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利同知署:具有独特地位的流域管理机构

2023-05-30 10:48牛志奇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3年2期
关键词: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太湖

牛志奇

在中國古代官制中,水行政置官历史悠久。秦汉以来,水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随国家官制逐步完善。至隋唐,建立起了与现代基本类似的中央和地方的水行政管理体系构架。明清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水行政管理体系,由此一直连绵不断至今。

清雍正八年(1730年)始设置的太湖水利同知署,是清代地方行政管理体系中极具特色的水行政管理机构,其跨行政区域管理太湖水利的管理性质,应是太湖流域管理机构的雏形,对于研究清代太湖水行政管理机构的特点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设置的背景

唐宋以降,太湖流域是国家重要的税赋之地,中央政府对太湖流域的治理极为重视。至清代,随着太湖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经济区地位的不断提升,朝廷对太湖水利的治理尤为重视。

1.治水的需要。清代前期,太湖水旱灾害十分频繁,吴淞江淤积严重,严重影响了太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治水。据《太湖备考》记载,“太湖灾异惟水震躬”,自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迄清雍正二年(1724年),水(旱)巨灾统计记录达66次。每逢太湖水灾,吴江首当其冲,而水利不治,农田之忧。清同治《苏州府志》记载:顺治十一年(1654年),清廷“恩诏东南财赋重地,素称沃壤,连年水旱为灾,民生重困,皆因失修水利致误农功。该督抚责成地方官悉心讲求,疏通水利,以时蓄泄,水旱无虞,民安乐利”。此诏表明清初太湖流域的治水重心在于防治水旱灾害,使农业生产得以保障,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以此来维持东南财赋的大局,这是站在国家层面上对太湖治水的要求。雍正皇帝继位后,更加重视太湖流域的水利治理。清雍正五年(1727年),朝廷下诏,发国库的库银兴修江南水利,任命副都统李淑德、江苏巡抚陈时夏、总河齐苏勒等大臣亲自调研太湖及其通江汇海河道,由官府出面发布浚治公告,加大对太湖的治理力度。清雍正八年(1730年),江南总督尹继善发文要求苏州知府徐永佑修筑吴江塘路和(由页) 塘,在吴江塘路上修建了大浦桥,将塘路上的三江桥由一孔增扩为三孔,加大了太湖的排水能力。清代前期一系列水利治理措施的实施,加大了水利治理的力度,同时也需要设置专门的水利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和管理。

2.水利社会管理的需要。清代前期,太湖流域的开发已趋成熟,农业开发力度加大,水利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与此同时,水利与农业生产的矛盾也日趋突出,表现在濒临太湖湖区一带,湖区多被民侵占,使得水面减少、湖滩遭犯、蓄水下降、水网淤塞,河网排水不利,造成旱涝灾害,所以,对侵占河道、水面的围水造田行为的治理不仅仅是治水的重要工作,也成为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由于环太湖地区水运便利,盗贩私盐之患尤为严重,盗匪猖獗,社会治安问题也很突出。因此,在行政区划交界地带治水、退田还湖、维护社会治安变得更为复杂。面对这种情况,各州县官员纷纷上疏,请求设置州府的派出机构来强化治理,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如,清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浙江巡抚李卫在奏疏中指出:“乌程县属之乌镇,近接太湖,易藏奸宄。请将湖州府同知移驻。”建议设置同知署加强当地的管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朝廷为强化太湖区域的水行政管理,专门设置水利同知署,并兼负这个区域的社会管理职能。由此,太湖区域水行政管理的专门机构便应运而生。清雍正八年(1730年),朝廷设立太湖水利同知署,位于吴江同里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太湖水利同知署移驻现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

据清嘉庆《同里志》记载:“太湖水利同知,雍正八年添设,驻同里镇东柳圩,十三年移驻洞庭东山。”民国《乡志类稿·官政》也有相应的记载:“雍正八年特设立太湖同知,专修水利,治在苏属之吴江县同里镇,盖四年矣。”《乡志类稿·方舆》记载:“清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太湖水利同知从吴江同里移驻东山,设太湖厅,属苏州府。”这些记载中提到的“添设”“专修水利”,都说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雍正朝对太湖治理的重视,加强太湖区域水行政管理已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民国《吴县志》卷十八记载:“十三年,巡抚高其倬以吴县所辖太湖东山等处,距离郡城辽远,处置不便,请以太湖水利同知(八年添置),改为抚民同知,量移东山,朝议可之。遂由吴江同里移治东山,名曰太湖厅。”其中“朝议可之”证明是雍正皇帝同意高巡抚的上疏,以加强太湖流域的水利和民政管理。

太湖水利同知署是太湖区域管理机构的最早雏形,为研究清代太湖流域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史实。

机构的组成

清嘉庆《同里志·官制》和《太湖备考·职官》对太湖水利同知署的机构、经费和历任同知分别予以记载,可从中分析研究太湖水利同知署的机构职能和作用。

1.人员组成。《太湖备考·职官》记载:水利同知署的机构构成:“典吏一名,书办六名……门子二名,皂快二十名,轿伞扇夫七名……民壮十六名。”据《清史稿·职官》记载:“知府一人,初制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从四品。同知,正五品。”清代的行政体制,分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清代地方行政体制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清代于各府设知府一人,为府的地方行政长官,掌一府之政令,为正四品。同知署是由府派出的机构,同知是知府的属官,正五品,专门处理地方水利、盐务、征粮、治安等事务。知府衙门为知府的办事机构,亦称府署或府衙,知府衙门的内部组织机构一般由府堂及吏、户、礼、兵、刑、工6房组成,设典吏、书吏(书办)若干人。太湖水利同知署的设置,其机构人员的构成与地方州县衙门的构成一致。从人员组成看,水利同知署的职能与相应府、县一级的政府设置基本一致,只是人数少一些,如:典吏设置1名,典吏是府县衙门中的事务管理人员;书办设置6名,6名书办应该对应的是吏、户、礼、兵、刑、工6房的职能。除此之外,太湖水利同知署还设置了其他人员:门子2名、皂快20名、轿伞扇夫7名、民壮16名。按照清代的惯例,一般州县衙役有皂、快、壮三班:皂班负责站堂行刑;快班又分步快、马快,原为传递公文的人员,后负责缉捕罪犯,有时也统称“皂快”;民壮则是负责看管囚徒的人员。由此看出,水利同知署的人员组成符合清代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标准设置。

2.经费标准。《太湖备考·职官》还记载了太湖水利同知署的经费标准:“岁支俸银八十两、养廉银五百两。”按照清代官员等级的俸银标准,正从四品的俸银是105两,正从五品的俸银是80两。养廉银制度起于清雍正年间,耗羡归公后实行。支发各官的养廉银,也是按照各官地位的高低以及任所的事务繁简而不同。养廉银远远高出正俸标准,品级越高的官员,养廉银越多。太湖水利同知的养廉银额500两,高出正俸的5倍。从记载的太湖水利同知的俸银和养廉银标准看,俸银是按照正五品的官级执行的,养廉银按照同知的标准执行,属于行政管理机构的普遍标准。

3. 历任长官。据《同里志·官制》记载,清雍正十年(1722年)至雍正十三年(1725年)期间的同知共5名,分别为邱闻诗、张涛、李世金、张桐、项喻。其中,项喻为雍正十二年(1724年)署任,应该是在同里镇的最后一名同知。雍正十三年(1725年),太湖水利同知署移驻洞庭东山时,项喻仍然担任同知。从《太湖备考》中可以印证:“项喻,汉阳人,监生。雍正十三年移任,乾隆二年调去。”由此可见,《太湖备考》与《同里志》的记载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材料同时都记载了项喻的任期,说明地方志所记史料的严谨和完整。《太湖备考》记载了从雍正十三年(1725年)到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历任署长12名,包括署长姓名、籍贯、科举情况、到任和离任时间等,分别是项喻、王凤来、甘士瑞、李正邦、宁丕基、谢锡侯、王企堂、高廷献、涂扩、黄炅、刘顺玺、官登。如,“甘士瑞,正蓝旗人,监生。乾隆三年任,五年以忧去。”“高廷献,元城人,举人。乾隆六年任,十三年以忧去。任内押运入京及署海州、太仓州”。高廷献是《太湖备考》记载的12位署长中任职最长的,在位7年之久。

独特的职能

从以上太湖水利同知署的设置和机构情况看,太湖水利同知署不管驻所在同里镇还是移驻东山镇,都隶属于苏州府,主要承担江苏、浙江两省沿湖所属10余县的水利事务及行政事务。清乾隆六年(1741年),始任太湖水利同知署同知的高廷献在他撰写的《太湖同知公署记》中记述:“太湖为东南巨浸,界连江、浙,跨苏、常、湖三郡,分隶十邑。湖中多山,大半属吴县,惟东洞庭最号繁庶,距城百里,稽察难周。”当时太湖水利同知署管辖的范围为江苏、浙江两省所属的10多个县,这种跨江苏、浙江两个行政区域的水利专门管理机构,实际上是流域管理性质的机构,管理协调沿湖地区的水利事务。《太湖同知公署記》还谈道:“太湖周广七百余里,同知职司水利,居斯署也,当使泛溢不闻,耕凿常安,则必穷源竟委而利导之,非是则旷。”从中可以看出太湖水利同知署的职能:管理太湖湖区700余里范围内的水利事务,承担治理太湖的重任,从源头抓起,因势利导修水利,使百姓不再饱受太湖泛滥之灾,农业生产得以保障,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同时,太湖水利同知署也兼有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太湖同知公署记》还记载:“雍正十三年,大中丞高公题请太湖同知移驻东山,加督捕衔,专理东山民申,重职守所,以资弹压也。”其中,“加督捕衔,专理东山民申”,就是增加了缉捕盗贼、受理民事的职能,说明太湖水利同知署的执事权限不仅仅是专管水利,还涉及了社会治安、诉讼、民情等行政治理工作。这是清代同知署设立的一个特点:因事而设,同时兼管行政治理。水利同知署就是因水利而设置,同时也负责地方行政事务的管理。

结语

抚今追昔,如今的太湖流域管理深深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太湖流域管理将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后记:本文得到苏州吴江区水利局原副局长、同知署旧址修缮和布展负责人金红珍女士,以及吴江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明忠先生的支持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太湖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加拿大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及职能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太湖思变2017
太湖揽春
太湖
太湖流域低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
太湖一角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