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
“CEO干的,就是找人找事找钱。”
何贝是自动驾驶企业斯年智驾的CEO,他在接受《21CBR》记者专访前,刚结束与投资机构的远程会议,内容关于新一轮融资。
作为清华大学电子系博士,何贝之前的工作内容,不太与投资人打交道。走出象牙塔后,他曾担任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无人驾驶科学家,以及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主线科技CTO,也不管融资事宜。
斯年智驾成立两年,在何贝的推进下,正以“半年一轮”的节奏实现融资。
2022年11月中旬,斯年智驾对外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由水木创投、容亿投资领投。目前,公司已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达到数亿元,投资方包括字节跳动、辰韬资本等,估值超10亿元。
对于研发投入巨大的自動驾驶,投资人变得更为谨慎,更看重商业化落地。何贝估计,要等到2026年自动驾驶行业才会实现飞速发展。
越是冷静期,市场越看重“营收”,即技术的商业化能力。
斯年智驾瞄准了港口自动驾驶,并坚信这是率先实现商业化的细分领域。
何贝解释,L4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要落地,首先要过法律、政策关,而港口、矿山是全封闭环境,车辆算是工程机械,能降低准入标准。
国内矿山信息化程度落后,而且环境各不相同,无人驾驶技术的可复制性很低。
港口则不同,国内港口信息化、自动化发展多年。站在前人肩膀上,斯年智驾的技术商用具有很大优势,客户的接受度也更高。
对无人驾驶技术,港口的确有需求。运营一辆车,超50%的成本在人力上,如果采用无人驾驶技术,预计对应毛利率可以超过50%。
斯年智驾计算过一个单车UE模型,一辆集卡年收入60万元,作为运营方投入整车单价约70万元(可融资租赁降低资金投入),传感器等改造成本15万元。
采用无人驾驶电车,仅有车辆折旧、经营等小笔开支,节省了司机人工30万元,毛利有30.4万元。
“智能化适合一些劳动密集型、高收入和高回报行业。”何贝称,港口运输车司机的工资,远高于操作环卫清洁车的工人,从应用价值看,前者更值得落地无人驾驶技术。
2022年初,国家相关部门推出利好政策,鼓励智慧港口建设,要推进大连港、天津港等既有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
一些上市港口企业,也将智慧港口建设提上日程。以宁波港为例,智慧港口步伐加快,梅山港区多泊位实现自动化作业模式,打造智能集装箱码头样板。
对于刚起步的新公司来说,商务拓展依旧是短板,港口企业偏传统,说服对方花大价钱采购无人驾驶车辆,并不容易。
何贝曾去过港口企业推介无人驾驶技术,谈判过程困难重重。采购自动驾驶车辆,决策成本很高。
不过,港口对无人驾驶的需求是存在的。比如,疫情之下,一线工作招不到司机,也不好管理;高层则在乎港口的运营效率,以及如何调整策略。
何贝索性再向前迈一步,由斯年智驾直接提供无人驾驶集卡,到港口做“代运营”。
2020年5月,斯年智驾开始在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进行单车和多车实船作业测试,同年11月,4辆无人电动集卡投入运营。
何贝表示,之所以取得进展,在于技术产品能够达到整个港口期望。“这不是一场测试,而是天天考试,是否真的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
做港口“代运营”,斯年智驾要自己采购车辆,亲自下场参与港口运营,相较行业中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收取技术服务费的“轻模式”,其资金与管理成本更大,模式更重。
何贝认为,“代运营”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打开市场——证明公司的商业价值和财务模型,而不是靠PPT演示去说服投资人。目前,斯年智驾的自动驾驶集卡运营车效率,超过有人驾驶车90%,运营过程零事故。
有了宁波港的案例,其他港口的推进变得相对容易。创业两年半,斯年智驾拿到了5大港口的订单,部署近百辆商用车辆,落地规模在港口赛道上排前列。
斯年智驾也在丰富产品类型。
2022年8月,公司与徐工港机联合研发的无人智能平板运输设备IMV(Intelligent Mobile Vehicle)落地厦门港,收单规模38台,是2022年港口行业首个无人化运输设备销售订单。
斯年智驾的重资产模式,在客户端很受欢迎,不过这种模式对创业公司的技术、运营管理、商务等能力均是考验。
随着客户增加,斯年智驾的营收在2021年突破千万,2022年增至数千万元。
港口无人驾驶仍处在快速渗透阶段。以宁波港为例,1500辆集卡中,自动驾驶仅有20辆,渗透率不到2%。
国内港口内集卡牵引车保有量超过2.5万辆。据斯年智驾测算,市场规模约300亿元。港口与港口,港口到园区、工业园的“港口间”市场规模为1200亿元。
何贝告诉记者,公司70%的成员在推进港口间产品研发,预计三年后会实现大规模产品落地。
在他看来,斯年智驾如果做透这两大场景,公司体量就能达到上市公司规模。等技术成熟后,可进一步扩张更广阔的自动驾驶干线物流领域。
近年来,自动驾驶企业掀起造车潮。何贝认为,这个行业仍需要长时间来培育,“我们还是选择扎根在细分场景,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不会去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