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与就业

2023-05-30 10:48:04付勇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贵贱黄文秀学历

付勇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近日,一个社区公开招聘社区干事,并公示免笔试人员名单,共14名硕士、5名博士,其中一名博士的专业为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公示一出,迅速火出了圈,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说:“国家培养你们成为硕士和博士,你们却跑到街道办工作,纯粹是浪费教育资源。”也有网友说:“从个人选择的角度看,工作不分贵贱,你情我愿的事,谈不上啥浪费。”还有网友说:“把看似普通的基层工作做好了,才是真正的本事、真正的高端。”

材料2: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相对看得淡一些。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围绕“学历与就业”,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申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文题所供材料1阐述的是“高学历低就业”引发的思考,材料2阐述的是社会就业对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人品与能力。这两则材料虽然讲述的角度不同,但是都围绕着“学历与就业”展开。这就告诉考生,“学历与就业”是这篇作文的写作核心,关键是从什么角度去提炼观点,写作时如何联系好材料与社会现实。考生还必须明白申论的概念,才不会偏离文体要求。申论其实也是议论文。“申”是申述,“论”是议论,“申论”是就特定的材料、事件或者问题进行陈述、说明、概括,并据以发表见解,阐述理由,推断关系。简而言之,就是“讲道理”。因此,考生写作时要紧扣“学历与就业”表达看法,展开论述,达到以理服人、以理育人的目的。

参考立意:学历有高低,职业无贵贱;学历不为本,脚踏实地才是真;以学历之基,拓就业之广;提升自身修养,实现自我价值;扬学识之帆,行实干之路;学历是通往社会的一张名片;学以为用,业就于行……

习作展示一

学历有高低,职业无贵贱

◎一考生

走过十年寒窗苦读路,胸藏平生万卷书。学历,是对学生学业能力的证明。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平均学历随之提高,就业问题却显得愈发尖锐。高学历必然对标“高”职业吗?未必尽然。

职业体现人生选择,学历不应成为人生“绊脚石”。职业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它既是立身之本,亦是价值之基。职业不应是牟取利益的工具,更应成为实现个人理想价值的点金石。博士生参与基层工作,正是其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学历的光环不应抹杀个人的意志,既然能依靠这份职业养活自身,又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何乐而不为?

职业需要综合能力,学历不应成为求职“拦路虎”。当今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社会高层次人才依旧短缺。诚然,学历体现了一个人的学科专业能力高低,高学历者通常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但专业素养只是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而在现实生活中,“高分低能”的情形也不少见。我们要打破“唯学历至上”论,注重对人才能力的多层次考察,从需求端进行改革,带动高校等供给侧加速变革,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真正高水平人才,让学历“锦上添花”,而非成为“高墙壁垒”;让学历成为“助推器”,而非“拦路虎”。如此,才能有效发挥学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职业反映时代需求,学历更应成为行业发展的“催化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的内容有轻松、繁重,有简单、复杂,但职业本身并无贵贱之分。学历高低体现着个人的知识水准、眼界水平,能帮助我们在职业中产生更大的发展动能。北大毕业生养猪形成产业,大学生返乡助力脱贫攻坚,这都反映了时代的需求。某些职业被诟病低效劳苦,但从更高的角度看,高学历者能给这些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小到养猪搬砖,大到为国铸剑,职业不分贵贱,社会要进步,学历所代表的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统一的。

于个人,我们要将兴趣与国家需要相结合,让学历助力就业;于社会,行业要注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培育更多实干型人才。学历虽有高低,但不能决定能力;职业既无贵贱,择业尤需热爱。如此,方可于人生画卷上,挥洒笔墨,绘就精彩。

◆点评

这篇申论紧扣中心论点“学历有高低,职业无贵贱”展开论述,开头由学历始,提出了自己对学历与职业的看法;在主体部分,考生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了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地阐述了学历与就业的关系,彰显了较为深刻的思辨色彩。尤其是形象而生动、诗意而哲思的语言,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彰显了考生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习作展示二

学历不为本,脚踏实地才是真

◎一考生

近日,一张招聘社区干事的名单上了热搜,竟是因为应聘人员学历很高却去做基层工作。难道学历是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吗?我想,并不然,学历不是根本,唯有脚踏实地方能发挥自身价值。

学历不是根本,无法一劳永逸。当今社会追求高学历,认为学历高就业好,将来的生活也会轻松许多,但人们忽视了重要的精神品质——脚踏实地。盲目地追求学历,给自身重压的同时活在对未来的幻想之中,只会逐渐迷失自我。范进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一味追求“学历”,落榜时,他生活潦倒,周围满是白眼与冷落;但当他考中时,却因为高兴过头以至疯癫失常。后来他不仅接受乡绅的财物,更是只为虚名不办实事。至于他的结果,我们可想而知,那就是迷失自我于“学历”、官场之中。

学历无论高低,踏实做事更重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之圣贤早已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真理:只有脚踏实地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考上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的黄文秀,不顾亲人劝阻,毅然决然地回乡当起了大学生村官。村里人起初并不相信這个大学生能够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但在与她相处的过程中,人们看到了她的能力与毅力。她请专家分析土壤适宜栽种什么作物、修公路、关心贫困百姓的生活,种种举动,使百坭村的人民打心底信任她。在一次暴雨中,黄文秀因放心不下村民及果树,冒雨开车赶回百坭村,不幸遭遇山洪殉职。黄文秀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至首位,踏实做好扶贫工作。她的学历不可谓不高,可她仍扎根于基层,研究脱贫对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攻坚,直至因公殉职。就业无关学历,成就在于脚踏实地。

学历不是最终追求,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学历只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途径,无论未来就业如何,脚踏实地去做,一定会有收获。我们要将目光放长远一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人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而在择业时,我们应当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为之奋力拼搏、积极进取。

学历与就业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要辩证看待二者的关系,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积极进取,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不断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职业素养,在平凡的岗位写下不平凡的故事。

◆点评

这篇申论起笔由文题材料入手,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历不是根本,唯有脚踏实地方能发挥自身价值。考生在行文中,紧紧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阐明道理。文中论据典型而新颖,论证得当而深刻。如范进的事例和黄文秀的事迹,一正一反,凸显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结尾再次发出号召,希望青年辩证看待“学历与就业”的关系,掷地有声,发人深思。

猜你喜欢
贵贱黄文秀学历
姜笨笨
象棋与围棋
当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01:58:26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读写算(下)(2022年9期)2022-10-11 03:22:14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42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西江月(2020年1期)2020-01-19 01:17:50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3:54
咏犬
“物”与“贵贱”之间
——论庄子之“物无贵贱”
长白学刊(2019年2期)2019-03-18 21:43:15
知识无力感
东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