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主持人:特斯拉近期提价是否有些意外?
袁月:在碳酸锂降价和新能源车销量有压力的情况下涨价,感观上确实是有些难以理解,因为市场都在预期进一步降价,不过换个思路想想,也许就理解了。这次提价幅度只有0.2万元,对于一个25万以上的车来说,这个幅度可以忽略,消费者不会因为这2000是涨是降就做出买与不买的决定。换言之,这个幅度不会影响成交。
潜在影响可能更大,就像刚才说的,很多消费者都在等着降价,尤其是特斯拉之前降多涨少,这会导致观望情绪增加,若想改变这种预期,反向来一次涨价,哪怕幅度不大,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再从相对长远看,想进一步提升3和Y的销量,降价也许会是不错的策略,尤其是在相较其他车企成本优势较大的情况下,那这次来一个不影响短期购买力的涨价,也可以为后续降价预留一些空间。
一季度汽车销量有压力,4月份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接下来还需关注销量提升情况,在政策支持、新车型上市等作用下,理论上会逐步好转。如果真是如此,对整车、锂电、零部件等产业链预期也会提升,只是短期走的强不强更多要看市场资金结构,具体看情绪。中期看,上述方向竞争格局都相对清晰,尤其是完成行业出清的细分领域,龙头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当前的估值中期看已经有一定性价比。
主持人:特斯拉除了车,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袁月:机器人应该算一个,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推测,Optimus需求将达100亿台,远远超过汽车需求。从性能上看,较之前在整机完整度和稳定性上均有提升,更灵巧、更流畅,且单腿可以实现原地跳跃,说明腿部关节模组进步很大。此外,机器人采用的FSD系统算法难度远大于自动驾驶。
马老板在股东大会上花费很多时间介绍机器人,不仅说明未来该市场空间广阔,也说明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绝对的信心。当前软件和硬件跑通说明完成了产业的第一步,这是最耗时的,接下来要看设计、生产、量产等环节的进展。
本周机器人概念走势较强也得益于特斯拉的表态,对此之前说过,无论是国内高端制造还是海外巨头的进展,智能机器产业链催化剂都在,未来还会有AI+赋能。只是走势不可能一直持续,更不要追高,这是由资金特点决定的,短期要看龙头对板块的影响,中期可以跟踪受益行业发展且有一定技术壁垒的方向,如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
主持人:半导体接下来的预期是什么?
袁月:主要是两个:对景气度复苏和对国产替代的预期。前者有行业周期,要看需求的回升,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看,半导体复苏进展相对较慢,进度有所推迟,不过,只要后续有复苏,还会是阶段性催化。另一个就是行业扩产,以中芯为首的大厂,在业绩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维持一定规模的资本开支是大概率,这样对设备端的需求也会存在。再叠加一季报看,设备端是半导体产业链中最好的,这也反映出最先受益周期复苏或者行业扩产。
后者相对来说不好量化,更多看政策、消息和情绪,大方向非常明确,就看阶段性资金的理解,有助涨助跌作用。国产替代预期高的主要是国产化率低且有行业壁垒的细分子行业,这两个条件是并列关系,这是接下来重要的驱动因素,也是短期走势相对强的。此外,上周龙头业绩小幅超预期,在此基础上会维持一定规模的资本开支,这对设备的需求也是支撑。具体受益方向在“滚雪球”中有过分析。
主持人:最后再说说盘面吧!
袁月:在没有明显放量的情况下,大概率会形成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区间震荡,这期间观察盘面氛围,主要板块都会有轮动反弹,这期间要观察在各自板块内资金相对强的个股,通常后续走势会领先板块。
通过这两天的反弹能看到,板块反彈相对强的是近期调整少的,板块内部反弹多的也是近期调整少的,这种结构通常意味着短期资金更强,与中期关系不大,要明白短期的形态和重点。目前主要都是轮动反弹的修复,不是新上涨周期,连续上涨后不要后知后觉,可以利用分歧和一致做差价,而不是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