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在学生笔下自然倾泻

2023-05-30 06:52赵举科
课外语文·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事情内心习作

赵举科

书面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主要形式,因此,必须重视语文学习中的写作练习。在写作练习过程中有个常见问题,就是同学们经常在写作中无病呻吟。一些学生为了抒发感情,喜欢在作文中进行口号式的感慨。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是抒发情感的唯一方法和途径,唯有这样,才能表达出强烈的情感。殊不知,这样的文章,不仅不会打动读者,而且读起来味同嚼蜡。因此,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是习作打动别人的重要途径,也是作文练习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篇文章,最能激发读者情感的就是文章中抒發的真情实感。在一篇优秀的文章中,除了有串联文章的结构线索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前后,成为拨动读者情感的纽带,让读者在阅读文章时达到情感的共鸣。抒发情感,不是做无谓的慨叹,而是积蓄在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很多时候,这样的情感成为作者完成写作的内驱力,真的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因此,在习作中抒发真情实感,以情感人,是增强学生习作生命力必不可少的方面。一般来说,在作文中抒发情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平铺直叙,让情感在叙事的过程中自然流露

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阅读优秀文章的过程中,读者内心总会激荡着一种情感,这种情感随着文章内容的推进而延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加剧,以至于打动读者的心,震撼读者的心灵,进而得到思想的升华、品德的陶冶。读者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体验呢?这是因为作者在看似平铺直叙的过程中,自然渗透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平时作文练习中,在注重学生文章结构安排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伴随着故事内容的推进,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以情感人。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注重文章的情节勾勒,刻意为读者创设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忽略了真情实感的表达;要么为了表达感情而装腔作势,学生时常会写出一些类似口号的句子,自以为这就是在表达自己内心强烈的感情。在这两种心理驱使下写出的文章,读起来总会觉得平平淡淡,难以打动读者的心。部分内容还会令读者感到压抑,以至于在阅读时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会产生放弃阅读的念头。这样的习作,肯定不是大家期待的。

同学们在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不需要无病呻吟,而是在看似平常的叙述描写中,让内心澎湃的情感随着内容的延展而自然倾泻。语文教材中节选的许多课文,都是以情动人的好文章。同学们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丝毫感受不到作者刻意做作的情感表达。但读这些文章,内心却一次次翻动着感情的涟漪,这是因为孩子们的内心被作者在平铺直叙中宣泄的情感感染了。因此,学生在学习写作方法时,要注意将自己的情感自然融入其中。

入选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秋天的雨》,就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看似平平常常的叙述,好像是对秋天所见所闻的描摹,然而,就是这样的平常叙述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作者将这种情感的表达,自然浸透在叙事中。每当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总会油然而生对秋天的向往之情,这正是作者巧妙的抒情带给我们的启迪。同学们要自觉走进典范文章中,学习作者的抒情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在自己的写作练习中,争取写出感人的好文章。

二、注重选材,通过描写体验深刻的生活片段来表达真情实感

文章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并非作者闭门造车编出来的,而是通过生活实践体验得来的结果。对于学生而言,在选材时往往会步入误区,认为重大的事情才是有意义的事情,在文章中写这样的事情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殊不知,就学生的生活而言,不可能经历许多重大的事情,更谈不上对这样的重大事情进行深刻的思考感悟。因此,当同学们在习作中选择写这样重大的事情时,大多数都是道听途说的,所以只能编造。由于没有深刻的体验,自然也就没有真情实感而言。因此,在习作中选择自己体验深刻的事情来写,对于孩子们抒发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由于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学生生活的范围和经历有限,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平时要鼓励孩子们积极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对自己经历的事情做深刻的体会。比如,何时何地因何种事情激动过、悲伤过、哭泣过,不断回味这些事情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反思为什么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要回味那些使自己刻骨铭心的事情,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再把这些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记录下来,当作写作的素材,需要的时候挖掘出来,进行细致描写。当同学们写这些切身体验过的事情的时候,自然会有话可说,情感在心中涌动。应该鼓励学生在文章中把自己心中涌动的情感宣泄出来,以此便可以打动读者的心。

学生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重大事情,只要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即可。在经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同学们体验到一种生活的韵味,心中时时会因为这件事涌动着一种情感,甚至赋予同学们人生的启迪和思想情感的陶冶。那么,这样的点滴小事就是我们写作的最好素材,就值得同学们去挖掘,去进行精细化的描述。同学们在描写这些事情的过程中,自然会倾泻内心深处孕育的情感。这样的倾泻是内心澎湃的情感作用的结果。

三、升华情感,用饱蘸情感的句子抒情来渲染文章的主题

在一篇文章中,真情实感是打动读者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一篇优秀的文章能够从多方面吸引读者,包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优美动人的语句,完整精巧的层次结构,深刻感人的主题思想,意蕴悠长的情感抒发。因此,在写作中一定要从多方面着手,切忌在写作时为了抒发情感而无病呻吟。在习作中避免出现像“我的家乡美极了”和“母亲真是一个伟大的女性”这样的口号式的抒情句子。

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必须从多方面做积极的努力。有时真情实感的表达只需要一两句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即可,无须在整篇文章中时时处处着意抒发感情,那样会使整篇文章成为干瘪的口号。在阅读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战地报道时,我们就会有真切的体验。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花费大量笔墨描写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饱经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洗礼,表现出无私无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整篇文章似乎就是有意刻画那样几个动人的画面,着意塑造志愿军战士的感人形象。只有到每一个故事的最后才笔锋一转,用饱蘸感情的笔调,抒发了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通过这样画龙点睛的笔调,恰如其分地让情感得到宣泄。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汪伦》这首诗中,前三句都是在描写事情,只有第四句“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出诗人跟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可谓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就是这样的点睛之笔,一下子让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同学们应该以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为模板,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理解,用心感悟学习作品中抒发情感的巧妙方法,在写作练习中不断模仿,转化成自己在习作中抒发情感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慢慢写出感动读者的好作品。

抒发真情实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文章中渗透作者内心情感,才会打动读者。写作练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方法指导和技巧点化。毋庸置疑,无论哪种形式的练笔,都是艺术创造。艺术创造总有其规律可循,因此,在进行练笔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写作的多方面感悟,尤其是抒发真情实感,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只有文章中包含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使习作感动读者,才能让别人读起来津津有味。在写作过程中表达真情实感,一定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巧妙合理的安排,让情感在叙事的过程中自然流露,让别人能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产生情绪的波动。另外,抒发的真情实感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在阅读过程中能激起感情的共鸣,产生情感的涟漪,并对读者产生思想的陶冶和意志品质的历练才好。抒情的本质在于因事而孕育情感,让情感在内心澎湃的过程中自然倾泻。

猜你喜欢
事情内心习作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把事情写具体
习作展示
一级浪漫
一块生锈的铁
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