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茂燕
引言: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不断渗透德育,使其成为能为社会服务的人。但实际上,现在还有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渗透的意义,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渗透模式,为此,本文简述了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并对核心素养与德育教育的内涵展开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四条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方式,希望能为小学体育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从本质上来讲,提出核心素养的目的是让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对于小学学年段的青少年来讲,接受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其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观念。而体育课程作为一门非文化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体素质,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为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观念。相较于其他综合素养学科而言,体育课程对教室、黑板、多媒体的需求较低,因此一线教师要尽可能避免德育出现偏差,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让德育朝着正确的方向渗透。同时,教研组织要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占比,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为社会输送更加全面的人才。
1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课程活动是学校培养学生最直接的途径,学生对课本内容与课堂模式的观点都各有不同,但是班级学生的整体看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水平。而小学生贪玩好动的性格让体育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但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直接取消体育课,以基础学科课程作为替代,压缩学生的运动时间,虽然降低了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却让体育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核心素养以及德育教育的内涵
2.1 体育核心素养
这一素养的内涵是在我国坚持发展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经验教学总结而来,能够充分体现学科育人价值观,其具体表现在:
2.1.1 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
前者是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活动与体育知识,从而用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来面对体育课程,避免对体育课程产生厌学心理,拉近学生与体育教师之间的关系;后者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或学习体育知识时必须具备的品质与精神,包括对竞赛类体育规则的理解能力、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团队凝聚力以及追求胜利的意识等。
2.1.2 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
前者是指学生的身体素质足够完成对应学年段的所有体育活动,即掌握该掌握的体育技能,实现体魄强度最大化;后者是指学生参与运动和锻炼身体的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对运动产生热爱,并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如长跑前热身、长跑后不要立刻坐下等,而运动习惯与体育情感之间的关系最近。
2.1.3 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
前者是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使其作为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的体育活动奠定基础;后者是指对健康知识的运用,即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2.2 德育教育
从本质上来说,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长方向起到决定作用,而德育本身会涉及三个方面,即道德、心理与观念,具体表现在:
2.2.1 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包括学生的言谈举止以及体育精神,进一步细化后可以分为:道德思想、语言调动、行事风格、礼仪知识等,对学生人格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来看,道德观念的教育既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认知,也能锻炼学生的感性思考能力,从而理解“公平、公正、公开”的真正含义,并最终表现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2.2.2 心理素养
教师需要在开展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从而培养学生的优秀心理素养,包括竞争意识、合作能力、抗压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情绪消化能力等。这些心理素养能让学生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格。这一成果是其他学科无法实现的。正确的体育德育渗透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在竞技中养成拼搏进取的意识,逐步加强学生的心理防线。实际上,心理素养与德育教育的内涵略有不同,但存在着不可磨灭的联系,如果学生一直成长在“温室”中,既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也会因为没有经历挫折而心理脆弱,无法承受挫折。所以要将心理素养渗透与德育渗透相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2.3 体育价值观
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白“体育”的含义,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行判断什么样的竞争是积极向上的良性竞争,什么样的竞争是腐朽落后的恶性竞争,具体表现在: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实际上,随着社会现代化改革脚步不断加快,信息化技术与智能化设备取代了大量的人力工作,因此很多人开始认为体力提供的价值要远远低于智力提供的价值,甚至直接否定身体锻炼的意义。教师不能让这种不良风气在学生之间传播,要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的意义。
其次,由于体育活动的复杂性,社会各界的体育价值观念也有所不同,例如体育竞赛中的胜负观念,有些人争强好胜,认为没有获胜的体育竞赛是无意义的,而有些人觉得比赛重在参与,还有一些人认为只要努力了,就算没有获得成绩也无需在意,因为拼搏过程中所产生的自我价值要远超过胜负带来的精神满足。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学生有根据实际情况理解体育精神的能力。
最后,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体育法律是对体育过程中的部分不公平行为的“禁令”,是体育道德的底线,是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选手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赛前使用兴奋剂,虽然能够快速提升身体综合素质,但这种素质提升是短暂且需要透支的,会对选手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悖于体育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法律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参与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3 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路径
3.1 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身体素质是一个多元化概念,包括个人的体力、平衡性与协调性,是对各方面运动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类需要以身体素质为基础进行肢体活动。
教师需要根据每节课堂的具体内容设置体育游戏,游戏要符合学生的阶段性发展要求,且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作用,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积极参与,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渗透德育教育,锻炼学生对不同游戏、不同种类运动、不同运动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比如,奔跑和跳跃的课程较难且较为枯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通过硬性要求学生不断参与锻炼来提高学生的跑跳能力,学生只能感受到疲惫,无法从中获得快乐,甚至会影响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效率,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对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以游戏的形式带动学生参与并练习,锻炼跑跳能力的同时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师可以对“木头人”游戏进行改良,先将奔跑的动作分解成“摆臂”“抬脚”“向前落脚”三种动作,由教师扮演木头人,学生要根据木头人的行为选择正确的动作,若有学生出错,教师需要对其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减分,每当有学生跑过木头人脚下的白线,就需要对其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加分,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此类游戏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奔跑动作的标准度外,还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胜负欲,从而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木头人”与“奔跑”上,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与对游戏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习小组需要在失误中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木头人”的关注程度,完成对应的动作,其中不乏有学生会在连续的跑停中被耗尽体力,但为了团队胜利而不放弃,意志力也得到了提升。对于获胜的小组,教师在给予夸奖的过程中也要提醒其不可骄纵,还要及时给予失败的小组以鼓励,避免小组成员产生过多的负面情绪。
3.2 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与课程思政体系不断完善,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自身的德育责任,将其作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写在教案之中,不能将其简单地看做课程“添头”。此外,“渗透”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得道德教育,而非在日常教学中浅提几句。为此,小学一线体育教师需要精准把握课程内容,定位德育知识,完善德育框架,明确德育目标,并制定配套的教案与教学计划,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优化德育路径。
还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升入小学之后,其在学校与教师相处的时间要比在家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更长,且小学生尚处在发展阶段,对所见所闻都会尝试通过模仿的方式去理解,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想要提高德育渗透的作用,教师就需要提高自身的言行标准,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教师独有的偶像效应,让学生在模仿中接受德育,从而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
3.3 制定计划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适应体育课程,以便满足学生今后的学习需求。因此,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这是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行为的基础。健康行为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在现代化社会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留意每一名学生的特点,通过分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比如对于较为肥胖、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在保护其心理不受损害的基础上为其制定运动计划,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肥胖的原因是否因为饮食营养过剩,通过运动与调整食譜来降低体重,提高身体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到自身对他们的照顾,并予以鼓励,必要的时候进行解释,避免其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在其体重下降时给予夸奖,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并在减肥中体会到成就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实践过程中发现,干预初期,学生会对干预行为产生抵触,会以各种理由请假,甚至会因自身的身材和体重产生自卑心理。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一对一的指导和安慰,尽可能消除学生的抵制心理,使其愿意参与班集体锻炼,并能够在实践中获得自信心,最终爱上体育运动,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被消除,心理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还能够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总的来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干预,扫清学生成长路上的障碍。
3.4 转变传统体育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根据走访调查结果可知,现在部分学生家长对体育课存在抵触心理,即便不抵触体育教学的家长,也认为该课程的作用仅限于锻炼身体,而对其社会与教育功能则一无所知。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的青少年近视率居于世界第一,其中,幼儿近视率为56.3%,小学生41%,初中生69.7%,高中生85%。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带动国内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学生的日常饮食营养成分过高,导致学生的肥胖率不断攀升,“跑几步,跳几下就大口喘气”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扭转这一现象,学校要将“健康第一”这一理念贯彻进日常的工作与教学当中,并通过广播、板报等形式进行传播,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与课堂的组织者,因此学校必须为体育教师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供条件,让教师的实践经验能够为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出谋划策。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赛事资源,不仅要让少数学生参与其中,更要让多数学生乐于观看赛事,通过体育赛事实现传播体育知识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最后,学校与教师可以借助大课间等活动公布赛事进展与结果,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校内部的凝聚力。
3.5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中渗透德育
部分体育教师为了降低自身的工作压力,完全将教育活动看作工作任务,单纯地完成学校和教育部门出台的体育练习目标,而对德育渗透这一光荣使命选择视而不见,不愿意与学生产生更多的互动,这是错误且扭曲的教学观念,需要及时进行改正。对学生人格与品格的培养必须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体育活动与竞赛中的优秀道德观念,让学生从中感悟德育。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奥林匹克的发展史,讲述奥运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向学生传递奥林匹克精神,扭转学生的负面心理,如争强好胜、畏难苟安等,正确看待胜负。小学学年段的青少年思想较为单纯,理性认知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教师要在故事结束后清楚地说明其中蕴含的道德品质,避免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
还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如果发现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出现错误,要及时予以纠正,避免其产生极端思想,用极端行为伤害自己或他人。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的重点在于“渗透”,体育教师要调整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获得身心素质的综合提升,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拓宽德育渗透的路径。
(作者单位:甘肃省景泰县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