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播音的冲击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电视新闻播音带来了巨大冲击,各种媒介全面融合,不仅传播形态发生了改变,连媒体的节目内容、传输渠道、观看方式都随之改变,使得媒体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冲击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给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老观念的冲突
在全媒体快速发展的风暴席卷下,新媒体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人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观看,这着实增加了受众的观赏趣味性与自主性。相对之下,传统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传播速度远不及全媒体的传播速度,并且传统媒体仍然没有打破与观众之间的壁垒,大部分受众依然是以往稳定的客户群体,对此,传统媒体若想脱颖而出,就不能局限在原来的观念与定位中,而要与全媒体相互融合、互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节目形式的落后
有时传统媒体不能及时播送消息,遇到紧急新闻只能次日再播送,且不具备全民共享特性,而全媒体优化了节目内容和形式,可以在第一时间发送新闻消息,甚至可以给受众推送紧急消息及温馨提醒。加上网络直播的兴起,大大加强了信息时效性,由此人们逐渐加入全媒体的大队伍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了解及共享新闻消息,全民参与让受众群体更广泛,受众群体也更容易感同身受。传统媒体新闻输出还在以媒介为中心,没有以受众思维去考虑,电视平台的单向传播使观众既不能筛选内容,也不能主动接收或输出消息,最终难免导致受众群体的不满,以至于影响力越来越小。
(三)观众的互动性不足
虽然传统电视新闻具有权威性,但是电视节目的单向传播使得受众不能及时与媒体沟通交流,也便无法真正融入其中。同时,由于受新闻播音表现形式的局限,传统媒体缺少互动传播载体及传播方法,受众与电视新闻媒体之间也出现不可逆的对立,因无法自主选择想看的内容,也便导致传统媒体失去大部分电视新闻受众。
全媒体时代的崛起,使得受众群体将各大网络客户端变成了自己的新闻信息接收与传播平台,受众与媒体间的良性互动解决了传统媒体的单一性限制,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如果不能解决上述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便不能参与其中,传统媒体也便无法及时获取社会大众的反馈,也必然会对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二、全媒体時代电视新闻播音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主持特色
主持人是节目主体风格的奠基者,随着全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新闻节目层出不穷,受老一辈媒体工作者主持风格的长期影响,现在的主持人风格普遍缺乏特色,要想吸引观众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沉淀,这也导致优秀的新闻媒体工作者青黄不接,行业里急需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主持人出现。
传统媒体主持人很少参与节目的全部策划,主持人对节目定位不准确则很容易偏离原有风格,乃至无法正常发挥自身的主持特色。节目内容的时效性不足也使得新闻节目效果大打折扣,无趣的节目内容不仅得不到受众的认可,还会流失受众群体。此外,主持人代表的是节目乃至电视台的门面,只有将自身的风格、阅历等融入节目主持中,才能打造出专属自身的风格特色。语言风格能够反映出主持人的学识、修养、逻辑性与思维能力,不同的节目要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很多新闻主持人将节目风格模板化,不论什么题材的新闻节目都是单一的、刻板的,没有灵活适宜的主持特色,终究会被淘汰。
传统媒体与全媒体对主持人的要求有所不同,二者风格也有较大差异,传统媒体注重庄严感,对节目内容与题材把握更慎重,而全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则更加平易近人,需要适当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网络平台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人人皆可当主播,主持风格也颇具亲切感与趣味性,观众觉得十分接地气,自然也便提高了网络节目的收视率与影响力。传统媒体电视新闻播音若想应对这一冲击,必然要加快适应时代更迭的步伐。
(二)专业技能水平不足
传统媒体对主持人的专业技能有单独的培训流程及规定,在吐字用声、语言技巧、基本理论、专业知识等方面都有系统的培训方式,播音员只需按照标准流程培训就能符合要求。而在媒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播音员的专业能力要求逐渐提高,新闻播音不再是单一的“播报”,还需要进行互动性的“评说”,而这一融合性转变不仅在专业能力上提升了播音主持难度,同时还需要主持人彰显自身风格特色,这样才能将人们吸引到新闻节目内容当中。由此看来,传统的媒体主持方式正在遭受极大的冲击。
无独有偶,在新媒体时代的浪潮下,网络平台也涌现出一批普通话标准的非播音专业生加入了播音主持行列,这无疑考验了播音主持专业生的从业技能。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流程,学生专业素养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将导致播音专业领域受限,竞争压力下自然无法保持专业优势,媒体行业也便不能积极向前发展。
此外,新闻媒体工作对筛选新闻、捕捉新闻的灵敏度要求非常高,同时这也是专业领域必不可少的从业技能,而传统媒体有时却不能兼顾敏锐性和时效性,也是其一大弊端。全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人缺乏专业能力转变的相关对策,很多资深新闻工作者仍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道路上摸索,然而时代的巨变使得传统媒体发展刻不容缓,全新的媒体模式必然需要鲜活的血液注入,从而实现新闻播音专业能力循序渐进地发展。
(三)电视新闻媒体失去主导权
随着人们吸收讯息的媒介转移到全媒体,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正在逐渐失去话语权。具体表现为:1.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新闻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转变。网络媒体层出不穷,微信、抖音、快手等软件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消息,同时也会对讯息进行深刻剖析,传统媒体的实体介质不再是传播主流,且新闻传播速度也不再受到局限,这无疑撼动了电视新闻媒体在行业的主导地位。电视媒体作为曾经的核心传播平台,如今受到分散式平台的冲击,打压了电视媒体的特性,也便不再是观众必不可少的新闻媒介。2.电视新闻媒体的单向传播,遏制了观众的互动积极性。传统媒体很难了解观众所需所想,导致节目无法进行调整,只会对电视新闻媒体产生消极影响,拉低电视受众群体的收看率。而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却为受众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度,人们可以在接收新闻讯息的同时传播新闻讯息,接收者与传播者的身份能够及时转化,人们甚至可以作为新闻媒体的发起人,制作出新的新闻发布到社交平台。双向传播不仅使观众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让大众了解自己,让世界听到人们的声音,这种模式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而传统媒体依然受困于模式限制,一时无法将受众吸引回来。3.除了传播媒介的限制,电视新闻的节目内容同样受限。新闻题材有时千篇一律,电视新闻节目不新颖、没特色,也会使观众丧失观看欲望。全媒体的到来实现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自由性与自主性,受众可以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感兴趣的内容传播到社交平台,从而引发舆论媒体的广泛关注。随着优质的新闻越来越多,信息来源渠道也不再单一,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随即受到较大影响。
三、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创新能力
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采集素材、二次编辑的影响、难免会出现时间差。因此,传播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不能一直局限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首先,新闻节目也需要多元化,碎片化的时代让人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观赏长篇幅的电视节目,快节奏的生活促使短视频脱颖而出,电视新闻节目需要与网络平台相互融合,创造出全新模式,打造共享媒体资源。其次,新闻节目内容也面临新的挑战,新颖的题材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增强平台互动性,创造新的受众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平台,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方是传统媒体转型的重中之重。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只要人们有手机、平板就可以制作新闻并进行传播,因此,节目内容就需创新,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优点相融合,筛选出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利用网络直播打破受众与媒体间的距离感,在此基础上,传统媒体才能站稳脚跟。
(二)提升技术能力
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从电视、报纸、广播中获取讯息。手机终端的问世大大缩短了媒体的传播速度,而电视新闻媒体想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洞察全媒体技术发展趋势。新闻媒体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学习先进技术,提升网络设备技术与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技术,完善电视传播途径。此外,节目内容多元化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网络直播技术不仅提升了新闻传播效率,也改变了传统观看方式,技术的创新使得观众参与其中,强化了传统电视媒体的视觉听觉效果。
(三)提升素质及服务能力
传统媒体想要成功转型,就要从单一传播消息转变为服务大众,同时,提升播音主持素质及业务能力,为受众提供良好的媒体环境,加强传统媒体的服务针对性。要增强服务意识,则需开展媒体素质培训学习,全面升级服务能力也是传统媒体的转型方向。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提升专业素养,助力打造媒体行业的优质服务、高效发展,由为受众提供优质新闻转化为助力受众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提升服务意识的重点还体现在新闻媒体的工作当中,在相互配合的工作中需要合力完成,凸显出服务意识的重要性,集思广益,共同打造优质的新闻节目,更便利地服务受众,以满足人们对新闻节目的观赏需求,从而在受众的反馈中体现节目价值。
(四)打造专属品牌
传统模式不能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现实需求,需要打造节目专属品牌与播音优势,个性化定制新闻节目内容。从节目的选题、内容、服务对象等角度进行研究,明确专属品牌的意义与目标,而后筹划具体节目,这样传统新闻节目的发展才能取得质的飞跃。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新闻播音要想发挥行业优势,不仅需要加强自身专业性,还要引入新鲜血液,打造拥有主播自身特色与创新策划的全新内容,从而让传统媒体在行业里推陈出新,以较高的权威性和新颖性重新获得大众的广泛关注。
(五)培养新的播音模式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崛起,網络播音主持形式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播音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便显得极为重要。播音主持需要不断提升业务综合能力,树立新时代理念,强化播音工作者的实践操作,拓展播音模式的新方向,才能逐步适应媒体时代的变革。直播控场能力已逐渐成为播音主持人的基本能力,不论从策划选题,还是构建节目层次都需要播音员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因此,为了提高播音主持的专业性,可以适当地开设全媒体课程,完善播音员培训体系,并将培训途径开放式地传授于每一位播音主持。
四、结语
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实现传统电视新闻与新媒体平台的深度融合,为受众提供更具趣味性的新闻内容,推动电视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鑫.融媒体时代广电媒体队伍的建设思考[J].传播力研究,2021,5(31):158-160.
[2]张消夏,裴永刚.全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变革[J].青年记者,2021(20):99100.
[3]杨红彬.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4):85-87.
[4]王东林.试析全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差异化培养逻辑[J].电视研究,2020(08):58-60.
[5]董娜.全媒体时代电视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能力[J].新闻传播,2017(18):21-22.
(作者简介:张浩,男,本科,宜宾广播电视台,中级,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