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游墨刘钰
《哈姆雷特在路上》宣传海报。
作者(右一)和饰演奥菲利娅的女主演(中)。
每年的4月23日既是世界读书日,也是英国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诞辰与逝世的日子。在这一天,欧洲不仅会上演莎翁的经典剧目,还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以纪念莎士比亚对文学和艺术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我周末的精神食粮就是去波兰的莎士比亚剧院,观看来自捷克“拉多斯特剧团”的演员们带来的《哈姆雷特在路上》,这部音乐剧由乔安娜·兹德拉达执导,剧作家帕维尔·特雷莱克和帕维尔·胡比卡共同改编而成,音乐则由波兰作曲家托马斯·勒万多斯基创作。
演出中出现过的道具。
这部由莎士比亚在1599年至1602年创作的戏剧,在今天的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下,绽放出全新的生命力,我和在场的所有观众一同体验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深刻感受到莎士比亚永恒的魅力。《哈姆雷特在路上》对原著的令人惊喜的改动之处有许多,不仅采用了木偶戏与音乐剧结合的方式,还活用了剧中剧的结构,将剧目拆解为《哈姆雷特》和《在路上》两个部分,用特定的小号声开启新的一幕。
《哈姆雷特》的部分基本上遵循了莎士比亚原著的结构:哈姆雷特一步步发现父王之死的真相,继而在复仇和软弱之间纠结,最终选择了复仇。因为误杀了奥菲利娅的父亲(爱偷听的波洛涅斯),导致奥菲利娅淹死在溪水中。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在新任国王的谗言下,要为逝去的亲人复仇。自此“复仇”这两个字,蒙蔽了所有人的双眼,骄傲的死神似乎掌控了所有王侯贵胄的命,最终哈姆雷特身边的所有人物,无论是他深爱的、还是痛恨的,最终都因毒药而死。
而《在路上》这部分,有序又随机地穿插在各章节开始、发展和结尾的部分,生动鲜活地呈现了剧团演员们如何在载着舞台的剧院车中生活、排练、吃饭和行驶的情景。其中最有趣的一处穿插是在演出刚开始时,小号声响起,除了哈姆雷特之外的所有演员聚集在舞台上奔跑着寻找他:“哈姆雷特去哪里了?我们的演出开始了,怎么哈姆雷特不见了?”灯光师甚至调皮地将聚光灯引向观众席,誤导大家以为哈姆雷特就躲在那里。正当观众们也配合寻找哈姆雷特时,饰演哈姆雷特的演员突然在舞台正中央把地板上的一扇门向上推开,从中冒出头来,俏皮地和大家打起了招呼。
这种新颖的舞台设计很巧妙,观众怎么可能猜到哈姆雷特就在舞台上呢。此时正在“方便”的演员,用有趣的台词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示自己不会轻易出来,毕竟这场演出要2小时之久呢。所有演员捂着鼻子开始表演抱怨与催促的情景也将没有入戏的观众从“场外”拉入了“剧中”。当一位演员将哈姆雷特从“厕所”中拉出来时,《哈姆雷特》和《在路上》两个部分合并,《哈姆雷特在路上》正式开演了。
剧中,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出现,并向儿子控诉自己死亡的真实原因:他是被哈姆雷特的叔叔,自己的亲兄弟克劳狄斯用毒药谋杀的。得知了真相的哈姆雷特立誓要为父亲报仇。一群流动的演员在造物主霍拉旭的无情指挥棒下表演起了木偶戏,霍拉旭手持鞭子,像是一位驯兽师,而不是死去已久的哈姆雷特的仁慈朋友。小号声再次响起,演员们拿起乐器开始了一次全团亮相,这也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部分,全剧团成员都是器乐手,每个人至少会两种以上的乐器。现场所有的音乐表演全部由剧团成员合作完成。
整场表演中我个人最喜欢的篇章是“奥菲利娅之死”。该剧将奥菲利娅原本死于小溪中的场景,巧妙地运用舞台设计,变成了那幅著名的由英国画家约翰·艾弗雷特·米莱斯创作的《奥菲利娅》油画。一个画框被缓缓举起固定在舞台上,聚光灯延时开启又关闭,在一明一暗的灯光下,画框中的奥菲利娅时隐时现,女歌者在悠扬悲切的音乐烘托下,深情地演绎着这个角色在爱情与亲情中的两难困境,生存与毁灭中的艰难抉择,生命的短暂与无法抗争的命运。用她那犹如海妖吟唱般独特的声线把离别的不舍与悲泣全部宣泄出来。随着乐曲的终结,奥菲利娅也结束了她短暂的一生,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成了整部戏剧中最为重要、最富有戏剧性的段落。
从绘画到音乐,从舞台剧到电影,奥菲利娅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里。她的形象被演绎和诠释了无数次,时至今日依然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神秘感的文化符号。诚然,《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首,无疑是非常著名的作品,可奥菲利娅作为一个戏份不算重的“工具人”,却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反响,成为众多艺术家的灵感缪斯。
奥菲利娅的名字并非来自丹麦文,可能源于古希腊语,意为“帮助者”或“带来希望者”。莎士比亚选择奥菲利娅这个名字,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少女悲惨的命运和复杂的性格:一个被动的女性角色,身不由己地被父亲、哥哥和男友等男性操纵着命运,最终无法承受这些压力溺水身亡。
奥菲利娅其实是个内心敏感、聪明且有思想的人物,内心世界很复杂,只是她身处的时代以及接受的教育限制了她的行动,只能被迫放弃自己的思想与感受,成为别人的棋子。在自杀之前,她表达了自己的痛苦与无奈,这使得她成了古典文学中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角色。对于奥菲利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视和解读,正如哈姆雷特一样。一些人认为她是一个脆弱的女性,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束缚,最终走向自毁;而另一些人则将她视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被不公正的社会和情感所压迫。
数百年来许多画家都描绘过奥菲利娅溺水而亡的场景,画家通过自己的视角和风格表现了奥菲利娅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在话剧表演中采用的那幅《奥菲利娅》油画。在米莱斯的画笔下,奥菲利娅安静地躺在幽静的溪水中,双手犹如含苞待放的花瓣一样向上伸出,微张的双唇与微睁的双眼,似乎在等待着生命之歌再次被吟唱,少女的身旁藤蔓缠绕、绿树成荫,头发和花朵散乱在水面上,她的表情安详、唯美、宁静而幽寂。正如莎士比亚的原文中描写的那样:“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在水上。”这幅画是维多利亚时代浪漫主义艺术的代表作,也让米莱斯一举成名。自米莱斯之后,奥菲利娅的形象也被表现主义和现代派画家重新诠释过,呈现出这位悲剧女性更加复杂和神秘的一面。
波兰的莎士比亚剧院在4月2 3 日活动开幕日上准备的纪念蛋糕。
演出前的热场活动,此时演员们已经进入了表演状态。
此外,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奧菲莉亚也经常被重新解读。比如,在1996年的电影《哈姆雷特》中,女演员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奥菲利娅展现出了更加坚强和自主的形象,她拒绝成为男性世界的牺牲品,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寻求解脱。这样的改编不仅让奥菲利娅成为一个更加现代和独立的女性,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奥菲利娅的形象对于当代女性角色的塑造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女性在面对各种挑战和限制时,应当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追求自我价值与意义。
据说,在莎士比亚的时代,女性角色有时是由男演员来扮演的,这当然也包括奥菲利娅这个角色。想象一下,一个男演员穿着女装,扮演一个年轻而脆弱的少女,这是一种怎样的挑战。然而,这种挑战也为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因为这些男演员扮演女性角色,更深刻地传达出了奥菲利娅所代表的柔弱感,所以才使得这个角色更加深入人心。
从拉斐尔前派的绘画到当代的时装设计,奥菲利娅一直是无数寻求捕捉她的美丽和痛苦的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奥菲利娅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矛盾和紧张关系:纯真和疯狂、美丽和悲剧、挚爱和失落、生存和毁灭。她在文学、戏剧和艺术中的形象,无疑已经超越了哈姆雷特,成了一个新的文化符号。
莎士比亚对奥菲利娅的死因并没有具体说明,只是简单地说她“淹死在小溪中”。这也似乎是莎士比亚的巧妙之处,他为这个角色的死因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探索和想象她的命运。而正是这样的开放性和多义性,让奥菲利娅成了一个永恒的角色,能够不断地被重新解读和塑造,不断地启发着新一代的艺术家和文化从业者。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