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彦军
随着新高考政策的推行,地理学科的地位也得到显著提升,高中地理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促进地理教育更快速、更全面、更高效地发展,以适应新高考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师是先进理念的实践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力。所以,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一所学校保障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农村学校地理位置偏僻、经济预算有限,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浅谈这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专业引领
在交通闭塞、教育资源落后的农村地区邀请专家来校开讲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农村高中的教师缺乏专业引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利用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网络学习具有便携、跨地域等优势,教师在线观看名师讲座、参与座谈讨论,能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时对更新教育理念、巩固学科知识以及促进专业成长有一定的益处。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授课方式,在课堂的开始向学生提了三组问题:(1)我国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地区有哪些?(2)我们所处区域的农作物主要有哪些?(3)不同区域的农作物种植类型有何不同?产生此类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产生问题意识。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在书本上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笔者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习他人的积极教育经验,创新了教学方式。网络学习平台覆盖面广,在解决农村教学问题方面大有裨益。
二、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地理教材,开展研究学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不仅要传授教材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将所
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地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针对农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状况整合课本内容,在原有课本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适合该层次学生的地理教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农村地理教师可以先从创新教学内容开始。
教師要注重对教材插图的开发。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图示,结合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土地类型等,比较两者在商业、手工业、农业方面的异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以及其带来的影响。
在地理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图文并茂的插图辅助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丰富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实践者。现如今,农村教育改革需要农村教师坚守阵地,善于观察教学和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且能够进行反思和记录,积极探讨和求教。农村学生大多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地理基础知识储备较少、学习热情不高等,针对这样的现状,地理教师要更新观念,突破传统教学中僵化的模式,向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地理的新途径。
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从小接触大自然,所以,在自然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
此外,地理教师要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合作。地理教师要多听其他科目教师的教学,尤其是政治、历史、计算机课程,学习网络通用技术,这对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很有借鉴作用。另外,还可以观看理科实验,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知识素养,这对于以后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作用。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缺乏,但是地理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现有的网络资源、课本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地理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本上或者已有的经验上,还要将身边的资源进行整合,创造出符合农村地区教学情况的新型教育模式。并且,地理教师要注重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培养,要让农村的孩子带着先进的思想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用自己开阔的眼界、坚韧的品质争取以后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