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

2023-05-30 10:48孙瑞婷吴媛刘嵩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1期

孙瑞婷 吴媛 刘嵩晗

摘要:网络欺凌是一种通过网络恶意对他人反复进行伤害的新型欺凌方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从个体差异、家庭教养方式及社会情境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转变教养方式、提升学生交往技能、正确认识偶像等应对策略,以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更好地了解与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共同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网络欺凌;个体因素;家庭教养;社会情境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1-0004-04

一、引言

欺凌是一種由一个群体或个体恶意地针对他人反复进行伤害的行为,而网络欺凌则是一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型欺凌方式。相较于传统欺凌,网络欺凌的影响可能因互联网的匿名性、公开性、时空无限制性等特点更为恶劣,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受欺凌个体出现自杀行为[1-2]。青少年由于心理发育还不完全,认知能力尚未成熟等原因,更容易受到网络欺凌的影响。

一项元分析报告表明,与那些未受欺凌的青少年相比,受过欺凌的青少年出现自伤自残等情况的概率高出2.4倍,且存在受到欺凌者年龄越小其效应越强的情况[3]。网络欺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一项为期一年的研究发现,网络欺凌会使青少年的社会焦虑水平升高,继而引发抑郁[4-5]。事实上,不仅是受欺凌者,那些作为欺凌者身份出现的青少年,往往也会因担心事情暴露被他人评价为“坏孩子”或受到惩罚而产生焦虑、抑郁等[6]。更糟糕的是,部分青少年在经历了网络欺凌后,陷入消极情绪难以排解,最终可能会选择欺凌他人以发泄情绪,即发生受害者变加害人的现象[7]。因此,本文将从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入手,探讨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更有力地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二、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因素

研究发现,网络欺凌与被欺凌除了存在性别与年龄差异外,也与个体差异有关。从人格特质角度来说,那些具有自私、冷酷、麻木等黑暗人格特征的青少年,往往更有可能实施网络欺凌[8]。另外,隐性自恋得分高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实行网络欺凌。隐性自恋的个体往往存在敏感、抑郁、低自尊等性格特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会采取直接的攻击方式,而网络的匿名性、间接性正好为其提供了机会。他们往往会在认知中将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进行低估,为自己的侵犯行为提供解释,尽可能减轻自己的责任,而这种认知方式加剧了发生网络欺凌的可能性[9]。

自尊水平也是影响青少年网络欺凌与受欺凌的重要因素。与高自尊的青少年相比,低自尊的青少年往往对自身的认知比较模糊,情绪波动比较大,更容易夸大威胁的存在,由此产生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有可能会借助网络的遮掩转化为网络欺凌。同样,因为以上原因,他们在接触外界不良信息时,也更容易受其干扰而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想法,这就导致其更容易成为网络欺凌的对象[10]。

情绪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往往更容易做出攻击性行为,在网络世界中也是如此。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同龄人相比,那些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评分更高的青少年往往更有可能实施网络欺凌或成为被网络欺凌的对象,即情绪状态会导致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发生[11]。除此之外,青少年网络欺凌还受到情绪调节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指对情绪的识别、理解、应用调节等能力。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越高,网络欺凌发生概率往往越小,情绪调节能力在预测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因素中发挥着主要作用[12]。

从被欺凌的角度来说,那些在情绪调节过程中更倾向使用抑制的青少年,往往更容易受到网络欺凌的侵害[13]。当青少年选择抑制策略时,网络欺凌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其实并不会消失,它们会被个体压抑在潜意识中,在遇到合适的时机时再行发作。这就极易造成青少年在之后的活动中更容易注意带有负面情绪信息的事物,更难从消极负面情绪中脱离出来,更有可能成为网络欺凌的目标。

(二)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对其影响时间最长、作用最为直接的因素,亲子依恋关系质量、父母教养方式等往往都会对青少年网络欺凌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亲子依恋质量越高,子女与父母之间信任程度越高,越能进行良好的沟通的家庭中,青少年出现网络欺凌现象的可能性越低[14]。

青少年网络欺凌与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导致的情感缺失有关。父母如果采取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会使青少年产生愤怒等负面情绪,而情绪调节能力不足会使青少年选择用网络欺凌的方式排解负面情绪;与其相反,民主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则情绪相对稳定,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较好,出现网络欺凌与被欺凌的风险较低[15]。

家庭作为最小的生态系统,子女在家庭中习得的态度、行为往往会迁移到之后的人际交往及网络交往环境中去。当家庭成员沟通顺畅,家庭规则明晰时,个体的人际适应能力往往较强,网络欺凌发生的概率也较低[16]。关于家庭规则的执行与监控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那些父母监控水平比较高,即父母在了解子女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执行家庭规则的青少年的自我控制、人际适应水平往往较高,更容易做出符合社会规则与父母期望的行为,网络欺凌情况较少发生[17]。即便是作为旁观者,那些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中的青少年也很少会袖手旁观[18]。

(三)社会情境因素

同伴作为青少年脱离家庭走向独立的同盟者,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那些受到同伴排斥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出现网络欺凌情况[19]。同伴关系不佳,往往会使青少年产生孤独感。缺乏来自同伴的关心与支持,很少参与同伴活动,会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减少,人际技能得不到发展,其共情、移情能力难以提升;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负性情绪无人倾诉,他们极有可能会诉诸于网络来缓解,加之网络的匿名性等特点,降低了个体为侵犯行为负责的概率,导致其更有可能参与网络欺凌[20]。

高度的偶像崇拜也会导致青少年产生网络欺凌的概率上升[21]。青少年心理发展还不充分,很容易出现偶像崇拜,加之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其行为具有很强的冲动性等,就极易出现为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去欺凌他人的现象[22]。他们在追逐偶像的过程中,通常会加入一些小群体,其一言一行都追求得到群体成员的认可,情感卷入程度较高,个别青少年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而对其他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进行网络欺凌。

旁观者也是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之一。旁观者的态度会影响欺凌者的行为,当旁观者不作为时,往往会被欺凌者认为是默许,继而变本加厉;旁观者在此时若能主动站出来保护受害者,就有可能阻止欺凌的继续发生[23]。

除以上因素外,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接触频率、学校及教师对网络欺凌的重视程度、社会对网络欺凌的监管等因素,也会对青少年欺凌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学校及社会对这一现象越重视,监督越有力,青少年网络欺凌与被欺凌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三、教育建议

(一)家庭层面:转变教养方式,给予正向引导

综上所述,亲子关系在青少年网络欺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子依恋、教养方式等除直接影响青少年网络欺凌外,还可以通过影响青少年的自尊自恋水平等对其间接产生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多与孩子换位思考,站在理解孩子、关爱孩子的角度,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父母应明确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在非原则性问题上,当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时,父母应与孩子多商量,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对其中正确的部分予以鼓励,以提升他们的自信水平。父母应给予子女充分的情感支持,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外,还应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及上网情况,当发现孩子涉足网络欺凌时,应与学校携手,及时干预,避免孩子越陷越深。

由于认知发展还不完备,青少年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足,在追星时可能出于维护自己偶像的目的做出网络欺凌行为。对于青少年的追星行为,家长不应该急于全盘否定,而是应与孩子共同分析偶像的成长历程,以此激励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非只是表面化地追星,从而避免其过度卷入其中,甚至引发网络欺凌。

(二)学校方面:开展反网络欺凌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欺凌根本上是青少年行为失范的表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宣传教育。为此,学校应开展相关活动,如专家讲座、专题讨论、海报展示、网站宣传等,加强反网络欺凌宣传,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各种帮助中小学生防范和应对网络欺凌的信息和建议,提高他们的反网络欺凌意识。还可以开设反网络欺凌课程,教学生如何安全使用网络,包括使用网络聊天室时如何取用户名、如何进行会话等,加强防范意识。

学校平时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健康,引导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宣泄不良情绪,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班主任可在班级图书角购置情绪调节方面的书目,或以“我是如何处理愤怒的”为题开展辩论赛等。平时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反常行为,及时沟通并提供帮助。此外,同伴关系不良易使青少年产生负面情绪,继而引发网络欺凌。作为青少年交友的主阵地,学校应就这一问题展开相关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技能。教师应重点留意那些性格比较孤僻、交友困难的学生,及时与其沟通,寻求解决方法。

(三)社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提升民众的反网络欺凌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视、报刊、书籍等宣传途径逐渐被网络媒体取代,通过网络媒体提升民众对网络欺凌的认知,是必然趋向。我国政府应开设相关的网站,向大众普及网络欺凌的知识、方式,以及防范网络欺凌的策略等,为师生和家长提供获取可靠信息的途径和来源。在网站上推出反网络欺凌公共课程,同时为受欺凌者提供投诉和寻求帮助的平台。此外,青少年辨识能力不足,很容易被刺激性信息所吸引,并在小群体中传播以获得群体地位,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实行好信息分级,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应通力合作,联手打造适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以此来有效规避青少年卷入网络欺凌,并减少其所带来的消极后果。

参考文献

[1]张艺川,曹鑫宇,马自芳,等. 大学生网络欺凌与自杀行为关联性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4):535-538.

[2]芦晶.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及其刑法规制[J]. 法制博览,2020(29):118-119.

[3]唐寒梅,陳小龙,卢飞腾,等. 欺凌行为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关系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7):707-714.

[4]Wanda Cassidy. Cyberbullying among youth: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to policy and practice[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13,34(6):574-612.

[5]蒋索,丁金琦,刘艳,等. 青少年早期网络欺凌/受欺凌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1):85-96.

[6]Wang X C,Feng Q,Zhao J P,et al.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bullying perpetra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trait anger[J].  Child Abuse & Neglect,2020,106(C):104507.

[7]汪倩倩,范翠英,褚晓伟. 青少年网络受欺负与网络欺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36(2):216-227.

[8]王博晨,金灿灿,赵宝宝,等. 中学生黑暗人格同伴关系和网络欺凌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2):243-246.

[9]李伟,李坤,张庆春. 自恋与网络欺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11):676-683.

[10]祝玉红,杨晓辰,陈祺祺. 网络欺凌、自尊和危险行为:对职校学生的探索性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3):64-77.

[11]De Pasquale C,Martinelli V,Sciacca F,et al. The role of mood states in cyberbullying and cybervictimization behaviors in adolescents[J].  Psychiatry Research,2021(300):113908.

[12]Andrea B,Enrica C. Uniqu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raditional bullying and cyberbullying[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4,37(6):807-815.

[13]Vranjes I,Erreygers S,Vandebosch Heidi,et al. Patterns of cybervictimiza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J].  Aggressive Behavior,2018,44(6):647-657.

[14]张珊珊,张野. 农村高中生亲子依恋、羞耻倾向与网络欺凌关系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9(2):139-144,171.

[15]林双佳,胡珊. 青少年网络欺凌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61-64.

[16]王博晨,金灿灿,赵宝宝.青少年家庭功能、人际适应和网络欺凌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與教育,2020,36(4):469-476.

[17]李思奕,金灿灿. 中学生父母监控与网络欺凌:自我控制与人际适应的链式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6):1221-1225.

[18]许慧,王婷婷. 青少年亲子关系对网络欺凌中旁观者行为的影响:共情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7):1033-1036.

[19]Wright Michelle F,Li Ya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yber victimization and subsequent cyber aggression: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eer rejection[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13,42(5):662-674.

[20]张珊珊,张野,苑波. 辽宁省中学生自尊与移情在孤独感与网络欺凌间的中介作用[J]. 卫生研究,2019,48(3):446-451,457.

[21]何方村,徐云. 中学生偶像崇拜与网络欺凌的关系:自尊与防御机制的链式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1-13.

[22]姚计海,申继亮. 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2004(1):55-58.

[23]Kassandra G J,Mitchell V,Libby R F. College student cyberbullying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Conceptualization,prevalence,and perceived bystander responsibilit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55):1097-1105.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