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源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泉州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正式步入后申遗时代。申遗成功不仅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意味着城市将肩负起更加重大的责任与历史担当。面对泉州历史文化资源类型多元化、分布碎片化、功能生活化的特征,泉州应当抓住时代机遇,积极面对挑战,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管控措施,强化整体统筹,趁势补足短板,推动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泉州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况与特征
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广泛的遗产价值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引起了世人瞩目。自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建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至泉州进行实地考察以来,泉州便踏上了漫漫的申遗之路。在三十余个春秋的申遗长跑中,泉州既尝试了“单枪匹马”地独自申遗,也经历了“团队协同”地携手申遗,几经辗转,终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56项世界遗产。当前,对于已经加冕“世遗”光环的泉州而言,申遗成功并不是历史文化相关工作的终点,相反,恰是泉州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新高度、新起点。
除此之外,泉州还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其文化资源具有类型多元化、空间碎片化、功能生活化的基本特征。
遗产类型“多元化”
泉州文化资源众多,共有一项世遗、两座古城、五个街区、近千个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上百个历史文化名镇(村)和传统村落。其中,一项世遗即“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其包含遗产点22项,分别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海洋贸易所具有的制度保障、多元社群、商品产地、运输网络等多个价值特征;两个古城包括泉州古城、丰州古城;五个街区包括泉州中山路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泉州西街、泉州城南、晋江五店市、永春县五里街4处福建省历史文化街区;近千个文物保护单位即4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97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上百个历史文化名镇(村)和传统村落包括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8处中国传统村落和90处省级传统村落。另外,泉州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2项。
空间分布“碎片化”
泉州幅员辽阔,下辖四区八县(含金门)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泉州台商投资区,陆域面积达1.1万平方千米,近千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上百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散布在各个区县。而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2处遗产点,虽然指向同一价值主题,但也分别坐落于丰泽区、鲤城区、洛江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南安市、晋江市、石狮市、德化县、安溪县九个县(市、区),市域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遗产呈现“生活化”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泉州古城的重要特点之一。泉州的城市文化资源与市民的日常生活、乡土习俗以及节庆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形成这种关联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在空间上,文化资源要素与城镇空间高度重叠。例如,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2处遗产中,有19处位于环湾城区范围内,其余3处分别位于德化县城、南翼新城以及安溪尚卿乡。同时,全域范围内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也多位于城市集中建设区域内,是当地市民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游憩目的地。二是在人文上,当地居民对城市文化的价值具有高度认同,许多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至今仍在遗产空间中开展,使得城市文化价值在当代得以延续。
申遗成功的机遇与挑战
泉州经历了数十年的“申遗长跑”,于2021年正式步入后申遗时代,“世遗之城”的荣誉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
申遗成功将使城市承担更大的历史责任与义务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指出,仅仅把申遗当作目的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申遗成功后的管理、保护和传承上,不要把申遗结果作为唯一的追求”。《中国报道》发表的《中国为什么要申遗》一文中写道:申遗是“为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1]。由此可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意味着一项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OUV)受到全人类的广泛认同,也意味着一座城市将肩负起保护人类重要遗产的重要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明确指出,缔约国应积极履行保护、保存和展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义务。这就要求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管理者或所有者,在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基础上,做好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阐释与展示工作,尽到传承遗产价值的基本义务。
申遗成功将对城市遗产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开始,我国对文物的认定、评估、保护和利用等工作基本都以此为依据展开。泉州的世界文化遗产点在申遗之前,均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依据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要求划定了文保单位保護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而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则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指导,《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明确指出,遗产管理应划定遗产区和缓冲区。泉州在申遗成功之后,已经不能再单一地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进一步履行和适应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规定,在两套不同的保护语境下,实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申遗成功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
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城市名片上的一个重要“标签”,同时也为公众了解一座城市提供了一个“窗口”。城市往往可以通过对遗产价值进行真实地转译和重构,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IP”,打出响亮的“城市品牌”。同时,成功申遗往往能带动城市旅游业迅速发展,例如,苏州、厦门在成功申遗之后,均实现了旅游收入增长率的高点突破,旅游业也逐步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支柱。此外,历史文化还能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其不仅能够培育并形成一批新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群体,还能促进当地的文化消费。
申遗成功是提升原住民(市民)生活品质的契机
泉州是一座“活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城、遗产地以及遗产地周边的环境既是当地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原住民阐释与展示遗产价值的重要载体。城市若以遗产为触媒,以申遗成功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和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使更多原住民留在遗产地,也能使遗产的当代价值得到呈现和延伸。
后申遗时代泉州历史文化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顶层谋划,加强规划
首先,泉州应紧密围绕“建设海丝文化名城,着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典范城市”的目标愿景,强化规划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启动并编制一系列可用、好用、管用的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并在保护的基础上统筹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功能提升等内容。其次,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强调在法规、条例、规范规定的框架内,进行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最后,进一步通过田野调查、考古研究等方式加强开展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与梳理工作,并对辖区内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主题进行提炼,分级分类构建阐释和展示框架,以指导并推动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优先,优化管控
首先,“摸清家底”是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基本前提之一,故应通过考古活动和历史研究等手段,对全域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摸排。其次,根据泉州文化资源多类型、多等级的现状,有关部门应统筹协调不同保护语境下的文物保护规定。在申遗成功后,泉州不仅要继续遵从我国文物保护体系下的相关规定,还要遵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地的指导约束。尤其是对于已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2项遗产,虽然我国划定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与世界遗产管理中划定的“遗产区+缓冲区”都指向遗产及其环境,但由于二者对遗产价值认定的角度不同,相关范围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故所划定的范围在空间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实际的保护管控过程中,应叠加二者的保护要求,同时对标国内外对应的管理法规和公约等文件,统筹协调履行相应的保护义务。同时完善不同保护区域内的“正负面清单”,对保护利用和业态引入给予指引和约束。
表2 管控界线比对表
相关文件 名称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保护范围 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
建设控制地带 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 遺产区 能够完整包含遗产价值的全部价值特征,保障遗产整体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区域。
缓冲区 缓冲区包括申报遗产直接所在的区域、重要景观,以及其他在功能上对遗产及其保护至关重要的区域或特征。
整体统筹,差异融合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遗产地区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相关理念便已萌生,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整体性保护的内涵也得到了极大丰富[2]。
泉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以城市之名申遗成功,其众多的文化资源凝聚了多元文化价值,故应当通过空间、功能、事件、文化等多个维度考量文化价值的关联性,以此将空间分散的文化资源有效整合起来[3]。
首先是构建市域层面的历史保护格局,形成“一核、两轴、九片、多点”的市域历史文化保护空间结构。其中,“一核”围绕泉州古城、丰州古城及周边环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两轴”一是依托海洋商贸、海防、闽台缘历史遗迹构建沿海文化遗产聚集带,二是依托古驿道,构建由泉州湾向内陆延伸的内陆至泉州湾文化遗产聚集带;“九片”则是依托德化、永春、安溪、惠安、泉港、晋江、泉州湾、围头湾、深沪湾九大历史文化遗产聚集地,形成遗产聚集区;“多点”包括市域范围内的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以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村镇型保护区等。
其次是依托泉州特色遗产价值主题,构建多条不同的主题线路。例如,依托“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一价值主题,构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路线;依托“明清海防体系”“安溪茶文化”“德化陶瓷文化”“故里永春”等主题构建历史线路,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展示窗口。
趁势补短,惠及民生
泉州的文化资源及其周边环境不仅是泉州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地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泉州应充分发挥城市的历史文化优势,将文化资源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催化剂”,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增量设施的供给和存量设施的提质,补足城市在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上的短板,以此留住遗产地的原住民,促使他们继续在当地以最自然、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阐释城市的文化价值。同时,应注重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可以以历史文化遗迹为基础,在城区结合绿地、广场、绿道、服务设施、商业设施、文化设施等城市要素,培育多元化的文化主题,打造高品质的城市文化长廊,创造具有泉州特色的美好生活场景。
[作者单位: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1]张洪瑞.中国为什么要申遗[J].中国报道,2017(09):90-91.
[2]镇雪锋.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整体性保护方法[D].上海:同济大学,2007.
[3]肖洪未,李和平,孙俊桥.关联性视角遗产群落活态保护方法——以香港文物径为例[J].中国园林,2018,34(0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