上,宋人把写意表现到了极致。宋代书法相较于唐朝风格上有十分明显的转变,唐代四大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的作品体现为“尚法”,即字体工整严谨、内敛含蓄;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的作品则体现为“尚意”,字体更加飘逸洒脱,字里行间是书者自然感情的流露。

宋代,诗论家们通常把韵看作美和艺术的本体生命要素[4]。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字画强调精神意蕴;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破除以往书画作品因循守旧之风,力求超“俗”。可以看出,宋代书法家摆脱了模式化的束缚,创作过程中追求的不仅仅是作品之美,更是对精神内涵和艺术的追求。

宋代“尚意”思想表现在书法上可以概括为轻形似、卑法度,不求刻意求工,但求即兴发挥,追求意丰于笔、自然率真、简洁潇洒的艺术境界。书法更多表现的是书写者的主观思想和情感。因此,相较于之前的书法作品,宋代书法作品更具灵气及创造性[5]。

1.2 “尚意”与宋代绘画

“尚意”的美学思想在宋代绘画领域的表现也十分杰出。宋代画坛的整体风格有两种,分别是宫廷画、文人画。宋代皇家画院服务于皇室,保留了一部分唐代绘画的“尚法”基因,其画风细腻,构图严谨,注重写实的同时不完全照仿前人,有创新的立意。但是文人画完全摆脱了“尚法”的基因,它没有固定的笔法体系束缚,多以山水、花鸟、木石等为题材进行创作。文人画注重抒情写意,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梅、兰、竹、菊不仅是花,还抒发了作画者对不畏艰难险阻、傲然挺立于世的君子的向往。

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提到“成竹于胸”一词,即作者在绘制竹子之前,先在心中对竹子作主观剪裁,而后再创作,这样就形成了一幅充盈作者主观情感的画作,同时竹子表现了作画者对自身虚心有节的追求。南宋马远用了12幅画描绘了不同的水在不同的地点、季节中的表现,即《水卷图》,这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因此可见,相较于宫廷画,文人画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完全以“尚意”为核心,更多的是作画者主观情感的表达。

1.3 “尚意”与宋代瓷器

中国素来有“器以载道”这一说法,器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而器物的不同特征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造就了数不胜数的奇珍异宝。从青铜器到瓷器,器物的审美特征不断发生变化,到了宋代,受其美学思想及儒、佛、道三教思想的影响,瓷器也在此时发展到巅峰,“万贯家财,不及宋纸一张,宋瓷一片”,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闻名遐迩,至纯至简的瓷器也显示出盛世的清澈素雅。

宋代,无论是喝酒、品茶、烧香、插花,其器物各有专用,但与前朝相比,宋代瓷器更加朴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宋朝官府营建的官窑,其瓷器大多为素面,没有华美的装饰和精细的雕琢,最多以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色彩上多为单色釉,澄澈素雅的瓷器从侧面反映出宋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也在无形之中显现出庄重之感。可以说,瓷器虽非宋朝所创造,但其“雅”的品质却是宋人赋予的。

1.4 “尚意”与宋代茶道

宋代艺术审美不同于唐代的富丽华贵,主要原因是美学观念越来越贴近宋人的日常生活,还受到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宋代文学也逐渐从唐代繁缛华丽、纸香墨飞的恢宏之态转向恬静淡雅、随性飘逸的婉约之姿,艺术与生活的充分融合,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6]。在宋代,“尚意”的美学思想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茶道作为宋代美学的风雅四艺之一,广泛影响宋人的日常生活。宋人沿袭了唐代以来的抹茶傳统,如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源于宋代流行的点茶法。点茶是一种煮茶方法,独自煎茶时,自点自品,可以令人身心放松,回味无穷。当多人点茶时,它成为一种“斗茶”游戏,蔡襄在《茶录》中记载的“青白胜黄白”就是斗茶的评判标准之一。斗茶要求茶汤色泽越接近纯白越好,沫饽绵密,咬盏久聚而不散,茶具精致而富有创意,煮茶的水源上乘,火候到位,茶味香醇,还有在沫上作画的茶百戏,其评判标准之高,即使千年之后也难以望其项背。

宋代因其文明之兴盛,审美品位之高,曾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宋代士大夫的生活追求逐渐向隐逸雅致靠近。插花艺术、香道文化、雅集活动等都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美学思想突破了唐代的富丽堂皇之风,文人雅士更追求内涵而非形式。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文气与烟火气共同交织,打造了宋代美学的独特气质,也使其对后世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

2 宋代美学“尚意”思想对现代视觉设计的影响及启发

2.1 “以人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类,人的需求也构成设计的动力源泉。在现代生活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设计中,为人们的日常起居提供便利。

而在千年以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已经被宋人运用到日常的器物设计中,比如宋代的茶盏托设计。由于宋代茶文化兴起,斗茶风靡,茶盏在宋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大幅升高,在频繁的使用中,茶盏托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宋代的工匠们从人们的基本需求出发,将以往的托盘改成更为小巧轻便的茶盏托,将托足增高,方便拿取,也更加适合端着茶盏细品,同时将盏托中心做成凹槽状,使茶盏稳固,不至于乱晃,导致茶水溅出来。

宋人对设计细节的把控借鉴到现代视觉设计中时,就要求设计师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规避一些设计缺陷。

2.2 “无为”“极简”的设计观

老子有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从宋人的美学思想中可以看出“克制”二字,凡物不求尽善尽美,而贵在懂得删其冗繁、取其精要,宋代的瓷器、书画作品中都有体现。

当前,由日本传递来的美学思想——“禅意之美”“匠人精神”其实都能在宋代美学思想中找到源头。宋代的极简风格与当代“无为”“极简”的设计观高度契合。从人们无意识的举动中寻找灵感,追求“意”与“韵”,这是宋人的价值观,也适用于现代视觉设计。

日本品牌无印良品的设计师深泽直人曾提出“无意识设计”这一概念,即观察人无意识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以此获取设计灵感,将无意识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设计[8]。因为很多人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真实存在的生活需求。如果并非职业设计师,那么大多数人可能不会过多关注日常使用的一些工具,其最多停留在这个设计美不美这一层面。但实际上,真正好的设计应当是美与功能性和谐并重的。

深泽直人设计的可以挂袋子的雨伞柄,就是以此为出发点。伞柄下方做了一个拇指大的凹陷,使伞柄在收起来倒立放置的时候仍然可以挂上购物袋,简单的一点细节改变,功能进一步丰富,背后的逻辑就在于关注人们的需求,这与宋人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2.3 “朴素”“自然”的配色观

设计就是在细节之处表现差异,不同的配色赋予事物不同的心理感受,即使是最朴素的颜色,经过各种布局和设计后,也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韵味。在色彩审美上,宋人钟爱低明度、低纯度和低饱和度的色调,风格多轻盈淡雅、舒缓幽静,低调的配色观蕴含着沉静雅致、温和静谧的自然之美。

在现代视觉设计中,朴素的配色能给人一种协调的、赏心悦目的美。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反对过度消费主义的《物的八分目》主题系列海报,色彩大多为纯白色、乳白色、原木色、月灰色等极度精粹的纯色,最多利用色彩的渐变感打造版面上的视觉张力。海报画面展现出一种舒缓朦胧的感觉,呼应了“回归恰好八分”的消费欲望。

2.4 “尚意”“留白”的构图布局

在“尚意”“留白”的构图布局方面,宋代画家马远、夏圭极具代表性,两者素有“马一角”和“夏半边”之称。“留白”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技法,为中国的传统山水画艺术提供了无限深邃的空间和意境。“留白”艺术不是简单的画面空缺,它需要把握画面的协调性及空间情感的表达,掌握整体韵味和变化,实现虚实穿插,疏密有度,体现画面的层次感。宋代工笔小品画在构图上精简素雅,尺幅虽小,但刻画细腻,意境深远。这些画风应用到现代视觉设计中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比如以“留白”作为其代表风格的无印良品,“尚意”“留白”的构图布局在其商业海报的色彩和版面上都有所体现,不填色的留白可以营造版面的想象空间,透露出禅意。海报可以借由画面的空间感传递出简约、自然的生活哲学。

被称为天才设计师的黄海在其许多电影海报设计中也运用了这种“留白”构图,比如《龙猫》《影》《道士下山》《黄金时代》《一代宗师》等电影海报,这些海报的共同之处是构图简洁,空间深邃,让人意味深长。

3 结语

宋朝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宋人又将宋代的书、画、瓷器和茶道等艺术形式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因此这些艺术形式承载了宋代美学的核心思想。艺术和设计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分析这些艺术形式的美学观,可以提炼出其蕴含的设计要点,将其应用到现代视觉设计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代视觉设计产品的品位。

参考文献:

[1] 闫浩.浅析宋代传统美学与现当代艺术创作的关联[J].美术教育研究,2018(6):27.

[2] 陈蓉蓉,赵亚静.宋代生活美学在沉香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20(27):71-72.

[3] 丹尼尔.为什么宋朝审美能领先世界一千年[J].中国民族博览,2019(15):30-35.

[4] 张天曦.宋代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36-39,51.

[5] 傅合远.宋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尚意”特征[J].文史哲,1993(1):75-80,103.

[6] 潘立勇,陆庆祥.宋代美学的休闲旨趣与境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3):144-154.

[7] 寒江雪.宋代美学的人间烟火气[J].美术教育研究,2022(14):1.

[8] 刘天华.基于情感记忆的无意识行为在公共标识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2(14):76-78.

作者简介:孙德波(1979—),男,山东烟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史君莲(1998—),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视觉设计方法审美
马修·伯恩的舞蹈剧场美学:走向哥特之美
演艺科技(2016年10期)2016-11-26 22:12:27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试论舞蹈与杂技的“跨界”现象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51:06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05:06
话剧舞台服装设计方法探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2:25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14:14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