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炫灿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云计算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力量,从早期的IT资源云化,到今天的云原生,企业基础设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Gartner预测,部署在云原生平台上的工作负载将由2021年的30 %增长至2025年的95 %。另外,IDC报告也显示,云原生应用在2018年时只有40 %,预计到2023年,企业云原生应用占比将超过80 %。而2022年,可以说是云原生精耕细作期,以容器、微服务、DevOps为代表的技术,凭借具弹性、韧性及拓展性的用户体验,在多个行业得到实践和验证。同时,云原生開源项目蓬勃发展,不断激活应用构建新范式,引发企业系统架构发生巨大变革。
目前,云原生计算基金会中的开源项目超过1 000个,覆盖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安全、大数据、AI等各个方面。而从大的云原生领域来看,大型云服务商形成了更具广度、专注度和创新性的竞争格局。
2022年,Serverless可以说是云厂商的标配,全产品线Serverless进一步驱动了研发能力的升级。以我国四朵云之首阿里云为例,该公司明确表示要推进核心产品全面Serverless化,帮助客户更好地实现敏捷创新。
当前,阿里云已经拥有超过20款Serverless产品,包括函数计算FC、Serverless应用引擎SAE、Serverless容器服务ASK、PolarDB数据库、AnalyticDB数仓等。
另外,亚马逊云科技作为最早在Serverless领域布局的云计算企业,更是在2022年发起了总攻之势,Amazon Open Search Serverless为数据分析服务的全无服务器化,补上了最后一张拼图。2014年,亚马逊云科技推出Amazon Lambda服务,让无服务器概念得到广泛关注。之后,随着谷歌和微软等企业的服务进入市场,“Serverless无服务器”才逐渐成为行业“热词”。
Serverless并不是真的没有服务器,而是将底层架构从开发人员中分离出来,使得用户只关注业务逻辑。Serverless架构的优势在于,在云上以组装形式研发,让软件研发走向服务化、模块化、可编排、可组装,并可以灵活应用于多场景,全面提升研发效率。
Serverless在敏捷性、可伸缩性、计费模式等方面,带来更极致体验,用户可以按需付费,像用水和电一样更方便地使用云计算。
在过去一年里,以Kubernetes为代表的开源容器编排平台,重塑了云的使用方式,采用率大幅上升。
从本地到混合云多云,再到边缘计算场景,以Kubernetes为底座的云原生技术极大推动了云原生领域的发展,已然成为各大容器平台事实上的技术标准。Gartner预测:到2023年,70 %的组织将运行容器化应用程序。
如今,开发人员使用Kubernetes的体验稳步提高,不仅大型企业应用广泛,中小型企业也可以使用,许多新的Kubernetes原生工具,就是在此种背景下诞生。
以腾讯云为例,该公司已拥有业界领先的云原生操作系统、在离线混部技术,以及TKE平台上运行着的国内最大规模的Kubernetes集群。基于云原生打造的腾讯云分布式云操作系统遨驰单集群支持10万级服务器、百万级容器规模,管理的CPU核数超过1亿;腾讯云与微信联合打造的云原生开发平台云开发,已经服务了超过百万开发者。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系统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传统的单体架构走向分布式、更为标准的微服务架构。然而,分布式微服务的快速发展,以及微服务框架变得越来越复杂繁多,系统架构越来越多,如何做好微服务治理成为企业尤为关注的话题,这也是开源OpenSergo项目得以发起的背后原因。
2002年4月14日,阿里巴巴与bilibli、字节跳动等共同宣布,发起微服务治理规范项目OpenSergo。阿里自2008年起开始微服务改造,诞生了服务框架HSF及配套的服务治理能力;2012年,将高性能、轻量级的服务框架Dubbo开源;从2019年开始,通过将服务治理能力下沉到Java Agent,实现完全无需对业务做任何改造、就能接入服务治理的能力。
DataOps与DevOps一样,引用了持续改进和持续交付理念,旨在有效地进行数据治理。
DataOps的核心和灵魂是编排,通过管道实现数据的移动、处理和丰富数据,即ETL过程需要一个复杂的任务工作流程。换言之,在打破数据孤岛、增加自动化和执行治理规则方面,DataOps提供了有效手段,让企业以快速可靠的方式,获得查找、信任和理解数据的能力。
虽然,DataOps最初是探索性尝试,但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数据处理、准备和分析方法。因为,数据从来没有像今天的环境中这样,成为一种更有价值的商品,这就是为什么企业愿意采取各种措施来获取可用于提供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和商品数据的根本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DataOps不是针对数据的DevOps,而是一种敏捷方法,重点是以数据为中心,并且与拥有许多数据的消费者、数据生产者和其他数据利益密切相关。
2022年,即插即用、快速集成、使用合规、场景化密码服务、运维安全等关键词开始与云“共同生长”。
其实,上述现象并不难理解!更大的弹性,意味着企业可以根据流程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资源。一旦,一些系统可以自动交付或删除资源,原有的架构便失去了全面安全能力。而采用原生架构,通过与云管平台融合集成,可以让云服务商以紧密耦合的方式面向云租户提供一体化云密码保障服务,进而实现云服务与租户业务应用“背靠背”的无缝衔接。
走到今天,当云原生在金融、制造和政务等领域深化应用,当大型云计算巨头正凭借新型服务打造出生态共生模式,我们惊奇地发现:云价值挖掘时代已经到来,云原生才是云计算本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