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语
走进铜山湖湿地,蜿蜒的巡护道路穿插于苍翠的森林和湛蓝的湖畔之间,森林与湿地为主题的宣教馆、火炬松母树林知识长廊、水文化长廊、湿地知识步道、莲文化长廊、观鸟塔等宣教基础设施错落有致地分布于铜山湖畔,这里已经成为游人游湖、观鸟、带着孩子亲近自然、了解森林与湿地知识的理想之地。这些效益的取得得益于近两年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与修复中的努力。
林长制助力湿地管护工作
自正式启动林长制工作,公园围绕“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理念,不断将林长制改革推向纵深,湿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施行林场、湿地办(乡、村)二级林长管理和湿地管护人员网格化分区负责制度。公园重点区位设置了林长公示牌,确保了林长责任区域落界上图、职责内容公示上牌,同时明确了12名管护人员的网格化管理责任范围。在此基础上,湿地公园管理人员还利用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月等大型公益活动面向周边社区、学校进行湿地知识宣传的同时进行林长制管理制度宣传,并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对区域内毁林开荒、乱采乱挖野生植物、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从源头上加强管控,保障了湿地自然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科学修复为栖息水鸟安家
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针对铜山湖库湖畔滩涂水生植物偏少的情况,通过征求湿地专家和鸟类监测专家的意见,在对铜山湖周边滩涂修复时,重点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为水鸟营造觅食、栖息、繁殖的理想场所。近年他们利用春季造林的时机,在湿地专家的指导下,组织湿地公园全体人员参与湿地水岸修复和堤岸植被恢复活动。经过努力,铜山湖周边栽植芦苇共5.5公顷,5万余株,岸边栽植柳树6公顷,2000余株。通过滩涂和沙场的植被修复,小天鹅和野生鸳鸯等保护鸟类开始在此大量栖息,“芦苇荡中观百鸟群飞”的景观已经呈现。它们的停留也为该区域生态旅游带来了新的热点。
培养年轻人才着眼长远发展
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两步法培养干部职工,着眼湿地长远发展,储备人才。一方面,他们从干部职工中选拔素养高,热爱湿地管理、监测工作的年轻人建立人才储备库。同时积极邀请河南农大、黄淮学院和其他国内知名湿地学和动植物学专家到单位结合实际进行多媒体教学,并组织人员在专家对铜山湖周边进行科研监测时跟随实地学习。另一方面,由于了解自身在湿地管理和规划上的局限性,利用一些好的交流机会组织优秀人才到全国一些先进、典范湿地公园进行学习。通过各种学习与交流,目前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技术人员已经具备日常科研监测能力,也为湿地的长期发展储备了相当多人才。
如今春意正浓的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湖碧柳绿,莺飞蝶舞,处处盎然生机,處处如诗画卷,正谱写着泌阳铜山湖湿地通过保护与修复,成长为如今自然资源丰富,山、水、林和谐统一,独具特色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生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