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普绘本翻译 “ 三原则 ”

2023-05-30 11:10孙艺宁
今古文创 2023年11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知识性教育性

孙艺宁

【摘要】 人文科普绘本是儿童认识及理解世界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颇负国际赞誉的人文科普绘本The Barefoot Book of Children的漆仰平译版、李贞慧译版为研究文本,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提出人文科普绘本的翻译“三原则”,即符合儿童心理的趣味性原则、符合儿童教育需求的知识性原则、符合人文科普需求的教育性原則,以期为国内绘本翻译研究献出微薄之力。

【关键词】 接受美学;绘本翻译;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1-0120-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1.039

一、引言

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当今时代大背景下,随着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多维度也正发生着改变。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自古英雄出少年。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让少年儿童成长得更好。”因此,自然科学的普及应与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知识的普及同步进行,人才的全面发展才能造福于国家和社会。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国外优秀科普绘本。笔者尝试在知网、超星等搜索引擎上搜寻科普绘本翻译的文献,发现这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量小力微。截至2022年4月25日,在知网中搜索主题“科普绘本”,共搜到学术期刊论文95篇,学位论文108篇,相关学术关注度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是从绘本设计、绘本特性以及少儿图书出版等角度来研究的,缺少从绘本翻译角度来研究的文献。虽然自2012年以来,科普绘本与绘本翻译的文献增长率由于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而逐步呈上升趋势,但在知网上所能搜到的主题为“科普绘本翻译”的研究文献也仅有两篇。师莹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图画书翻译研究现状,归纳出三大研究主题。而梁梅、黄蓉结合在绘本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三种翻译策略。为了扩大科普绘本翻译这一研究版块,本论文就人文科普绘本The Barefoot Book of Children的漆仰平译版①与李贞慧译版②为例,以接受美学为指导,结合儿童受众的具体年龄层次,从文本本身分析两个汉译本之间的异同,尝试找出更优的翻译策略,为人文科普绘本的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是20世纪60—70年代在德国发起的文艺美学思潮,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自主的理论体系。孙淑芬认为接受美学理论正是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放在研究的首要地位,充分反映了读者的反映和审美价值对于作品创造的推动性。戴婧雅认为接受美学之于儿童文学是通过层次适宜的作品使儿童的期待视野和思维能力不断发展。根据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的理论总结出接受美学的三个要素:读者的主体地位、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空白。阅读绘本的过程是读者与绘本进行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以读者——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本位论与接受美学中以读者为中心的观点十分契合。期待视野是姚斯提出的另一概念,指的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文学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随着儿童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之儿童文娱活动内容日渐丰富,其审美意识逐渐以某种朦胧的形式显现出来且审美水平也逐步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在译前分析相应年龄层儿童受众的期待视野。而文本空白指的是未明确出来的部分,是作品与读者间交流的空白。在绘本中,这种留白使儿童对图文留有想象的余地。但儿童文学的成人译者与儿童读者的年龄、心理状态、审美能力、接受力各不相同,所以译者要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征出发,更细致地处理好文本空白,从而使儿童与原文读者获得近似的阅读体验。

三、The Barefoot Book of Children文本分析

笔者选择该绘本不仅因为它蝉联多项图书大奖,更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会长暨执行长凯若·史登(Caryl Stern)赞誉、英国最大儿童阅读慈善机构(BookTrust)、美国图书馆协会书目杂志(Booklist)的一致推介。该绘本色彩鲜艳别致、画风诙谐有趣、知识视野广博,从国家、民族、服饰、饮食、语言、家庭等20个阅读主题角度出发,结合近200张绘图,以多元视角呈现世界各地孩子的生活和文化。拓展孩子的国际视野,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启迪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孩子了解自己、拥抱世界。

绘本属于综合艺术,而绘本的文本属于文学创作,因此研究儿童绘本是离不开儿童文学的。根据陈振桂将儿童文学划分为的四个层次以及该绘本的受众年龄段(6-10岁),该文本属于其中的童年文学。陈振桂认为针对这个年龄段的文学作品,不论是内容的选择或是表现手法的运用都应照顾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书籍主题内容偏重的不同,夏平还将绘本分为文学性绘本和知识性绘本,而本篇所分析的正是为儿童提供人文科学知识的知识性绘本,俗称人文科普绘本。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性被归类为五点: 1.教育性;2.形象性;3.趣味性;4.故事性;5.知识性。比起一般的儿童文学,科普文本主要是普及知识,不一定会有人格化的主体和故事情节,因此,科普文本的形象性与故事性相对薄弱,而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会更为明确。而与一般的科普文本相比,人文科普不是单向、平面的知识灌输,而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交融,童年文学中的人文科普绘本旨在向儿童读者传递更柔软、有温度的世界观、提高其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其艺术性要远远大于普通的科普文本,好的译文能赋予作品更大的人文价值且赋予儿童读者更开阔的国际视野。

四、The Barefoot Book of Children译文分析

为了切实分析本次绘本案例,除了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外,笔者还针对两个译本作了相关的调查报告,以数据作辅助支撑来进行分析。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10份,有效问卷108份。该问卷主要调查了咸阳天王小学部分三年级学生对The Barefoot Book of Children两个中文译本的接受和喜好程度,从而印证儿童的语言偏好并分析儿童读者的阅读期待,使研究结果更可靠。

(一)饱含童趣,音韵之美

首先是符合儿童心理的趣味性原则。童年期的儿童喜欢听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作品。趣味性指文本内容吸引人且适于阅读的程度。而在译文中使用叠词与韵脚不但能强调语意,加强语气,还能使音节协调,节奏整齐,为文本添加语言的音韵之美,从而更容易吸引这个年龄层次的儿童读者,也更符合儿童的期待视野。所以,在翻译儿童文学时,译者可适当利用这一特点,使译文更易于为儿童读者所接受。

例1 Wherever you are, you need a place to live.A home can be just one room, or be so big that you can get lost inside.

漆译版:无论你在哪里,都需要一个居住的地方。家,可能是简简单单的一间屋;也可能好大,大到在家里都能迷了路。

李译版:不管你在哪里,都需要居住的地方。「家」可能只是一个房间,或是大到可能会迷路。

分析:该句的调研结果显示选择漆译版的人数比例为70%。在例句1中,漆译版译文中“一间屋”与后面“迷了路”压尾韵,都压“u”韵,并且增译“简简单单”AABB式的词语,遣词造句更为活泼生动,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而相比之下,李译版译文稍显寡淡。儿童读者偏好动态语言,因此,作者可多使用音乐化的语言。此处押韵实现了语音和谐,从而加深儿童读者的印象。

例2  Every morning, millions of children open their eyes and start another day.

漆译版:每个清晨,千千万万个孩子睁开眼睛,开始新的一天。

李译版:每天早晨,好几百万个小孩睁开眼睛,开始新的一天。

分析:该句的调研结果显示选择漆译版的人数比例为82%。此处的“millions of”不是指具体的数据,而是具有模糊语义的数词,主要表示数量之多,所以此处漆译版中用“AABB”式的词语“千千万万”要更优于李译版中的“好几百万”,因为在不影响语意的情况下,使用叠词往往能更具有突出强调和加强语气的作用以及朗朗上口的特点,亦符合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这个阶段的儿童往往会更倾向于节奏明快的用语,所以译者可酌情选择更适合该儿童受众的用语。

(二)满足童心,活译之妙

其次是符合儿童教育需求的知识性原则。应贴合儿童惯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其期待视野。鉴于儿童有限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译者可在儿童读者可理解的基础之上适当地保留一些异域文化元素。在翻译时,应以儿童受众为中心,更多的关注儿童本阶段的阅读需求,满足相应阶段儿童读者的求知欲。处于该阶段的儿童以学习为基本活动。他们不再满足于已知的事物,求知欲旺盛,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

例3 Life is sometimes about play. Games can be complicated like chess, or simple like hide-and-seek.

漆译版:有时,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可以很复杂,比如下棋;游戏也可以很简单,就像捉迷藏。

李译版:游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可能像西洋棋般复杂,或是像捉迷藏那样简单。

分析:该句的调研结果显示选择李译版译文的人数比例高达71%。从上图可以看出,李译版的图文关系更紧密,将“chess”直译为其具体含义“西洋棋”。而漆译版译作则采用归化法将其译作泛指含義“下棋”,因为出于文化差异,中国的儿童更多接触到的是中国象棋、围棋等,所以乍看之下取其上义词“下棋”更便于中国的小读者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大幅提高,因此此处应考虑采用图文关系更紧密的直译。而且西洋棋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事物,通过西洋棋这一文化意象,也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因此,此处采取异化策略以扩大儿童受众的文化视野。但是,不是所有的文化负载词都适合直译的,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该年龄层次儿童受众的理解能力和知识面,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灵活翻译,这就要求译者对原文本受众年龄层次的深入了解以及翻译策略的严格把控。

(三)补足童真,思维之顺

符合人文科普需求的教育性原则。保证科学普及文本内容的完整度,体现科普价值,使文本发挥出科普文本该有的教育作用,从而提升小读者的人文素养。

例4 We need good food to eat and clean water to drink.At a table, on a rug, with your fingers, with a piece of bread—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t ways to enjoy a meal. What tastes good to you might taste strange to someone else.

漆译版:我们需要吃健康的食物、喝千净的水,在桌边、在地毯上,用手指、用面包……

李译版:我们需要美食和干净的水。用餐的方式可能是在餐桌旁、在地毯上、用手指或面包,各种方式都不妨碍享用美食。你觉得好吃的东西,可能別人觉得味道很奇怪。

分析:在调研中选择李译版的人数比例高达85%。漆译版将“good food”译作“健康的食物”有些许狭隘。在两版译文中,“At a table, on a rug, with your fingers, with a piece of bread”都翻译的不尽人意。原文中由于介词的区别,能让受众体会到名词的功能性差异,而译文中“用手指、用面包”都使用“用”字从而导致句子不够连贯、顺畅,笔者认为将此处稍作改动为“徒手抓、配面包”更为合理、通顺。其次,漆译版则删减掉了概括上文的主旨句,信息缺失,造成儿童读者的阅读障碍。因为原文的最后一句有着更深刻的意义以及更广泛的作用,它突出了用餐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个体口味的多元化。让孩子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对小读者起到人文科普的作用。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应掌握好留白的分寸,保留中心句的意思,显现中心句的意义。

例5 Some like quiet time to think. Some people prefer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漆译版:有些人喜欢在安静的时间思考,有些人偏爱顺其自然。

李译版:有些人喜欢静下来思考。有些人随遇而安,接受生命的安排。

分析:在调研中选择李译版的人数比例达70%。仅用“顺其自然”或“随遇而安”这两个成语没有考虑到儿童读者的年龄特点,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读者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但复杂的成语可能还是会对儿童读者造成理解障碍,而李译版译文在使用成语“随遇而安”的基础上,在后面加上“接受生命的安排”这样的白话更便于儿童读者對成语的理解与学习,满足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

五、结语

儿童文学是孩子们接触世界、收获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人文科普绘本更是有利于儿童塑造他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应该加以重视。在人文科普绘本中,跨文化所造成的翻译难度更大,所以译者更应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使译文更能被儿童所接受。The Barefoot Book of Children的两个中译本在语言运用、翻译方式上都各有优缺点,在作译本对比分析时,无法一概而论的对比出更好的译本,而要根据具体的译文得出分析结果。此外,本次调研尚有些局限之处,此次调研所调查绘本的受众年龄段为6至10岁,而笔者仅收集且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9岁左右)的调研结果是不够严谨的,应该扩大调查对象范围至整个受众群体,精进数据。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每一代儿童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都发生着变化,因此译者应在翻译之前先对预期读者稍做了解甚至研究,不能因循守旧,而要与时俱进,根据儿童受众的年龄层次更好地把握儿童读者的接受心理和语言特征,结合接受美学巧妙运用翻译策略,从而使译作能发挥出它的教育价值和美学价值。

注释:

①(美)泰斯·斯特里克兰,(美)凯特·德帕尔马,(美)大卫·迪恩著,漆仰平译:《世界的孩子》,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版。

②(美)泰斯·斯特里克兰,(美)凯特·德帕尔马,(美)大卫·迪恩著,李贞慧译:《孩子,你就是世界的一片拼图》,小树文化有限公司2017年版。

参考文献:

[1]梁梅,黄蓉.读者接受理论视角下儿童科普绘本的翻译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9,(11):131-133.

[2]师莹.新世纪国内外图画书翻译研究:现状、问题与前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04):129-134.

[3]王洪林.符号学与多模态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兼评《翻译绘本》[J].中国翻译,2019,40(03):124-129.

[4]陈振桂.儿童文学应该分为四个层次[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160-162.

[5]戴婧雅.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任溶溶儿童绘本翻译策略[J].名作欣赏,2018,(30):139-141.

[6]孙淑芬.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接受者[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156-158.

[7]李红,刘兆吉.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53-57.

[8]夏平.绘本的界说与类别[J].编辑之友,2013,(05): 103-106.

[9]姜洪伟.绘本概念特征与类型辨析[J].中国出版, 2018,(24):17-21.

[10]何倩.浅谈国外儿童绘本在中国的译介[J].出版广角,2019,(18):48-50.

[11]袁宏,王海鹏.国外儿童绘本在中国的译介分析与启示[J].出版广角,2018,(17):58-60.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知识性教育性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知识性与素养性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浅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
谜中谜
空中的战斗
学术性要更加深化 知识性要更加丰富——《军事历史》1988年第1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