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价值探究

2023-05-30 10:48张倩邱道学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交流学科

张倩 邱道学

在智能媒体时代,为确保语文学科教学在与技术互动、协同、融合的过程中不失自身特点,就需要突出语文学科教学的主体地位——技术应服务于语文学科教学,技术开发须遵循语文学科教学规律,技术使用须遵从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也就是说,探究语文学科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价值,着眼点在于探究这种深度融合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价值。

毫无疑问,这将促使人们深入探究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认识语文学科教学规律,进一步获得对语文学科内容特点、教材编写、学习方式、测试评价等方面的深度认知,厘清语文学科教学在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彰显语文学科特色的问题。

下面,聚焦语文学科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过程中的四个常见问题,對语文学科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价值做一些探究。

一、对学科教学内容的价值

在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呈现形式的变化,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品质得以提升,学科本质得到进一步彰显。

(一)表现形式更为生动,教学内容呈现更加鲜活

近年来,得益于教学软件、影音播放等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已由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板书拓展到PPT、动画、影音视频等综合运用的多媒体形式。现在,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等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插入网页、视频连线、引入超链接等更多授课形式得到了师生的青睐。这些授课形式更为灵活、新颖,让学生的感知更加直观、生动,技术已经成为感知语言文字背后丰富意蕴的重要补充。在硬件设施上,拍摄、投屏等设备与技术的升级,也使纸质材料、电子资源等面向学生的集体呈现方式更为灵活、便捷,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资源数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呈现更加丰厚

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资源数量迅猛增长,来源多样,类型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海量的、可供选择的内容储备。丰富的优质资源可以滋养师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审美品位,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同时,师生的所有教学活动,以及这些资料如何助力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都在网络条件下得以完整记录。这些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又会成为新的、不断动态扩充的教育资源,进而让动态的教学内容与静态的教学内容同时呈现。当然,语文学科教育资源的挖掘、利用,与师生个体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胸襟视野等素养密切相关,这也对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组合形式更为灵活,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创造力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内容依据学习任务安排,呈现的时间、形式都更加灵活。如影音资源有利于教师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字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引发深入思考;运用网络资源,教师可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此外,技术还可帮助教师捕捉课堂上学生即时生成的问题并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

立足语文本质的文字解读过程,教师恰当运用文字、影音、网络等的组合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学科综合能力,激发课堂上学生的创造力。

(四)资源选择操作便捷,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储备海量教学资源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资源极大丰富的同时,对资源进行分类、分级尤为迫切。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突破传统的文体编排结构,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单位重新组织课文,为师生的语文教学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对于备课资源,教师要做出相应调整。如可根据学科素养、学前准备、学习任务等板块进行分类编排,还可根据基础层级、高阶层级、拓展层级等不同能力要求对写作资源进行分级编排,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备课资料也可以单篇、单元为单位,进行分类存储。总之,借助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平台,可助力教师更好地收集、分类、整理、存储海量资源,按需选取。

发布作业时,教师可进行个性化操作。例如,依据班型与学生类型,差别化地设计作业内容,设置多层次的提交时间,选择不同的提交形式与订正形式,提高作业针对性、自由度的同时,也符合精准教学的要求。

(五)与思维相融合,让教学内容与个体、媒体走向融合

信息时代,人与媒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算法显著增补了人类获取信息和生产信息的能力,为人类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行动的可能性。VR等沉浸式设备、脑机接口、生物芯片更是打破人与媒体的界限,实现人与媒体在感知、行为甚至思维等方面的融合[1]。语文教学内容同样可以和“人—媒体”走向融合。以《屈原列传》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供文献资源如标题解读文章、鉴赏阅读文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文心雕龙·辨骚》等原文助读文章、《史记·贾生列传》或鲍鹏山《风流去》等比读文章等,以及话剧《屈原》(郭沫若)、电视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第七集和第八集)等影音视频,实现感官体验与沉浸式体验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让学生在吸收、处理、运用不同类型信息的同时,可视、可感范围得到明显开拓,感受力、思考力、鉴别力等思维品质也得到提升。

二、对学情数据采集的价值

(一)数据记录更翔实,统计方式便捷迅速

传统收集学情的方法,主要依靠问卷调查、测验试题,以及对学生课堂表现的直接观察等,收集内容以知识掌握水平、问题解决速度、文字阅读速度为主,涉及方面比较狭窄,反映出的学情准确度一般。依托智能平台等信息技术,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皆可被详细记录,所获信息更加全面与准确。

以阅读为例,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整体阅读速度、不同内容阅读停留时间、阅读标注习惯,以及阅读笔记的记录、删除、修改等多种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都可被详尽记录。通过智能端口享受学习服务时,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离开学习页面时间、学习页面过度停留等异常行为也会被记录。分析记录的阅读数据,教师能获得学生课堂限时阅读活动与课下自由阅读、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等不同阅读任务中产生的翔实数据,运用一键导出功能,即可轻松得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情况分析。

(二)数据分析针对性强,结果呈现丰富、直观

数据分析具有可视化、全面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信息技术可对数据源进行多种方式的处理,如直接生成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各种图表,这样呈现更鲜明、直观;或构建数据库,形成数据模型,为进一步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智能图表系统还可根据数据源特点,自动推荐图表类型,支持对图表局部的自由调整。教师需要处理大量的学情、作业、测验成绩等数据,利用发达的数据分析技术(如图1),具体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获取学生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精准教学。

(三)数据样本不断扩大,规律揭示精准、明确

借助信息技术,学生的学习数据在后台持续地被记录、处理,数据样本不断扩大,尽可能地展现学生真实、全面、完整的学习过程,形成学生画像,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偏好、风格,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与阶段特点。利用数据对学生进行画像,教师可从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两方面进行,前者监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后者注重考核测评结果,共同揭示学生学习规律与发展成长规律(如图2、图3)。

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果的关系是语文教育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比如,课内阅读《红楼梦》《乡土中国》《老人与海》等形成上百万文字量外,新课标也明确强调学生要在课外加强阅读,并推荐了包括小说、散文、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在内的数十本阅读书目[2],这显示出语文学科对学生阅读行为的重视程度。但行为与成果究竟有何关系,如何行为才能更有效地得到成果,行为之后如何更有效地转为成果等,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研究。基于大量数据形成的学生画像,教师可建立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果的关系,更直观、清晰地揭示语文学习规律。

(四)数据类型不断丰富,学情样本不断充实

算法可显著增补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人类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行动的可能性。同理,数据类型的不断丰富,学情样本的不断充实,也促使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视野,关注并收集更多类型的数据,丰富并深化对教育的理解,实现数据对教育的增益功能。同时,数据收集由只注重成绩数据、问题数据、感受数据等向兼顾行为数据、习惯数据发展。

文本细读是理解文章、进行审美鉴赏的重要基础,也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带学生细读、直接灌输细读结果的问题屡屡出现。在数据类型中加入文本阅读时长、阅读频次、阅读批注等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精细阅读。比如,教师将备课收集到的助读、比读或鉴赏材料按一定的顺序直接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提示学生注意阅读时间与批注勾画。学生养成关注自己行为数据的习惯后,会以行为数据督促自己的学习,最终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师生交流方式的价值

(一)突破时空局限

技术的发展,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5G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其重要目的是改变人与人的联通方式。移动互联与网络的普及,将不同地区的人紧密联结在同一网络时空,拓展了彼此交流和沟通的范围。慕课、云端办学等教育探索,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共享师资、数据与课程,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联结。智能技术的运用,也使教学突破了时空局限,让教师不再受困于课堂一对多的制约。腾讯会议、网络直播、微信图文语音等技术,为实现一对一的精准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优化教学效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与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应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教学散文时,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自然、融入社会;教学新闻通讯时,可以让学生走出课本,利用零散时间观看纪录片、影视资料等,或走进博物馆……这些丰富的学习活动,需要与技术深度融合,借助网络技术、智能平台等,促使学生发现有价值的社会问题,及时与教师、同学讨论,进而得出有层级、有见地的认识。

(二)丰富交流手段

智能技术、信息平台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与人的交流手段。近年来,翻转课堂、“互联网+”、短视频或微课等概念不断出现,教育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师生交流也从线下面对面拓展到线上云端、微信、QQ等,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沟通。

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也引起了教育模式的重大变化。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进行一对多的教学。在线智能平台、论坛网站等的运用,彻底打破了教师的中心地位,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如在预习阶段,学生可在智能平台上观看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源并提问、留言,教师可快速获取这些信息并将其转化成课堂主要解决的问题。课后,学生可继续学习教师发布的教学资源,完成课后作业,发现问题时可随时留言交流,实现学习活动之间的有机衔接。在此情境中,教学模式由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到学生,学生由知识、信息的接受者成为传播者甚至产生者,学生学习更具个性化,教师教学呈现更强的人文色彩。

(三)留存交流数据

在交流方式更加充分、多元的同时,交流数据也得到及时储存。交流数据包括交流的内容、时间、频次等,访问智能学习平台的人员数据、活跃度数据、时间数据、常用功能偏好数据等。大数据时代,学生的每个学习行为都可成为信息数据并被记录,通过技术得到及时的分析处理,成为重要的学情数据。

比如,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阅读是较重要且难以量化的学习活动之一。利用信息技术,学生的阅读活动被分解,如细化为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处理信息,之后在技术平台上对应标注行为、批注行为、发言行为、完成学习任务行为等。在阅读全过程,不同行为的数据被记录、比较,这对呈现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都有显著作用,为实现精准教学、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撑。

(四)人媒交流合一

人媒交流包括人与人、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间的交流。其中,人与媒介的交流包括与AI等人工智能的交流以及与自媒体、新媒体的信息交互等,媒介与媒介的交流则指不同媒介間的信息共享。人媒交流合一,即人与人、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间交流的相互协同、相互交融。智能媒体不仅可以实现跨媒介的人与人交流、人与信息的交互,借助媒介间的交互,还可实现对不同用户需求的获取,及时给予反馈与处理。

在人媒交流中,学生行为、发言数据被不断记录。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偏好得到显现,更多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被推送到不同学习程度与学习风格的学生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学习媒介的改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传统纸质媒介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以“默读—识记”的学习习惯与“阅读—获取”的思维习惯为主,微信学习群、短视频、学习论坛等媒介的普及,促进了学生发言、回复、评论等交流行为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个性化思维。

四、对测试评价手段的价值

(一)测试评价形式多样

语文也是以知识获取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学习反馈多以优/劣或充分/不足为主,因此,丰富语文学习测试评价形式十分必要。智能技术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数据,跟踪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成长性评价、综合性评价。不同智能平台为学生的丰富学习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利于进行活动性评价、实践性评价等。信息交流的日趋便捷,使自我测评或生生互评等与信息交流的活动同时发生、随时发生,非常适用于语文学科的作文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等环节;衍生出的打卡、过关、投票等评价方式,适用于每日默背、练字等行为评价以及学科基础知识评价,成为传统测试评价的有效补充。

(二)测试评价数据翔实

信息时代的数据优势体现在记录与处理测试数据方面。测试评价数据包括成绩数值、平均分、最高分、异常分、合格率、优秀率、得分率、标准差、区分度、难易比例等,以及各分数段学生、进步/退步学生、临界生、波动生等。在算法的支持下,教师获得这些数据更加快速。借助智能平台,学生的作答用时被精确计算,作答时间与作答成绩相互参照,知识掌握水平数据更加准确。

翔实记录学生各项测试评价数据,画出学生学习情况雷达图与成长曲线,形成对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的全面测评,与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记录相互补充,成为学生画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保障。

(三)测试评价个性化

基于大数据与学生画像,测试评价可以依据不同题目的难度等级、思维层级,与学生自动匹配,推荐补充试题或进行强化训练。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测试除去知识考查外,试题形式与所考查能力点间的关联并不显豁。例如,学生阅读某一题目时,往往很难定位试题考查方向,无法调动相关思维进行思考,只能凭感觉作答。因此,标注测试评价的思维层级很有必要(如图4)。

测试评价的个性化,促进教师自我定位与教学的精准化。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学习效果在数据的支持下,得到更个性、更精准的记录。注重学生的差异化,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习薄弱点位,也为后续更有针对性、更全面地教学提供指导。

(四)测试评价自动化

自动化测评将人工智能与信息算法等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评估、能力评估、素养评估等多种评价任务,在提高测评全面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测评的准确性与便捷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作业的个性化、差异化更加明显,评价标准主观性更强,尤其是写作、阅读理解等思想和表达都极具个性化的测试题,评价标准更难把握。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作业,评价标准也要做相应调整。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等有很高的要求。

开发智能评价系统,运用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评价,将一部分标准易控制、个性差异小的作业批阅任务交给技术完成,可以减轻语文教师的作业批改负担。目前,背诵、默写、语音语义识别等考查基础知识的自动测评系统正日益丰富。以背诵测试评价为例,学生借助智能设备背诵,然后将背诵结果上传至自动评价系统,智能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语音识别,转换成文字,标记出“漏背/错背”语句,并据此打分。师生查看作业时,可以直接查看转换的文字,也可听取录音,十分便捷。

与知识、成果相比,语文学科更注重亲近经典、亲近与大师的心灵沟通过程,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精神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这些人文属性决定了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较为隐秘。因此,以开放的眼光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弥补语文学科教学的疏漏与不足,用科学的态度思考信息技术对语文学科内容特点、教材编写、学习方式、测试评价等的意义,对在智能媒体时代彰显语文学科特色,促进语文学科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明,程阳.5G时代智能媒体发展逻辑再思考:从技术融合到人媒合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11):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7-58.

(作者張倩系清华附中语文教师,一级教师;邱道学系清华附中语文教师,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交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超学科”来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