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务必”:新时代新征程党推进中心任务的有力保障

2023-05-30 10:48宋富娟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宋富娟

摘   要:“三个务必”是新时代新征程党推进中心任务的有力保障。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时代要求,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作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的鲜明品格。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动力保障,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作风保障,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能力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三个务必”推进党的中心任务,用“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夯实现代化之“本”,“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化解现代化之“难”,“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应对现代化之“变”。

关键词:“三个务必”;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3.02.001

文章编号:1009-6922(2023)02-05-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对全党提出了“三个务必”的要求。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三个务必”是对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中心任务的深刻思考,表明了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作风、本领推进党的中心任务。研究好、阐释好“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厘清“三个务必”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之间的逻辑关联,探讨如何以“三个务必”引领党的中心任务高质量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三个务必”的时代内涵

在党的奋斗历程中,毛泽东同志曾对全党提出过“两个务必”的要求,他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这一要求警醒着全体党员干部不能陶醉于一时的胜利,激励着全党奋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提“两个务必”,强调要深刻领会和弘扬“两个务必”,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了新的伟大号召,要求全党同志做到“三个务必”。“两个务必”和“三个务必”都是在党的关键时刻提出的,“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时代要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3]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念、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共产主义的宗旨和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它从诞生之初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百余年来,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并不断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由9600多万名党员组成的,每一名党员就像党的肌体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健康,组织的机能才能正常运转,从而保持整个肌体的活力;反之,细胞如果出现病变甚至是癌变,就会对整个肌体造成重大的伤害。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失去执政地位甚至亡党的教训启示我们,政党的兴衰系于人心。当今世界有大大小小的政党数千个,连续执政七十余年、党员人数上千万的政党却寥寥无几,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其中之一。这份荣光来之不易,源于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党有大党的独有难题,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临的危险和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不难发现,不少被查处的贪污腐败人员正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忘记了初心和使命,才走上违纪违法之路。新时代新征程,党必须将初心和使命作为必修课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引领中国的发展。

(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党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自此,“两个务必”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同时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提供了保证。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和个人专断、追求奢华等不正之风”[5]。毛泽东同志曾教育全党“要做好调查工作,就必须对人民群众的智慧有足够的估计,就必须具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否则,是不可能的”[6]。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7]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8]这一科学的历史命题,将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政治斗争的历史高度。胡锦涛同志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9]。习近平总书记在其早期的著作中指出:“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10]“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封锁禁运,党带领人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边作战,一边开荒拓土、发展生产,满足军民生活所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现实,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中国快速地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鼓励人民发挥首创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凭借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党团结和带领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进而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仍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密切联系群众、获得人民衷心拥护的优良作风。

(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党的鲜明品格

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彻底的革命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生就是不断地与各种错误思潮、错误思想进行斗争的一生。作为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必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2]52。鉴于以往革命的不彻底性,他们还强调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2]52。无产阶级必须进行最坚决、最广泛的斗争,才能实现最彻底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纵观党的百年峥嵘奋斗史,敢于斗争始终是党的鲜明品格,也是党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仅有几十名党员时就敢于将推翻压迫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确定为最低纲领,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在抗日战争中,党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在解放战争中,党坚持既斗争又团结的策略,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英勇斗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党在国民经济尚未恢复、敌我实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带领广大志愿军战士以“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赢得战争的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13]结束了。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国内外各种风险蜂拥而至,党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统筹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14]的坚定决心推进反腐败斗争,扼制各种不正之风。“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15]新时代新征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始终是党的鲜明品格。

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三个务必”,但其基本内核始终伴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并展现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始终做到“三个务必”,不断推动党的中心任务得以实现。

二、“三个务必”是对党推进中心任务的深刻思考

党的中心任务是指党在某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中心工作或工作重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中心任务的调整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动力保障,“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作风保障,“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能力保障。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进中心任务提供动力保障

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很多先行者都对未来国家的现代化图景进行过或天才或大胆的设想,但这些设想都仅停留于空想。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会将前人的空想变成现实。但中国式现代化一直都是在摸索中前行,没有现成的范例可以参照。当前,我国进入了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关键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清晰的目标设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但我们依然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世界经验。中国要在更加不稳定、更加不确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承受的压力和挑战不言而喻。但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不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还是在新时代,就“初心和使命是什么”這一根本问题都时刻保持着绝对的清醒。可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根本动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虽然没有现成经验和他国模板可以借鉴,但我们党有着百余年立足国情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党只要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避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风险意识就不会淡化,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不断得到巩固,党和人民事业就会不断蓬勃发展,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创造就会不断成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了动力,使党在面对更加不稳定和更加不确定的风险考验时始终坚定前行。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推进中心任务提供作风保障

回溯党的历史不难发现,党一直高度重视自身作风建设,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注重加强和改进自身作风。七十多年前,在党的工作重心即将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历史关头,毛泽东同志敏锐地察觉到党内存在骄傲自满的情绪,他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警醒,为党从局部执政顺利走向全国执政提供了作风保障。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三个务必”的伟大号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仍是“三个务必”的重要方面。七十多年的时间改变的是我们党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中心任务,不变的是对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风的始终坚守。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中国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党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一些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全党同志只有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才能客观看待取得的成绩,不被胜利冲昏头脑,辩证地认识和对待困难和问题,以慎终如始的态度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初期的清醒、谨慎、敬畏,永不自满、永不变质、永不变色,不断夯实人民的物质生活基础,不断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得以实现。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推进中心任务提供能力保障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不确定性是现代化的重要特性,而且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这种不确定性就会体现为深度的不确定性。德国著名学者乌尔里希·贝克用“风险社会”[16]来阐释推进现代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人们越来越难以预测后果[17]。中国处于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关键阶段,正处于乌尔里希 · 贝克所指的后工业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凸显。从世界历史来看,一国在由大向强、将强未强之际往往是国家安全的高风险期[18]。守成国会采取一些打压措施,限制和破坏他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发展,当前的斗争形势瞬息万变,不会斗争、不善斗争就会丧失主动权。特别是在和平年代,“和平积弊”蕴含着大量斗争的可能性。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党员干部不想斗争、不敢斗争、不会斗争,甚至遇到斗争就绕着走。长此以往,必然丧失斗争意志,缺乏斗争本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党的中心任务提供能力保障。党员干部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自觉培养斗争意识、坚定斗争意志,才不会稍微碰到一点挫折就逡巡不前;才能自觉加强自身的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得到成长和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才能从现象深入到本质,能够见微知著,从而做到准确、科学、主动地应对变化,也就能更好地避免不确定的后果。

党的二十大清晰地界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特征、本质要求,划定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在此进程中,新的斗争必将伴随着党的中心任务始终。新时代新征程党推进中心任务,需要发挥好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核心作用。要在“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上保持绝对的清醒,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秉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底气。

三、以“三个务必”保障党的中心任务高质量推进

“三个务必”为新时代新征程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了动力保障、作风保障和能力保障。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要将“三个务必”与夯实现代化之“本”、化解现代化之“难”、应对现代化之“变”相结合,构建高质量推进党的中心任务的实践路径。

(一)用“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夯实现代化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9]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人民是现代化的根本,人民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幸福始终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成效的第一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当前,美好生活需要已经成为决定人民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幸福的因素。美好生活需要更注重人的生活质量,涵盖生理层面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各种需求,体现在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生活目标向高层次、高品质、高格调转变。“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民生是一个最纯粹的视角,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视角。”[21]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七十多年来,我国民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民生事业质量不高、供给不足、层次不丰富等问题也很突出。比如,我国逐步解决了“没学上”的问题,但“上好学”的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但仍需持续不断改进就业质量;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會保障体系,但整体质量还不够高,制度安排协同性还不够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多元化需求,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亟需建立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但离人民的高品质住房需求仍有差距;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使绝对贫困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但仍存在相对贫困问题,脱贫人口仍存在返贫的风险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夯实现代化之“本”,进一步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进一步推进民生领域改革,解决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民生保障不平衡问题,不断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的整体质量,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就业质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更好划定资本等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规则,切实维护劳动者的体面和尊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脱贫人口通过勤劳实现致富。

(二)用“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化解现代化之“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22]最伟大之处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没有任何现成的模板可参照的前提下,立足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最难”的,体现在:

1.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味着14亿多人口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规模超过了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将改写世界现代化国家版图。但巨大的人口基数给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

2.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本逻辑决定了国家的绝大多数财富掌握在少部分富人手中,资本主义现代化无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部分人的现代化,而是不落一人的现代化,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从改革开放之初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再到共同富裕成为中心课题,虽然不是同步富裕,但让所有人富裕起来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变的目标。

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23]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但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容易引起人的贪婪之心。如果只是一味地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无视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甚至是放任精神决堤、道德滑坡,这样的现代化注定会失败、得不偿失。因而,在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4.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难”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现存的现代化国家绝大多数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之路,生态环境破坏也给这些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中国选择走一条绿色、生态的现代化之路,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要兼顾,因而现代化的难度会更高。

5.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是称霸。但从世界现代化的经验来看,新兴的现代化国家总会受到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的敌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难度将日益增加。因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要“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化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三)用“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应对现代化之“变”

现代化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变”是它的恒定规律。现代化孕育着斗争性,现代化过程往往伴随着各种矛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過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可能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重大风险。

从国际方面看,中国由低收入国家发展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坚持实行改革开放、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供业链体系。中国在由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进程中,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仍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外部条件。但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也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担心,他们积极推行“去中国化”策略,重构“去中国化”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遏制中国科技创新的技术体系,针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打压措施,可能会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造成较大的阻碍。除了面临发达国家带来的压力,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西方国家实施“去中国化”的时机,试图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产生和激化彼此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也会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造成阻碍。抛开经济领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也从未放弃过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通过经济往来、文化交往、人才交流等方式灌输西方意识形态和“新自由主义”国家价值观,进而达到干扰中国发展的目的。

从国内方面看,中国经过长期努力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但仍普遍存在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果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切实使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社会问题可能会层出不穷,进而反过来阻碍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正确利用和规制资本是我国推进和拓展现代化进程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辩证看待资本、充分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然而,当前许多领域都暴露出资本无序扩张的问题,一些私人资本甚至通过干扰政府决策从而牟利,一旦资本无序扩张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之中,发展的理念、方式、任务均与新时代之前有所不同,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立足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要“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树立斗争意识、站稳斗争立场、认识斗争规律、把握斗争艺术、讲究斗争方法,破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三个务必”是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推进党的中心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难度世所罕见,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奋斗,要“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更多的变数,不确定的风险增多,要“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四、结语

“三个务必”在继承“两个务必”的基础上,融入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要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深刻认识。“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时代要求,“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作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的鲜明品格。“三个务必”与党的中心任务逻辑相联,“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动力保障,“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作风保障,“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党推进中心任务提供能力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以“三个务必”推进党的中心任务,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夯实现代化之“本”,“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化解现代化之“难”,“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应对现代化之“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8.

[3]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21-822.

[6]张如心.论共产党的群众路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0.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53.

[8]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4.

[9]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

[10]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530.

[11]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7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282.

[14]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427.

[1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03-01)[2022-12-01].http://www.gov.cn/xinwen/2021-03/01/content_5589536.htm?Gov.

[16]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2.

[17]刘秦民.反思与超越:贝克风险社会思想探究[J].广东社会科学,2021(5):220-225.

[18]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问题[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21.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94.

[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21]郑功成.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4.

[22]杜尚泽.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N].人民日报,2022-10-18(1).

[2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责任编辑:秦利民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
党引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以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勇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道路与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县域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