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域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研究

2023-05-30 10:48梁潆荧
小康 2023年14期
关键词:英译本源语互文性

梁潆荧

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医药,时至今日仍在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奉献着经久不衰且独树一帜的价值。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显著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外话语权有效提升。中医药亦可化身为一根纽带、一剂良方,更好地把各国卫生健康事业串联为一个共同体。如今,中医药已经传播至196个国家及地区,且有不少国家将中医药纳入本国医疗卫生体系,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1996年就将针灸归为医疗器械进行管理,许多美国人也愿意接受中医治疗;澳大利亚境内有近五千家中医或针灸诊所,年均门诊人数达280万以上,且每年至少花费十几亿于此类医疗用品的消费上。由此可见,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愈来愈多人逐渐应用并依赖中医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保障;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这些决策部署,描绘了全面振兴中医药、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也标志着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有关中医药发展状况的官方文件,白皮书内容时效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是国家传达信息、政府阐扬中医药的利器。白皮书英译本由一支具有高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反应快速的外文社翻译队伍恪守严格的工作流程后方才得以产出。其翻译内容以忠实原文、准确达意为基础,同时兼顾目标语受众的阅读习惯,最大程度提高母语阅读者的可读性,大力助推白皮书英译本成为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有效窗口。据此,本研究以白皮书(英译本)为研究语料,并对照译文重点探讨互文性翻译策略,以期推展中医药外宣和传播工作。

一、理论基础

互文性实质上是一种从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想中发展出来的文本理论,最早由法国批评家Kristeva提出。她主张:每一段语篇都是其他语篇的转化,这便是一种互文,即从其他语篇中抽取的一些话语在特定的话语背景下相互置换、相互中和。“互文性”的概念指明,每段语篇中都可见其他语篇的部分片段与他者的声音,而语篇意义正是源自这些语篇间的相互关联。

从事写作教学的美国修辞学家Bazerman对互文性进行了研究,并从教学角度出发,列举了互文性分析的必要性:“互文性分析有益于探寻作者们如何使用他人话语,以及他们对这些话语采取什么立场;有利于洞悉政治写作中体现的意识形态、科学及政治立场。”他按照互文性的内隐程度将其归纳为数类:1.直接引语,即用特定文体进行引用,如缩进、斜体、引号等;2.泛指性表达,即不需要给定具体的人物或陈述内容,而需参照上下文语境等进行推断;3.评价性表达,即对众所周知的事件、假设、常识、观点或理念进行评价;4.标识性表达,即运用标识性短语或术语来辨别特定的人、群体或文档;5.领域性表达,即采用特定群体或领域的流派、措辞和表达。此分析框架剖释到位、高度可行,从而在诸如学术、新闻等多种话语类型的互文性研究中均得到广泛利用。

白皮书隶属官方文献语域,从中医药的在地化历史发展和特点、中国政府发展中医药的政策和主要措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中医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据以上各部分内容可得出,白皮书中含括了大量政府官方文本专属、惯用、严肃的学术表达方式。又因我国白皮书象征中国政府立场、中国大国形象,向来都充当着重要的对外交流门户,向世界传递我国政治理念、展现我国政策动向,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为中医药向全球提供抗疫背景下的“中国治理方案”这一伟大贡献进行了官方的盖章与定性。抗疫白皮书凝练着深刻的政府话语内涵,对重现中国人民抗疫历程至关重要,有力推动了中国抗疫形象在国际场域的树立。

有鉴于此,我国白皮书的多语种外宣译本毫无疑问归属于政府语言范畴内,体现出其鲜明的在地化宣传意图和国际化传播宏愿。以上种种特殊的语言属性使得我国白皮书显现高频又多样的互文性,从而使得“分析其中暗含的互文性,以此来研究相关翻译策略”的这一设想成为可能。

二、翻译例证

本研究基于上述对互文形式的归类,以白皮书官方英译本为例,探究源语语言的互文性表征及其翻译对策。

1.直接引语:动态对等

将原文语篇内容直接插入另一全新语篇中,同时还需还原前一语篇的内容和格调,此类互文形式即为直接引语。其侧重于延续原文和译文在内容和文风层面上的统一性,是以在翻译时需复现源语行文编排与标点符号,最大程度上再现源语风格,适合应用动态对等方法。

源语1: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译文1:As time went by, people began to actively seek out such remedie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iseases. Sayings like “Shennong tasting a hundred herbs” and “food and medicine coming from the same source”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ose years.

為实现行文形式和语气的对等传达,面对直接用引号对源语1进行援引的情况,则应采用动态对等策略。这具体体现为:在翻译时对源语引号中的词语进行揣摩与考量,以重现原文用词风格。例如,源语中“药物”一词不能简单译为“drugs”,而应选用“remedies”之类偏向于指治疗用途的词语,因其更符合“用以治疗的药品”这一源语表达需求;同理,“源”一词应译为“source”,而非“origin”,皆因后者更多倾向于“事物出现的由来”这一语义,不能达成动态对等的翻译目标。

2.泛指性表达:显化语义

泛指性表达普遍指的是语境覆盖范围较广的语篇内容。读者在理解泛指性表达时通常需要借助丰富的经验和语用背景,才能完成对其内含之具体语义的推断。对于涉及此类表达的语篇,白皮书英译本需要兼顾目标语受众文化背景的缺失情况,着重考虑表述的指涉性和语用功能,以使翻译结果更加准确和易于接受。

源语2: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译文2: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vehicle for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work together in promoting world peace, improving the well-being of humanity, and develop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源语2中的“载体”具有广泛的语义概念,不仅可指代某种物质在科学技术层面上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亦可指任何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实体。对于此处所使用的“载体”一词,中国受众会考虑到其在中医药特有的文化语境,并排除其化学介质之意,从而准确理解该词所涉及的人文氛围。因此,即便“carrier”一词是“载体”的直译,但在翻译过程中则需考虑到目标语受众的语言习惯,字面化处理译文往往会导致误解或混淆。针对“载体”内含的文化词义,白皮书英译本采用“vehicle”即可传达出“一种(赖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之意,这一恰如其分的语义指向可进一步确保译文传递的信息与原文保持一致。

3.评价性表达:积极化

评价性表达指的是针对社会大众所熟知的信仰、事件、猜测、观点或常识等方面所进行的评述,常伴随着深刻的情感和价值导向。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一种重要媒介,任何与中医药相关的述论都适用于这种互文形式。白皮书英译本在处理中医药相关文本时,需要将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发出中国新时代声音,以及讲好中医药故事等外交目的纳入考虑范畴,同时采用积极的词汇以加强正向评价并塑造开放、包容的中医药形象。

源语3: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译文3:TCM has created unique views on life, on fitness, on diseases and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during its long history of absorption and innovation. This has turned out to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and notable strengths of medicin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源语3流露出我国对中医药在数千年来的创新发展持肯定态度。对于“形成”一词的译文,白皮书英译本选用了“created”而非“formed”,以发挥出积极动词所能体现的强烈认同语用功能,进而传达出对中医药长足进步所赋予的高度肯定和强调含义。当涉及到“重要特征”或“显著优势”等四字格短语时,白皮书英译本为了提高积极情感态度的表达效果,使用意思相近的形容词“important”和“notable”进行并列而并非减译为单个形容词。该积极性并列结构不仅能够突显中医药在人类文明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人类健康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同时也能够加深目标语受众的情感体验。

4.标签性表达:查证法

标签性表达实则用于描述特定的人物、群体或文档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在源语社会文化中,此类表述一般均为人所共知,也拥有了被大众熟知并认可的翻译。故此,通过对此类表述实施查证措施,方可有力地提升译文的准确性。

源语4: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

译文4:TCM lays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importance of harmony on health, holding that a persons physical health depends on harmony in the functions of the various body organs.

源语4中的“脏腑”指的是中医学理论中有着完整的“形”、“气”、“神”三方面内涵的中医脏腑观,而西医认为“脏腑”仅指解剖学中的同名器官。因此,两者所涵盖的概念范围实则为属种关系,即中医体系中的“脏腑”仅在“形”这一层次上等同于西医体系中的同名脏器。白皮书英译本参考“脏腑”在西医体系中的官方译文“organ”,对其进行文化挪用,这一做法有助于提升译文在目标语受众中的认可程度,同时也可促进中医药文化及理念在国际层面上的传扬。

5.领域性表达:补充法

领域性表达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在于运用专业领域的体裁范式、措辞习惯以及特殊表达方式,如行话、俚语、习语等。由于白皮书中所述内容涵盖了大量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寓意表述,故而为了能够更好地阐释中医药文化及理念,需在翻译时适当补充隐含的文化信息。

源语5:中医药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更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

译文5:TCM also advocates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ndividual constitution, and climatic and seasonal conditions when practicing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etermining therapies,” a concept that enriches Chinese culture and provides an enlightened base from which to study and transform the world.

源语5中“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中医学的理论特色和浓缩精华,贯穿于中医药几千年来的发展与实践。为了阐明源语文字中的文化内涵,白皮书英译本采用补充法,将相应的具体解释融于整句中,将中医药文化意象从模糊状态具体化,化抽象为具象,重塑多元且立体的中医药形象。

研究发现,白皮书英译本中蕴含着多种不同形式的互文现象,而采用Bazerman归纳得出的数类互文模式能够深化对其隐含互文机制的理解。努力搭建一个能将译文同交际目的、语用功能密切联通的话语平台,而这正是政府官方文本的外宣事业所汲汲以求的。这种外宣导向的重要性必然会影响到后续相关译者的翻译实践过程。政府其他官方文本的译者将视不同互文情况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提升目的语受众对中医药解决方案,中医药理念甚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认度,同时,亦有利于给中国量身打造一个开放且多元,极具包容力的大国、强国形象。

三、结语

中医药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缩影,亦是发出新时代中國声音的有力载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已成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

如今,多角度、高层次的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研究正当其时,持续在启发后疫情时代中医药文化外宣工作、探索中医药多元化国际传播路径、加速中医药融入国际医学之林等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着关键的助推作用,从而使得中医药在在探索医疗卫生保健新模式,服务于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未来的进程中,肩负起无可替代的医疗保健重任和效力于加速世界文明进步的宝贵催化剂。而互文性向来被视作沟通具体语篇和社会文化抽象元素的桥梁,其势必能作为一个重要抓手,臂助中医药文化的表达方式与传播路径迈向历史新征程。(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编辑/余弘阳

猜你喜欢
英译本源语互文性
《孙子兵法》罗志野英译本研究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操控理论在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