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如今,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通过高中地理学习,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广阔的学科视野。作为地理课程的延伸,高中地理作业应定位在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考查上。基于学生学情与当地地理环境进行地理作业设计,则是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应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作业设计的过程确定为这样几个步骤:确定考查内容—确定具体任務—创设试题情境—设计具体问题与参考答案。
一、确定考查内容
确定作业的考查内容时,首先要明确地理课程标准对对应章节内容的具体要求。其次,基于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对应作业的考查范围,并从整体上把握考查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例如,课标对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的要求为“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将本节课的考查内容确定为这样几点: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确定具体任务
在设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表现水平的具体任务时,以课标中的学业水平质量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学生思维能力、探究方法与技能运用水平为目的,设计具体任务。具体任务构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二是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三是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四是地理联系的分析、推理;五是绘图与图解。在确定具体任务时需突出地理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的应用。
三、创设试题情境
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加以设置。创设试题情境应在分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在情境中给予必要、充足的信息,以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试题情境的来源多种多样。例如,在《水循环》的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可以将水循环与学生熟悉的农用薄膜结合起来,如题目1;关于海绵设施——高位花坛的相关描述和结构图可以用于试题情境的创设,如题目2。
题目1 农用薄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水分流失。据此思考,大规模使用农用薄膜,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题目2 高位花坛是一种适用公共空间的海绵设施,通常设置在建筑物落水管下,接收来自屋顶的雨水,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屋顶雨水得到净化,再通过低势绿地进行渗透。据此思考:
1.高位花坛的表面通常铺设石头和软石,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高位花坛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在对地理学术素材进行加工时,应在隐含内在学科逻辑的基础上淡化专业,注意通俗性表达,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向生活化情境转化。例如,雨水收集系统背后的原理专业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但弱化其专业性,将其与学生熟悉的学校周边小区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相联系,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解释其原理,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具体如题目3。
题目3 为响应商洛建立雨水收集海绵城市的号召,商洛市金凤山公园建成了雨水收集系统。其中,金凤小区积极采用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利用小区的屋面来进行雨水的回收,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和灌溉绿化等。据此思考,金凤小区采用的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直接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四、设计具体问题与参考答案
设计具体问题时,需针对考查内容从不同角度与层级设计问题,对试题情境进行探究,形成“问题串”和“思维链”。设计参考答案则需基于课标要求、具体任务、试题信息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整合加工,并提炼概述。
总之,一道好的作业题,需符合课标要求和学业水平质量标准,能考查学科主干内容和核心能力,突出学科特点,立意深远,选材合适,情境新颖,设问恰当,形式灵活,具体问题与参考答案设计科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