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悦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打破以往的独生子家庭模式,而多子家庭父母常常会有这样的烦恼:孩子们更愿意与兄弟姐妹分享生活,和父母反而没有小时候那么亲密。疫情在家期间孩子都是待在各自的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交流感情。面对这样的处境,许多爸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亲子关系原本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为什么孩子与父母现在会出现一些隔阂或冲突呢?因为家长没有用好共情的方法,与孩子的交流浮于表面,没有切实地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内心。缺乏亲子沟通,亲子关系自然受到影响。那么该如何以共情促沟通,重新与孩子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呢?
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以开放式的问题表达尊重。设想一下,当家长想要关心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时,总是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今天在学校里学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之间相处有没有问题?”这种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恰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会不自觉地用一些防御性的回复,例如家长会常听到的“就那样”“还行吧”这些敷衍的回答。
换一种说话方式,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和孩子交流,分享彼此的近期生活,把談话的控制权交给孩子,允许孩子把家长领到他想要或希望谈论的话题上去,而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分享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并进行沟通,给孩子发出尊重、真心的信号,更有利于交流的开展。
家长要放缓交流的节奏,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些家长在和孩子进行交流时,明明孩子在坦露自己的苦恼,但是家长却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而是以大人的视角看问题,常常会对孩子表现出怒其不争的态度,情绪激动时甚至会口不择言,只顾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忘记了孩子的困扰,在激烈的情绪碰撞中,忽略了一开始的交流目的,拉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
共情可以帮助家长缓和情绪,放缓交流的节奏,避免思维被过激的情绪挟持。正如植物需要均衡的光照和营养,共情也需要稳定平和的情绪状态。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先缓和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地放慢交流节奏,静静倾听孩子分享,花点时间思考,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焦点,以更好的方式来沟通,培养亲子感情。
家长要关注此时此刻的情况,认识到孩子的变化。有的家长在生活中下意识地忽略了孩子是一个正在不断成长中的个体,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翻旧账。比如孩子诉说遇到的苦恼和问题时,家长回答“之前不是遇到过这种问题吗”“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上次也这样说的”,这类话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并不是想认真和他交流,是在指责自己小题大做,遇到的困扰是自寻烦恼,还和过去一样没有长大。
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在不断发展中,作为家长,自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教育孩子。当孩子向家长倾诉烦恼时,家长可以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孩子分析、交流,在和谐亲密的氛围下回顾过去孩子的表现,再讨论以后同样的情境该如何应对,举一反三,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家长要巧用共情,促进沟通,建立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