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舒畅
幼儿亲社会能力是基于亲社会行为提出的,指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及集体生活的行为与倾向,包括关爱、分享、合作、互助、规则等所处的能力水平。在幼儿园教育中,提升幼儿亲社会能力是新课题。本研究以一日活动为切入点,以A园(上海市嘉定区一所市一级幼儿园)为例,通过了解幼儿当前親社会能力,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幼儿的不同措施,形成具有普适性的策略,推动幼儿亲社会能力的发展。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现状。根据调查,笔者将幼儿分为霸道型、服从型、独处型、目的型、管理型、自我满足型六种类型,所占比重分别为12.5%、25.8%、5.7%、41.6%、10.2%、4.2%。这些幼儿有不同的行为表现:霸道型幼儿霸占物品,不愿与同伴共用或分享;服从型幼儿比较胆小,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独处型幼儿不关注他人;目的型幼儿为了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与同伴协商、分享;管理型幼儿更加关注他人,关爱弱者,主动维持秩序和公平;自我满足型幼儿对于想要的结果,不去争取,而是找理由安慰自己。
亲社会能力培养途径。一日活动中,不同环节出现的亲社会行为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每个环节多发的行为有针对性地引导。比如来离园时的“打招呼”,教师可以挥着手微笑说“小朋友早上好”“小朋友再见”,引导幼儿从语言或者动作、表情等方面予以回应。排队时,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性语言进行引导:“小火车要出发啦,小朋友们快上车。”
针对不同类型幼儿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第一,针对霸道型幼儿的教育策略。一方面应严守规则底线,驳回无理要求。煦煦和瑶瑶玩小汽车的游戏时,煦煦抢走了瑶瑶的小汽车。教师可以说:“煦煦,这是瑶瑶的小汽车,你不可以直接拿走,请你先还给她,然后问问她愿不愿意给你玩。”另一方面,应给予其他补偿,对于允许范围内的不愿分享,在尊重其意愿的基础上,给予精神上的奖励,以引发幼儿产生积极的亲社会行为。煦煦和小美在搭积木时,小美想要煦煦的一块蓝色积木,煦煦不给。教师可以说:“煦煦,这块积木是你先拿到的,你可以不分享,但是如果你愿意分享的话,会得到一颗分享小达人的大拇指贴纸哦。”
第二,针对服从型幼儿的教育策略。当幼儿出现亲社会行为时,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强化幼儿对自身亲社会行为的认同。
第三,针对独处型、自我满足型幼儿的教育策略。教师应用更多的外力吸引与引导。比如在角色游戏中,辰辰的消防员角色行为仅限于穿着消防员制服跑来跑去,教师说:“消防员,娃娃家着火了,快去灭火啊!”辰辰赶紧跑到娃娃家,用手做喷射动作进行灭火。
正确面对社会性教育的特质。社会性教育是品德教育的范畴,任何一种良好品德的建立都需要经历一个复杂而反复的过程,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达成知行统一,才能真正内化。在实际工作中,当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出现反复的时候,教师要多一些耐心。
移情是指个体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情绪反应行为。抓住幼儿易于移情的特点,引导幼儿对某一场景感同身受,有助于强化幼儿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比如,幼儿喜欢看动画片,在看动画片时会对角色的经历、情绪情感产生替代性反应,主人公难过时,幼儿也感受到悲伤。
探求多通道提高效率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一日活动外,还应探求更多通道,比如园本亲社会专题活动、家庭中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拓展社会亲社会教育资源等。
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幼儿的亲社会能力有所提升,基本能与同伴友好相处,遇到问题能用适宜的方式处理,集体生活较为融洽。
责任编辑:陈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