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认识“泉、爱”等7个生字,会写“无、树、爱”等5个字。
二、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泉眼、小荷、尖尖角”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能流利朗读、熟练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所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剪贴画等。
教学过程
一、趣入《小池》。
1.上节课,我们在诗人白居易的《池上》中看到了一幅很有意思的插图: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艇偷采白莲。下面,让我们一起背一背这首诗。
2.诗人杨万里也在小池边写了一首诗,叫做《小池》。请大家打开书,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看看他又是怎样描绘这个画面的。
设计意图:以趣入诗。《小池》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笔者带领学生回忆了《池上》中的小娃娃撑着小艇偷采白莲的场景,顺势引入杨万里的《小池》,让学生带着期待趣入《小池》。
二、趣读《小池》。
1.初读读准。如指名读、合作读、全班读。
2.你们读得很棒!这首诗只有短短28个字,有7个是要认的字。你看,生字宝宝蹦蹦跳跳地走出来了,请同桌互相读一读。
3.检查识字。如开火车、全班抽读。
(1)“泉”:泉水流出的地方,我们就把它叫做“泉眼”。
(2)“流”:在诗句里面,细细的流水就叫“细流”。
4.生字都认会了,那古诗一定会读得更好,这一次老师给它加上了节奏线,你们自己试一试吧!(可以自由读,可以指名读,还可以全班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特别是伴着音乐读,做动作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得津津有味,读得兴味盎然。
三、趣品《小池》。
1. 你们读得很好,你在读的过程中想到了哪些有意思的画面呢?
画面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尖”和“角”是要书写的生字宝宝,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笔者范写,边写边说“尖”字的书写口诀:短短一竖站中间,左点右点分两边,大字舒展站下面。范写“角”时,笔者说笔顺,学生跟着书写。
画面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诗人杨万里有一颗童心,在他看来,小池里有意思的画面不仅仅是立在小荷上的蜻蜓,还有泉眼和树阴也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
(2)泉眼舍不得甘甜的泉水流走,所以泉水流得很慢,诗人说它是“惜细流”。大树的影子照在河面上,它们好像在照镜子,它们也特别喜爱这晴天柔美的风光,所以诗人说它们是“爱晴柔”。“爱”是要写的生字,我们来写一写它吧。笔者边范写边说“爱”字的书写口诀:爪字头,要写好,中间秃宝盖把友包,一横直直压中线,友好才能把爱传。
2.原来诗人在小池边看到了这样一些有意思的景象:泉水细细地流着,好像舍不得流走呢;树阴特别喜欢这样晴朗柔美的夏天,正在水面上照着镜子;蜻蜓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小荷才露出尖尖的角,它早就迫不及待地立在了小荷上。讓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3.现在,你们能不能结合黑板上的图片,尝试着背一背呢?(自由背,指名背,齐背都可以)
4.大家把古诗读得很好,也背得很棒!我们休息一下,听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大家也可以站起来跟着唱一唱,跳一跳。
5.我们已经学习了三首跟荷花有关的诗,老师想考考你们,我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师:江南可采莲
生:莲叶何田田
师:小娃撑小艇
生:偷采白莲回
师: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早有蜻蜓立上头
设计意图:读完之后自然是细品。《小池》主要体现“小蜻蜓停在小荷上,它们会说些什么”这个问题,让万事万物有了生命,有了灵气,使得静止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画面,我要求学生必须细细品一品。古诗新唱环节是这堂课的一个高潮,我和学生在音乐中吟唱,在舞蹈中共鸣,体会诗味诗情,趣意盎然。接龙背诵咏莲的古诗,是不是有点央视《诗词大会》的味道呢,课后学生还玩了“飞花令”。总之,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有趣而设计的。
四、趣味比较,趣读延伸。
1.为什么古人都喜欢写荷花呢?老师今天带来了另外一首与荷花有关的诗,看我们能不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青阳渡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2.你找到答案了吗?为什么古人都喜欢荷花呢?
预设:荷花很漂亮。
师:是的,荷花很漂亮,绿绿的荷叶大片大片地遮住了水面,所以诗中说是“青荷盖绿水”,鲜红的荷花像披上了一件红红的衣裳,所以说它是“芙蓉披红鲜”。那么,你觉得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预设:有莲藕和莲蓬。
师:你们吃过这些吗?(出示莲藕、莲蓬图)它们其实也是荷花的一部分,荷花的底下是根藕,所以诗中说“下有并根藕”(出句),等到荷花谢了之后上面会结出小莲蓬,小莲蓬也可以吃,所以诗人说它是“上有并头莲”(出句)。
3.小结。原来荷花浑身都是宝,盛开之前是尖尖的小荷,盛开后是美丽的荷花,结出藕和莲蓬还可以吃。这可能就是诗人喜欢它的原因吧,也许还有其他原因,等我们再长大一点就会明白了。
4.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青阳渡》。
设计意图:在我看来,诗人的审美情趣也是古诗中的文化密码之一。为什么古人写了那么多赞美荷花的诗?为了进一步探究古诗背后的文化密码,我引入了一首浅显易懂的《青阳渡》。虽然一年级学生还不能深究古人爱荷是因为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学生对荷花外形的欣赏,对荷花价值的认同,又何尝不是一次古诗文化密码的启蒙呢?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从来都不是单篇孤立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刻要瞻前顾后,要有课程意识。希望本课能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希望这颗种子在学生将来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过程中能够生根发芽,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并热爱我们的诗词,我们的文化。
五、书写生字。
1.这节课我们有“尖、角、爱、无、树”五个生字宝宝需要大家把它们送回田字格,其中三个字我们已经学会了,剩下两个一个是独体字,一个是左中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教师示范,边写边指导。如,“无”的书写口诀:一横短又短,一横长又长,撇画要舒展,最后竖弯钩;“树”的書写口诀:先写木,捺变点;再写又,捺变点,后写寸,还是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三个部分之间的相互避让。
3.请大家拿出笔,把这五个字描红练一下。
4.教师巡视,红笔批改。如,我给坐姿端正、书写美观的孩子画了五角星。
下课后,我让学生把今天学的两首诗背一背。
设计意图:无论是哪种体裁的课文,书写生字都是低年级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学字、写字,让学生争取在课内都能完成课堂任务。
作者单位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
点 评
注重文本朗读 感悟诗歌魅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一年级学生不具备较好的品味诗句韵味的能力,学习古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盛琥君老师在教学时十分注重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从中体会古诗的韵味。
一、借古诗语境,学字词明路径
“爱”是本课既要认识又要会写的生字,如果教师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字形和写法,大可不必费这番周折。在本课中,盛琥君老师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爱”,让学生抒发爱,表达爱。这时,汉字不再是机械的笔画和符号,而是充满温度和温情的体验与感悟。
二、互动式阅读,增加学诗趣味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古诗教学重点在于以读促理解,让学生品味古诗的韵味、意境,课堂表演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静”的课堂“动”了起来。盛琥君老师抓住“尖尖角”“爱晴柔”,惟妙惟肖地演绎了尖尖的荷叶探出脑袋的情景,在 “情”与“境”的交融中,学生既感受到了蜻蜓停留于荷叶上的轻盈,又体会到了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三、情境式教学,以一篇带多篇
本节课,盛琥君老师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在品读的过程中发散思维,课堂上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增加了古诗的趣味性。盛琥君老师在教学中以一篇带多篇,引导学生再读与荷花有关的诗词,用一咏三叹的方式反复诵读,实现了情境交融的目的。
(陕西省特级教师 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