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中心(融媒体中心)
飘逸的李太白,在济南华不注山游玩,以为自己遇到了仙人,欲“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脚踏实地得多,其陪李北海宴于历下亭,轻叹“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于济南做官的曾巩,在自己主持修造的百花台上宴客游乐,“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在潍坊看尽竹兰之美,诗性突至,竟以為“潍州原是小苏州”;
理学大家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见过无边风景,目光之所及“万紫千红总是春”;
皇室后裔赵孟頫在趵突泉畔提笔留字,那“平地涌出白玉壶”“波澜声震大明湖”的城,肯定是被他爱到了极致,否则怎会有颠倒众生的《鹊华秋色图》;
看惯了人来人往,在自家庭院“可甜可咸”的李清照就自如得多,“三杯两盏淡酒”的点点细雨,就让那美好年华变成了“怎一个愁字了得”!
纵马疆场的辛弃疾,置身家乡“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夜,蓦然回首时,那意中之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齐鲁大地备受大众喜爱,因其厚重历史,也因其秀美山川。而历代的文人墨客们,又因这锦绣山河,四处游历,在这山野城市间,留下诗书画作无数,让齐鲁的厚重历史平添了许多文韵神采。
诗画名家,钟情齐鲁者颇多。以诗仙李白为例,在他传世的980余首诗文中,作于齐鲁,或在他地所作但内容涉及齐鲁的诗文,就有约180首。
齐鲁的山川湖海、河流城郭、楼宇亭台甚至丝竹兰草,无一不是文人笔下的灵感源泉。且不论文化高地泰山,仅关于崂山的诗词,被《历代诗涌齐鲁总汇》收录的诗篇就达430首。
这一篇一首,一字一句,一尺一寸,丰富着齐鲁文库,丰富着当代山东人的精神世界。这一次,我们从万卷诗篇中酌选一二,揣摩一丝古人的雅兴,邀您一道去看看齐鲁的锦绣山河,品一品这时光流转中“诗画山东”之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