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成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受到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难以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单纯学习音乐知识,而没有汲取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结合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现状,然后针对性采取教学措施,将中国传统文化灵活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从立足教材内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欣赏经典音乐曲目、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借助音乐故事和音乐节目这八个角度出发,探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希望给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小学音乐 传统文化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50
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特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因此需要在各个领域、各个阶段都要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挥活力,得以持续稳定发展。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人们对所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同时音乐类型较多,不仅有民族音乐,还有古典音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一、立足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學音乐教学过程中渗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文化传承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自觉承担起弘扬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教师要研读教材内容,找到小学音乐教材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然后从二者的相通之处出发渗入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在学习《依马呀吉松》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借助这首藏族歌曲,给学生渗入我国民族文化。我国地域辽阔,孕育了多个民族,每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不同,所以外化的民族特征也有所差异。西藏地区既有高大的山脉,也有辽阔的雪域高原,因此造就了性格豪爽的藏族人民。教师在介绍藏族时,也要介绍汉族、满族、彝族等民族,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民族的民族特征。同时,教师在渗透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要讲述民族融合的相关历史事件,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在后续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让学生也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音乐教材,除了民族曲目之外,还有戏曲文化、功夫文化、乡村文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依托教材中的教学曲目,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二、联系日常生活,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音乐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可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相联系。首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引入到课堂之中。
比如,在学习《哪吒再生》这首音乐曲目时,教师就可以将《哪吒再生》与学生日常观看的动画片相结合,为学生渗透我国的神话故事。《哪吒再生》是动画片哪吒闹海的主题曲,主要讲解哪吒在解救百姓牺牲之后,在师傅太乙真人的帮助下重塑肉身,最终战胜恶龙的故事。在学习《哪吒再生》这篇音乐曲目之前,部分学生就已经观看过《哪吒闹海》这一动画片,所以对这篇曲目相对熟悉。因此教师在讲解哪吒再生这篇音乐题目时可以弱化背景部分,重点讲解音乐的节奏以及音乐情绪把控等内容。在讲解完《哪吒再生》这篇音乐曲目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普及其他神话故事。《哪吒闹海》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封神演义》中的相关内容。有一部分学生之前观看过《封神演义》的相关动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分享《封神演义》中的故事。部分学生讲解了姜子牙封神、纣王和妲己、武王伐纣等故事情节。除此之外,学生还根据自己观看动画片的经验讲解了《西游记》《牛郎织女》《女娲补天》等相关故事情节。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身影,另一方面以神话故事和学生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学生的学习兴致会相对较高。
三、开展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的结晶,所以教师也要让学生从实践出发,在劳动过程中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首先,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安排实践的主题。教师在选择音乐实践主题时,主题既要通俗易懂,也要便于实践,避免让学生对音乐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产生抵触心理。同时,在确定主题之后,教师要明确实践的内容。其次,在实践活动完成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身的实践内容。
比如,在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这首京剧时,教师就可以融入我国的京剧文化。部分学生对于京剧的了解不多,尤其是现阶段,除了特定的场合,很难看到京剧表演。所以学生对生、旦、净、末、丑以及角色的含义,了解不够深刻。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画脸谱的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我国的京剧文化。首先,在开展实践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京剧演员化妆以及京剧脸谱制作的流程。然后教师为学生准备脸谱绘制的相关工具,并引导学生进行绘制。其次,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在京剧脸谱绘制完成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绘制成果,然后讲述为什么要选择这一角色。
四、欣赏经典曲目,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演唱音乐曲目之外,同时还有音乐鉴赏环节。在音乐鉴赏环节,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因此也更能够深入到音乐曲目之中。
比如,在欣赏《中国功夫》这一曲目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我国的文化。首先,教师可以分析歌曲中的歌词,让学生了解“站似一棵松,卧似一张弓”等歌词,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然后再为学生介绍我国的功夫文化。首先,中国的功夫文化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在起源之初主要是手搏、斗勇的方式,整体的功夫动作相对简单,并且很多动作都是出于本能。但是随着中国功夫的不断发展,中国功夫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现阶段中国功夫已经发展成不同的流派。比如,少林拳、太极拳和咏春拳是比较常见的武术形式。随着中国功夫的不断发展,中国功夫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在中国功夫这首曲目中,就彰显出中国功夫的表演特征。通过中国功夫,能够显示中国人民的刚毅、顽强。并且现阶段随着中国功夫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少年功夫培训班,如果班级中有参与过少年功夫培训班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分享培训经历。其次,部分学生对于各流派的功夫了解不多,所以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各流派的功夫特征,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功夫文化。
五、借助信息技术,渗透传统文化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情景。比如,在学习《我和你》这首音乐歌曲时,教师就可以渗透我国的运动文化。《我和你》这首音乐曲目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这首歌虽然经典,但是演唱难度较大,同时我和你这首歌曲主要是彰显人类和谐共处的奥运理念。小学生由于经历相对较少,并且没有亲身经历过北京奥运会从申报到举办的全过程,因此对《我和你》的演唱方式以及歌词内容理解得不够深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我和你》这首曲目的现场演唱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北京奥运会现场的气氛,调动学生的演唱情绪,让学生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宁静而又激动的情绪。其次,当学生了解完《我和你》这首歌的演唱场景和演唱情感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背景音乐,然后让学生跟随着歌曲的背景音乐进行演唱。但是从这首歌的节奏音节等内容来看,《我和你》这首歌的演唱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演唱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拓展其他音乐曲目。最后,教师要结合《我和你》的演唱背景,为学生科普我国的运动文化。我国古代也有大型的运动项目,比如射击、蹴鞠、龙舟、武术等都是传统的运动项目,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古代的射击规则和现代的射击项目规则有哪些差异,要让学生明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运动强国,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六、通过小组合作,渗透传统文化
每个学生所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有所差异。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挖掘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知识共享,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5人即可,每个小组成员要担任不同的角色。比如,部分学生负责挖掘传统文化的主题、部分学生负责收集材料,还有部分学生负责材料整理和课堂演讲。其次,教师要引导小组合作,避免在小组成员讨论过程中偏离主题,导致小组合作缺乏相关的成效。最后,教师要设置某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行探索、挖掘该主题中都包含哪些传统文化因素。
比如,在学习《唱山歌》时,教师就可以以“山歌”为主题,让学生对山歌文化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之前音乐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对山歌的起源、山歌的故事、山歌中的民族习俗等情况进行探讨。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当地的民歌,进行演唱,让学生能够从民歌的角度出发,感受当地的生活。
七、借助音乐故事,渗透传统文化
每个音乐作品背后都蕴藏这一个音乐故事,而我国传统文化在流传过程中也衍生出很多和音乐有关的人物。比如,现阶段所学习的古诗词,在古代并不是朗诵出来的,而是吟唱出来的。因此,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一首古代音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音乐故事,让学生从音乐故事中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音乐故事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优势。第一,音乐故事情节丰富,学生在学习和阅读音乐故事的过程中,抵触心理相对较小。第二,音乐故事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并且每个音乐故事都有代表人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的过程中也能够掌握多重音乐知识。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现代音乐故事与古代音乐故事相结合。比如,在学习《我的中国心》时,这首歌主要是讲爱国情怀,然后教师再选择《十面埋伏》这首曲目,让学生了解楚汉相争、乌江自刎的故事。通过这两个曲目,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我国的爱国文化,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国家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并让学生珍惜眼前的生活,学生自觉承担起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重任。
八、借助音乐节目,渗透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所以在国内出现了诸多的传统文化音乐节目,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传统音乐节目将传统文化知识渗入到小学音乐课堂之中。首先,教师可以了解当下我国关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优秀节目有哪些,并且每个传统文化节目的侧重点有何差异。然后再结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对文化知识进行有效深入。比如,CCTV-11是戏曲频道,涉及戏曲等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截取相关的戏曲片段,供学生学习。《中国潮音》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素与潮流音乐相结合的音乐节目。《孔学堂传统音乐时间》是以孔学堂音乐为基础而开设的音乐节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文化节目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其次,现阶段学生也可以从手机、多媒体等网络诸多的平台上获取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观看传统文化的相关节目。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可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推荐相应的传统文化节目。或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传统文化节目为主题,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所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
传统音乐教学往往以音乐演唱、音乐鉴赏为教学重点,所以在渗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将小学音乐课堂转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课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紧密贴合音乐教材,多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然后从教学方式、学生需求这两个角度出发,探究多种教学模式,并将中华传统文化灵活渗入到小学音乐课堂之中。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明确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和喜爱程度,然后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钟洁《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世纪之星·小學版》2021年第13期。
[2] 张向锋《如何把优良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黄河之声》2020年第21期。
[3] 王铮妮《浅析小学音乐戏曲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渗透》,《名师在线》2021年第32期。
[4] 李明哲《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读与写(教师)》2021年第2期。
[5] 于美《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资源的思考》,《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