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飞
零丁洋亦称“伶仃洋”,是位于珠江口外的一片海域,其范围北起虎门,宽约4千米,南至香港及万山群岛以北的海面,宽度逐渐增至65千米,水域面积约为2100平方千米。它的名称源于这片海洋中的孤岛“零丁山”。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秀山之东,有山在赤湾之前,为零丁山,其内洋曰小零丁洋,外洋曰大零丁洋。”“伶仃”与“零丁”意思相同,都是形容“孤独无依靠”的处境;所以,在历史上,“伶仃洋”与“零丁洋”常常混用,既有文天祥笔下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也有宋代学者周嵩笔下的“送尽海天千里目,伶仃洋里有谁归”。现如今,正式出版的地图中都标注为“伶仃洋”,“零丁山”也被改名为“内伶仃岛”,以区别于香港南部的外伶仃岛。
有一个问题令人感到疑惑:伶仃洋为什么不叫伶仃海呢?或许从未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但从地理学研究的角度咬文嚼字,伶仃洋的名称的确有些蹊跷。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洋其实是海和洋的统称,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所谓的“洋”(英文为“ocean”),指海洋的中心部分,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约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89%,它们的深度大,具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水温和盐度不受大陆的影响,盐度平均为35‰;“海”(英文为“sea”)则是海洋的边缘部分,仅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11%,是由岛屿、半岛与大洋隔开,或为大陆所环绕的咸水区域,因大陆边缘下沉或海底隆起等原因形成,它们的深度浅,水温和盐度受大陆的影响较大,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而且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海流系统,主要受邻近大洋的影响,比如东海、黄海等。因此,严格来说,“伶仃洋”是“海”而不是“洋”;但这个名称自古有之,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海”与“洋”的区别是近代地理学家人为划分的结果,在此之前,两个概念比较笼统。比如,我国古称东南亚一带为“南洋”,渤海和黄海一带被称为“北洋”;到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南洋”指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北洋”则指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等各省沿海地区。因此,在我国古人眼中,只要是大陆之外的广阔水域都是海洋,至于究竟何为“海”、何为“洋”,并未进行过严格区分。
浩浩荡荡的珠江奔流入海,塑造了伶仃洋这片与众不同的地貌。通常而言,有些江河会在入海口创造广袤富饶的三角洲,有些则会形成狭窄的海湾。这主要取决于江河与海洋相互“斗争”的过程中谁的力量更强大。如果河流的泥沙含量较高,河口区的堆积作用强于波浪和潮流的冲刷侵蚀作用,就有利于形成三角洲;如果河流的泥沙含量较少,受到波浪和潮流的长期冲刷,则只能形成喇叭形的海湾,即所谓的三角湾(又称三角港)。
伶仃洋是一個例外,它处于三角洲与三角湾之间的过渡形态。这里既是一个喇叭形河口湾,又在湾内堆积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岛屿,珠江三角洲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
珠江全长2320千米,虽不足黄河的一半长,年径流量却是黄河的7倍多,是我国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最终在入海口处形成了总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0米左右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有趣的是,珠江有8个入海口,几乎在每个入海口的河道两侧都有基岩残丘,其状如门,故而分别被称为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
珠江的入海口之所以如此奇怪,是因为珠江并不是单纯的一条江,而是一张由西江、北江、东江各自带着难以计数的支流汇集形成的巨大河网,连通了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和广东6个省份。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河流下游地势较低,易于泛滥,且浅海中分布的大大小小的基岩残丘分割了水流,从而形成了“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地理奇观。
历经数万年的漫长历史,伶仃洋与珠江三角洲所处的区域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早在中生代时期,这里还是一片因地壳运动形成的巨大凹地;大约到6000年前,海面接近于现今的位置,海水入侵淹没凹地,使其成为深入内陆的海湾,湾内岛屿星罗棋布,西江、北江、东江携带着大量泥沙在此交汇,于是,珠江三角洲逐渐崛起并日益扩大,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狭义上的珠江特指珠江三角洲水系穿越广州市区的一段干流河道,它曾经十分宽阔,而且常有海潮涌入,当地人习惯把珠江称为“珠海”,把“过江”称为“过海”。史料记载,珠江江面在秦汉时期宽约2000米;唐代时,宽约1400米;到如今,宽度仅剩180米左右。当初被称为“海”的珠江越来越窄,最终真的“瘦”成了一条“江”。
地理学家还发现,与19世纪末相比,内伶仃洋目前的水域容积已经淤积了约40%,珠江八大入海口中的蕉门、横门、洪奇门、鸡啼门形成至今尚不足200年时间。究其原因,既有泥沙沉积的自然因素,也与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治理河道、改造水网等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伶仃洋周边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有研究人员根据遥感数据研究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变迁时发现,伶仃洋两岸的陆地面积正在逐渐扩大,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仅1965—2003年的38年间就造陆243.83平方千米,年平均发展速率为6.42平方千米。因此,人们感慨地说:“这里的地图半年一次的更新速度都赶不上城市发展建设的步伐。”
如今的伶仃洋早已不再伶仃,那个曾经令文天祥深感孤苦无依的伤心之地现已成了千帆竞发的“黄金水道”。值得注意的是,伶仃洋仍在朝着淤积变浅的方向发展,而且周边的城市建设也会促使它的面积继续萎缩,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作用,未来的伶仃洋恐将演变成“伶仃河”。如何应对伶仃洋带来的一系列地质及生态环境变化,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