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致颖
过年的灯笼尚未撤下,人们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同样的,《环球人文地理》也在年后为读者奉上了新一期的杂志。这一期,我们将跟随“大策划”行进至南岭。这个称呼如此古老,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的年代。千百年后的近代,这一带被称为南岭走廊,沿途聚居的瑶族、苗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行走生活于“走廊”之中。
少数民族,对我而言,可谓十分熟悉。我出生于重庆的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家中父亲与母亲皆是少数民族。但我们的生活,与曾经的少数民族生活,早已相去甚远。我们说汉语,并不知本民族的语言为何,“毕兹卡”这样的土家族词汇,都要通过查询才能弄清其中的含义;没有民族的文字,文化仅靠口耳相传,当老人离去,那些独属于民族的记忆,也与他们一起归于尘土。当我读到南岭相关的故事,才恍然大悟,在离重庆一千多公里的南岭,生活着与我们一样的民族,他们保留着传统的民族风俗。他们善舞,不管是花棍舞还是芦笙舞,跳的都是对民族的传承;他们能歌,嫁女歌唱的都是父母对女儿的拳拳爱护之心。
这让我不禁想起曾经看到过的土家族的哭嫁,身着喜服的新娘子和娘家的母亲、姐妹,以帕蒙面,一边哭一边唱歌,歌词婉转,歌聲忧伤,表达了父母对女儿的爱之切,情之深。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即便相距千里,也有与自己同样的民族,同样的文化。或许在多年以前,我们还同属一位祖先,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
今年的春节始于一月,俗语道:节到元宵格外浓,不出十五不出年。即便已到二月,依旧随处能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南岭一带的瑶族人,被称为中国的“高山民族”,但是这个称号,并非独属于瑶族。汉族的客家人也同样被称为“高山民族”。这一期“地理发现”栏目的作者,带着我们来到广东梅州体验客家人的文化传承。世代居住于此的客家人,有着独属于他们的年俗文化——每年的赏灯节,比元宵节还要热闹,炙娘酒的香味,满街的红纸,飞舞的狮龙,震天响的鞭炮和锣鼓,还有围龙屋里一盏盏大花灯,这些都是作者自孩童时期以来温暖又欢乐的记忆。
世界是广阔而美丽的,行走于华夏大地和世界各地,是令人兴奋的。“自由行”栏目的作者将我们的视线,从天津带到西雅图。两座城市相隔8731千米,有着截然不同的气候和环境。天津是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西雅图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作者和夫人,两个英文算不上太好的人,带着翻译软件,就这么踏上了异国的土地。一辆黑色福特汽车,带着他们行驶在美国的土地之上。西雅图是他们美国之旅的第一站,跟随着他们的脚步,我们看到派克市场中全球第一家星巴克,在先锋广场感受到淘金文化的历史魅力,试图去体验他们在雷尼尔雪山国家公园的明月之下散步的感受。人生如旅,洋洋洒洒千余字,告诉读者的,也不过只是他们漫长旅途中的片段而已。
二月已至,时光悄悄流转,不用等太久,春风将变得和煦,万物亦变得温柔。我想,是时候再次背上行囊,踏上万水千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