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2023-05-30 10:48宋艳红
教育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师德师评价学校

宋艳红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破除“五唯”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改革教师评价。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当前,各地积极探索教师评价改革,在教师分类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机制创新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但是,以升学率和分数评价学校与学生的单一倾向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在此背景下,学校应如何聚焦关键指标,明确考查要点,从师德师风、育人实效、一线学生工作等角度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邀请校长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议题一    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克服“重教书轻育人”倾向?

王志鹏:教师评价体系的建构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环节,也一直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敏感环节。目前,教师评价标准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忽视过程、内容泛化等问题,也因此导致了诸多矛盾与冲突。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师德要求的底线内容。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和红线。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以“三个一”(一准则、一常规、一承诺)为抓手,明确师德要求,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其中,“一准则”指的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是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做出的基本规范,也是对教师日常工作的整体要求。“一常规”指的是我校制定的《第二小学教师一日常规》,从日常工作开展等方面给予教师具体指导与引领。“一承诺”指的是“师德师风承诺书”,每学年初,我校都会组织专项会议,组织教师现场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并由优秀教师进行领读,让承诺深入人心。

二是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教师生命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寻找榜样、靠近榜样、成为榜样的历程。为此,我校建立榜样教师培养评选机制,每年末组织榜样教师评选活动,日常工作中组织举办各种论坛、研讨会,以此发挥榜样教师的引领作用。三年来,我校共评选榜样教师24人,形成了榜样班级、完美教室、优秀教师等常态评选机制。此外,我校组织榜样教师以师徒互助的方式,带领青年教师共同成长,让青年教师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强化责任担当。

三是努力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只有让教师对自身职业产生认同感,才能让教师爱事业、爱学生。基于这一认识,我校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师德师风演讲活动,引导教师从日常小事中体会为人师者的责任;鼓励教师以文本的形式记录发生在自己和学生间的温暖故事,寻找育人的切实路径;成立20个读书社,引导教师在阅读教育类经典书籍的过程中,找寻专业成长之路,尽师责、强师能、修师德。

教师评价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敏感的工作,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与心态,还会影响教师间的关系。因此,学校要根据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强化对教师的精神引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以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金利平:近年来,杭州市临平区育才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映荷小学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突出实效导向与场景赋能,努力为教师提供一方适宜道德成长的土壤。

开设“课时银行”,让教师从不愿代课到主动代课。以前,学校教务主任最怕的工作就是安排代课,为什么?因为大家不愿意代课。为此,我校创造性地开设了“课时银行”,在规定教师基本工作量的基础上,让代课成为请假的前提条件。如今,教务处只要在工作群里发布代课需求,学校教师就会主动认领任务,风气大改。

建立“底线”考核制度,让教师从师德薄弱到正气彰显。我校的“底线”考核制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划“底线”,只要线没碰上,就视为满分。虽然底线考核制没有量化考核来得全面,却更具威慑性。以考核奖为例,学校制定了五条红线、划了十二条黄线,红线犯一条,便取消全部考核奖。这样,触犯红线、黄线的教师便成为极少数,正气便提升起来了。

丰富教师大会形式,让教师从被迫参与到踊跃参加。我校教师大会形式多样,有时会开成“故事会”,不管是校长还是教师,都可以为大家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有时会开成“颁奖会”“我要说声谢谢你”“说说我的搭班老师”“说说我的教学故事”等活动,备受教职工青睐;有时会开成“交流会”,全体教师拥有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到讨论中来。此外,学校每年还会评选“感动育才年度人物”。这样的活动我们已经持续开展10多年,通过微信的宣传,以及教师、家长的投票,不仅宣传了身边的榜样,传递了正能量,也發掘出教师身上的闪光点,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守住职业道德底线,让教师从“躺平”到敬畏课堂。上好课,是教师最大的师德。对于那种眼里没有学生、手中没有教案的教师,学校绝不能听之任之,任由他们“躺平”。我校积极为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建立“映荷书院”,通过百家讲会、行走研学、邱山论剑、书院发布等形式,借力“双师”导师制,助力教师成长。其中,邱山论剑参加对象是本校的青年教师,比赛内容分为试讲、专业素养测试、上课三个部分。学校将每一年的比赛结果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形式告知全体成员,让参加活动的教师知道自己在校内的专业排名,以此激发教师成长的内生动力。

如今,校园学习氛围浓厚,图书角里坐着许多安静阅读的学生,教师也静下心来备课,安心上课,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在我看来,校长要有担当精神,积极为教师营造一个适合道德成长的小环境,让走出校园的师生,成为改善社会道德生态的生力军。

许俊仪:师德师风问题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克服“重教书轻育人”倾向,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我认为,首先要让教师深刻理解和认识新时代教师的神圣使命,具体做法就是将师德师风建设渗透到学校文化内涵之中。为此,新泰市汶城实验小学既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又把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撬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杠杆。

在鼓励中激发、凝聚教师向上的力量。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鲜明的政治引领,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学校厚植教师教育情怀,把热爱教育工作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要求教师“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和真诚教育,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当然,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不是无源之水,因此,我校适时开展师德专题讲座、教育人物专著学习、教育读书沙龙、国旗下宣誓、师德承诺书签订、师德标兵选树、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激发教师敬业乐教的热情。此外,我校高度重视新教师培养工作,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制定发展目标,设计实施“青蓝工程”“骨干教师成长递进工程”“名师工程”三个教师培养项目。

在上善若水的人文关怀中推动教师不断进步。为了让教师感受职业带来的幸福和美好体验,我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实施春风化雨、上善若水的人文关怀。我校努力营造尊重教师的文化氛围,尊重他们的劳动、智慧、追求、人格,让每一位教师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愿意真心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与家庭情况,及时给予帮助,让教师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其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建成多个教师专业工作室,涵盖班主任管理、学科研究、书画指导、科技制作、特色体育等领域,为教师发挥专长提供条件。

师德师风建设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学校多位老教师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们毅然参加了“银龄计划”,精神矍铄地工作在班主任和学科教学岗位上,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随着个人成长规划的实施,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多名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走上管理岗位。

在张弛有度的工作中获取成长的不竭动力。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贯穿学校管理與教育教学的全员、全过程的工作,它既融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细节之中,也需要有一定的形式、办法、措施做保障,这样才能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出现。我校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即有组织(师德师风建设有人去抓)、有计划(制定中长期师德建设活动规划)、有载体(开展事迹推广会等活动)、有评价(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师德评议)、有结果(巩固省地级“文明校园”“师德建设先进示范校”成果)。如今,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议题二    怎样完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突出教育教学实绩?

吴伟斌:嘉兴市秀洲区麟湖小学位于嘉兴南湖之畔,共有三个校区,81个班级,3100多名学生,在职在编教师165人。多年来,学校以“孝善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在教师发展方面提出了“向善而教”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支善教、善研、善合作的教师队伍。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方向的“指挥棒”,能不能科学全面地评价教师往往决定着教师队伍能不能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针对教师评价这一话题,我有以下四点看法。

教师评价既要看到功劳,也要看到苦劳。第一,在一所学校里,总有一些个人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名师,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在各类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在各个场合的讲座中为学校争得荣誉,他们往往得到较高的评价,可谓是名利双收。但是,更多的教师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他们每天兢兢业业上班、认认真真上课,处理着日常的小事,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这样的教师是大多数,学校应该看到他们的成绩和付出。第二,在教学业绩评价过程中,往往是看数据说话,也就是考试成绩,这样的评价不一定能客观反映一位教师的工作实绩,所以对教师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一考了之,应该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在平时的教学中增加常规工作的检查和考核,从教师的备课、批改、上课、辅导等方面进行考核和指导,常规工作做得好的教师也应该得到学校的肯定和表扬。第三,不同的岗位性质决定了评价也要看苦劳。学校安全部门、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但是在论功劳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被忽略,其实他们的付出不比别人少,学校的评价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教师评价既要有共性,也要有个性。教师工作有着共性的要求,所以学校在制定教师评价方案的时候往往是统一标准和尺度,这样的评价标准突出了公平性,但是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教师群体中总有一些有个性的教师需要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比如,有的教师可能在语数外教学上存在短板,但在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中优势明显,如果学校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把教师在某一学科中的教学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为其寻找成长的空间,多方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许就会收获一位名师。而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这也让我意识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一样,多一把尺子,就可能多一位优秀教师。

教师评价既要横向评价,也要纵向评价。现在的教师评价一般以横向比较为主,把教师分成名师、骨干教师、一般教师等类别,这样的分类在学校管理上是有意义的,但是光有这样的评价是不够的。所以,在横向评价的同时要有突出个人发展的纵向评价,要让教师自己和自己比,为此,我校组织了“灵秀教师”“灵动教师”“领航教师”的评比活动,引领不同层次的教师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助力全体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教师评价既要评价个人,也要评价团队。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基于这一认识,我校提出“心连心、手挽手、一起走”的教师团队文化,通过开展抱团发展的校本研修活动、组建名师工作室、设立团体项目考核评价奖励等方式,对教研组、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团队等进行评价和考核。

总之,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而教师是实现学校立德树人功能的关键,所以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唯分数,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肯定。

议题三    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如何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标准?

金可泽:舟山市南海教育集团是一个小初高十五年一贯制的全学段公办教育集团。近年来,集团利用教育大数据成果,重视一线学生工作,探索家校协同机制,以评价撬动学校整体教育生态建设,在促进教师综合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从“外推”走向“内生”,增强教师立体评价意识。立体评价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由外至内的“外推”作用,更需要广大教师针对课程发展、管理效能、师生成长等核心要素,通过多主体、多层次和过程性评价,形成对学生成长、家校共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評价共识”。如何让教师评价走向“内生”?我们着重注意三个“避免”。一是避免“一头热”,要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家校工作对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实现从评价目的到评价内容、过程和结果运用的协调一致。二是避免“两层皮”,尽量辨识和契合教师的发展需求,尽量把刚性的评价指标转换为指引性的操作要求,把结果性评价前置为专业成长的行动目标,让教师从评价中找到自己发展的坐标,实现教师评价与教师研修的深度融合。三是避免“走过场”,学校要对教师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体检”,全面审视、调整、完善现行各类评价制度、评价标准、评价程序,逐步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评价体系。

从“聚合”走向“智能”,完善家校协同机制。近年来,学校依托“南海云”数字平台,把家庭教育大数据纳入其中,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改进评价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呈现方式,不断探索数字化“智评”模式。一是全员参与成长导师制,所有师生参与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依照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规划向导分类采集交流数据,并通过普访、随访和定访相结合的家访方式,完善家校协同网络,构建学生离校不离教、校内校外有人管的新格局。二是明确家校协同边界,与家长平等对话、积极协商,学校教育侧重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家庭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双方做到不越界、不错位、不控制、不独断、不迎合,让家校合作真正“同频共振”。三是打造线上学习社区,建立南海少年科学院线上学习社区,采用师生积分形式,开展成果申报、专项课题研究、学习提问等活动;同时推进学生“四个一”工程,以“人人拥有一颗礼孝之心、人人擅长一项生活技能、人人参与一个研究项目、人人培养一种体艺特长”为要求,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优势、建立自信,助力“五育”并举。四是形成电子年报机制,制定师生两份年报,汇总分析日常教育教学数据,勾勒师生“数字画像”,通过多来源、多视角信息,激发师生的发展动力。

从“控制”走向“指导”,促进教师思维方式变革。教师“强控制”倾向是指对教学和管理所涉及的各种要素及活动的强力管控,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内驱力不足、课堂分化加大、学业负担加重。从“控制”走向“指导”,根本在于促进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课堂教学层面搭建评价变革实践框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和矫正功能。一是要站在学生立场看问题,评价要看见每一个学生,不能只看“冷冰冰的分”,要关注“活生生的人”,从根本上实现教育价值观的转向。二是要丰富以评促管新方法,通过学生活动组织的引领,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本与代价,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必备品格。三是要立足过程指导多反馈,学校建立了评价中心和信息平台,使教师评价的信息和结果等能够及时反馈给教师,指导教师对教育活动作出科学、客观、合理的判断,在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上实现有效融合。

猜你喜欢
师德师评价学校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推介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