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个孩子都正确”

2023-05-30 04:22吴晓玲
教育家 2023年17期
关键词:苏格兰政策学校

吴晓玲

“池”与“水”是文学家、翻译家夏丏尊先生为其翻译的《爱的教育》而撰写的序言中所运用的两个隐喻:“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

夏先生慨叹“水”的珍贵,批判 “池”的空虚,但我在对苏格兰教育的考察中恰恰发现了“池”于“水”的重要性——当然不是打造形式、朝三暮四地掘池,而是直抵实质、真诚持恒地掘池。苏格兰教育氛围从容舒展、充满慈爱,教育期许平和、珍视自律,体现着对学生人格尊严、身心和谐发展的关怀细节。苏格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政策“对每一个孩子都正确”,便是营造、导引和保障田园牧歌式教育生态之“水”的政策之“池”。

在苏格兰访学时,我的脑海里经常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一些词语:“尊重”“爱护”“关怀”……这些词语是由许许多多教育细节、场景汇聚而成的:对入学适应困难或者因各种问题明显不能跟上课堂教学以及适应班级生活的学生,有专门的教室和专业教师提供“养育课”,让孩子们在心理安全、气氛友善的环境中,进行指导性和非指导性相结合的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学习;在对教师日常言行的观察中,可以明晰地感受到他们对儿童差异的承认和重视,努力让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存在感、胜任感和成就感;在和校长交流时,他们不否认社区和生源的差异会使教育质量有高低之分,但他们内心更倾向于认同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使命,要发挥与所在社区、家庭和孩子相契合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在大学学术沙龙中,“援助脆弱儿童的教师专业学习”课题组教师们在谈到脆弱儿童的不幸遭遇时,流露出的痛惜神情以及有效援助带来孩子境遇转变的由衷喜悦,十分有感染力……教育打动人心的归根结底是情感。

对政策内涵进行结构化解释。苏格兰政府官方文件从“为什么、是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成怎样”5个方面,对“对每一个孩子都正确”政策的内涵进行结构化解释。“每一个孩子”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基于年龄、身心发展具有共性的每一个孩子,另一层是身心发展又具有差异性的每一个孩子;“都正确”也因而有了双重指向:一是指向普适的权利公平,另一是指向合适的幸福体验。兼顾共性和个性、公平性和差异性的政策内涵意味着更复杂细致的政策实施。

在结构化地阐明未成年人权益的基本内涵时,苏格兰政府用了8个指标:安全,健康,积极,被接纳,被培育,被尊重,负责任,有所成就。针对这8个指标,政府只做出基本的解释,而没有对内涵进行处方式罗列——指标内涵难以穷尽,不如让政策实施主体、利益攸关者去发现和建构,包括未成年人自身。譬如,“有所成就”指标在政府指南中如此界定:“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区学习知识技能、建立自信、形成自尊的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帮助。”由苏格兰青少年自己创建的“对每一个孩子都正确”主题网站是这样解读的:“有所成就”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含义,其决定于每个人正在经历怎样的生活;可以指大成就,例如成为世界体育冠军;但对一些人来讲,及时起床、按时上学可能也是一种成就。網站具体地列举何为“有所成就”:赢得比赛,获得学位,学会说话、阅读和写字(尤其对幼儿而言),自己的爱好达到新水平,坚持自己的目标……

形成保障机制。“对每一个孩子都正确”从理念转化为制度、实践,再从制度化实践蔚然化为社会风气氛围,充分体现出时间维度上的连贯性,这也是该政策能在实践生根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让未成年人的权利和福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担当未成年人发展责任的合作机制和社会氛围。大中小学校、家庭和社会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制度成为“对每一个孩子都正确”政策实施的另一个重要保障机制。苏格兰32个地方行政管理部门、14个地区健康管理局以及许多儿童慈善机构、专业工作者都是该项工作的紧密合作伙伴。

笔者在中小学考察时常常看见校门口接待大厅或接待室放置一些地方行政机构印制的教育发展规划,他们在规划中会把地方发展举措以及预期的效果影响与“对每一个孩子都正确”的8个权益指标对应起来;在学校的展板或校长办公室墙壁上的工作规划中,也常看到诸如此类的做法,用适合学生理解的语言来解释政策的8个指标,用学校开展的活动来呼应政策,用家长们对参与学校工作以及对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体验和评价,来评估学校实施此政策的状况;在场馆、公园、地铁、公交上,时而能看到通过公共设施、资源和举措行动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成长环境的倡议和服务……总之,笔者既能感受到该政策对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力和指导力,又能看到政策实施者和利益攸关者对政策的执行力和建构力。

政策实施的协同性还体现在政策之间的关联性上。苏格兰基础教育“卓越课程”课改政策在理念上与“对每一个孩子都正确”相契合,其认为每个未成年人都有权利获得走向卓越的机会,优质课程是苏格兰所有未成年人应得权益。年龄跨度以3岁为起点,一方面是因为把学前教育纳入卓越课程改革,可以让学前教育工作者与小学工作者在同样的政策背景和教育理念下工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照。因为如果孩子在成长早期得到主动学习的训练,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弱势社区、家庭背景对其后来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卓越课程文件使用 “高级阶段”来指代15-18岁青少年的教育,其包括普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或其他学习方式。选择这个词语既是为了拓展此阶段学生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融合历史造成的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造成的偏见和隔阂,让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也是为了关怀一部分在16岁义务教育结束后“去向不明”的学生:在公办教育系统内,学术表现较弱的学生未来发展要复杂曲折许多,且提前离开学校的青少年群体大多有着弱势的家庭、社会背景。政府希望这一群体同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卓越课程受益,即使在离开学校后依然能得到个别化支持和积极、可持续的发展。

总而言之,缩小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之间的差距是苏格兰政府和教育部门优先关注的问题。正是这样的导向让中小学浸润着关怀和慈爱的氛围,在考察他们的校园时,校长和老师更愿意向笔者介绍并展现他们在这方面的细致工作,并为此感到自豪。考察回来后,笔者常常思考:教育究竟可以给孩子们多好的关怀?关怀孩子的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性到底有多重要?即使它们不比学术性表现更重要,至少是同等重要的。

当然,任何政策在实践中都可能会遇到始料未及的问题,从理想的政策到理想的实践之间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对每一个孩子都正确”亦是如此。政策设计者和实施者们没有为了理想的愿景而去遮蔽或伪饰现实中的问题,而是积极地诉诸法律程序来澄清,不断地优化工作方式、完善操作工具,既让质疑者陈述自己的观点,也给政府一个面对面澄清和解释的机会。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耐心探索出并坚守住这条正确的道路,是政策制定者、实施者和受益者的共同诉求。

责任编辑:谷珵

猜你喜欢
苏格兰政策学校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苏格兰
凯蒂游苏格兰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