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青年路不是个例,不知你是否发现,似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耳熟能详的青年路。它或许是巧合,或许也证明了人们对“青年”二字的执念。它甚至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青年路文化。
提到青年路,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想到“北京”二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路其实与“青年”二字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
时间回到1959年,那时北京的大多数地区还是一片“荒地”,青年路所处的平房乡也不例外。当时在支援建设城市道路的号召下,一群年轻人靠着铁锹、小推车等基础装备提前完成了一条道路的建设——“青年路”。这条路随着自己的发展与壮大,见证了青年力量在北京城中的顽强生长。
青年路:年轻人“精神文化”的代表
青年路的繁盛要从十年前说起。那时的“朝青板块”还只是刚被炒热的房产概念,虽然被看作是“CBD(中央商务区)的后花园”,但一条地铁都没有,远近闻名的朝阳大悦城也不过刚开业。可随着北京城市规划的整体东移以及地铁6号线的开通,青年路逐渐成为北京年轻人“精神文化”的代表。
它首先吸引了“北漂”的目光,这里充满了机会。也许你的合租室友就是某爆款网剧宣发团队的一员,也许楼下住的邻居是就职于某知名明星的工作室,也许在你不知道的附近就住着你喜欢的歌手或导演……
奋斗是青年路上的主基调,彷佛深处有一个永不断电的世界。清晨,骑着共享单车的上班族一波又一波地涌向地铁;中午,骑着电动车的外卖骑手又在绿灯开启时奔向四面八方;晚上,那些从事新媒体行业的年轻人从电脑前抬起头来看着窗外思考着下一个选题。
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朝气、蓬勃和笃定前行的特质,他们将这种力量内化成了自己的驱动力,也作用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之中。正如青年路上永无休止的繁忙一样,每一个在这条路上的奋斗者都是青年力量的缩影。
遍布全国的青年路:热情與活力的象征
北京的青年路不是个例,不知你是否发现,似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耳熟能详的青年路。它或许是巧合,或许也证明了人们对“青年”二字的执念。它甚至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青年路文化。如串起城市中轴线、全长4000多米的武汉青年路,从途经人流涌动的汉口火车站、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山公园、行政中心江汉区政府,到诗情画意的后襄河公园……武汉青年路的包容意味着年轻的活力正带领整座城市走向更好的未来。
而成都的青年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便是万千追求新潮的年轻人的天堂。虽然只有300多米,但却充斥着各类服装、鞋类和小商品的“大篷车”摊位,每天都是人来人往。那个时候的青年路也是“富一代”的摇篮,很多人的第一桶金都是在这里挖到的。虽然从90年代中期,由于城市规划的征地与拆迁,青年路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依然是无数成都人心中代表着活力的符号。
每座城市的青年路都寄托着人们对于新生力量的希望,青年路的存在已经内化成一股奋斗和创新的力量。可以说,城市里的每条道路都是某种程度上的青年路,是行走在这座城市里敢想敢拼的青年们追逐梦想的痕迹。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