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映林
摘 要:太后摄政是家天下皇权制度下的一种政治现象。太后摄政的出现是皇权在某一阶段的转移,因此太后在摄政时期的角色是以皇权代理人的身份走到前台。在男权社会从没有过女性从政的制度安排。女性能听政、摄政完全是由于在某一个时期出现“主少”或皇帝愚庸的政情,而后妃又具有从政的欲望与能力,于是女后摄政的现象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至于女后摄政的程度对王朝盛衰的作用以及对后来历史的影响如何,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女后自身的政治能力与个人品格,一是当时朝廷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
关键词:太后摄政;良莠并存;天下晏然;先进文明
概 说
没有男女两性也就没有人类社会,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1]不过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始终稳含着男尊女卑观念,最典型的莫过于政治领域中的所谓“女后干政”。然而正如《周易》所云,这個社会是由男女共同构成的。看看古代中国三千年史,正如世人所见到的:“古今山川灵秀之气,往往不钟于须眉丈夫,而钟于女子”。在古代中国其实女政治家、女科学家、女史学家、女文学家、女艺术家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妇好这样能征善战的女将军。可翻开一部二十四史,在宫廷政治中见到最多的恰恰是“女后干政”“牝鸡司晨”“女色祸国”等等。这种观念早在上古时期即已出现,《尚书》记周武王云:“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2]。民间社会对女性的普遍要求是“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说法本身就带有明显的男尊女卑的歧视——女子不能从政,不能有学问。所以,太平天国准许女子参加科举考试,出了个女状元傅善祥就成为破天荒的举措,今人大加歌颂;民国初期,女子能与男子同上大学被称之为男女平等的伟大之举。
可司马迁却说:“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3]司马迁对女后作用的认识就比较全面,既认可她们的“正能量”,也看到她们的“负能量”,用曾经时髦的话说是一分为二。但司马迁的观点并不为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所接受,尤其是帝王不接受,魏文帝曹丕就下过《禁母后预政诏》:“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4]
帝王的立场反映就是制度安排,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规定:皇后只能管宫中嫔妃之事,宫门之外不得干预,外朝命妇按例于每月初一、十五朝见皇后,其他时间,没有特殊缘故不得进宫。即使这样朱元璋仍不放心。洪武三十年底,朱元璋得了一场大病。他以为自己活不长了,想起皇太子朱标的生母李淑妃(建文帝的祖母)非常能干,担心自己死后,她会仿效历史上的女后临朝,甚至学武则天,于是让其自尽。[5]这样,朱元璋紧紧地把后妃的活动限于宫闱之内,也就有力地杜绝了可能出现的外戚专权时的狐假虎威,胡作非为。终明一朝有宦官专权却从无外戚擅权弄政之事。
朱元璋此举非其独创,而是学来的。汉武帝鉴于吕后临朝称制和他奶奶窦太后严重干政,立刘弗陵(昭帝)为太子,即杀其母钩弋夫人,还振振有词地说:“往古国家之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耶!故不得不先去之也。”[6]北魏时也有此规定,凡被立为太子,其母赐死。[7]其后期才废此规。
从心理因素看,由于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人们喜欢以伦理道德作为价值评判的尺度。翻开二十四史,人们发现太后临朝称制不一定会造成政治黑暗、历史倒退,相反有的还促进了社会进步。概括地说,女后摄政是良莠并存,而宦官专权几无一例可以说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
平心而论,私心人人会有,无论什么样的统治者,都视天下为己业,肯定是希望皇位能传之子孙万代,不容他人觊觎的。太后临朝称制亦然。太后利用父兄掌权,形成外戚专权,代理皇权;但外戚一旦觊觎皇位,要改朝换代时,太后往往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儿孙(皇帝)这边。西汉末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她任用自己的侄儿王莽理政,使得王莽由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的路线一步步地做了真皇帝,这让王政君只能打掉牙齿和泪吞。史载:王莽戴上梦寐以求的皇冠后,由于玉玺还在太皇太后王政君手里不肯交给他,王莽于是派安阳侯王舜到王政君这里来要。王舜平时在王政君面前十分地恭谨,甚得宠爱,《后汉书·元后传》说“太后雅爱信之”。但这次她见王舜来要玉玺,却不给面子,怒骂王莽:“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又悲怆说道:“欲以此玺俱葬,终不可得!”遂将玉玺投掷于地。[8]
王莽擅权,将女儿强配给汉平帝,立为皇后。平帝死后王莽立宣帝玄孙为帝,即孺子婴,孝平皇后为皇太后。王莽废孺子婴自立为帝。时皇太后年仅18,王莽称帝,她从此“称疾不朝会”。王莽败亡,她说:“何面目以见汉家!自己投火中而死。”时年仅33岁。[9]
对历史上太后临朝称制,也非所有帝王予以否定。最典型的莫过于宋朝。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专门制定“皇太后垂帘仪”的王朝,规定皇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在国家大典中一切相关的礼仪细节。[10]而有明一代再也不见太后摄政。清代的隆裕太后则是在皇帝退位诏书上签字的最后一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总起来说,女后临朝摄政,几乎与中国皇权制度相始终。而女后临朝摄政,作为中国皇权时代宫廷政治的一个侧影。她们的活动不仅映射出宫廷政治的面貌,也展现了皇权时代政治运作的全景影像。研判女后临朝摄政,对了解古代政治运作的全貌不无裨益。
中国历史上临朝摄政的皇太后,总数超过40位。下面对秦朝以后皇帝制度二千多年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太后“临朝摄政”的另面情况作一梳理,说明笼而统之臧否“女后摄政”而判为“女后蠹政”有失准确。
西汉吕后称制,“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名雉(公元前241—前180),字娥姁,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所生刘盈,刘邦称帝后立之为太子。后来刘邦觉得刘盈性格过于仁弱,“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用刘邦的话说是如意“类我”。[11]然而吕后采取各种方式包括用张良计请来“商山四皓”,终于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位。但刘邦太了解吕后了,为此和大臣们举行了“刑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12]。可这一规定在刘邦死后被吕后击得粉碎。大汉建立,吕后做了8年皇后。这个阶段吕后的政治活动有两件影响后世很大的重要事情:一件是诛韩信,一件是杀彭越。故尔司马迁说“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13]。刘邦死后,惠帝在位,她做了7年皇太后。惠帝死后,她临朝称制8年,前后参与政治23年,其中实际掌权15年。在汉朝初期她称得上是统治集团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刘邦在做皇帝的第8年(公元前195年)病死。从这以后,吕后就紧紧地把权力抓在自己手里。她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毒死了赵王如意,害死戚夫人:砍断戚夫人的四肢,剜掉双眼,熏聋耳朵,饮以哑药,置于厕所中,稱之为“人彘”。惠帝见了,受到惊吓,生了一场大病,“岁余不能起”。他派人对太后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从此以后,惠帝“日饮为淫乐,不听政”[14]。惠帝死,吕后立宫人之子刘恭为帝,是为少帝。吕后杀少帝母,自己临朝称制。可以说吕后是中国帝制历史上第一个临朝摄政的皇太后。战国时秦国的秦宣太后(秦昭襄王稷的生母,秦始皇的曾祖父的母亲。2015年播放的《芈月传》讲的就是这段历史)临朝擅政,但那是在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之前。
汉朝建立之初接受的是多年战乱后经济残破不堪的社会,故在西汉初期实施黄老政治,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吕后临朝,继续着黄老无为政治与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治国政策。综合《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上的相关记载,她继续刘邦的治理政策有这样一些:
1.适度放宽经商政策,轻徭薄赋,赋税十五税一,改变了秦朝“太半之税”的重赋税。
2.禁止大兴土木,即使修筑长安城,为了不伤农时,分三期进行,每期徭役不过一个月。
3.规定戍边和守卫京师的戍座卒,一年轮换一次。
4.释放奴婢,官吏不得阻拦干涉。
5.复员回乡的士卒,可以优先获得土地,使他们成为自耕农。
6.甄别罪犯,大赦天下。
7.废除秦王朝不准私藏诗书的“挟书令”以及“三族罪”“妖言令”。
8.推行与匈奴和亲的政策。
刘邦驾崩,吕后摄政,匈奴冒顿单于修书一封,要求迎娶寡居的吕后。这是对大汉莫大的侮辱。书中说:“孤债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债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15]吕后自然怒不可遏,要出兵征伐匈奴,召群臣商量对策。在季布的分析下,吕后于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春,“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冒顿单于”[16],并把自己乘坐的两辆车子、8匹骏马赠给冒顿单于。吕后的处理方式感动了匈奴首领。冒顿单于派使者到汉朝致谢:“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17]于是他也送来马匹,与汉朝和亲修好。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消弭了。
有成语“萧规曹随”,形容刘邦与吕后时期的国家治理情势,事出《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从字面理解,是说遵循萧何任丞相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即指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相,从不改变前任既定政策。而“萧规曹随”时期的最后时间段正是吕后临朝称制阶段。所以,这“萧规曹随”代表的也就是吕后执政时期的治国理政路线,即继续着汉高祖刘邦的既定方针。吕后摄政专权,所行政策继续推动着新兴王朝的上升,这就为随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吕后作了不低的评价:“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吕后临朝称制,她的统治是成功的。她既是汉朝最强势的一位皇后,也是最强硬的一位太后。
东汉邓太后临朝摄政“天下复平”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的特点之一是外戚与宦官交替掌权,而外戚专权往往出于小皇帝的母后或祖母用娘家人所致:“定策帷帘,委事父兄。”东汉一朝出现六位太后临朝听政:章帝皇后窦氏、和帝皇后邓绥、安帝皇后阎姬、顺帝皇后梁妹、桓帝皇后窦妙、灵帝皇后何氏。[18]其中对稳定政局、推进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当是邓太后。邓太后(公元80—121)名绥,汉和帝刘肇皇后,南阳新野人。其祖父邓禹是东汉开国元勋,封高密侯,列名云台二十八将;父亲邓训官至护羌校尉;母亲阴氏是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阴丽华的从侄女。
公元89年,章帝刘炟驾崩,和帝(公元79—105)即位,时年仅11岁,窦太后临朝听政。太后兄窦宪掌握朝政大权,东汉外戚专权自此始。窦宪专横跋扈,广置私党。窦宪的弟弟、儿子、女婿,以及各自的亲戚纷纷出任高官,为非作歹。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和帝成年后,与宦官郑众密谋,捕杀窦氏一族与党羽。这是东汉时期宦官对外戚的第一次打击,从此开始了外戚与宦官的交替掌权和内斗。
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年),16岁的邓绥被选入宫。她长得“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19]。永元十四年,她被册立为皇后。三年后年仅27岁的和帝病死。和帝之子、刚满百日的刘隆(汉殇帝)十二月继位,次年八月则夭殇,仅做了8个多月皇帝就殁了,遂由和帝之侄13岁的刘祜继位,是为汉安帝(公元107—135年在位)。26岁的邓绥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直到安帝永宁二年(公元121年)三月病逝,前后摄政16年。
邓太后执政后,为了避免出现窦太后时的外戚专权,引发日后的权力斗争导致家族覆亡,便首先采取压抑外戚邓氏家族的政策。她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说:“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德酮,至有浊浪奉公,为人患苦。咎在执法懈怠,不辄行其罚故也。今车骑将军邓骘(邓太后之兄)等人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滑,多干禁宪。其明加检劾,勿相容护。”
邓太后要求他们对邓氏家族不得庇护,必须秉公执法。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包庇、赦免邓氏族中犯罪者的事发生,[20]遏止了外戚邓氏亲属的仗势胡为。和帝几次要擢升邓骘官职,均遭邓太后拒绝;故在邓太后执政时期,邓骘一直没有得到升迁。她吸取前面窦宪兄弟与宦官郑众的权力斗争的教训,很注意搞平衡,不使皇帝和宦官感到失落,不少宦官都受到她的重用信任。不过她在死后邓氏家族最终还是遭到清算,只不过是小人的妒贤忌能的阴暗心理作祟所致,而非她摄政期间有私罪之过。
由于邓太后熟读史书,因而能从历史吸取教训。为提高士族知识水平,更是为了防止皇亲国戚违法乱纪,邓太后在京城办了两所宫学,分别教授宫人和皇室诸王及其他贵族子弟,用儒家“克己修身”思想以及经书中治国理政的道理施以教育,让皇室贵族子弟知法守法。
爱才之心使得邓太后尊重学识渊博的人。班昭乃一代才女,精史学,尤精经学。她是《汉书》作者班固的妹妹,家学渊深,博学高才。她曾受命续写《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并担任后宫嫔妃教师。因她14岁时嫁曹寿为妻,曹寿早故,大家称她为“曹大家(音gū)”。邓太后把她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从她学经书、天文、数学,从未懈怠,还不时商以国事,请其提出建议。永初三年(109年)秋,邓太后的母亲新野君病故,太后需服丧一年,邓骘也上书乞退。邓太后很想留他继续在朝,与班昭商议。班昭认为邓骘应该守孝。邓太后接受了班昭的意见,令邓骘离朝为母服丧。从这件事也可看出邓太后虽恋权却也能遵规守矩,不违反儒家礼制。
邓太后临朝执政时,距东汉王朝的建立已经80余年。此时的大汉,还处在发展阶段,国力雄厚,就全国范围来说,经济发展的势头还在继续;但伴随的是上层社会的腐朽日渐严重,突出表现就是统治集团在财富刺激下处处事事追求奢华享受。邓太后甫临朝听政,即下诏禁止奢靡,提倡节俭,取消宫廷画工39 种;下令摒绝宫中一切珠宝珍玩,皇帝宫苑上林苑中所有珍奇鹰兽一起送到市场出售,所得款项进入国库;地方州郡与诸侯王国进贡物品一概削减1/2,同时裁减宫中冗员,禁止殚财厚葬,“减大官、导官、尚方、内者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自非供陵庙,稻粱米不得导择,朝夕一肉饭而已。旧太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太后敕止,杀省珍费,自是裁数千万。”她还遣散宫人五六百人,[21]由此减少了宫中开支。殇帝死,修广陵葬之,邓太后要求“诸工作,事事减约”,结果只花了原计划修陵的十分之一费用。[22]
邓太后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一个政权的清明廉洁离不开克己奉公的官员,所以她摄政期间,多次下诏要求各级官员重视人才的选用与考核。之前窦太后摄政时发生过外戚与宦官的权力争斗。邓太后一反前朝所为重视选拔官员的品行,改变了外戚宦官擅权时留下的恶迹与影响,从而涌现出一批才干出众、恪尽职守的廉洁官员,如何熙、羊浸、李邰、陶敦、朱宠、陈惮等人。这之中,尤以流传至今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官员杨震的拒贿事迹最典型。杨震“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23]。司马光说杨的家风淳朴是由于杨震本人“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下属要给他子孙“开产业,震不肯,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24]这样的认识在专制极权的官本位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在邓太后的影响下,车骑将军邓骘当权时崇尚节俭,罢力役,办事不独断,“与公卿参谋”,而且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其子邓凤受贿不轨,邓骘遂髡妻并命邓凤向社会谢罪。其时他能推举贤能,重视使用有才干且廉洁奉公的官员。司马光评论道:“邓陟(骘)在位,颇能推进贤士”[25]。杨震就是邓骘推荐给邓太后的。邓太摄政时期,外戚邓氏一门无有敢于仗势敛财或胡作非为以身试法者。而邓骘的带头守法不张扬行事,在太后摄政的特殊政治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故在他后来受到陷害冤死时,朝中群臣极力为他鸣冤,要求平反。史载邓骘灵柩还葬洛阳北邙旧茔时,“公卿皆会葬,莫不悲伤之”[26]。一个外戚掌权多年,死后能得到朝臣的如此崇敬,历史上不多见。
元初六年(公元119年),邓太后封宦官蔡伦为龙亭侯,食邑300户,奖励他改进造纸术的贡献。她还支持科学家张衡制造浑天仪、地动仪。这是政府导向,鼓励人们重视生产技术。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但由于生产力所限,农业生产大多望天收。遇有水、旱、虫、地震等自然灾害,农人往往大批流离失所。凡逢自然灾害,邓太后无不下诏减免赋税,赈灾救济,次年春必定发放种子,而平时则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对长安等地人口密集的郡县,她准许百姓进入皇家园林上林苑、广成苑,以及皇家猎场垦荒种地。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夏,京师大旱,邓太后亲自到洛阳寺(官舍)审查冤案。有个囚犯被重刑逼供屈打成招,自诬杀人,已瘦弱不堪,见太后亲自来审,欲以诉冤,不料见到旁边的狱吏狠狠地盯着他,便不敢出声。他刚要离去,却被邓太后察觉,呼唤回来重审,发现该犯确系冤案,不仅立即释放,还将重刑逼供的洛阳令收监。司法公正是社会的最后一道底线。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否,百姓活得有无怨愤,与司法公正与否密切关联。对此,邓太后是重视的。就是这次对洛阳司法执行的视察,她用了三天时间,共清理出确有死罪的36人,犯罪者80人;发现其余的人全为证据不足或屈打成招的,一律释放出狱。巧的是在邓太后回宫途中,苍天像是感悟到了什么,竟下了一场大雨,旱情得以解除。[27]
邓太后执政期间,常有边境少数民族的叛乱。她断然出兵维护国家的统一,恩威并使,保障了边境地区的稳定。[28]
在邓太后摄政的16年中,鼎新朝政,提倡节俭,禁止奢华;重视对皇族王室贵族子弟的教育;削减赋税,裁汰冗员,兴修水利,任用贤能,保证了东汉这一时期的稳步发展。《后汉书》说她“焦心恤患,自强者为国”[29],也就是她摄政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司马光称赞她“自临朝以来,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民饥,或达旦不寐,躬自减彻”,以救灾济民,挽救灾难,“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30]这个评价是公正的,符合历史事实。
注释:
[1]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522页。
[2]《尚书·周书·牧誓》,江灏、钱宗武译注《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0页。
[3]《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67页。
[4]《三國志今注今译·魏书》卷二《文帝纪》,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 页。
[5]张董:《西园闻见录》卷三《阃范·洪武三十年》,杭州古旧书店1984年影印本。
[6][14][16]《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二十二,第744-745页;卷十二,第410页;卷十二,第412页。
[7]《魏书》卷三《太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9页。
[8][9]《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九十八《元后列传》,第4032页;卷九十七下《孝平王皇后传》,第4011页。
[10]《宋史》卷一百一十七《礼志·宾礼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74页。
[11][12][13]《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400页,第395页,第396页。
[15]《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54页。
[17]《汉书》九十四上《匈奴传》,第3755页;《资治通鉴》卷十二,第414页。
[18]《后汉书》卷十《皇后列传》上、下。
[19][20][21][22][29]《后汉书》卷十上《和熹邓皇后》,第419页,第423页,第422页,第423页,第430页。
[23][24][25]《资治通鉴》卷四十九,第1580页。
[26]《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第617页。
[27][30]《资治通鉴》卷四十九,第1575页;卷五十,第1609页。
[28]参见《资治通鉴》卷四十九、卷五十。
作者:江苏省工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