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俄罗斯钢琴教育史上的欧洲钢琴家

2023-05-30 08:10程佳音
音乐生活 2023年3期
关键词:盖斯圣彼得堡菲尔德

程佳音

18世纪初,彼得一世推行全面向欧洲学习的改革。这一欧化改革很快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发展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随着俄罗斯国力的上升,许多欧洲的艺术家侨居俄罗斯[1],其中也包括到俄罗斯开拓职业道路的欧洲钢琴家。他们多数担任宫廷、教会琴师或上流社会的家庭音乐教师,还有一些在教育机构中任教。除此之外,这些欧洲钢琴家也进行本职工作外的私人教学。

根据现有资料来看,18—19世纪至少有25位欧洲钢琴家在俄罗斯工作。其中最早的欧洲钢琴家是缪特尔(Johann Gottfried Müthel,1728—1788),1753年在里加从事教学和演奏。这些钢琴家与本地同行一起促進了俄罗斯钢琴教育传统的形成。本文对这些欧洲钢琴家在俄罗斯的教学、演奏、创作活动进行梳理,尝试展现他们在俄罗斯钢琴学派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

一、音乐学院建立之前的欧洲钢琴家

(一)德国钢琴家盖斯勒

1792年,德国钢琴家、作曲家盖斯勒(JohannWilhelm Gessler, 1747-1822)到圣彼得堡工作。他在俄罗斯人开始学习钢琴的早期来到这个国家,为俄罗斯钢琴教育的启蒙做出贡献。

盖斯勒生于普鲁士爱尔福特。这座城市在16世纪就以宗教之风闻名欧洲。巴赫最出色的学生之一基特尔(Johann Christian Kittel, 1732—1809)是盖斯勒的舅舅和老师。[2]盖斯勒14 岁就已经在爱尔福特赤脚天主教堂做管风琴师。[3]

1792年之前盖斯勒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地方进行了十分成功的巡回演出。他结识了欧洲的王公贵族以及歌德、海顿等文学、音乐巨匠。[4]众所周知,盖斯勒曾与莫扎特在俄国驻德累斯顿特使别洛塞利斯基-别洛泽尔斯基公爵(1752—1809)的使馆内同台竞技。[5]

盖斯勒在伦敦巡演时产生了去俄罗斯的想法。扎伊采娃教授(1951—)猜测:“英国人太冷漠”是他去俄罗斯的主要原因。[6]

盖斯勒最初担任的还是王子亚历山大一世(1777—1825)的宫廷乐长,1795年起任职莫斯科路德教会管风琴师,直至去世。盖斯勒在莫斯科的音乐生活是活跃而成功的,在作曲、演奏、教学、出版、社交领域都留下了印记。莫斯科人给予这位高水平的德国音乐家巨大的热情。指挥家谢尔宾谈到:“所有的贵族都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盖斯勒”“他是最受欢迎的钢琴老师”。[7]扎伊采娃教授说:“音乐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都依然受到莫斯科人的爱戴。”

盖斯勒的学生中不仅有大量的音乐爱好者,还有专业的音乐家。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音乐界重要人物格尼什塔(1795—1853),1822年起随他学习。[9]格尼什塔的学生中有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家古里廖夫(1803—1858)。

盖斯勒的作品数量很多,比如根据五度循环圈创作的包含所有调性的360首微小型前奏曲。这部作品的创作方式影响了利亚多夫、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肖斯塔科维奇、叶夫拉霍夫等很多作曲家。[10]盖斯勒还以俄罗斯民族音乐为素材创作,改编了大量钢琴即兴曲、变奏曲、幻想曲。他的大部分作品由俄罗斯音乐出版商格斯坦伯格(1758—1841)出版。[11]

近年来,也不断有盖斯勒的作品被挖掘。根据谢尔宾的研究,一部署名为格尼什塔的钢琴协奏曲其实是盖斯勒1810年代创作的Op.50[12]。这部作品于2013年由谢尔宾指挥乐队在莫斯科上演、录制。

(二)德国钢琴家泽纳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泽纳(Karl Traugott Zeuner,1775—1841),大约在18世纪末19 世纪初定居圣彼得堡,从事教学和演奏。[13]

泽纳出生于德累斯顿,曾跟随哈雷大学音乐部主任丘尔克(Daniel Gottlob Türk, 1750—1813) 学习。[14]丘尔克是巴赫的学生,也曾跟随伤感主义音乐风格代表人物霍米利乌斯(Gottfried August Homilius,1714—1785)学习。[15]作曲家亨德尔的出生地就是哈雷市,也曾在哈雷大学学习。[16]

泽纳十分勤奋好学。1803年,他在圣彼得堡在已经有很多工作合同和学生的情况下,又随来访的克莱门蒂回到德国继续学习。[17]1805年,泽纳在维也纳被戈利岑公爵夫人(1763—1842)聘为家庭音乐教师。他与贝多芬也是在这里相识,后帮助公爵夫人的儿子戈利岑亲王(1794—1866)解读贝多芬的作品。[18]戈利岑亲王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1822 年11月委托贝多芬创作三首弦乐四重奏(Op.127、Op.130、Op.132)。泽纳参与了第一首乐曲谱例的阅读,贝多芬称他的分析是“精准”的。

泽纳曾教授格林卡和维尔斯托夫斯基(1799—1862)钢琴和作曲。[20]但他的钢琴教学显然比创作教学更有成效,格林卡说:“泽纳提高了我们的演奏技术,但是他教音乐理论却完全不在行”。[21]作为作曲家,泽纳不仅创作了钢琴协奏曲、变奏曲、幻想曲等,还专门用俄罗斯民歌旋律创作了一些钢琴曲。[22]

(三)爱尔兰钢琴家菲尔德

1803年,爱尔兰钢琴家、作曲家菲尔德(JohnField, 1782—1837)巡演至圣彼得堡,并在此定居。他为俄罗斯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本土钢琴家,是当时在俄的欧洲钢琴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

菲尔德出生于都柏林的一个音乐世家,祖父和舅舅都是教堂的管风琴师。在家中接受初步音乐教育后,菲尔德开始跟随在都柏林的那不勒斯音乐家乔尔丹尼(Tommaso Giodani , 1733—1806)学习。[23]1793年,菲尔德跟家人移居伦敦并随克莱门蒂学习钢琴,曾通过举办音乐会的方式售卖克莱门蒂制作的钢琴。[24]1802 年,菲尔德在克莱门蒂的带领下从巴黎开始巡演,行至维也纳时,曾向圣斯蒂芬教堂乐长阿尔布莱克茨贝尔格(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1736—1809)学习。[25]同年底巡演至圣彼得堡。

菲尔德在圣彼得堡的音乐会十分成功。俄罗斯人的欢迎和崇拜使他决定留下来。另外,“这个自由的爱尔兰人讨厌伦敦人的古板,圣彼得堡在精神和生活方式上比当时的欧洲城市更适合音乐家。他在这里感受到了放松和自由”。[26]1804—1807 年,菲尔德在众多俄罗斯贵族的邀请下举办了大量独奏与合作的钢琴音乐会。

“他被誉为最好的钢琴家,同时也是最好的钢琴老师”,很多上流社会音乐爱好者都随他学钢琴。[27]菲尔德的学生中包括钢琴演奏家、教育家维卢安(1804—1878)、杜比克(  1812—1897)、格尔克(1812—1870)、卡尔·迈耶(1799—1862)、孔茨基(89, 1817—1899),音乐评论家奥多耶夫斯基(1803—1869),俄国最大的音乐出版公司创始人伯纳德(1794—1871),作曲家维尔斯托夫斯基、古里廖夫(1803—1858)、杰维捷(1811-1844)、阿·拉赫玛尼诺夫[28](1808—1880)、格林卡(1804—1857)等。

事实上,菲尔德只教了格林卡三节课。1821年菲尔德移居莫斯科[29],格林卡随其学生梅耶学习。格林卡手记中写到:“虽然我听他(指菲尔德)演奏不过几次,但是至今对其强力的、柔和的、清晰的演奏印象深刻。感觉不是他的手指在敲击键盘,而是手指自己落在键盘上,像大滴雨点,更像散落在丝绒上的珍珠”。[30]许多同时代的音乐家都表达过类似的赞美。

菲尔德的大部分钢琴作品都是在俄罗斯创作并出版的,其音乐语言受到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深刻影响。他的许多钢琴变奏曲、幻想曲、协奏曲具有俄罗斯风格。比如《俄罗斯主题变奏》非常近似,还根据俄罗斯民歌《芦苇簌簌,树木弯弯》创作了第13号夜曲。

钢琴夜曲是菲尔德确立的音乐体裁,1814年就已经在俄罗斯出版了前三首。[34]这种梦幻、悲婉又富于歌唱性的小型抒情钢琴曲与俄罗斯音乐的内在气质相符,深受俄罗斯音乐家和听众的喜爱。菲尔德的夜曲启发了格林卡、肖邦、巴拉基列夫、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柴科夫斯基、斯克里亚宾、米亚科夫斯基等几代作曲家。

菲尔德1832—1835年曾回到欧洲巡演,其余时间都在俄罗斯度过。1837年,他在莫斯科去世,被安葬在著名的韦登科公墓。

(四)德国钢琴家格贝尔

1817年,德国钢琴家格贝尔(Franz Xaver Gebel,1787—1843)到莫斯科工作。他以钢琴教师、钢琴家和室内音乐会组织者的身份声名鹊起,是19世纪上半叶莫斯科音乐圈的重要人物之一。[35]

格贝尔出生于普鲁士的布雷斯劳市(现属波兰),先后跟随自己的父亲和德国管风琴家福格勒(GeorgJoseph Vogler, 1749—1814)、阿尔布莱克茨贝尔格学习,后曾在维也纳、布达佩斯、利沃夫的剧院工作。

格贝尔的学生中不仅有专业钢琴家如维卢安和尼古拉·鲁宾斯坦等[36],还有俄罗斯作家梅尔古诺夫(1804—1867)、思想家斯坦凯维奇(1813—1840)、音乐评论家托尔斯泰(1810—1881)等。

格贝尔在室内音乐会的组织中致力于贝多芬音乐的传播。[37]他与格尼什塔等莫斯科音乐家相熟,也曾与格林卡交流。[38]格贝尔本人也创作了几部钢琴五重奏和其他一些钢琴独奏作品,并由俄罗斯音乐出版商尤根森出版。鲍罗丁认为,在格贝尔的重奏作品中可以看到“俄罗斯的莫斯科”。[39]

(五)德国钢琴家肖伯莱赫纳

1824年,德国钢琴家、作曲家肖伯莱赫纳(Schoberchner, 1797—1843)巡演至圣彼得堡,与俄罗斯歌唱家索菲亚(1806—1863)结婚。1824—1827 年,他们在俄罗斯、德国、奥地利举办音乐会。1827 年,肖伯莱赫纳随妻子再次前往圣彼得堡,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三年。

肖伯莱赫纳生于维也纳,师承作曲家、钢琴家胡梅尔(Johann Nepomuk Hummel, 1778—1837)和福斯特(Emanuel Alois F?rster ,1748—1832)。1824 年之前他主要在意大利、德国和奥地利开展音乐事务。

肖伯莱赫纳是达尔戈梅日斯基的钢琴老师,创作了不少受欢迎的的鋼琴作品。它们多是以流行的主题配合常用的变奏技法所做,其中最成功的是《俄罗斯主题回旋曲》。

二、在音乐学院工作的欧洲钢琴教授

(一)德国钢琴家亨赛特

1838年,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亨赛特(Adolphvon Henselt, 1814—1889)移居圣彼得堡。他是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最活跃的外国钢琴家,对这里的音乐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亨赛特出生于施瓦巴赫,在慕尼黑接受早期音乐教育,1831 年在魏玛随胡梅尔学习,1832—1834 年在维也纳随西蒙·塞赫特[41](Simon Sechter ,1788—1867)、安东·哈尔姆[42] (Anton Halm, 1789—1872)学习。有评论说,“亨赛特的演奏以柔和的触感、完美的连奏、优美的分句和对手指伸展技术的掌控而著称”。[43]

青年时期的亨赛特就已在德国和俄罗斯进行了十分成功的巡演。1838年,他成为俄国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1872—1918)的宫廷钢琴师。亨赛特还担任了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校[44]的音乐督导,做过钢琴音乐月刊《传播者》[45] 的编辑,1887年起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钢琴教授。[46]

他与圣彼得堡音乐圈的音乐家交好。强力集团发起人斯塔索夫(1824—1906)、钢琴教育家兹维列夫(1833—1893)、钢琴家涅利索夫(1830—1881)与克罗斯(1831—1885)都是亨赛特的学生。此外,较早进入欧洲乐坛的俄罗斯钢琴家英格堡(1840—1913)也曾师从于他。[47]

亨赛特长于作曲,在俄罗斯创作了各种题材的钢琴曲共40余首,其中一部分改编自格林卡、达尔戈梅日斯基、巴拉基列夫等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

(二)德国钢琴家昆丁格

1850年,德国钢琴家昆丁格(Rudolph Kündinger,1832—1913)移居圣彼得堡,主要教授钢琴,有时也办音乐会,在此度过一生。[49]

昆丁格出生于德国南部城市诺德林根,自幼跟随身为教堂音乐作曲家的父亲学习演奏管风琴和钢琴,后又在纽伦堡学习钢琴与和声。1850年,昆丁格受斐庭格男爵[50]的邀请担任其家庭音乐教师。他多次在圣彼得堡爱乐协会、俄国音乐协会举办钢琴音乐会。

1860年,昆丁格开始在皇宫担任音乐教师,先后教授过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及后来的亚历山大三世(1845—1894)。

1866年,他被任命为女大公亚历山德拉·约瑟芙娜(1830—1911)的宫廷钢琴师,同时在尼古拉孤儿院[51]教授钢琴。1879—1880 年昆丁格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钢琴教授。[52]1855—1858 年,柴科夫斯基随昆丁格学习钢琴。柴科夫斯基年幼时跟随母亲接触过钢琴,在法学院学习时也上过钢琴课,但昆丁格的教学是柴科夫斯基专业钢琴学习的开始。柴科夫斯基说:“我在法学院上了9年学,没有怎么认真学习过音乐。在临近毕业的那两年,我的父亲让我跟一位叫昆丁格的钢琴家学习。就是因为这位卓越的演奏家,我确定了、明白了自己真正的使命——音乐。他让我和古典音乐亲近起来,并且给我打开了新的艺术视野。”[53]这表明了昆丁格对柴科夫斯基走上职业道路所起的重大作用。

昆丁格后来获得了贵族身份,1913年去世后被安葬在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公墓。

(三)波兰钢琴家莱谢蒂茨基

1852 年,波兰钢琴家莱谢蒂茨基(TeodorLeszetycki, 1830—1915)巡演至圣彼得堡并在俄罗斯工作26 年。他对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教育传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莱谢蒂茨基出生于波兰热舒夫省。父亲是车尔尼的学生,担任波兰波托茨基家族的音乐教师,也是莱谢蒂茨基的第一任音乐老师。莱谢蒂茨基9 岁时就已在弗朗兹· 莫扎特(FranzMozart, 1791—1844)的指挥下公开演奏了车尔尼的小型钢琴协奏曲。1831—1848年,莱谢蒂茨基在维也纳跟随车尔尼学习钢琴。他后来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学,期间随塞赫特学习作曲和对位法,并进行巡回演出。

在俄罗斯,莱谢蒂茨基首先担任皇室成员的音乐老师,后被聘为斯莫尼尔贵族女子学校的音乐督导。莱谢蒂茨基与安东·鲁宾斯坦交好,积极参与了俄罗斯音乐协会和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建设。1862—1878年他担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专业钢琴系的负责人。

莱谢蒂茨基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摈弃孤立的手指弹奏,掌握“手腕像弹簧一样”的演奏技法,并认为这是培养艺术创造能力的基础。莱谢蒂茨基的教学方法有些专制,但也擅长发现每个学生个人才能的特殊性。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视莱谢蒂茨基为钢琴教学方法的改革家。

莱谢蒂茨基的学生包括后来成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教授的托尔斯托夫(1843—1907)、马洛焦莫娃(1845—1908)、博罗夫卡(1846—1902)、潘什(1846—1902)、别努阿(1855—1909)、卡尔(1859-1902)、叶西波娃(1851—1914)等。基辅音乐学院院长普哈利斯基(1848—1933)与教授霍多罗夫斯基(1853—1927),敖德萨音乐学院院长克利莫夫(1850—1917),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萨福诺夫( 1852—1918),萨拉托夫音乐学院教授斯利文斯基(1865—1930)等也是他的学生。这些教育家的学生中包括斯克里亚宾[55]、梅特纳、戈利登韦泽尔、伊古姆诺夫、里赫特、霍洛维兹、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等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钢琴家。

19世纪末,莱谢蒂茨基成功的钢琴教学已闻名世界。1878 年,他去往维也纳并创办了自己的钢琴学校,吸引了大量欧美年轻钢琴家到维也纳求学。钢琴学校常年维持800—1800 人的教学规模。[56]他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钢琴教育家、钢琴家,“开创了19 至20 世纪俄罗斯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钢琴学派”。[57]

(四)帕布斯特家族

1875年,德国柯尼斯堡(现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作曲家、钢琴家奥古斯特·帕布斯特(AugustPabst, 1811—1885)携全家移居俄国里加,创办了里加音乐学校。他的两个儿子—— 钢琴家路易斯(Louis Pabst, 1846—1921)和保罗[58](Paul Pabst,1854—1897)也在学校教学。

1878年,保罗在尼古拉·鲁宾斯坦的邀请下到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钢琴,1881 年成为教授,是莫斯科音乐学院钢琴学派的创造者之一。1899—1906年,路易斯在莫斯科爱乐协会所属的音乐戏剧学校和叶卡捷琳娜学院[59]工作。保罗是帕布斯特家族中在俄工作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

保罗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后随柯尼斯堡钢琴教育家路易·克勒(Louis K?hler , 1820—1886)学习。[60]路易·克勒是萨列里和莫扎特的学生。[61]1869年起,他先后在维也纳、德累斯顿、魏玛随安东·道尔[62](Anton Door, 1833—1919)、布拉斯曼(AdolfJosef Maria Blassmann, 1823—1891)、李斯特学习钢琴,随德国音乐家利兹(August Wilhelm Julius Rietz,1812—1877) 、里施比埃特(Wilhelm AlbertRischbieter, 1834—1901)学习作曲理论。

在去莫斯科工作之前,保罗就已经与众多音乐家合作在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进行了巡演。在莫斯科,他的钢琴演奏得到了卡什金(1839—1920)、安东·鲁宾斯坦、济洛季、拉赫玛尼诺夫、柴科夫斯基等俄罗斯同行们的赞扬。保罗还首演了安东·鲁宾斯坦、巴拉基列夫、柴科夫斯基、阿连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帕胡利斯基(1859—1921)、科雷先科(1870—1921)等眾多作曲家的作品。安东·鲁宾斯坦认为他是自己作品最好的表演者。[63]

保罗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学生很多成长为母校的钢琴教授,比如伊古姆诺夫(1873—1948)、戈利登韦泽尔(1875—1961)、格季凯( 1877—1957)等。他还培养了钢琴家梅特纳(1880—1951)、贝克曼-谢尔比娜[64](1881—1951),作曲家利亚普诺夫[65] (1859—1924)、科纽斯(1862—1933)和其他音乐家。[66]

保罗根据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创作、改编了大量钢琴作品。比如,他用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马泽尔》,舞剧《睡美人》中的主题改编的幻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济洛季、伊古姆诺夫、索弗罗尼茨基(1901—1961)等钢琴家的保留曲目。[67]柴科夫斯基请保罗编辑自己的作品集,并把《降E 大调音乐会波罗涅兹》献给了他。1885 年,保罗创作了他唯一的一首钢琴协奏曲(降E 大调),并在安东·鲁宾斯坦的指挥下首演。[68]1897 年,保罗在莫斯科去世,被安葬在韦登科公墓。

除了上述钢琴家,帕尔绍( Johann Gottfried Wilhelm Palschau, 1741—1815)、普拉奇( JohannGottfried Pratsch, 1750—1818)等德国作曲家、大键琴演奏家在18 世纪下半叶早期到俄罗斯从事演奏或教学活动。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施泰贝尔特(DanielGottlieb Steibelt, 1765—1823),波兰钢琴家希玛诺夫斯卡娅(Maria Szymanowska, 1789—1831)与卡勒吉斯(Maria Kalergis, 1822—1874),比利时钢琴家普莱耶尔(Marie Pleyel, 1811—1875),奥地利钢琴家塔尔伯格(Sigismund Thalberg, 1812—1871)等也在19世纪早期到俄罗斯演出。1844年,克拉拉在舒曼的陪同下到俄罗斯举办巡回演奏会,并与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乐界交流。李斯特分别于1842年、1843年、1847年3次到俄罗斯举办钢琴音乐会。他与强力集团等俄罗斯音乐家结成深厚的友谊,影响了许多俄罗斯作曲家的钢琴音乐创作,并积极地向欧洲推荐他们的作品。[69]他们同样对俄罗斯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推动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俄羅斯钢琴艺术的起步阶段,欧洲钢琴家是钢琴音乐传播的主要力量。他们在俄罗斯的教学、演奏与创作启蒙、培养了大量出色的俄罗斯钢琴家、教育家与音乐爱好者,不仅为俄罗斯钢琴音乐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俄罗斯钢琴艺术得到快速成长,还在俄罗斯与欧洲其他国家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俄罗斯融入欧洲钢琴艺术的发展进程。即使到了俄罗斯钢琴学派已经初步形成的时期,来自欧洲的钢琴家与俄罗斯本土钢琴家一同延续并创新了欧洲的钢琴传统,成为俄罗斯钢琴学派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而对世界范围内的音乐与音乐艺术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 李欣阳)

猜你喜欢
盖斯圣彼得堡菲尔德
St. Petersburg: The Northern Capital of Russia 圣彼得堡: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戴卫·奇普菲尔德
——造梦城市中的精神绿洲
盖斯之死
盖斯波是个圣人
圣彼得堡“木偶”奇遇记
魅力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的“博导”
12点敲13下
待定系数法突破“盖斯定律类”计算题
丰富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