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超 陆柏合
摘要:传统村落中蕴藏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随着5G和数字化应用的到来,给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新思路,也给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案。本文首先对传统村落数字化的背景做了相关阐述,并从实际出发,分析传统保护手段的弊端,引出数字技术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贵州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发展路径,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发展
传统村落泛指民国以前所建的村,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传统村落中有非常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国历史的记忆、传承着国内优秀的内在文化传统,而且相对于经典文献和出土文物,传统村落所承载的相关历史信息更具鲜活性。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同于单体文物,单体文物只需要将该文物保护好,而传统村落更强调对传统风貌的整体保护,不局限于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因此,相较于其他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更具复杂性与挑战性。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字化技术也逐渐被运用到传统村落领域,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播。我国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上的运用起步较晚,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实践,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我国对传统村落数字化的探索和研究也越来越成熟,在传统村落在数字化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对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意义、价值、应用原理等理论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刻全面的同时,对传统村落保护数字化应用的具体实践性研究越来越深入,优秀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并逐渐健全了“乡村文化+互联網+数字化”的横向保护模式。如影响力比较大的数字化项目有:敦煌莫高窟艺术数字化保护项目、故宫博物院虚拟旅游、三峡文化遗产数字化展览工程、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工程等。
目前,数字化技术手段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运用主要有三类,一是数据留存技术,即以图形图像、空间数据采集和存储为核心;二是以三维模型构建和文化数据创意为核心的信息加工技术;三是以虚拟现实和网络化展示为核心的展示传播技术。这三方面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逐渐成熟也体现了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各地区加大了对古村落的文化保护与传承,但传统村落的保护仍然形式严峻,不断有被严重破坏的传统村落退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的保护手段存在几个弊端,从物质文化的保护上来看,一是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量大,传统保护手段难以做到全面。我国共公示了六批传统村落共8171个,每一个传统村落中又包含数十栋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要素、生产工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村落保护工作量巨大,传统手段难以做到全面。二是在保护效果上,传统的保护手段只能实现村落风貌的局部还原,建筑的结构加固、细节的修缮等,且由于传统建筑的修建的技法工艺很多已年久失传,匠人流失严重;修复还原过程又存在资料不齐,技艺不精,审核不专业等问题,难以保障修复效果。三是保护方式上,如果村落前期没有针对建筑空间的划分、物件的使用等的设计规划,建筑空间的利用仍然难以融合于人们现代的社会活动中,容易与现今的时空产生隔离效应,就会出现传统村落古建筑即使完成修缮,仍然无人使用的现象,很可能导致二次荒废,成为当地管理部门的负担。
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上看,一是在保护意识上大众并不强烈,无论是原住民还是外来人员都没有意识到传统村落对于当地文化、对于国家文化的重要程度,也没觉得与自身有何关联性。二是在保护利用方式上还不够全面,传统对于文化的保护方式基本运用文字、影像记录,然后发布传播,民众通过阅读、观看,被动式接受文化信息,实际效果对于文化的涵义深度上来远远不够。三是没有一个系统的方式对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规划与引导,文化的保护不同于物品保护,不仅仅是记录、保存、体验,更多的是传承与发展,文化的生命力依托于人的活动,让传统村落的文化重新以新的方式浸染,才是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是破除传统村落文化实体难以保存的新路径,也是推动古村落文化永续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
1.贵州省的传统村落特征
贵州省地处西南腹地,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岩溶化山原地带,整个地形变化复杂,群山环绕。受土地、资源、人口和交通等因素的制约,贵州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值得庆幸的是,许多历史悠久、形态各异、环境优美、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得以在汹涌的现代化、城镇化浪潮中保留下来,这也使传统村落成为贵州的一大特色“瑰宝”。
贵州省传统村落的数量位居前茅,2012年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申报以来,经过5批次申报,贵州省共有72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传统村落总数的10.6%,目前又有33个村落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贵州省传统村落的布局特征是量大面广密集分布,东密西疏。其中铜仁市、黔东南和黔南州等东部传统村落较密呈现片状分布,分布相对密集,而遵义、六盘水、安顺、黔西南州等中西部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相对零散,并且贵州有17个世居民族,而贵州的大部分传统村落里盘踞着古老的民族文化,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也造就了很多村落特色的矗立,村民依山傍水而居,当然也正是由于贵州地形地貌特点,且传统村落分布不均等原因,造成了对传统村落的集中管理和保护工作很难取得有效成果。
2.贵州传统村落的数字化保护路径探究
①设计建设数据库与数字化内容采集
对贵州传统村落进行集中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除了必要的数据技术外,对数据类型、内容等也应有明确的规定,这就涉及到对传统村落中需要保护的要素进行调研、考查、勘探与采集,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农耕、服饰、饮食、歌舞、家训等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深度调研,找行业内的专家共同制定数据管理规范与对接标准,建成传统村落数字资源库,这是实现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第一步。
数据采集内容需涵盖传统村落全要素,涵盖村落概况、地理风貌、村落格局、历史环境要素、传统建筑等,数据类型应多样,包括空间三维、全景影像、高清图片、史料文字、音频解说、视频资源等。在此基础上应该建设一批示范数据作为数据库样本,以便后续做参考复制,推广应用,从而建立全面且可持续发展的数据库。
②建设文化展示传播平台
有了数据库后,则需要搭建一个数字化平台,将数据资料利用数字化技术以更加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平台具备的能力大致包括数据处理与管理、大数据计算、业务逻辑处理、基础功能支撑及村落展示应用等,能覆盖旅游服务、学术研究、用户互动、政府监管及商业运营板块,综合利用大数字技术、云计算技术、三维图像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诸多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村落从整体到局部,再到重点保护个体对象的数字可视化过程。为公众呈现宏观与微观视角组合的丰富视觉与交互,将贵州特色文化,如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屯堡文化等能真实直观展现在公众面前,满足随时随地流畅体验贵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需求,最大程度实现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推广与转化,推动传统村落资源发展性保护及合理利用开发。
③建立数据管理后台
除展示与传播平台外,需要建设数据管理后台,负责村落资料的管理与更新,实现传统村落的资源的统计,辅助村落保护要素的统一管理。依据各级行政管理单位省、市(州)、县(区)、乡(镇)、村(含自然村)设置不同的账号和权限,平台工作人员负责账号的开通与管理。账号的開通除可以明确村落保护的负责人外,也可对这些责任主体进行线上统一管理,形成多级管理结构,共同监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单位(人)需对其管辖村落及区域做常规工作汇报,同时运用智能物联设备及云计算技术,对各个传统村落进行实时状态监管,线上线下协同,落实对传统村落保护措施。
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物联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工具。利用线上数字化技术协同线下的模式来研究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问题,是一种跨界和混搭,其探索意义在于去粗取精和合纵连横,最终实现1+1远大于2的多元价值目标。
传统村落具有不可再生性,是我国农耕文明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凝聚了历史的记忆、传承着中国内在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我们应该更注重“活性传承”,不只是保护它的物质文化,更应该保护它内在的精神文化。而我们正是在朝着这条路进发,我们参与了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搭建了属于广大老百姓、属于贵州的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借助这个平台,让参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广大的组织与个人,更加深入了解传统村落丰富文化内涵,运用专业的知识,挖掘出更多有保护传承价值的文化,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助一份力。
传统村落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利用、传播及传承我国独有的农耕文化与民族文化。数字化过程中应注重浏览公众的体验,营造美好的体验感;传统村落数字化应更注重浏览公众的主动参与,创造出“共情”的环境,吸引游客主动参与并获得精神享受。数字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保护,如果公众能在数字化产品中感受到震撼的效果,感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美好,就会有更多人、更多社会群体深入到当地村落中,主动投身到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播,这才是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发展的最优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刘颖超,杨立国,李雪静.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数字化传播及其旅游价值提升——以张谷英村为例[J].经济地理,2022,42(12):232-240.DOI:10.15957/j.cnki.jjdl.2022.12.025
[2]漆雪薇,彭小荣.增城传统村落数字化技术保护与更新路径研究[J].艺术品鉴,2022(30):36-39.
[3]李伯华,李 雪,王 莎,等. 乡村振兴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2,45
[4]徐 坚,单 欣,王儒黎. 国土空间视角下的高原山地民族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以保山隆阳区为例[J]. 湖南师范大 学自然科学学报,2020,43( 5) : 17-22.
[5]焦连志. 内生性变迁与外生性变迁———中国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现代变迁中的两种不同路径分析[J].晋阳学刊,2005(3) : 36-40.
[6]胡 最,刘沛林,邓运员,等.汝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基因识别———以香火龙为例[J].人文地理,2015,30(1) : 64-69.
[7]鲁可荣,程 川.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变迁与乡村文化传承———以浙江三村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38( 6) : 22-29.
[8]郭建明,余万福.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南薅村为例[J].建筑与文 第1期9化,2019( 1) : 57-58.
[9]郭 妍.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3-159.
作者系贵州小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