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霁 朱勇
髋部骨折被骨科医生们形象地称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其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什么这两种骨折会被叫做“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呢?难道这两种骨折的病人就再也不会发生骨折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是因为这两种骨折的病人,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继发死亡,根本没有发生再一次骨折的机会。
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统称髋部骨折,也叫股骨近端骨折。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老年人遇到雨雪天气路滑,或者因为头晕、肌肉萎缩等原因跌倒,如果髋部着地,非常容易发生这两种骨折。常常表现为一侧髋部的疼痛、淤血、不能行走。
如果存在以下表现,那么跌倒导致髋部骨折的可能就更大了。老年人髋部屈曲、受伤的肢体比对侧缩短、脚往外侧旋转等髋部骨折畸形,在大腿根部往往存在压痛,叩击受伤一侧的足底会导致大腿根部的明显疼痛。这时候,患者就需要拍X 片,明确是否存在髋部骨折,鉴别是股骨颈骨折还是股骨转子间骨折,以及进一步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如果X 片显示不清,为了进一步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需要进行CT 三维重建的检查。对于隐匿性的髋部骨折,在X 片和CT都不能明确的情况下,有必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髋部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保守治疗是非手术疗法的总称,包括口服止痛药物、卧床休息、牵引、石膏或者支具固定等等。对于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来说,可以口服或者静脉输止痛药物,卧床休息,受伤一侧的下肢骨牵引或者皮肤牵引,髋人字石膏或者支具固定。与手术治疗相比,保守治疗的优点在于费用便宜,不需要承担手术治疗的风险,适用于经济困难或者因心肺脑功能受损严重而不能耐受手术麻醉的病人。
保守治疗最大的缺点是需要长期卧床,可长达两到三个月,但卧床并发症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卧床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乃至肺栓塞。
肺部感染。平卧在床,肺部扩张不佳,有痰也不易咳出,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泌尿系感染。若是护理不佳,大小便清理不及时,容易造成泌尿系的感染。
压疮。长期卧床,如果没有专人陪伴经常翻身,那么身体骨头隆起的地方如屁股、足跟等皮肤容易压迫受损,甚至坏死感染。
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不活动下肢,腿上的血管内血液瘀滞,液体的血液容易形成固体的栓子。血栓在小腿上本身对人体影响不大,但是万一小腿上的血栓随着血液循环系统向心脏内回流,进一步流入肺里面,阻塞了肺动脉,将会造成肺动脉栓塞,这是骨科最为凶险的并发症,将在极短的时间导致性命之忧。
所谓“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的死亡原因往往是由于骨折的这些卧床并发症。因此,对于心肺脑功能尚可耐受手术麻醉的病人来说,及时手术治疗,使患者能够更早下地活动,一般来说是更好的治疗方法。
股骨颈骨折常见手术治疗方式包括空心钉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
空心钉固定是在通过手术使得错位的骨折重新复位后,依靠3枚空心钉使得骨折固定在正常的位置上,但此手术并不能加速骨折的生长恢复,骨折本身的生长还是靠病人自身的愈合能力。空心钉固定手术的最大缺点是存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问题。由于股骨颈骨折破坏了股骨头的血运,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很大,后期可能会存在股骨头坏死、坍塌,最终仍然需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但毕竟可以早期保存自身的股骨头,尚有可以正常愈合的可能性,更适用于相对年轻的、股骨颈骨折错位不重的患者。
对于年龄更大,骨折错位严重的患者,更推荐切除股骨头和股骨颈,更换一个人工髋关节,这种情况避免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风险,术后可以早期下地活动,避免了前述的卧床并发症。但此种手术相对费用较高,人工髋关节存在一定的使用寿命,术后也存在人工关节感染、松动等问题。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因股骨头的血液供应相对保存较好,股骨头缺血壞死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更推荐将错位的骨折复位后行内固定治疗。对于高龄患者,由于身体条件不佳,骨折愈合能力较差,也可直接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以达到早期下地,避免卧床并发症的效果。
对于本身就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除了正规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外,千万要当心摔倒,以免造成髋部骨折。平时注意下肢肌肉力量的锻炼,避免因肌肉萎缩,下肢无力,发生摔倒。平时注意治疗自身的合并症,避免因高血压头晕等原因跌倒摔伤。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避免因地面湿滑而摔伤,平时注意穿着防滑的鞋子,必要时可拄拐杖,卫生间可放置防滑垫和加装扶手。保持家中通道顺畅无障碍物,避免被小朋友的玩具等障碍物绊倒而摔伤。
万一不幸发生了髋部骨折,一定要在正规医院专业骨科医生处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免此次骨折真的成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编辑/孙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