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涛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鲁迅,其思想文化不仅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对韩国和日本亦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思想深刻,写作技巧高明,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学习。
他虽然不相信写文章有什么“秘诀”,却也多次强调青年学生要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
今天我们就从“环境、故事、人物“三个方面,深入学习鲁迅的写作技巧。
一、环境描写
环境景物的描写虽不是文章的主体,但对人物的刻画和主题思想的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环境描写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影响力,更能让读者快速进入作者设定的情境和故事中。
(一)环境描写服务主题思想和人物刻画
鲁迅不喜欢浓墨重彩、行文唠叨的工笔描写,而是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更是如此,他笔下的景物描写,多为作品主旨服务,寥寥数笔就能把性格鲜明的人物刻画出来。这样的人物才更鲜活、更可爱。
如在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中,他写到“小时候记忆中的画面”和“三十年后回到故乡亲眼所看到的场景”: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这两段笔墨不多的景物描写,就把少年闰土的天真活泼和在多种压迫下日趋贫困的农村生活描绘出来。这些描写都和小说要刻画的人物性格和文章的主旨思想密切相关。
(二)环境描写要表现出地方特色
鲁迅的作品之所以享誉世界,和他重视地方色彩有很大关系。他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描写地方特色景物,不仅能增强画面的美感和力度,更能吸引读者、传播文化。
在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中,鲁迅描写了一系列江南农村看社戏的情景,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几幅水乡风景的描绘:“碧绿”的豆麦、“淡黑”的山、“皎洁”的月、“红”的渔火和灯光等,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了江南水乡如画的风景。
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细节描写,具有独特个性的地方风物,是鲁迅成为世界文学巨匠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也可有意识地增加地方元素,塑造独一无二的作品。
(三)环境描写要有逻辑
初学写作的朋友,往往不知道环境描写该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辛辛苦苦写了一大段,发现不是千篇一律就是乱成一锅粥。鲁迅用作品告诉我们,写环境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作者开头就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这个句式,从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点,非常有层次地描绘了一遍百草园繁杂的景物。
读者自然而然地跟着作者的“指示”领略了一番百草园千姿百态的风景,一个立体的、生机勃勃的百草园跃然纸上,为后面作者表达对百草园的喜爱奠定感情基础。这种环境描写的逻辑顺序启发我们,在写环境时可以尝试按照时间、空间,由总到分、由面到点、由物及人、由实到虚等逻辑顺序,打破枯燥无味,让景物变得妙趣横生。
二、故事展开
鲁迅不仅擅长写景,写故事更是一绝。他笔下的故事总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富有生命力,值得我们反复揣摩。下面我们从叙事方式、经典事件、想象和虚构三个方面来探讨故事写作技巧。
(一)巧用灵活叙事,增强艺术效果
文似看山不喜平。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这些叙事方式鲁迅都能信手拈来。千变万化的叙事方式,正是鲁迅作品的特色。
在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中,鲁迅运用插叙手法,向读者讲述少年闰土的趣事。回忆的插入也十分自然,“我”回到家乡后,母亲提起闰土,这时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自然而然地就进入回忆,读者也不会觉得突兀。
我们在做写作练习时,可以先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发展写下来,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叙事方式,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力,更能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和艺术性。在同一件事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叙事方式,增强文章表达的艺术效果。
(二)巧用典型事件,凸显人物性格
经典事件除了推动剧情,还有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用事写人,不必用天花乱坠的形容词及虚张声势的神化人物,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塑造的人物,才能更有特色、更鲜活。
在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中,通过孔乙己教“我”写“回”字,及“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来凸显一个社会底层“读书人”的“清高自傲、迂腐守旧”。鲁迅又写,孔乙己在受到奚落时“排出九文大钱”,在被打残后“摸出四文大钱”,用前后巨大的反差让一个众人眼中落魄读书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们垂死挣扎,却迂腐守旧、四体不勤,终是改变不了自己贫困潦倒的生活的。
(三)巧用想象和虚构,构建艺术的真实
在构建故事中,鲁迅提倡艺术的真实,却也非常重视运用想象和虚构。用他的话说就是:“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
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增加想象和虚构,就能避免把文章写成新闻报道。鲁迅曾说,他写的事迹,一般都是见过或听过一点,选用其中一部分加以改造,直到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为止。
鲁迅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他弟弟周作人曾在《魯迅小说里的人物》中提到,孔乙己是有原型的,他原是一个常在咸亨酒店喝酒,被叫作孟夫子的人。自古孔孟不分家,为了映射,鲁迅在小说中就让他姓孔了。
三、人物形象
除了景物与故事,鲁迅更会写人物,他故事中的人物总是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不仅形象突出 ,还立意高远。
(一)白描法描写人物外貌
白描法常用几笔轻描淡写的勾勒,呈现出人物的特征。鲁迅写景、记人、言志都爱用白描,塑造人物尤其传神。
在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中,鲁迅通过“黑瘦”“八字须”“戴眼镜”“挟着书”“旧外套”等藤野先生的外貌特征,十分简洁地勾勒出一个生活俭朴、不修边幅、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鲁迅主张我们青少年在塑造人物上要敢于写实,不加渲染和铺陈,运用简洁平实的手法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抓住人物特征,凸显人物独特的品质。
(二)画眼法塑造人物灵魂
画眼法并不是说着重描写人物的眼睛,而是说写本质、抓要害,犹如画龙点睛的笔法。这种找准“文心”的方法,鲁迅尤其擅长且技艺高超。鲁迅先生注重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独特性格,即人物的灵魂,主张从行动、表情、语言等方面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思想本质。
在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中,他用闰土的一声“老爷”,在“我”和闰土之间竖立起百尺高墙、万丈沟壑,这一声喊激起的隔阂,使“我”变得冷漠,更加无话可说,也让读者明白两人的关系彻底改变了,再也回不到从前。杨二嫂的“圆规”体形及不见其面先闻其声的怪叫,笔墨不多却让读者拥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对照法描绘人物变化
事物的矛盾会在强烈对比中被激化,使读者看得更加清晰。在鲁迅的作品中,对比无处不在。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通篇充满了对照法:闰土与“我”儿时亲厚长大生疏,前后判若两人;杨二嫂从儿时的“西施”变成现在的“圆规”;故乡过去的生机勃勃与现在的荒废苍凉。
这些事物在鲁迅的对比中,一层层剥开露出本质,人物在前后对照中发生变化,故事也在对照中一步步展开。读者随着人物的前后变化改变心情,既是旁观者,又是见证人。
鲁迅不相信写作有什么不切实际的“秘诀”,被问得多了就说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的作品是一个巨大的文学宝库,“环境、故事、人物”三个方面的写作方法,只是鲁迅写作技巧中的沧海一粟,我们抽丝剥茧、解构分析、寻找规律,就是为了借鉴他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举一反三,直至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提升写作质量,写出影响力更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