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森
八
1941年回到延安后,李克农被任命为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李伦被送进延安自然科学院,与一大批十四五岁的男女娃们吃住在学校,过起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李伦不愿老待在后方,渴望上前线去打仗。1944年6月,他先被分配到晋察冀边区的抗大二大队,此后又在1945年2月进入延安炮兵学校。
1947年初,李伦听说华东野战军在战斗中缴获了不少榴弹炮后,就独自一人,步行千余里,来到鲁中山区沂水县华野司令部。听说李克农的小儿子不远千里来投军,陈毅和粟裕乐呵呵地出来接见,并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小子,有决心!我们正缺炮兵干部,来了就不会让你走了。”于是,李伦被安排到榴弹炮团,担任一营副营长,随部队打济南、打碾庄、打陈官庄,一直打到长江边上。
渡江战役胜利后,李伦所在的炮营又随着解放大军一路南进,以所向披靡之势,攻克上海吴淞、舟山群岛等地。1950年3月,李伦晋升为华野特纵重炮团副参谋长。之后,李伦先后担任军委运输司令部调度科科长,总参军事交通部科研室主任、训练处副处长,总后运输部计划处处长,总后军事交通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86年,他被任命为后勤学院院长,3年后晋升为总后勤部副部长。他是中共十三、十四大代表和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被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伦一直牢记父亲对自己的谆谆教诲:记住,是党把你们教育大的,我们之间既是父子关系,也是同志关系,你们只能靠党、靠组织、靠自己,不能靠父母。
九
在分配工作的时候,李冰看到许多同来的青年男女都纷纷进入抗大学习政治和军事,也跃跃欲试,提出要去抗大读书。未想到中组部负责人李富春对她说:“不行哟,小鬼,抗大需要人,医院也需要人。不过,你可以去征求一下你父亲的意见。”
李冰回家一说,李克农当即表态:“你在护校正规学习4年,八路军不仅需要大批有文化的政治工作者,也需要大批技术人员,特别是医生、护士,你还是干你的老本行为好。”
于是,李冰高高兴兴地来到延安中央医院,成了一名医生,先从事普外科工作,以后又迷上了战地外科。战地医生必须具备多种医疗技能,一生好学不倦的李冰立刻在工作之余沉下心来拼命地吮吸知识。她跟着苏联外科专家阿洛夫学习外科,又跟着齐鲁大学医科高材生金茂岳学习妇科,还经常到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听课。延安中央医院的前后几任院长傅连暲、何穆、周泽昭都是她的老师。靠着这种学习精神,李冰的业务水平越来越精,先后担任了延安中央医院的外科医生、主治医师和业务主任。
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曾不止一次对其他子女说:“你们要有二姐的事业心和学习精神,否则本职工作难以搞好。”
1948年12月16日,28岁的李冰与中央社会部的孙方结了婚。1949年3月,李冰参加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之后赴北京医院进修骨科,1952年被卫生部分配到中直第一医院,先后担任外科副主任、医务主任和副院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抗癌工作的基础异常薄弱,很多群众都深受癌症的折磨。面对这一情况,党和政府果断决定:立即动手创立和发展新中国的抗癌事业。卫生部指示36岁的李冰以日坛医院为基础,从基建抓起,建立肿瘤研究所。于是,李冰又像当年在战场上一样,以战斗的精神向新的高地发起了冲锋。其间,李冰担任日坛医院总支书记兼院长。在肿瘤治疗专家、华侨吴桓兴归国担任院长后,李冰改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在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中,李冰夫妇受到冲击,被撤了职。1968年,在周恩来的关心下,李冰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她悉心投入整理肿瘤资料的工作,将这些珍贵资料整理成册,分类装柜,为我国的抗癌事业迈出关键一步。
1972年,病魔缠身的周恩来向他的保健组成员李冰提出想看看癌症方面的书。李冰很快将书送来,并作了要而不繁的口头报告。但不论是书还是经验汇报,都是外国人的。周恩来沉下脸来,说道:“李冰,我问你,我们肿瘤研究搞了多少年了?”“15年了。”“15年还没有自己的书吗?15年还没有自己的经验吗?说来说去都是洋人的,笑话。”望着满脸通红的李冰,周恩来继续语重心长地说,“你也算是个指挥官了,你有没有考虑,中国的肿瘤发病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中国的抗癌研究道路究竟怎么走?”周恩来的话让李冰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从此,她和同事们通力合作,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抗癌研究的道路。
在近20年的时间内,在不断完善肿瘤医院内部研究、診疗组织制度的基础上,李冰和同志们合力攻关,抓了3项足以载入史册的巨大工程:一是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肿瘤死亡回顾调查研究;二是摸索出一条阻断治疗、预防研究的正确路子;三是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中国肿瘤医院。她把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肿瘤防治事业,虽然没有父亲那样惊魂动魄的伟业,但仍然在人生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十
自1937年12月全家离开芜湖后,李克农的老父李哲卿将马家巷1号的老宅房产托付给他人代管。当年李家债台高筑,不得不以房屋作为抵押。新中国成立后,昔日的债主听说李哲卿的儿子李克农在北京做了大官,索债之信向李哲卿翩然飞来。“芜湖所有平房10余间,因债主索债,于1951年经过华东局交芜湖市政府处理,房屋交公。”(《李克农自传》)
虽然老屋归属他人,但李克农家两代人仍对这里充满了感情。
1956年6月,李克农在中共安徽省委、省军区负责人陪同下来到芜湖,下榻在铁山宾馆。谁知不一会儿,警卫人员就发现李克农不见了。于是,他们立即在宾馆上下寻找,也不见李克农的踪影。深感失职的警卫员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连连说道:“李部长到哪里去了?李部长到哪里去了?”负责接待李克农的芜湖交际处处长徐锡麟说道:“该不是独自上街去买油炸臭干子吃了吧?或者去马家巷1号,过去这个地方是他的家。”
一行人一路小跑出了铁山宾馆,沿着劳动路、北京路、吉和街一路寻找,当来到鹤儿山下时,他们远远看见在马家巷1号门前,站着一位戴着墨镜、身着便装的老人,这位老人就是李克农。他正在风中凝视着马家巷1号的那幢大屋,久久地,久久地,一言不发。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一定情绪激荡。
1962年1月26日至2月6日,李克农抱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2月7日晚,李克农因脑软化开始昏迷不醒,当即被送进北京协和医院,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月9日晚9时长辞人世,享年63岁。
1977年,李力带着全家人来到芜湖马家巷1号门前,站在父亲1956年6月曾经站过的地方,李力从心底发出呼唤:“老父,您的儿子李力来到马家巷1号了。您的孙子、孙女我也给带来了。”
李冰和李伦在出差路过芜湖时,也特地赶到马家巷1号。他们在老屋的面前,似乎对父母,也似乎对自己说道:“我们虽然没有给党增更多的光,但起码没有给党抹黑。我们始终忠诚党的事业、忠实于真理,这句话,我们曾对总理和邓妈妈说过,也在你们的遗像前说过,现在对着老屋再说一遍。”
李宁自1937年离开芜湖后,一直没有回去过。不过,李宁经常追述她对马家巷1号的思念。在1989年9月15日李克农诞辰90周年之际,她代表全家写了文章《怀念父亲李克农》和《一个默默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忆母亲赵瑛》。这期间,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家们铸造了一座李克农半身铜像,如今珍藏在李力家。她与所有的弟妹们都真诚地期望,李克农的铜像能有朝一日被安置在他曾经学习、战斗过的芜湖。
从芜湖走出去的李克农夫妇及其5个子女,是对党对革命无限忠诚的两代人,他们对养育自己的山水故土一往情深,对在此度过的峥嵘岁月一直难以忘怀,芜湖情结已经永远融入李家后代的血脉之中。(完)
(责任编辑:孔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