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共同富裕理论研究述评

2023-05-30 20:59龙丹婷
关键词:基本内涵共同富裕

摘 要:自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共同富裕推进工作,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学者们就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症结难点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当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并存,整合梳理共同富裕的研究成果,对党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症结难点;实践进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本质视角理解“共同富裕”为起点,学界开始了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九十年代中期研究热度达到峰值,后期热度有所下降。直到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印发,共同富裕理论再次回到学界视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囊括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当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推进共同富裕面临许多挑战。正值二十大召开之际,梳理学界研究成果,厘清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症结难点、实践进路,对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一、关于新时代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的理论阐述

共同富裕作为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的政治概念,在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执政的实践下,共同富裕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随之拓展。

(一)对“富裕”的认识:共同富裕是物质精神都富裕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在物质层面向共同富裕迈进一大步,但精神层面的薄弱随之凸显。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愈发认识到新时代进行精神建设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学者们指出,精神生活富裕是物质生活富裕的附加产物,对提升社会发展和社会成员满足感具有正向作用,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廖小琴认为,精神生活富裕是物质生活质量的表现[1]。傅才武和高为提出,精神生活富裕是物质、教育、文化等综合因素促成的“总体性心理状态”[2],精神共同富裕不是个体平均享有资源,具备相同的文化素养,而是表现在文化权利的相对均衡。杨煌强调,物质的丰裕使精神生活“成为决定人们富裕和幸福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3]。总的来说,社会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精神需求在个体生活中的地位会日渐上升,成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二)对“共同”的理解:共同富裕体现在主体维度和时空维度

早期学者认为共同富裕实现的可能性存在于国家层面的努力和社会层面的发展,聚焦“解放和發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发力。十年来,随着时代条件和我国物质基础变化,学界对“共同”的理解不只停留在国家层面大力发展生产力,更着眼个体层面发挥主动性。

就主体维度而言,实现共同富裕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是对人的需求的满足,需要国家和个体共同发力,营造劳动创造财富的正向环境,保证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个体拥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毛勒堂认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重大使命,也是社会各个方面主体必须担负的自觉责任”[4]。就时间维度而言,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方世南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杨煌指出,“共同富裕是过程富裕,有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6],这是客观规律的指向。就空间维度而言,各地区既要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挖掘地区发展潜力,又要协调联动,通过优势地区带动发展乏力地区缩小区域差距。沈万根指出,协调发展理念使农村发展和民族地区发展短板得到关注,各地区发展情况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7]。

(三)对“共同富裕”的界定:共同富裕是系统概念

不同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执政环境和国民认知水平改变,人们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会相应发生改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来,推进共同富裕不仅指向经济领域,更体现在对共同富裕内涵的系统把握。

其一,共同富裕的概念具有复合性。方世南指出,新时代共同富裕涵盖“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社会实践活动主体和共享利益的行为主体”“主要构成要素”[5]等基本规定性。其二,共同富裕的概念具有延续性。邱海平指出,必须“准确把握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所具有的不同涵义”[8],不能简单以一否一。其三,共同富裕的概念具有整体性。张琦强调,“新时代共同富裕是系统协调的有机整体”[9],包括实现主体、实现动力、实现目标等多方面内容,“必须辩证动态全方位地理解其内涵”[9]。

二、关于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症结难点研究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十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性的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在后脱贫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精神供给不足以及经济社会内外部环境变化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带来考验。

(一)困境: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已从量提升到质。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收入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显得直观且突出,无形中积累了社会矛盾,成为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痛点。

学者们在探讨当前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时,普遍提及收入差距问题。张来明和李建伟指出,我国教育、就业、经济活动参与权与发展权以及社会治理参与权显露出机会不均问题。罗明忠指出,我国分配制度不健全造成贫富差距突出,其中,“初次分配中的要素分配机制不尽完善,导致劳动报酬占比较低,企业和居民间收入分配不完全合理”[10]。李昀励指出,“部分行业的行政垄断以及高新技术行业收入过高”[11]使得两极分化加剧。

除收入不平衡外,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乡村吸引力不足,使乡村空心化、内生性发展问题凸显,城乡差距悬殊成为不可忽视的现状。刘明月和汪三贵认为,“城乡要素流通不畅、乡村产业体系构建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存在短板”[12]是城乡差距的原因所在。马孟庭指出,由于“我国相对贫困群体分布及组成情况复杂”“多维相对贫困标准不明”[13],导致相对贫困难以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复杂多元。

政策倾斜和资源差距导致区域发展呈现不平衡态势。陈友华和孙永健指出,由于城乡与区域隔离型社会制度的建立,“中国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帶间与南北地区间的差距非常突出”[14]。蒋永穆和何媛指出,由于区位、资源、发展基础等差异化条件,地区差距逐渐拉大[15]。蒙慧认为,目前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受到种种局限,条件并不成熟,因此推进区域共同富裕的进程显得缓慢而艰难[16]。

(二)难点:精神供给与物质发展脱节

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精神层面供给不足的情况。这种供给不足,既表现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和思想认识水平落后于物质生活的发展,又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目标存在理解偏差。

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未能协同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现有思想观念与共同富裕目标不协同。廖小琴指出,当前精神生活发展的困境体现在,“精神生活一定程度上物化发展,失去了应有的超越性”[1]。蒋永穆和何媛指出,特别在物质相对富裕群体的内部,“价值观扭曲、理想缺失等精神贫困问题凸显”[15]。另一方面,体现在文化事业产业的建设程度和体验率与共同富裕进程不协调。傅才武和高为指出,在国家投入和主导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快速提升,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人民群众实际文化参与和文化体验不足”[2]。

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存在误解。学者们认为,在社会整体物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的前提下,推进精神领域共同富裕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低估了实现精神领域共同富裕的难度,妄图依靠外部举措短时间达成目标,另一种是“部分人因自身的生存境遇或者精神发展高度的难以企及而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信心不足的情况”[1],需要国家通过顶层设计和舆论引导培育正确价值观念。此外,廖小琴认为,由于认识不到位,还存在“先富先享不愿意带动后富实现共享”[1],未富“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1]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国家的认同。

除个体精神生活富裕待推进外,国家层面对物质和精神的把握也需要进一步澄清,做好顶层设计。张彦和魏颖认为“‘经济合理性与伦理合理性如何统一的财富观挑战、‘满足需要与改变需要如何实现的需要观挑战、‘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如何治理的风险观挑战等”[17],是我国从全面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时代需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

(三)考验:内外部环境变化对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变化使政策的实行难度增加。

受经济转型需要等影响,我国经济呈现下行态势,为共同富裕的推进带来挑战。张来明和李建伟指出,产业结构高级化“容易导致低技能人群的就业规模萎缩、工资增长变缓”[18],未来中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对此进行考量,保证以消耗体力为主的劳动者的物质和精神供给。孟鑫认为,“经济发展失速和人的信心缺失会形成恶性循环,产生连锁反应”[19],对政府应对现实问题,精准施策,引领经济健康发展提出新要求。

还有学者提出,处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对制度优势的发挥产生了反向影响。邹升平指出,“社会主义公有制比重和贡献率下降、社会主义公有制对人民收入与就业的贡献率下降”[20],需要及时改革调整,防止因体制机制滞后阻碍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优势发挥。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数字经济体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周文和代红豆认为,“社会性的联合劳动状态正在不断生成并普及,要求与之相配套的所有制关系及结构调整”[21]。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柯贵福和张文倩提出,“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促进资本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向而行”“必须对新技术条件下的社会重建问题有所预判和准备”[22]。张来明和李建伟指出,面临全球矛盾叠加、风险交汇的挑战,“世界总人口增速放缓、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升级、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等问题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消极影响”[18]。

三、关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践进路研究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中国式现代化使命任务的本质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针对发展不平衡、精神供给不足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化等问题,学者们分别给予了解决方案,对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构想。

(一)破解:以体制机制应对发展不平衡难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包括收入差距、相对贫困、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问题,学者们对后脱贫时代如何更好解决这些难题,推进共同富裕发展进程进行了充分研讨。

针对相对贫困和收入差距问题,学者们分别从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杨立雄指出,“收入不平等问题因经济发展而产生,但缓解收入不平等仍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23],需要国家“采取积极干预手段来解决因发展而产生的分配问题”[23]。贾则琴、龚晓莺指出,“以增强内生动力为突破口”[24],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廓清‘先富带后富的思想障碍”[24],从国家机制和个人思想意识方面双向发力、双向突破。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乡由于各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的非均衡性,导致二者发展差距逐渐拉大,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上需要攻克的难关。李宁提出,“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在城乡间实现资源融合、空间融合与制度融合,以城乡融合发展激活城乡社会的内在活力”[25],通过扬长避短、倾斜最少受惠者,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唐任伍、许传通提出“打破城乡要素市场壁垒,加强产业融合的集约型村庄建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26],通过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学者们表示,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区域共建以及引入现代化经济手段等方式弥合区域发展鸿沟。陈健指出,针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情况,应“构建东中西部区域各行政主体协同合作共同体”[27],在建立区域资源共享、政策支持、人才帮扶等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二)调整:主客体双向发力对接精神领域供给需求

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情况下,精神领域的发展存在落后物质领域发展的现象,学界对精神领域的滞后和共同富裕认知的偏差进行了分析。

针对精神领域滞后于经济领域发展的情况,学者们从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以及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方面提出对策。廖小琴指出,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精准识别不同群体的需求状况”[1],有效培育人民群众精神素养。栾海清提出,“通过各阶段教育养成每一个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28]。蒋永穆、何媛指出,加大文化产业和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产出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文娱需要[15]。

部分民众对分配正义产生错误幻象,学者认为需要对此进行澄清,摆正民众对共同富裕的认知。张彦、魏颖指出,要避免偏狭理解分配正义,财富分配要“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考量财富身份、财富量和财产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17],个体“按照各自的贡献得到有所差别的回报”[17]。何阳、娄成武指出,即使存在诸如慈善捐赠的第三次分配,也应该让第三次分配对象意识到“寄希望于从第三次分配行为中长期获得益处则不具有现实可行性”[29],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才能“实现高质量生活状态的可持续性”[29]。

(三)革新:通过转型创新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

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对推进共同富裕形成新考验,学者们深刻認识到内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提出通过创新创造深化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数字化转型、保证各环节流通等手段加以应对。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求下,学者们提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共同富裕。对于经济转型期间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陈健提出,需要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依靠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30]。徐政、郑霖豪提出,“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轨迹,利用好数字化红利为人民提供更好服务”[31]。蒋永穆、何媛指出,“要着力发展生产,推动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环节循环畅通”[15]。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学者们指出要结合现实条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所有制格局而言,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张占斌和吴正海指出,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命脉,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以财政、税收等手段使资本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形成生产力各要素主体共建共享”[32],防止两极分化。邹升平指出,公有制经济要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实现竞争性领域与民生领域的平衡”[20]。在分配领域,我国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刘洪森指出,完善分配制度,“调节不同群体的收入”“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33],以消除两极分化。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无法左右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身技术革新找寻共同富裕推进的立足点。柯贵福、张文倩认为,面对金融资本主义和技术变迁浪潮的挑战,中国“需要探索有效推动原始创新与促进创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两方面的平衡等问题”[22]。万海远提醒,资本强势侵蚀可能带来公平和效率的双重损失,“应全方位审视各行业各领域的垄断行为”[34]。

四、总结与思考

通过对学界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关于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症结难点以及实践进路的研究富有成效,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关于基本内涵,现有研究对共同富裕中的“富裕”和“共同”进行了深刻剖析。在新时代语境下,共同富裕对“富裕”的关照不仅拘于物质的丰裕,更着眼于精神生活的富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共同富裕的“共同”不是表现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体现为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共同富裕主体的主动性,与中国共产党合力,允许合理差距存在,渐进实现共同富裕。由此,众多学者提出新时代下的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概念,涵盖了多个领域、不同层次,不能以偏概全片面理解。关于症结难点,目前的研究多指向三个方面:一是共同富裕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包括收入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以及相对贫困问题等;二是当下社会精神供给与物质发展不协同的问题,表现为精神生活的丰富性落后于物质生活、个体思想水平局限以及个体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偏差;三是以“两个大局”背景,内外部环境变化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挑战。关于实践进路,学界针对共同富裕进程中存在的症结难点,分别提出了可能的解决路径。

结合前述分析,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研究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首先,学界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手段、方法路径成果丰硕,但一些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撑;其次,尽管研究成果众多,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作为共同富裕理论的实践案例却鲜有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学界以党中央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指示为指导,结合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进行更多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廖小琴.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6):25-31.

[2] 傅才武,高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1-24.

[3] 杨煌.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与追求[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1,6(9):23-37+102-103.

[4] 毛勒堂.作为总体性的共同富裕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2(3):4-9.

[5] 方世南.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价值和路径[J].学术探索,2021(11):1-7.

[6] 杨煌.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与追求[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1,6(9):23-37+102-103.

[7] 沈万根.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与在民族地区的实践[J].理论视野,2022(2):39-45.

[8] 邱海平.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4):21-26.

[9] 张琦,庄甲坤,李顺强,等.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内在关系与战略要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2(3):44-53.

[10] 罗明忠.共同富裕:理论脉络、主要难题及现实路径[J].求索,2022(1):143-151.

[11] 李昀励.新阶段共同富裕的制度优势、挑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4):88-90.

[12] 刘明月,汪三贵.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破解难点与实现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22(1):152-159.

[13] 马孟庭.相对贫困治理驱动共同富裕发展:重大挑战与政策演进[J].新疆社会科学,2022(2):66-74+164-165.

[14] 陈友华,孙永健.共同富裕: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1):100-108+147+149.

[15] 蒋永穆,何媛.扎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时代要求、难点挑战和路径安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4-12.

[16] 蒙慧.从“先富”带动“后富”角度解析区域共同富裕困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4):36-42+173.

[17] 张彦,魏颖.迈向共同富裕时代的价值观挑战[J].思想理论教育,2022(3):17-22.

[18] 张来明,李建伟.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J].改革,2021(9):16-33.

[19] 孟鑫.新时代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和可行路径[J].东南学术,2020(3):48-57.

[20] 邹升平.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与实践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22(1):1-10.

[21] 周文,代红豆.马克思社会所有制及其当代形式再探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4(2):8-18.

[22] 柯贵福,张文倩.共同富裕:面对全球贫富悬殊的世纪难题[J].文化纵横,2021(6):14-21.

[23] 杨立雄.概念内涵、路径取向与分配定位:对共同富裕关键理论问题的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4):82-91.

[24] 贾则琴,龚晓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长效困境与实现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22(4):20-29+188.

[25] 李宁.城乡融合发展驱动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2,21(4):473-480.

[26] 唐任伍,许传通.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逻辑、内在机理和实施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2,36(6):10-17.

[27] 陈健.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目标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4):14-26.

[28] 栾海清.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逻辑关系和政策支撑[J].学习与探索,2022(5):145-152.

[29] 何阳,娄成武.面向共同富裕的第三次分配:机理、条件及路径[J].青海社会科学,2022(1):139-146.

[30] 陈健.以“三新”发展观引领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22(7):18-25.

[31] 徐政,郑霖豪.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4):39-52.

[32] 张占斌,吴正海.共同富裕的发展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进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1):39-48+2.

[33] 刘洪森.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2(3):23-29.

[34] 万海远.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理论问题[J].东南学术,2022(1):45-56.

基金項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研究”(2022EKS004);上海市阳光计划“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思路研究”(20YG43)

作者简介:龙丹婷(1997- ),女,内蒙古包头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意识形态问题。

猜你喜欢
基本内涵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探究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依法治国之基本内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